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小時定律,真的能成功嗎?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十年前他就有個夢想,要成為有影響力的人,看到 YouTuber崛起,他說要學習製作影音,上傳 YouTube,就可以快速成名;五年前網紅經濟大噴發,愛美的她想成為彩妝直播主,還希望有十萬以上的點閱率,所以想學化妝、拍攝的技巧,這樣就有廣告收益;二年前某中年大叔覺得可以分享社會經驗,透過開始興起的 podcast,他拜師學藝學剪接和聲音表達,立志要成為排行榜上前十名的播客……。


他們成功了嗎?這三位的「遙望」目前還沒到美好的終點,應該是說,還沒有「開始」,這些朋友都困在一件事情上,想的比做的多,又以為要用1萬小時先 #精熟學習,才能出類拔萃。


raw-image


知名作家 葛拉威爾 在《異數》一書提出廣為流傳、關於成功的「一萬小時法則」,指出要讓某項技能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經過一萬小時的練習,就能從普通人變為某一領域的頂級人才。

在那之後,許多人試圖推翻或重新詮釋這個論點,但是2021年底的這本《快速致勝:用多元實驗取代一萬小時練習,助你另闢蹊徑,邁向成功,過你想要的人生》,讓人突破盲點,開發了另一條思考路線。

作者 阿圖徹 認為「我沒有一萬小時的時間練習,我需要養家活口,快速致勝!」,萬一經過長久的練習後,又對別的事物產生興趣,怎麼辦?真的打算花上寶貴的10年、甚至20年去鑽研某件事情,再把那項技能束之高閣嗎?在詭異多變的時代,如何跟得上變化、甚至谷底翻身?

raw-image

為什麼叫「快速致勝」呢?作者認為,從小到大身邊每個人都在對他說:「你要乖乖排隊、照規矩來,等輪到你,你才能去。」但作者卻對這個說法抱有懷疑,他不斷追問:「為什麼我一定要乖乖排隊,不能直接跳過排隊的過程嗎?」他提出的「#一萬次實驗」法則,並非只是一種心法或捷徑,而是轉化思維與生活模式。

做實驗?做什麽實驗?就是找自己覺得對於成功可能會有幫助的事情去做、去測試。因為一般人的想法偏向「產品思維」,大多是「我先把東西做出來,再拿去賣」;作者的想法比較偏向「用戶思維」,是「先試探市場上是否有人對於這東西(想法)感興趣,有的話,我再來生產」。


3個閱讀提問

❓ 為什麼要超捷徑?循規蹈矩有什麼錯?不走直線,該怎麼轉彎?

❓ 一萬次實驗是什麼?為什麼比一萬小時定律更有效?

❓ 一萬次實驗要如何在生活上運用?


書中精華3點不漏

■觀點1

運用1%法則的複利效應,只要每天付出一點點努力,任何領域必備的技能都可上手。快速致勝的訣竅在於一直處在「未知」的世界裏,始終保持對世界的好奇,但不會對接下來的事不安,

並非一心求勝,也不是打敗他人,而是讓自己能夠做真心喜愛的事,並且達到足以影響這個世界的層次,迅速在某個領域累積名聲。所謂跳脫規則,是允許熱情來主導學習、時間和其他資源的運用。

■觀點2

什麼事情值得去實驗呢?書中指出「好實驗」,必須符合5個特點:1.容易設定執行。2.幾乎沒有大損失。3.有很大的潛在利益。4.以前沒人做過,至少自己沒做過。5.可以從中學到東西。

執行多次實驗後可以從無數多種「不可能」中,引領自己找到一兩種「可能」的方法,只需要占用一點點的時間和精力,沒有所謂的失敗,卻有可能帶來很大回報。結果只有兩種可能:學到了某個道理,或者實驗成功了。

■觀點3

怎麼開始?先找到符合初衷或興趣的標的,每天願意花許多時間在這個目的上,也找到共同愛好者,也要找相關資料及書籍閱讀,然後進行目的結合,就開始「做」。

好奇心加上念茲在茲的熱情,會讓人想動手做實驗;每天寫出10個點子,鍛鍊創意肌肉;可以將喜歡的事情結合在一起,就像「學習點子微積分」,實驗創意組合;更要訓練微技能,例如Google的技巧、6分鐘建立人脈等;可以用五十比一法則,擁有無限的生產力。

raw-image


3個閱讀反思

●「進展」是快速致勝之道,「完美」代表得排上很久的隊。

太過於執著在小部分的完美,而延遲了進度,甚至會阻礙前進,為了追求完美反而處處卡關,有時候要拋下無謂的要求,先想著如何能夠有所進展,把力氣放在值得的地方。

●職涯沒有所謂「直線」,而是曲線向上

我們面臨的每一個危機或挫折,都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多變化。某些職業不復存在、產業消失、工作的本質改變,人們的興趣和熱情也變得多樣化。

如同書中所提,「適者生存out,最健康快樂者生存in!」在變動不可測的時代,能夠生存下來的法則,進而活得很好,就要具有「為他人創造價值」的能力。有開放的心態,願意做各種練習,嘗試各種可能。

●放下「成功是唯一」的迷思

如果將某件事做到極致,但是不能滿足人的需求,讓人心情愉悅,那成功又有什麼意義?如果追求好還要更好,就是一場無止境的不歸路,會將心情逼到壞的谷底,而沒有辦法享受 #學習曲線 上揚的喜悅過程。

長久成功的關鍵在於:不斷提醒自己記住基本概念,因為有時候我們低頭前進久了,很容易迷失方向、搞錯重點。

raw-image


閱讀後立刻做的3個行動

☑️每天找一個小主題,想10個點子,然後把它記下來

想想生活上有哪些可以改善的地方,或使用的物品有哪些可以優化的環節等⋯⋯,鍛鍊大腦,讓自己每天不停的在思考。

☑️ 每日做個讓生活更美好的「小實驗」

腦力鍛鍊後,就能夠找出各種對自己很有幫助的小實驗,不斷練習或試做,就像我的寫作一般,只要每天寫、不停寫,謬思女神就會常相伴。

☑️ 將自己喜歡做的事,寫下那個領域必須掌握的「微技能」

包含專業技能,還有軟技能,把某項困難技能拆解成20個微技能,想出具體的做法,每天都增進一點,就會將他們一樣樣學會。

如果我過更好的生活,便可鼓舞周遭的人,他們也會鼓舞身邊的人,形成良性循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自己的沙龍
52會員
125內容數
人生裡面最好的情景,是愛自己,好好生活,吃得下睡得著,並能發自內心微笑。 這麼簡單,卻很少人做到。「愛」是強迫不來的,「愛自己」也是一樣。 簡單來說,愛自己就是接受自己,接納自己的好與壞,重要的根本是,發揮自己的獨一無二! 人生不應受任何框架限制,每一步都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值得好好被對待。
愛自己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3
《正念解憂的佛貓》是一本以貓咪瑪雅的旅程為引導,探討正念、覺察與內在平靜的書籍。文章分享了作者閱讀此書的心得,並結合自身經驗,探討現代人普遍面臨的心理困境,以及如何透過正念練習,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喜悅。書中提供了九個通往幸福的祕密,並輔以冥想練習,引導讀者學習與生活起伏共舞,發現生命中的美好價值。
Thumbnail
2025/01/23
《正念解憂的佛貓》是一本以貓咪瑪雅的旅程為引導,探討正念、覺察與內在平靜的書籍。文章分享了作者閱讀此書的心得,並結合自身經驗,探討現代人普遍面臨的心理困境,以及如何透過正念練習,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喜悅。書中提供了九個通往幸福的祕密,並輔以冥想練習,引導讀者學習與生活起伏共舞,發現生命中的美好價值。
Thumbnail
2024/12/20
不夠、不夠、不夠……,不管我們賺了多少、做了多少、得到了多少,為什麼都感覺不夠?「永遠不夠」會讓人筋疲力盡,也是一個陷阱,像倉鼠一般進入無法停止又耗損精力的迴圈。 換個通俗有力的問法:如何過有錢又有閒的生活?這個非常艱難的問題,在《心富》書中,或許可以發現一些答案,找到富足生活新密碼的關鍵。
Thumbnail
2024/12/20
不夠、不夠、不夠……,不管我們賺了多少、做了多少、得到了多少,為什麼都感覺不夠?「永遠不夠」會讓人筋疲力盡,也是一個陷阱,像倉鼠一般進入無法停止又耗損精力的迴圈。 換個通俗有力的問法:如何過有錢又有閒的生活?這個非常艱難的問題,在《心富》書中,或許可以發現一些答案,找到富足生活新密碼的關鍵。
Thumbnail
2024/11/01
這篇文章回顧了作者小時候對《吳姐姐講歷史故事》的熱愛,並描述瞭如何影響其對歷史的好奇心與熱情。隨著年齡增長,作者在學習歷史上遭遇挑戰,卻因一本新書《世界是怎麼長成現在的樣子?》重新燃起了對歷史的興趣,特別是對歷史人物與事件的深刻反思,並強調了歷史對現實的影響,提升人文思辨力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11/01
這篇文章回顧了作者小時候對《吳姐姐講歷史故事》的熱愛,並描述瞭如何影響其對歷史的好奇心與熱情。隨著年齡增長,作者在學習歷史上遭遇挑戰,卻因一本新書《世界是怎麼長成現在的樣子?》重新燃起了對歷史的興趣,特別是對歷史人物與事件的深刻反思,並強調了歷史對現實的影響,提升人文思辨力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天與大家分享書名「贏家才知道的心想事成秘密」。 P182頁,原則10:把握每一天 如果你真的想做好事,不必等到有錢才做,可以現在就做,就從此時此刻起。 保持動能才能掌握機會 如果你覺得這件事看起來永遠不會發生在你身上,那你就錯了,當你有足夠的敏銳度,會發現像這樣的機會隨時都在你身邊。 許多擁有百萬
Thumbnail
今天與大家分享書名「贏家才知道的心想事成秘密」。 P182頁,原則10:把握每一天 如果你真的想做好事,不必等到有錢才做,可以現在就做,就從此時此刻起。 保持動能才能掌握機會 如果你覺得這件事看起來永遠不會發生在你身上,那你就錯了,當你有足夠的敏銳度,會發現像這樣的機會隨時都在你身邊。 許多擁有百萬
Thumbnail
也許你聽說過「一萬小時定律」,也就是要學習一項技能,需要花費超過一萬個小時才能真正掌握。但問題來了,一萬小時是個什麼概念 ? 我們一整年花在工作的時間大約是 2,000 小時,那要花多少年才能湊滿一萬小時呢 ? 而且,萬一經過一萬小時以後,你又對別的事物產生興趣怎麼辦 ?
Thumbnail
也許你聽說過「一萬小時定律」,也就是要學習一項技能,需要花費超過一萬個小時才能真正掌握。但問題來了,一萬小時是個什麼概念 ? 我們一整年花在工作的時間大約是 2,000 小時,那要花多少年才能湊滿一萬小時呢 ? 而且,萬一經過一萬小時以後,你又對別的事物產生興趣怎麼辦 ?
Thumbnail
這就是使用五秒法則時,我學到的一件事情。只要你的目標、夢想,以及改變人生有關的事情,你的內在智慧是個天才,那些與目標相關的靈光一閃、衝動和直覺,都在那裡準備引導你,你必須學習信任它們。 五秒法則—為了目標而產生行動的瞬間,你必須5-4-3-2-1讓身體動起來,否則大腦就阻止你。 要怎麼使用法則—只要
Thumbnail
這就是使用五秒法則時,我學到的一件事情。只要你的目標、夢想,以及改變人生有關的事情,你的內在智慧是個天才,那些與目標相關的靈光一閃、衝動和直覺,都在那裡準備引導你,你必須學習信任它們。 五秒法則—為了目標而產生行動的瞬間,你必須5-4-3-2-1讓身體動起來,否則大腦就阻止你。 要怎麼使用法則—只要
Thumbnail
2008年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Timothy Gladwell)在書「異數」中提到一萬小時法則,之後成為許多人努力的方向,運動員獲得奧運金牌、世界冠軍的一刻,回想對這項運動的付出差不多就是一萬小時;知名演員、導演、歌手在成名的時刻,也是對專業領域付出一萬小時。因此一萬小時法則成為一個普
Thumbnail
2008年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Timothy Gladwell)在書「異數」中提到一萬小時法則,之後成為許多人努力的方向,運動員獲得奧運金牌、世界冠軍的一刻,回想對這項運動的付出差不多就是一萬小時;知名演員、導演、歌手在成名的時刻,也是對專業領域付出一萬小時。因此一萬小時法則成為一個普
Thumbnail
有「21世紀的彼得.杜拉克」之稱的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引用了艾瑞克森的研究,在其暢銷著作《異數》一書提出廣為人知的「1萬小時法則」:「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超凡的必要條件。」
Thumbnail
有「21世紀的彼得.杜拉克」之稱的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引用了艾瑞克森的研究,在其暢銷著作《異數》一書提出廣為人知的「1萬小時法則」:「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超凡的必要條件。」
Thumbnail
有「21世紀的彼得.杜拉克」之稱的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引用了艾瑞克森的研究,在其暢銷著作《異數》一書提出廣為人知的「1萬小時法則」:「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超凡的必要條件。」
Thumbnail
有「21世紀的彼得.杜拉克」之稱的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引用了艾瑞克森的研究,在其暢銷著作《異數》一書提出廣為人知的「1萬小時法則」:「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超凡的必要條件。」
Thumbnail
要快速致勝之前,先這麼問自己: ❓ 為什麼要超捷徑?循規蹈矩有什麼錯?不走直線,該怎麼轉彎? ❓ 一萬次實驗是什麼?為什麼比一萬小時定律更有效? ❓ 一萬次實驗要如何在生活上運用?
Thumbnail
要快速致勝之前,先這麼問自己: ❓ 為什麼要超捷徑?循規蹈矩有什麼錯?不走直線,該怎麼轉彎? ❓ 一萬次實驗是什麼?為什麼比一萬小時定律更有效? ❓ 一萬次實驗要如何在生活上運用?
Thumbnail
「成功是複利效應產生的結果。」書的一開始是這樣說的。 起先誤以為是介紹如何透過投資產生複利效果,在翻閱之後才發現原來是如何藉由行為及觀念一點一滴地改變自己邁向成功。
Thumbnail
「成功是複利效應產生的結果。」書的一開始是這樣說的。 起先誤以為是介紹如何透過投資產生複利效果,在翻閱之後才發現原來是如何藉由行為及觀念一點一滴地改變自己邁向成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