〈岳陽樓記〉課後補充與作業

2022/03/09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岳陽樓記課後補充與作業
針對岳陽樓記一文,我認為重點有二:
一為「遠見」,一為「利他」。
所以在課後,我設計的作業為:
學習單連結:https://reurl.cc/Lpo0mK

一、岳陽樓記心智圖繪製:

這課對高一生來說有難度,而心智圖的繪製較能幫助學生清楚掌握課文架構。
不過我的操作方法是,我會先講解一次架構(並給予草圖和各標題),再讓孩子在考試前自行整理一次。

二、補充文章閱讀:

我節錄了一篇〈看見、洞見、遠見〉的演講稿,
要求學生在閱讀完後分別用一句話定義文中的「看見」、「洞見」、「遠見」。(擷取資訊練習)

三、延伸議題補充:

每個社會都有一群「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有志之士,
具有察覺問題徵召的遠見,以及解決問題的行動力。
我針對以下六大範圍,請學生查找一組台灣現有的公益團體,整理其創立背景、創立理念與運作方法,以及具體成效。
六大項目,分別為:
教育創新、環境保護、青銀共創、循環經濟、食糧供應創新、地方創生
請學生任選其中一項,查找相關團體資料。
其設計目的有二:
現實面來看,這是作文素材的累積;所以在學習單的最後一欄,我設計為學生彼此交換資料,再記錄一項。(等於蒐集了兩項素材)
理想面來看,我希望能讓孩子先看見一些台灣當前問題,並看到有志之士如何思考、行動。
這三項作業我給與一週的時間完成,不過按照學生習慣,照樣給我拖到最後一日(嘖)

#拋磚引來玉!各路大神補充文章

在岳陽樓記的學習小記發表後,我收到女神宋怡慧學姊分享的大作:
〈烏俄衝突困境怎解? 師建議可從SDGs 17項永續發展目標來努力〉
如何落實同工同酬平等待遇擺脫無產階級 SDGs永續發展目標
在這兩篇文章中,怡慧學姊從2015年聯合國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針對十七項具前瞻性的指標,提供了一系列的書單。
這是一篇資料非常齊全的文章,很可惜我在作業發下後才看到,下一輪操作時,我想可以和這篇文章有更好的結合。
另外,我也收到洪滿山學長的回饋:
「幸福對我來說,是有人因為我感到幸福。」
無論是辛苦上班,回家看到家人微笑的父母;
為社團賣命奔波,看到社員微笑的幹部;
我們不見得每個人都能成為引領時代先驅的仁者,
但那份「因為他人幸福而微笑」的心,是不分大小的。

最後,我想再分享一個新聞。
2018年,日本設計獎「Good Design」首獎,由一位和尚拿下。
43歲的住持松島在2014年,動員了寺院同事、團體和民眾,
合力將施主供佛後撤下的食物,分裝在紙箱發送給全國單親家庭和貧困孩子。
目前有9千名貧困兒童,每個月收到這項物資。
在參賽作品中,「寺院零食俱樂部」既非一種商業模式,也不是產品,為何仍能拿下首獎殊榮?
關注「貧困問題」是獲高評價的關鍵。
「此活動聚集了975座寺廟、392個團體,以及企業。這種聯結了組織、物品、人與慣例」的表現,讓評審覺得非常「具有現代感」。其結果是重新「設計」了寺院與地域的關係,對地方創生產生深遠的啟發。
參考文章聯結在此:https://reurl.cc/bkoz7X

#寫在課後
〈岳陽樓記〉是一篇很老的課文,
很多時候,我們不知所云的念完,然後只覺得厭煩:
「登樓就登樓,寫這麼多幹什麼?」
其實在整課操作完後,我也不敢確定學生能懂得多少設計苦心,
改週記時,也有孩子寫「我其實真的不大關注時事,我也不想當歐陽修、范仲淹,只想顧好自己,這有錯嗎?」
我思考了一會,回覆道:
我其實也不是要求班上每個人都成為仁人志士,先憂後樂,
只是過去我們的成長時代,多半是被要求「不要管不要問,乖乖念書就好了」,
對於自身權益、甚至是社會議題,
根本沒有受過整理資料、思辨的訓練。
與其說我希望藉由課文培養學生胸襟,
不如說是希望藉由每課不同的主題,「打開眼界」。
看到這世界有不種的樣態,
才比較能具有換位思考、多方檢視的能力。
沉默不語、拒絕看見、拒絕思考的群體,
這樣的社會,難道真的算得上教育普及嗎?
很多問題,說真的,我也還在困惑中。
古文讀起來霧煞煞,但說到底依舊是人類的那些事,用看戲的方式打開古文,發現他們的悲歡離合其實就是一場場精采大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