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諮商實務】親職視訊會面前,賦權案主父親角色的自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案主(父親)即將與小二男孩親子視訊會談(孩子被安置,因疫情無法碰面),兩人都是省話一哥「很不會聊天」,之前見面兩人還可以膩在一起看電視各說各話,現在視訊只能對話,恐怕到時候只有乾瞪眼...。

案主(45Y)低社經、沒穩定工作、沒自信,但確實想做個好爸爸,但是案主什麼工具都不會,表達、溝通能力也不好,社工還一度以為他智力邊緣。

我幫他上課的任務是在親子會面前加強親子互動技巧,受限於視訊,我(助人者/心理師/親職講師)該怎麼做呢?

raw-image

孩子的部分,由另一位心理師輔導,他幫孩子出了問答題,屆時要他問爸爸喜歡吃什麼、晚餐後睡覺前在做什麼...等等的聊天題。我雖然也可以出,但基於對案主的了解,到時候一定是照唸而已。

「親子互動」,不要侷限於字面意義,這對父子聚少離多,增進情感連結才最重要,同時也要給案主拾起父親角色的自信(之前他總是說自己沒用,但會努力養孩子長大...這種的最不好,孩子身體長大,心理還是缺愛、缺連結),所以怎麼辦?

我左思右想,決定請案主「說故事」給孩子聽,
但非單純地讀繪本,要用「演」的。

理由如下:

#不必非得互動

視訊通常都是說話、看影片、小白板...這些案主通通不會,聊聊彼此則需要能言善道,這也不行。我放棄往互動去思考,因為他們真的不會,不勉強。

那改放父親傳達給孩子情感,輸入輸出的議題。

這個想法能藉「讀繪本」進行嗎?不,很難一邊讀一邊把繪本對準鏡頭,孩子圖看不清楚,繪本的字也太少,而且意義不大,不如聽廣播就好。

那麼,用肢體語言吧。不行,案主不會跳舞。

那麼,通通組合啦。用演的說故事!

#演的故事

視訊前說故事,我認為要有趣,要有動態展演,不然誰都會打瞌睡的。

把說故事當成娛樂(類似睡前故事),是父親給孩子的禮物,肢體不行,那麼做道具輔助吧。同時說故事一定要口語化,才能在「聽的路徑」被接受。

好,所以本日課程為:

(1)選故事

決定簡單易懂,案主也聽過的經典:「三隻小豬」。先拆解故事元素與大綱讓案主理解,重點該講什麼,其他的都可自由發揮。

(2)勞作

現場製作簡單人偶(如圖,野狼我畫的啦)。用其揮舞展演,增加動態視覺吸引注意,另外請案主回去後再尋找三種房子的意象物。

(3)現場練習講一遍

講故事,「語調」才是最重要的表演,同時口語要通順。心理師先行示範一遍,有參照,再讓案主「練講一遍」捉輪廓。示範故事中要穿插與孩子對話,轉換焦點問他:「你覺得房子會被吹倒嗎?」,與劇情做互動。也要轉譯,例如「茅草屋」現代孩子可能不清楚,那去找一些草來現場說明。

(4)肯定與鼓舞

案主知道此計畫後一開始相當緊張,認為自己不會、也做不到。示範與說明後,讓案主拿著道具對手機鏡頭練習講一遍。無論好壞我一律肯定,因為他肯做,這是他之前不會做的,這就是改變。

事後回饋案主在中後段吹倒房子的劇情很投入,生動活潑有自己的風格,對此多加鼓勵、讚揚他可以做得到。先肯定後再給建議,例如咬字、說慢一點、多加解釋...,回去後也可再查網路故事音檔參考怎麼說。指導故事中帶入真實情況,像是三隻小豬與豬爸爸(影射自己的狀態),故事意義則是教人要腳踏實地(教誨)。

#隱線目的:賦權

展演故事更重要的一點,是說故事的自由度很大。我請案主不要照唸,大綱記得後,接下來就是說故事者的權力,而且孩子沒聽過三隻小豬,那根本說什麼都是對的。

盡其所能去表演,傳遞故事中的意義(腳踏實地也是故意的,雖然八股,但是讓案主知道這樣說故事是有教育意義的—事實上也還好就是),傳遞出父親角色的樣子,是激勵的、期許的、有希望的。

賦權給案主,達成父親的心理角色。

raw-image

#實測效果

其實我不太抱希望,畢竟案主個性難改,而且一下子對我傳授講故事的技巧能吸收這麼多嗎?今天也才談第二次,都是目標導向的談法。

但總之,不要乾乾地在鏡頭只會單句問答,如果無法聊天,就改成進行表演,故事講不清楚沒關係,至少讓兒子能帶好印象回去(就是爸爸怎麼了?怎麼這麼活潑...)。


結果大成功!

案主努力表演,據一同參與視訊的社工說自己下巴都掉了。

這個故事案主講了35分,過程投入,自創細節很多,觀察孩子反應也聽得津津有味,會主動問問題,例如「為什麼豬爸爸不用幫忙蓋房子阿?」,案主回答「因為豬爸爸正在教孩子自立,不然以後太依賴會一事無成...」,然後結語「我們家雖然沒有媽媽,但也是很幸福的家庭...」(這句是我之前舉例的)。

案主很棒,幾乎是脫胎換骨,我指示的項目都有做到,他到公園視訊,也撿了草跟木片做道具(這也是我指示的),雖然人偶表演的手忙腳亂,手機鏡頭也常歪掉,但整體就是不同。

這不僅是親子會談變得有趣豐富,兒子說不定比較崇拜爸爸了呢(以前形象是羞澀不懂聊天很無趣啊...),案主也因講故事變得自信,能主控媒介與劇情。

這讓我也對日後諮商充滿期待,原來案主不是能力差,而是欠缺鼓勵肯定與舞台,讓我們繼續把成功經驗擴展下去,日後概化到工作、生活領域,改善經濟,最終接孩子回來住(還要很久...)。


請叫我創意大師吧!

各種形式都是助人,都通往羅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仁廷心理師的沙龍
334會員
242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2025/04/23
此為心理師的經典課程,市面上少有的理論淺白筆記 宣傳範例:艾里斯的理情介紹,其他各家介紹皆遵循此結構。 特色:系統整理四大學派諮商理論讓你對各家諮商理論有概括性的通盤瞭解。
Thumbnail
2025/04/23
此為心理師的經典課程,市面上少有的理論淺白筆記 宣傳範例:艾里斯的理情介紹,其他各家介紹皆遵循此結構。 特色:系統整理四大學派諮商理論讓你對各家諮商理論有概括性的通盤瞭解。
Thumbnail
2025/01/02
我們對青少年的期待不用急於一時,現在沒有明顯成就沒關係,反而要在乎他「對生活的好奇與熱情」,他會不會積極的動起來,好奇、認識、實作動起來。人生不是一個點,是線與面,有體驗過的事情是各個點,成績表現也只是一個點,往後這個點會串成什麼線與面,現在看不出來但未來可期待。 像是「拼豆遊戲」
Thumbnail
2025/01/02
我們對青少年的期待不用急於一時,現在沒有明顯成就沒關係,反而要在乎他「對生活的好奇與熱情」,他會不會積極的動起來,好奇、認識、實作動起來。人生不是一個點,是線與面,有體驗過的事情是各個點,成績表現也只是一個點,往後這個點會串成什麼線與面,現在看不出來但未來可期待。 像是「拼豆遊戲」
Thumbnail
2024/07/08
你有多久沒寫手記了,我是說「書寫」那種 回想起以前手機不普及的年代,我有兩段瘋狂寫手記的回憶 一是當兵下部隊後,自己一個人在學長學弟制權力顯明環境下,每天除了工作還要扮演進退得宜的角色,常常累到直接睡著,然到中期較有餘欲,就寢前便能卸下面具,屬於自己的感受不斷襲來(通常是不滿)
Thumbnail
2024/07/08
你有多久沒寫手記了,我是說「書寫」那種 回想起以前手機不普及的年代,我有兩段瘋狂寫手記的回憶 一是當兵下部隊後,自己一個人在學長學弟制權力顯明環境下,每天除了工作還要扮演進退得宜的角色,常常累到直接睡著,然到中期較有餘欲,就寢前便能卸下面具,屬於自己的感受不斷襲來(通常是不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當你想提出一個期待對方答應的需求時,你有過這些設想和鋪陳嗎?思考一下對方最在意的可能是什麼?想到要用怎樣的方式去說才能引起對方不得不答應的共鳴?如果能抓到這些關鍵思考或語言策略,那讓對方答應自己就變得容易許多。
Thumbnail
當你想提出一個期待對方答應的需求時,你有過這些設想和鋪陳嗎?思考一下對方最在意的可能是什麼?想到要用怎樣的方式去說才能引起對方不得不答應的共鳴?如果能抓到這些關鍵思考或語言策略,那讓對方答應自己就變得容易許多。
Thumbnail
他們一家三口感情綿密,有笑、有淚、有嬉戲。 我時常看到他們夫妻倆相擁著在沙發上,等孩子上我的課下課;那種不畏人知的甜蜜,毫不保留、毫不掩飾,讓人想直視又不敢直視的害羞。 某日,太太帶先生來到我面前,甜蜜不再,希望我可以改變先生的執念
Thumbnail
他們一家三口感情綿密,有笑、有淚、有嬉戲。 我時常看到他們夫妻倆相擁著在沙發上,等孩子上我的課下課;那種不畏人知的甜蜜,毫不保留、毫不掩飾,讓人想直視又不敢直視的害羞。 某日,太太帶先生來到我面前,甜蜜不再,希望我可以改變先生的執念
Thumbnail
在手機宰制人類的時代,多的是那種整天各滑各的手機,幾乎不言談的低頭族家庭;往後的世代,表達能力日益低落,是可以預見的。那麼,有心和孩子養成聊天習慣的父母,該怎麼說才能言之有物,讓孩子能夠體會表達的核心技巧呢?
Thumbnail
在手機宰制人類的時代,多的是那種整天各滑各的手機,幾乎不言談的低頭族家庭;往後的世代,表達能力日益低落,是可以預見的。那麼,有心和孩子養成聊天習慣的父母,該怎麼說才能言之有物,讓孩子能夠體會表達的核心技巧呢?
Thumbnail
本書封底節錄的父子對話,兒子對爸爸發問:「你覺得人生中最常碰到的四件事?」兒子的答案居然是「選擇、困難、失敗、猶豫」,文字看來簡單但是意蘊深遠,究竟作者是怎樣和兒子《聊聊》,能讓小學年紀的他有這樣的體悟?
Thumbnail
本書封底節錄的父子對話,兒子對爸爸發問:「你覺得人生中最常碰到的四件事?」兒子的答案居然是「選擇、困難、失敗、猶豫」,文字看來簡單但是意蘊深遠,究竟作者是怎樣和兒子《聊聊》,能讓小學年紀的他有這樣的體悟?
Thumbnail
案主(父親)即將與小二男孩親子視訊會談(孩子被安置,因疫情無法碰面),兩人都是省話一哥「很不會聊天」,之前見面兩人還可以膩在一起看電視各說各話,現在視訊只能對話,恐怕到時候只有乾瞪眼...。 我幫他上課的任務是在親子會面前加強親子互動技巧,受限於視訊,我(助人者/心理師/親職講師)該怎麼做呢?
Thumbnail
案主(父親)即將與小二男孩親子視訊會談(孩子被安置,因疫情無法碰面),兩人都是省話一哥「很不會聊天」,之前見面兩人還可以膩在一起看電視各說各話,現在視訊只能對話,恐怕到時候只有乾瞪眼...。 我幫他上課的任務是在親子會面前加強親子互動技巧,受限於視訊,我(助人者/心理師/親職講師)該怎麼做呢?
Thumbnail
在我大女兒出生之前,我也只是個一般人。 所謂一般人,就是愛玩別人小孩的人,但不具備甚麼育兒知識和技能。 直到有一天,我三歲的姪子來我們家玩,我姊丟了一本書後跟我姪子說: [舅舅很會說故事喔,請他說故事給你聽好嗎?] 我當下真的有種騎虎難下的感覺,想當然爾,我說的超爛。 我開始去觀察別人怎麼說故事。
Thumbnail
在我大女兒出生之前,我也只是個一般人。 所謂一般人,就是愛玩別人小孩的人,但不具備甚麼育兒知識和技能。 直到有一天,我三歲的姪子來我們家玩,我姊丟了一本書後跟我姪子說: [舅舅很會說故事喔,請他說故事給你聽好嗎?] 我當下真的有種騎虎難下的感覺,想當然爾,我說的超爛。 我開始去觀察別人怎麼說故事。
Thumbnail
寫親職文的初衷,一是紀念自己當奶爸的實踐歷程,二是過程裡教養文太多無所適從,於是自己整理起較受用的大原則,以簡馭繁,像目錄一樣,真有遇到狀況再細查相關資訊,途中再轉為自己的想法。本書是親職歷程的重新整理,以「孩子的因材施教」與「父母有自己的定位」為核心再組織。
Thumbnail
寫親職文的初衷,一是紀念自己當奶爸的實踐歷程,二是過程裡教養文太多無所適從,於是自己整理起較受用的大原則,以簡馭繁,像目錄一樣,真有遇到狀況再細查相關資訊,途中再轉為自己的想法。本書是親職歷程的重新整理,以「孩子的因材施教」與「父母有自己的定位」為核心再組織。
Thumbnail
#溝通 #談溝通 有很多媽媽會說爸爸是豬隊友,需要的時候都不會幫忙。抱怨不公平,覺得需要被照顧,突然老公變得都沒有用處。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夫妻的溝通出了什麼狀況? 今天父親節用8個情境來談談夫妻溝通和父親角色,來翻譯看看爸爸們是怎麼回事。 . 1 溝通要循序漸進 既然要談溝通,我們需要有類似場
Thumbnail
#溝通 #談溝通 有很多媽媽會說爸爸是豬隊友,需要的時候都不會幫忙。抱怨不公平,覺得需要被照顧,突然老公變得都沒有用處。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夫妻的溝通出了什麼狀況? 今天父親節用8個情境來談談夫妻溝通和父親角色,來翻譯看看爸爸們是怎麼回事。 . 1 溝通要循序漸進 既然要談溝通,我們需要有類似場
Thumbnail
講師:羅志仲 老師 以下節錄筆記內容: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在玩3C,可以自問那麼你希望他做什麼呢? 一個家庭有一些文化,是否有自己家的文化呢?比方想要孩子不要玩3C而是閱讀,那麼這個習慣有建立起來嗎?   平日的生活,孩子上學或是有補習,生活可能被填滿,依但疫情之下,就發現孩子的生活是很貧瘠的,他們在
Thumbnail
講師:羅志仲 老師 以下節錄筆記內容: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在玩3C,可以自問那麼你希望他做什麼呢? 一個家庭有一些文化,是否有自己家的文化呢?比方想要孩子不要玩3C而是閱讀,那麼這個習慣有建立起來嗎?   平日的生活,孩子上學或是有補習,生活可能被填滿,依但疫情之下,就發現孩子的生活是很貧瘠的,他們在
Thumbnail
講了也沒用啦,他就這樣啊! 哀傷地覺得我跟他講之後,會不會對方因而討厭我? 害怕遇到對方,覺得尷尬又不知怎麼開口?  每一天,我們都要和許多人說話,和孩子、另一半、爸媽、公婆、阿姨、同事、上司、鄰居......多到數不清的對象說話。「說話」是幾乎每天每個人都需要用到的技能,更是家人之間關係好壞的重
Thumbnail
講了也沒用啦,他就這樣啊! 哀傷地覺得我跟他講之後,會不會對方因而討厭我? 害怕遇到對方,覺得尷尬又不知怎麼開口?  每一天,我們都要和許多人說話,和孩子、另一半、爸媽、公婆、阿姨、同事、上司、鄰居......多到數不清的對象說話。「說話」是幾乎每天每個人都需要用到的技能,更是家人之間關係好壞的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