嗑書系列17-1:找回拼勁的「激勵心理學」

嗑書系列17-1:找回拼勁的「激勵心理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職場致勝必學的人性心理學

#前言

在圖書館瞥見此本書,我想每個人在踏入職場或多或少都要學會應進退,迄今,自己也邁入了10個年頭,在跟上司、平輩、下級的相處中,也漸漸摸索出心得。

本書共計五個章節,分別是:

第一章:找回拼勁的「激勵心理學」
第二章,讓員工信服的「考核心理學」
第三章,處理複雜職場關係的「人際心理學」
第四章,打造強團隊的「領導心理學」
第五章,提升業績的「行銷心理學」

每個章節都各有8~10個小節,後續將依序介紹介紹各篇摘要,或許你可以從中獲取相對應的資訊,幫助自己從容應付。

在閱讀時,透過研究後的整理,的確會讓自己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也覺得頗有道理,因此將各章節,做個簡易整理,方便自己日後查看與回顧,如果沒看過此書的人,也建議可以看過整理版之後,再決定是否購買原版。


第一章:找回拼的「激勵心理學」

raw-image
#第5講,如何提升職場士氣

賦予社會使命感」,讓成員知道,你正在做這件事的是有意義的,可因為你的努力而改變了什麼。

#第8講,如何獎勵

外在激勵」,表示由物質所提供之獎勵,如金錢、環境等待遇。

內在激勵」,則由發自內心願意去做的事情,比如愛看籃球的人,看球賽是要花錢的,但看到喜愛的球隊奮戰,那就是他獲得的報酬。

要想留住員工,不可指單純加強「外在」而忽視「內在」獎勵。

#第9講,為何工作的熱情不再?

「侵蝕效應」:當興趣導向成目的(樂趣被剝奪了),就會使興趣(熱情)開始降低。

連結第8講,當工作只為提升薪水(外在獎勵),而非你熱衷的事情,當內在誘因下降後,就一切不在有趣。

故,要儘量保持好奇性,多學習,不要指做最簡單的事情,多一些挑戰及變化。

#第10、11講,建構正確心理素質

有些人遇到問題,會虛心檢討,有些人卻是藉口連連,主因在「歸因」的不同。

歸因分析分為:「內控」與「外控」。

內控」者,懂得先從自身檢討,重新審視,因而嘗試較積極的一方。

外控」者,凡事都認為是外在因素(客戶、老闆、上級),因而藉口滿滿,進步有限。

特別注意的是,內控者,還可以在細分為兩大部份,「固定性」及「變動性」。

「固定性」:指得是個性、能力等短時間無法改變之事物。

「變動性」:指得則是專注力不夠、時間不足、技巧、狀態、努力等可直接檢討有明顯改變的因素。

因此領導者面對會內控檢討的成員時,應避免去檢討其「固定性」因素,避免造成過度傷害。

avatar-img
BR浪逃殺-的沙龍
30會員
113內容數
閱讀是件令人上癮的嗜好,享受閱讀樂趣,記錄下自己的心得想法以及詞句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R浪逃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想先用一段話做為引言: 「謊言的代價是什麼?」(What is the cost of lies?) 這句話是來自HBO迷你影集《核爆家園》首集開頭就問觀眾的一個問題,這段話在我做這個專題時,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中,因此我把這段話放在這段今日的一開始,也請大家把自己對這問題的答案,先放在心裡。
本書很強調一個重點,就是「時間」的寶貴性,正常人工作時間約8小時,佔一天的⅓,剩下的2/3卻時常被輕易浪費,因為多數人認為自己在結束整日工作後,再無心力,因此蹉跎......但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且無價,誰也不會多出來。 因此,如何善用這些時間,藉此來放大甚至扭轉,就是本書所要傳遞的重點
林宜敬是我一支有在追蹤的一個臉書作者,但除了作家的身分外,他還有幾個身分,台大資工畢業、美國布朗大學電腦科學博士、「MyET」口語學習軟體執行長,基本上作家身分就是他專業外的興趣。 《流寇與創新者》基本上就是他臉書上的文章合輯,全書約5萬6千多字,閱讀時有些文章內容其實我早就已經開過,文字筆鋒相當流
我想先用一段話做為引言: 「謊言的代價是什麼?」(What is the cost of lies?) 這句話是來自HBO迷你影集《核爆家園》首集開頭就問觀眾的一個問題,這段話在我做這個專題時,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中,因此我把這段話放在這段今日的一開始,也請大家把自己對這問題的答案,先放在心裡。
本書很強調一個重點,就是「時間」的寶貴性,正常人工作時間約8小時,佔一天的⅓,剩下的2/3卻時常被輕易浪費,因為多數人認為自己在結束整日工作後,再無心力,因此蹉跎......但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且無價,誰也不會多出來。 因此,如何善用這些時間,藉此來放大甚至扭轉,就是本書所要傳遞的重點
林宜敬是我一支有在追蹤的一個臉書作者,但除了作家的身分外,他還有幾個身分,台大資工畢業、美國布朗大學電腦科學博士、「MyET」口語學習軟體執行長,基本上作家身分就是他專業外的興趣。 《流寇與創新者》基本上就是他臉書上的文章合輯,全書約5萬6千多字,閱讀時有些文章內容其實我早就已經開過,文字筆鋒相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