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家系列:馬陵之戰之五:後續之二(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馬陵之戰的後續重點事件:

一、田忌逃奔楚國之後,原本應該是司寇(掌管刑獄、糾察等事項,加上與田忌有嫌隙,因此田忌被陷害時馬上知道與鄒忌有關。)的鄒忌因屢次推薦人才與馬陵之戰的功勞,加上宰相田忌逃奔楚國,而成為齊國新的宰相。鄒忌害怕田忌藉由楚國的力量返回齊國,因此派遣謀士杜赫去勸說楚威王把江南封給田忌,以留下田忌。

二、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王繼位,商鞅被殺。商鞅從封君到死,只有不到三年的時間。商鞅幕僚尸佼逃入蜀國。申不害死。兩大法家的重要思想奠基人物,相繼去世!

三、張儀受到東周昭文君的資助進入秦國尋求發展。張儀與公孫衍「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的時代即將來臨!

楚國方面

前340年,楚宣王死,楚威王繼位。由於馬陵之戰「齊、秦、魏、趙、韓、宋」戰成一片,因此楚國雖然沒有來得及在馬陵之戰的相關戰役中撈取實惠,但也沒有國家趁著楚國辦喪事進攻楚國。不僅如此,由於鄒忌陷害田忌謀反。楚威王一繼位就迎來了田忌、孫臏這對軍事最佳搭當,無疑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田忌逃到楚國邊境時,早有人告知楚威王。楚威王便親自率領政府要員來到郊外迎接田忌、孫臏兩人,把他們迎接到館舍之中。

楚威王問田忌說:「楚國,是一個擁有一萬輛戰車規模的國家啊!齊國也是一個擁有一萬輛戰車規模的國家啊!這兩個國家常常想要兼併對方,該怎麼辦呢?」顯然楚國雖然可以提供政治庇護,但受保護的人也是需要有所付出的。

田忌回答:「這是很容易知道的啊!如果齊王派遣申孺當將軍,那麼楚國就出動五萬人的軍隊,使上將軍統率它,可以擒獲對方的將軍首級而返回啊!如果齊王派遣田居當將軍,那麼楚國就出動二十萬人的軍隊,使上將軍統率它,那麼雙方便不分勝負。如果齊王派遣田朌當將軍,那麼楚國就動員四境內的軍隊,由大王親自擔任統帥,而田忌我將跟隨在大王左右,大王再以相國、上將軍擔任左、右司馬,那麼大王僅僅可以保存性命啊!」

楚威王聽後,讚賞了田忌。雖然田忌是桂陵之戰、馬陵之戰的主要人物,但對於田忌的預測,楚威王也只能暫時存疑。

齊國方面

齊國把邳這個地方的人民遷移到薛,改名為徐州。這原本是田忌的規劃,可惜完成時,田忌已經逃到了楚國。

鄒忌大概在這時候對齊威王講述了「徐公與自己誰更美」(參考前面文章)的感想。藉此擾亂齊威王的視聽。齊威王在田忌逃走之後,加上鄒忌之前舉薦人才的表現,於是便決定任命鄒忌為新的齊國宰相。

鄒忌仍害怕田忌依靠楚國的力量返回齊國,於是謀士杜赫獻策說:「臣下請求前往楚國,把田忌留在楚國。」

鄒忌便派遣杜赫前往楚國,杜赫對楚威王說:「鄒忌之所以對楚國不友善,是害怕田忌憑藉著楚國的力量回到齊國啊!大王不如把江南封給田忌,以表示田忌不會返回齊國啊!那麼鄒忌將會用齊國來加倍的服侍楚國。況且田忌是一個逃亡的人啊!如果他得到了封地,一定會感恩大王。如果哪一天田忌回到了齊國,也一定會用齊國來服侍楚國啊!這是使用兩個『忌(田忌、鄒忌)』的方法啊!」

楚威王一聽,覺得有理。遑論田忌、孫臏這樣的用兵高手,哪有隨便就送回齊國的道理呢!於是就聽從了杜赫的建議而把江南封給了田忌。

魏國方面

惠施本來想利用楚宣王來攻擊齊國,沒想到楚宣王竟然病逝了。那麼短期內,楚國顯然是不會對齊國用兵了。

由於魏國原本就與越國有所往來。惠施為了更有效的打擊齊國,對齊國造成更大的傷害。於是便去聯繫了越國,打算讓越國派兵來攻打齊國。越王無疆在魏國的慫恿下,便想趁著齊國剛剛大戰完畢、田忌、孫臏逃奔楚國的時候,前去進攻齊國。在楚國與齊國大戰之前,先讓越國與齊國打一場,對於魏國來說,無疑是一個更好的選項。

越國在勾踐滅亡吳國後,范蠡出逃,文種被勾踐所殺,國政逐漸混亂。勾踐雖然成功成為春秋最後一位霸主,但在他死後,幾代以來卻也因此陷入內部鬥爭,多位越王被殺,早已無力對外擴張。甚至有王室成員不願意繼承王位而被強迫繼承的情況出現。一直到越王無疆才總算有了對外戰爭的想法,可惜這時候的越國軍隊早就不是當年勾踐手下的精兵。新的戰爭尚未開打,越國成為大國棋子的命運卻已經確定了!

韓國方面

前338年,韓昭侯宰相申不害去世。申不害留下了《申子》一書。其中的〈三符〉篇備受推崇。西漢劉安〈淮南子.泰族〉稱:「今商鞅之啟塞,申子之三符,韓非之孤憤,張儀、蘇秦之從衡,皆掇取之權,一切之術也。」東漢王充〈論衡.效力〉稱:「韓用申不害,行其《三符》,兵不侵境,蓋十五年。不能用之,又不察其書,兵挫軍破,國并於秦。」

申不害去世之後,張譴(張開地)成了新的韓國宰相。張開地即張良的祖先。

關於申不害的死期,一說是韓昭侯二十二年,如果根據韓非所說,則申不害在韓國擔任宰相長達十七年。(〈韓非子.定法〉)那麼申不害死於此年,當韓昭侯二十五年。有很大的概率比商鞅先死(早幾天至早幾個月)。如果按照二十二年的說法,則死於前341年,確定比商鞅早死。商鞅的「法」與申不害的「術」是同時並行的思想!那些說申不害吸收商鞅失敗(商鞅被殺)教訓而創「術」的說法,當然都是些欠缺水準的大師們瞎掰胡扯的謬論!因為商鞅雖死,法律並沒有滅亡,秦國也確實變強了,甚至最終還統一了天下!究竟有什麼教訓可以被申不害當成教訓加以吸收、改造?

秦國方面

前339年,秦國與魏國在岸門交戰,商鞅捕擄了魏國主將魏錯。秦國與魏國的戰爭還沒結束。

前338年,大荔之戎(外族)趁著魏國屢吃敗仗的時機,包圍了合陽。

這一年,秦孝公病危,秦孝公死前五個月。商鞅與趙良有了一次對談(對談內容太長,就不全翻譯了。可參考本篇參考資料。),商鞅問趙良自己與五羖大夫百里奚誰更賢能?趙良便舉出了百里奚幫助秦穆公成為霸主的總總事蹟,譬如三次幫助晉國君主上位、一次解救楚國、施德的結果使巴人前來上貢、八戎前來屈服。接著指出商鞅的缺失,從商鞅一開始憑藉景監來見秦孝公開始批評,以為這樣不光彩,又說商鞅「築冀闕」不是為百姓做事,說商鞅對太子的師傅用刑、用法律來殘害人民,這些都是累積怨恨、積累災難的做法。然後批評商鞅「君又南面而稱寡人(這種說法很讓人懷疑),日繩(約束、制裁)秦之貴公子。」、「公子虔(太子秦惠王之傅)杜門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殺祝懽(未詳)而黥公孫賈(秦惠王之師)。」每次出門都要帶著非常龐大的防衛部隊才敢出門,如果有一項防衛措施沒有準備妥當,商鞅就不出門。趙良認為商鞅現在已經跟早上的露水一樣危險,如果還想要「延年益壽」,就把剛到手的十五個封邑歸還回去,然後去郊外種田,勸秦王「顯巖穴之士,養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可以比較安全)」。如果商鞅還想要「貪商、於之富,寵秦國之教,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賓客而不立朝(秦孝公一旦去世),秦國之所以收君者,豈其微哉?亡可翹足而待。(滅亡可以踮著腳跟等待了)」

商鞅當然沒有也不會聽從。只是商鞅聽到趙良居然敢這樣當面不留情面的批評他,不免也嗅到了一點危險的氣氛!但商鞅還能做什麼呢!

五個月以後,秦孝公就死了。秦孝公死前,想把位子禪讓給商鞅,商鞅婉拒了!十九歲的秦惠王正式繼位。

公子虔等人於是馬上向秦惠王說:「大臣的權力太重,那麼國家就危險了;君主左右的人太親近,那麼君主自身的安全就危險了啊!現在秦國的婦人與小孩在說法律時,都是在說商君的法律,而不是在說大王的法律。這是商君反而變成了君主,而大王卻變成了臣子了啊!而且商君本來就是大王的仇人啊!希望大王對這件事情仔細思考一下!」

接著公子虔等人就檢舉商鞅要謀反,秦惠王就發動官吏抓捕商鞅。商鞅一路逃到關下,想要去客棧休息。客人不知道來者是商鞅,對他說:「根據商君的法令,住房的客人如果沒有驗證,是要定罪的。」

商鞅感嘆的說:「法律的弊端竟到了這種地步了嘛!」(很懷疑這句話真的出自商鞅,因為這哪裡是弊端呢?這種法律不就是為了用來防止奸細、叛逃者的嗎!)

於是商鞅就帶著自己的母親與部下逃到了魏國。魏國守關將領襄疵拒絕了商鞅入關的請求,便且對商鞅說:「因為先生曾經背叛了公子卬啊!所以我沒有辦法知道先生的真實意圖!」言下之意,不知道商鞅這時來到這裡是否又是耍詐的軍事行動!畢竟秦、魏岸門之戰也還是去年的事情!

被魏國拒絕之後,留給商鞅的也只剩下最後的一條路了,就是趁著秦國政府的命令還沒來得及到達自己管轄下的各個封邑之前,帶著自己的人馬,回到自己的封地,去調動各個封邑的兵力,往北對韓國發起戰爭。(這在東周時代是合理的。而且秦國軍隊也不可能對自己的國土發動戰爭,攻打最弱的韓國成了唯一的選擇。如果攻打魏國,還得面對襄疵,而襄疵可能因為無法弄清楚商鞅的意圖,因而已經做好了軍事防備。攻打韓國的目的是希望藉此拿下韓國的城市,再以此做為政治庇護的交換條件!或者以此交換藉由韓國再輾轉逃到其他國家的條件!)

秦惠王知道了商鞅的做法,也發動了秦國的軍隊前去進攻商鞅。並在韓國附近的黽池殺掉了商鞅,把商鞅的屍體帶回國處以叛國者應有的「車裂」之刑,以此向大眾宣示:「不要像商鞅一樣謀反!」。接著就把商鞅一家都滅了!

公孫鞅才被封為商君還不到三年就步上了吳起的後塵。一個外人想要駕馭或根除本土貴族勢力,真是談何容易!如果按照趙良的說法,恐怕商鞅只會像一隻小雞一樣,隨時任人宰割!而毫無還手之力!因為即使你放棄了權力,你的敵人也不會放棄你!

商鞅死後,其幕僚尸佼逃入蜀國避難。秦惠王也並沒有廢除商鞅所制定的法律,估計也做不到!最終商鞅留下《商君書》、尸佼留下《尸子》傳世。後來的韓非便從《商君書》吸收了不少觀點與譬喻修辭藝術,還聲稱當時韓國每一戶人家都有一本《商君書》,足見商鞅雖死、血脈雖斷,但他為秦國所制定的法律與他自己的思想也並未就此終結!

周國方面

魏國公室後代張儀向鬼谷子拜師、學成之後,來到了楚國從政。

楚國宰相昭奚恤的玉璧丟了,昭奚恤門下的人都猜測是張儀偷的,因為大家認為張儀「貧窮而沒有德行」,因此宰相的玉璧一定是張儀偷的。(這種邏輯也是讓人無語了。昭奚恤丟掉的玉璧可能就是後來跑到趙國的楚國國寶和氏璧。)

昭奚恤因此把張儀抓來拷打,鞭打了數百下,張儀還是不招,這才放了張儀。

張儀回到家之後,他的妻子看到他,心疼的對他說:「哎呀!先生不去念書學人家遊說,哪裡會遭到這種侮辱呢!」

張儀對他的妻子說:「你看看我的舌頭還在嗎?」

張儀的妻子破涕為笑的說:「舌頭還在啊!」

張儀說:「那就夠了!」

於是張儀離開了楚國,想去秦國尋求發展機會。因為當時魏國遭受了馬陵之戰的慘敗,短期內看不到曙光。齊國接下來與楚國也有一場大戰,因此不適合前往。這些對於身在楚國、能接近楚國宰相的張儀,是很容易知道與判斷的事情。如果張儀選擇去齊國,但齊、楚大戰齊國戰敗了,那麼他就沒有未來了!

秦國商鞅剛死,有很大的發展機會。如果要洗刷昭奚恤等人給予他的恥辱,顯然也只有依靠秦國才可以做到了!於是張儀便往秦國出發,途中經過了東周。

張儀與蘇秦都是鬼谷子弟子,而蘇秦是東周洛陽人,因此蘇秦首先服務於東周昭文君之下。張儀一來,蘇秦就把張儀引薦給東周昭文君,對東周昭文君說:「魏氏的後代張儀,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啊!現在將要向西去秦國尋求發展,希望君主能對他展現禮貌的一面。」

東周昭文君便招來張儀見面,覺得張儀是個人才,便對他說:「聽說客人將要到秦國去。寡人的國家規模小,不足以把客人留住。雖然如此,但去其他國家尋求發展,哪裡一定能獲得機會呢!如果客人沒能獲得機會。請為寡人回到這裡啊!國家雖然小,願意與客人一起共享!」

張儀聽說之後,向來的地方走了回去,朝向北方拜了兩次。感謝東周昭文君的賞識。

張儀啟程時,東周昭文君就送了他一程,又給了他一點資助。於是張儀順利的到了秦國,見到了秦惠王。

大概在這個時候,楚國的另一位人物也來到了東周,那就是景翠。與景舍屬於同一個世家。

謀士杜赫這時候也隨著景翠來到了東周。杜赫為了幫景翠得到東周的重視,對東周昭文君說:「君主的國家規模小,資源少,想要用君主貴重的寶物與明珠、玉璧來服侍諸侯,不可以不仔細研究啊!這就好像張開羅網捕鳥的人一樣,把羅網張開在沒有鳥的地方,那麼一整天也抓不到一隻鳥;如果把羅網張開在有很多鳥的地方,那麼又會嚇到鳥!一定要把羅網張開在有鳥與無鳥的地方,然後才能捕到更多的鳥啊!現在君主如果把寶物贈送給大人物,大人物又會輕視君主;贈送給小人物,小人物又沒有什麼可以讓君主得到回報的可能,而且又浪費錢財啊!因此君主一定要選擇贈送給當今那些以後有機會成為大人物的窮困士人,那麼就能達到自己的目的了啊!」於是就把景翠推薦給了東周昭文君。

東周昭文君寫下了《周訓》這本書,這本書記載了他每次教導他的太子的言論。東周昭文君用歷代的故事教導太子治國之道,因此張儀有沒有料,他能很容易加以判斷。張儀師從鬼谷子,想要從事遊說活動,按照鬼谷子的教導,本來就要熟悉各國歷史與歷代典籍。因此張儀能受到東周昭文君的賞識與資助,是很合理的事情!東漢以後《周訓》這本書就失傳了,直到數十年前,這本書被盜墓賊從不知名的墓裡面盜掘出來,並被某不知名人士買下,捐贈給了北京大學,這才讓這本書重見天日了!

《周訓》這本書裡面引用了一本早已失傳的《書》的譬喻,而這個譬喻僅有《鬼谷子》使用過,往後的《韓非子》等使用的都是改造過的加工文字。由此為《鬼谷子》為先秦古籍找到了一個堅實的客觀證據。(《鬼谷子》公案已經徹底解決。有興趣可參考《《鬼谷子》公案徹底終結》)也算是《周訓》破土面世之後帶來的一個小小貢獻。

東周昭文君在張儀、景翠窮困時幫助了他們,而日後兩人也沒有辜負期望。張儀成了秦國宰相、景翠則成了楚國司馬。兩人對於接下來的國際形勢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評論

作為一個小國,東周時刻面臨著被韓國、魏國、秦國毀滅的危險。因此,資助遊說之士進入大有潛力的秦國,期望這些人後來能回報自己,也是很合理與常見的規劃。東周昭文君也算是很有看人的眼光了,至少張儀在世時,東周還沒有遭到什麼重大的傷害,這投資也還算是有點價值了。班固在〈漢書.古今人表〉把東周昭文君列為「中下人」,看來未免是小看他了!

至於趙良與商鞅的對談,明顯趙良這樣不留情面的當面批評商鞅,也不太可能是為了要說服商鞅,而更像是為了宣洩自己對商鞅的批判罷了。

相信正常人都不太可能接受趙良的建議,而這樣的建議也不可能真的能讓商鞅更加安全!如果按照趙良指出的商鞅的缺點,那麼商鞅如果不做那些事情,也可以肯定就無法幫助秦國強大了。因此可以說,商鞅有這樣的結局,並不出人意料。

放眼秦國接下來的歷史,每一個位高權重或者名聲響亮的人,都處在一種危險的狀態之下。(甚至放眼中國古代歷史也是如此,少有例外!)譬如張儀被驅逐出境,在家鄉魏國死去,算是結局還不錯的了;甘茂逃到齊國,差點被抓回秦國軟禁在鬼谷;白起可以說間接死在應侯范睢手下,范睢則為了求生而讓位給蔡澤,不久也死了!呂不韋被流放後,自殺而死!

秦惠王繼位時還沒有行冠禮,而他的師、傅們甚至有早在八年前就開始仇恨商鞅的!而且這些人其實是替秦惠王受罰的,因此秦惠王毫無疑問也對商鞅心存怨恨!加上八年的時間,左右的人可能每天都在繼續加深秦惠王對商鞅的仇恨,那麼商鞅想要在秦孝公死去後活命的機會,基本上已經不存在了!而根據商鞅所設計的法律,估計即使他想要篡位,也有非常大的難度!似乎從商鞅進入秦國的那一刻起,他的命運也早就確定了!但又似乎,如果他沒有詐騙公子卬,或許魏國仍然可能保留一線生機給他!但,誰知道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朔雪寒的沙龍
38會員
166內容數
本專題有兩類文章:一是考證古籍文字的正誤,一是考證先秦諸子的成書年代與真偽。懂得文字的正確或其他可能的解法,才有機會正確的理解古籍。目前考證的文字已經有數千篇,考證書籍真偽的專書已經有數本。並已徹底解決了孫子、老子、文子等等公案。但有些考證尚未成書,考量生活環境,很多成果恐怕難以成書,因此開了這個專題加以發表。
朔雪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25
惠施作為名家重要人物,又是魏國宰相,參與了當時的強國魏國的許多治國活動與謀略,又與莊子有過幾場辯論。因此要寫作戰國時代的小說,就不能加以忽略。這裡先對惠施的生涯大概進行大綱式介紹,接下來再逐一將其對話復原。以讓讀者更能理解惠施生涯的起伏與相關思想。
Thumbnail
2022/04/25
惠施作為名家重要人物,又是魏國宰相,參與了當時的強國魏國的許多治國活動與謀略,又與莊子有過幾場辯論。因此要寫作戰國時代的小說,就不能加以忽略。這裡先對惠施的生涯大概進行大綱式介紹,接下來再逐一將其對話復原。以讓讀者更能理解惠施生涯的起伏與相關思想。
Thumbnail
2022/04/19
「幻術」狹義來說約等於今日的「魔術」,廣義來說可能包含了使用「致幻劑」一類的東西來迷惑人心,使人產生幻覺的方法。 因此周穆王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吸食致幻劑的帝王。而「化人」的功力也就能合理解釋了!
Thumbnail
2022/04/19
「幻術」狹義來說約等於今日的「魔術」,廣義來說可能包含了使用「致幻劑」一類的東西來迷惑人心,使人產生幻覺的方法。 因此周穆王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吸食致幻劑的帝王。而「化人」的功力也就能合理解釋了!
Thumbnail
2022/04/15
春秋戰國時代,古人對於人類能操控自然的想像有哪些? 把師曠的樂曲可以操控天候加以擴展,可以改編成每一首樂曲就是一種特殊的武器! 鄒衍的故事很扯淡,但謊言說得夠久,就能成為傳說!
Thumbnail
2022/04/15
春秋戰國時代,古人對於人類能操控自然的想像有哪些? 把師曠的樂曲可以操控天候加以擴展,可以改編成每一首樂曲就是一種特殊的武器! 鄒衍的故事很扯淡,但謊言說得夠久,就能成為傳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管輅篇的最後,順帶看看他身為當代天才名人,為什麼後來只被當成一個脾氣很差的江湖術士?說白了,前面要談各種他涉入的「曹爽與司馬家政治鬥爭」,便是主因。
Thumbnail
管輅篇的最後,順帶看看他身為當代天才名人,為什麼後來只被當成一個脾氣很差的江湖術士?說白了,前面要談各種他涉入的「曹爽與司馬家政治鬥爭」,便是主因。
Thumbnail
徐州之戰,齊威王最終擋下了來自楚國的重大攻擊。接下來就是對交戰期間不進行支援的盟國魏國動刀的時候了。
Thumbnail
徐州之戰,齊威王最終擋下了來自楚國的重大攻擊。接下來就是對交戰期間不進行支援的盟國魏國動刀的時候了。
Thumbnail
越王無疆原本打算攻打齊國,被齊威王的使者說服後,便也只能轉而直接先攻擊楚國,而非退兵!越王被說服明顯是認為分散的楚國軍隊比已經備戰的齊國軍隊更好對付!可惜,算盤打錯了,一次就把自己玩完了!
Thumbnail
越王無疆原本打算攻打齊國,被齊威王的使者說服後,便也只能轉而直接先攻擊楚國,而非退兵!越王被說服明顯是認為分散的楚國軍隊比已經備戰的齊國軍隊更好對付!可惜,算盤打錯了,一次就把自己玩完了!
Thumbnail
馬陵之戰的後續重點事件: 二、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王繼位,商鞅被殺。商鞅從封君到死,只有不到三年的時間。商鞅幕僚尸佼逃入蜀國。申不害死。兩大法家的重要思想奠基人物,相繼去世! 三、張儀受到東周昭文君的資助進入秦國尋求發展。張儀與公孫衍「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的時代即將來臨!
Thumbnail
馬陵之戰的後續重點事件: 二、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王繼位,商鞅被殺。商鞅從封君到死,只有不到三年的時間。商鞅幕僚尸佼逃入蜀國。申不害死。兩大法家的重要思想奠基人物,相繼去世! 三、張儀受到東周昭文君的資助進入秦國尋求發展。張儀與公孫衍「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的時代即將來臨!
Thumbnail
惠施的時代是與孫臏(《孫臏兵法》作者)、商鞅(《商君書》作者)、尸佼(《尸子》作者)、申不害(《申子》作者,韓國陣營)、尉繚子((《尉繚子》作者)、莊子((《莊子》作者)、鬼谷子(《鬼谷子》作者,張儀、蘇秦的老師)孟子(《孟子》作者)同時的。這些人都生活在馬陵之戰前後的時空之中。
Thumbnail
惠施的時代是與孫臏(《孫臏兵法》作者)、商鞅(《商君書》作者)、尸佼(《尸子》作者)、申不害(《申子》作者,韓國陣營)、尉繚子((《尉繚子》作者)、莊子((《莊子》作者)、鬼谷子(《鬼谷子》作者,張儀、蘇秦的老師)孟子(《孟子》作者)同時的。這些人都生活在馬陵之戰前後的時空之中。
Thumbnail
馬陵之戰是繼孫臏、龐涓鬥智的桂陵之戰之後的第一場大戰,也是圍繞齊國、魏國誰當老大的第二場大戰。這一戰,魏國又成了被各國圍攻的對象。因此相關的人事物與桂陵之戰是高度重疊的。
Thumbnail
馬陵之戰是繼孫臏、龐涓鬥智的桂陵之戰之後的第一場大戰,也是圍繞齊國、魏國誰當老大的第二場大戰。這一戰,魏國又成了被各國圍攻的對象。因此相關的人事物與桂陵之戰是高度重疊的。
Thumbnail
馬陵之戰是很複雜的一場戰役,其間牽涉到戰國七雄多國共同圍攻魏國的故事,以及此後帶來的重大影響與後果。齊、魏兩國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可以說是改變戰國形勢的兩大關鍵戰役。不僅各大國往稱王、稱帝的方向走去,即使是小國,為了求生存,也只能開始自貶爵位稱號,周天子的地位至此已經蕩然無存。
Thumbnail
馬陵之戰是很複雜的一場戰役,其間牽涉到戰國七雄多國共同圍攻魏國的故事,以及此後帶來的重大影響與後果。齊、魏兩國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可以說是改變戰國形勢的兩大關鍵戰役。不僅各大國往稱王、稱帝的方向走去,即使是小國,為了求生存,也只能開始自貶爵位稱號,周天子的地位至此已經蕩然無存。
Thumbnail
1. 魏晉南北朝概述 2. 司馬懿的一生
Thumbnail
1. 魏晉南北朝概述 2. 司馬懿的一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