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抱歉><我不是不回留言、也不是不看大家文章給回饋,是因為這裡網路時候時壞,有時候按了好幾次留言都發送不出去,感覺很像按鍵壞掉…QQ
男友告訴我,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可以照顧好自己,不用天天報備或去哪都報備,也不用過問太多的事情。(當然這是已經確定對關係忠貞的情況)
再親近的人,都會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間。
當時他這麼講,覺得跟我體驗過的「台灣式愛情」(是的,或許這是台灣獨有的標準經營感情方式?)很不一樣,我明白每段感情都有不同的樣子,但是常常接收到一些「真正愛你的人不會對你忙」、「再忙都會留時間給你」、「不每天問候跟沒交往沒兩樣」等等的資訊,讓我差點認為感情有一套標準的SOP,所以會不自覺的要求男友做到。
後來想想,其實這源於母親對我的關心與限制吧。
現在自己在外面住,總是完整的,現在想起來,這樣的完整,是來自於可以完全掌握自己的生活,不必遷就。但是還是每天都收到母親的關心訊息,我其實很珍惜,但久了真的會厭煩,尤其是我出門沒看手機的時候的連環洗貼圖…
他照三餐問我、關心我,每天也問我要幹嘛、在做什麼,什麼時候要睡、幾點出門、幾點回家,雖然都是訊息,他無法真正管到我,但是這是一種無形的壓迫。接著我就意識到,或許這也像之前跟現在的我對男友一樣…我現在的感覺—覺得母親問太多、太常出現、為什麼要一直問、我只想一個人休息一下、每天都一樣的生活,沒什麼好講的…等等的,都是我男友的感覺。所以他才會像我一樣,回一下訊息就消失了,真的有事的時候才出現。
前男友就算再不好,他還是說對了一件事,我的關心太壓迫了。我當時覺得自己沒有問題,家人也告訴我是他不對,但我忽略了他們這麼說有可能是自小也在這種氛圍下長大,與要我盡快振作的事實。
現在看當時吧,我是不成熟,也無意識地把家庭的影響用在關係上。我常常傳訊息分享、也要求對方要時時刻刻有空時報備,要讓我知道他平安、他在幹嘛、消失很久的時候要說一下,免得我胡思亂想…要跟我分享生活、學業、工作上的事情,這樣我才有參與感。但是我沒有意識到這些並非另一半的義務,甚至不是任何一個成年人對他人的義務,他完全可以有自己的生活、想幹嘛就幹嘛,偶爾的交流與關心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變成病態的每日例行公事甚至是被迫交作業的狀態,這樣交流的美意就被破壞了。
現任在這件事情上教會我很多,或許是遠距離的關係,又或許是職業關係,也或許是文化差異,更多可能是前任的陰影,讓我在施展關心的時候,常常要考慮、限制自己、不讓自己過問太多,要尊重對方做為一個成年人的地位。因為是成年人,所以沒有必要全數告知、沒有必要向任何人交代事情,他會做、他願意,是因為他尊重你,而不是義務。即便再親近的關係,也不該讓這種好意的關心與交流成為壓迫關係的枷鎖。
今天跟男友聊的時候,好像有點激怒他了,因為有些事情他不願意說,但我問了他又不想不回答;話鋒一轉,我就問他如何跟家人說他要來別的城市跟我一起旅遊。
他說,我就說我想去而已。
我說,是喔,我每次都被問很多問題,很煩。
他說,你不能直接說,我就想去嗎?
我說,沒那麼容易,台灣的小孩出門都會被質問幾點、在哪、跟誰、幾點回家、為什麼要出去、那裏有什麼、會不會危險等等的問題。
他說,為什麼要問這麼多,不都是成年人了嗎?
我說,對啊,我也這麼想。但可能就是文化吧。
我常常覺得,台灣的小孩子越來越晚熟,我們這一代也是過度保護下的晚熟孩子。或許父母看過太多、吃過太多苦、也知道人心險惡,才會覺得要保護好自己的小孩,盡量讓他們遠離危險,因此要掌握他們的一舉一動,即便他們身陷處境,也能夠及時趕到。
就在外的人身安全來說,報備地點是有必要的,晚歸也要告知,但過度的控制只會讓人這種范建的生物更想要去做踰矩的事;況且越限制,越不容易得到真誠的答案。像我這次只是想出來玩,卻要說來做研究。
我一直覺得,適度的危險跟衝突甚至挫折都是必要的,才能讓一個人長大、發揮自己的潛能,而不是一直待在溫室裏面當一朵備受呵護的花,這樣就喪失了人最珍貴的價值—克服困難。多方的去闖蕩、嘗試,才能真正磨出一個人的膽量與價值,而不是永遠活在恐懼裡,覺得走路都危險、出門都是威脅,我們要學的不只是如何避免讓自己身陷困境,還有要如何克服困境。
愛吧,很無私,很難得,但如果變質成壓迫,反而對當事人來說就不那麼正當了,且是一種累贅、情緒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