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代對於魔法的想像之一:音樂家操控氣候的想像

2022/04/15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2022年3月31日,由美國安全專家組成的氣候與安全顧問小組發佈報告《接受挑戰:美國氣候安全計劃及未來建議》(Challenge Accepted : A Progress Report On The Climate Security Plan For America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Way Ahead)。該報告以美國氣候與安全中心於2019年9月發佈的《美國氣候安全計劃》為背景,從領導力、評估氣候風險、支持盟友和夥伴、並準備和預防氣候安全影響四方面進行了評估,並提出了相應的建議。」、「確定氣候變化為國家安全優先事項,成為國家安全重點」、「氣候損失的預算評估:氣候變化將給美國造成巨大損失,建議國會增加應對氣候變化威脅的預算(到本世紀末,由於氣候變化,美國政府每年可能損失約2萬億美元的收入)」(電科智庫)
人類對於氣候如此重視,以至於被美國上升到了國家安全的高度,如果氣候能被操控,那會是什麼樣的一番光景?
最近數十年,文化界比較流行一些脫離現實的創作,奇幻文學大行其道。譬如魔戒、冰與火之歌、鬼滅之刃、咒術迴戰。大家閱讀這些追求的是一種娛樂效果。
其中鬼滅之刃、咒術迴戰很好的利用了古代的一些元素,結合一些漫畫界前輩的想像,擴展了相關領域的想像。
那麼在春秋戰國時代有沒有類似的想像呢?有沒有一些以前被人們視作荒誕不經的怪論,但其實對今人還算挺新鮮的,可以拿來擴展成奇幻文學的元素呢?
從已經閱讀的東西來看,春秋戰國時代不僅有很多智謀,確實也有一些超自然、超乎常理、荒誕不經的想像!
其實說是想像,有些也不一定是想像,而可能是一種心靈饗宴(感受)或者詐術。傳說的形成則可能牽涉到事件的偶然聯繫、誤解與詐術!
今天就來介紹一下春秋戰國時代幾個這種類型的人物,春秋末年的師曠、師文與戰國末年的鄒衍。

師曠

師曠是晉平公時掌管音樂的官員(師,就是掌管音樂的前綴詞。),與老子、孔子是同時人。
他的能力自然是由音樂來展現,根據傳說,師曠演奏《清角》這首樂曲時,可以操控風雨,風強大的力量甚至可以「裂帷幕(撕裂遮蔽用的帷幕布料),破俎豆(砸破祭祀用的禮器),墮廊瓦(吹落廊道上的瓦片)」,最後還使得晉國發生了三年大旱災、晉平公因此生了大病。
當然這種傳說的由來,可能只是因為師曠當時在演奏這首歌時,恰巧發生了這些事情。於是被恐懼的人們加以附會,把原因與師曠的音樂聯繫起來,形成了傳說。
關於師曠演奏《清角》這件事,還有其他功用,譬如可以操控動物或與動物進行溝通交流。讓動物群聚、讓野獸跳舞。
引一下原文,看一下想像:
〈論衡.感虛〉:
或言:「師曠《清角》之曲,一奏之,有雲從西北起;再奏之,大風至,大雨隨之,裂帷幕,破俎豆,墮廊瓦。坐者散走,平公恐懼,伏乎廊室。晉國大旱,赤地三年,平公癃病。」夫《白雪》與《清角》,或同曲而異名,其禍敗同一實也。
……
《傳書》言:「瓠芭鼓瑟,淵魚出聽;師曠鼓琴,六馬仰秣。」或言:「師曠鼓《清角》,一奏之,有玄鶴二八,自南方來,集於廊門之危;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頸而鳴,舒翼而舞,音中宮商之聲,聲吁于天。平公大悅,坐者皆喜。」《尚書》曰:「擊石拊石,百獸率舞。」此雖奇怪,然尚可信。何則?鳥獸好悲聲,耳與人耳同也。禽獸見人欲食,亦欲食之,聞人之樂,何為不樂?
然而「魚聽」、「仰秣」,「玄鶴延頸」,「百獸率舞」,蓋且其實;風雨之至,晉國大旱,赤地三年,平公癃病,殆虛言也。
〈論衡.感類〉:
師曠奏《白雪》之曲,雷電下擊;鼓《清角》之音,風雨暴至。苟為雷雨為天怒,天何憎於《白雪》、《清角》,而怒師曠為之乎?此雷雨之難也。
師曠演奏《白雪》就可以操控雷電向下攻擊,演奏《清角》就來招來暴風暴雨,妥妥的氣象武器概念。只是這種武器更像是利用信息操控氣候的技術!
根據當代的研究,動物的行為確實會受到音樂樂音的影響。譬如可以藉由音樂增加禽類的產蛋率之類。所以這些傳說本身有合理的成分在其中,只是多數事件被誇大了。但如果從奇幻文學的角度,倒是可以盡可能的誇大與擴展。

師文

傳說的形成有些是因為事情偶然相連,有些則是出於一種誤解。譬如孔子的音樂老師師襄,也有一些相關的傳說:
〈列子.湯問〉:
匏巴鼓琴,而鳥舞魚躍,鄭師文聞之,棄家從師襄游。柱指鈞弦,三年不成章。
師襄曰:「子可以歸矣。」
師文舍其琴歎曰:「文非弦之不能鈞,非章之不能成。文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聲。內不得於心,外不應於器,故不敢發手而動弦。且小假之以觀其後。」
无幾何,復見師襄。師襄曰:「子之琴何如?」
師文曰:「得之矣。請嘗試之。」
於是當春而叩商弦,以召南呂,涼風揔至,草木成實。
及秋而叩角弦,以激夾鐘,溫風徐迴,草木發榮。
當夏而叩羽弦,以召黃鐘,霜雪交下,川池暴沍。
及冬而叩徵弦,以激蕤賓,陽光熾烈,堅冰立散。將終命宮而揔四弦。則景風翔,慶雲浮,甘露降,澧泉涌。
師襄乃撫心高蹈曰:「微矣,子之彈也!雖師曠之清角,鄒衍之吹律,亡以加之。彼將挾琴執管而從子之後耳。」
這段話其實應該理解成音樂演奏者演奏了「春夏秋冬」的套曲,這些代表各自季節的曲目讓聽者的內心產生了一些相關的想像。以此來褒獎演奏者高級、深厚的演奏功力。否則試問短短一段談話,如何可能讓對話者經歷「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可是正是因為這樣的誤解,於是產生了師襄弟子師文能用音樂操控天氣的傳說!而師襄那句評語,因為後人加入了「鄒衍之吹律」的故事(師襄是春秋末年人不可能提到鄒衍,而這種在原始典範上加上後來的典範的情況在古籍的流傳過程中很常見),而更增添了玄幻色彩!
如果換一段比較正常的文字,就能領會到這一點。
〈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
師襄子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也。」
有間,曰:「已習其數,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間,曰:「已習其志,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為人也。」有間,[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曰:「丘得其為人,黯然而黑,幾然而長,眼如望羊,如王四國,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
師襄子辟席再拜,曰:「師蓋云文王操也。」
這一段就不可能讓人產生玄幻式的理解。而只能解釋孔子向師襄學習之後,解讀音樂的功力日漸增長。而最終能在內心復現演奏者想要傳達給聽者的正確圖像、想像。反過來說,演奏者技巧熟練之後,可以將內心的想像藉由彈奏加以展現出來,並將想像準確的傳達給聽者。
結合這一段的解讀,就可以用「正常」的角度來重新解讀師文的故事了。
如果站在幻想文學的角度,則不妨將之擴展成藉由音樂來傳達想法的能力。

鄒衍

鄒衍是戰國末年人,與公孫龍同時。根據記載,鄒衍的辯論術甚至能凌駕在好詭辯的公孫龍之上,屈服公孫龍。鄒衍最有名的是「談天之辯」,但相關內容也已經失傳了。
關於鄒衍利用音樂操控氣候的能力,既然有師曠的傳說在前,自然會往誇飾的路上走去。而鄒衍利用音樂操控氣候本身就可以當作是騙術的一種體現。這也與他善於詭辯的能力不無關係。
根據傳說:
〈論衡.定賢〉:
燕有谷,氣寒,不生五穀。鄒衍吹律致氣,既寒更為溫,燕以種黍,黍生豐熟,到今名之曰黍谷。夫和陰陽,當以道德至誠。然而鄒衍吹律,寒谷更溫,黍穀育生。推此以況諸有成功之類,有若鄒衍吹律之法。故得其術也,不肖無不能;失其數也,賢聖有不治。此功不可以效賢,二也。
燕國有一個山谷,終日寒冷,不能種植五穀雜糧。結果鄒衍到了燕國之後,就在這個谷裡面表演了一場特異功能,吹奏了一首曲子,把暖氣引入寒谷。然後讓人在其中種上黍,最終獲得豐收,於是人們(何時的人們不得而知)為了紀念鄒衍,就把這個谷取名叫做「黍谷」!
關於鄒衍的終極傳說還有一則:
〈論衡.變動〉:
或曰:「未至誠也。行事至誠,若鄒衍之呼天而霜降,𣏌梁妻哭而城崩,何天氣之不能動乎?」
意思是鄒衍連樂器也不用了,直接對天嚎叫,就能讓霜雪下降。這當然是扯上天了!妥妥的變種人原型。
為什麼說鄒衍這些更像是騙術呢?那是因為兵陰陽家本身就可歸類為騙術的一種(猶如今日印度神童所用占星術),鄒衍熟捻陰陽五行、占卜學說。曾經因此讓信服他的燕國遭致慘敗。韓非就曾針對這件事加以批評,認為占卜之說危害甚大!
〈韓非子.飾邪〉:
鑿龜數筴,兆曰大吉,而以攻燕者趙也。鑿龜數筴,兆曰大吉,而以攻趙者燕也。劇辛之事,燕無功而社稷危。鄒衍之事,燕無功而國道絕。
燕國因為相信鄒衍的占卜結果讓自己的國道都斷絕了!所以綜觀鄒衍的傳說,都可以解釋為出自相關人等利用偶然的事件進行的宣傳與包裝。謊言說得夠久,就能成為傳說!
如果創作奇幻文學缺乏可用元素與想像,這些都不妨加以擴展使用。
感覺古代的元素其實頗多,諸如唐朝筆記小說、《西遊記》、《封神演義》、《蜀山劍俠傳》的想像,其實有很多素材都可以重新改造、包裝。不過目前看來似乎還沒有極為成功的案例發生。是比較可惜的一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朔雪寒
朔雪寒
筆名:朔雪寒。長期從事人工智慧、軍事理論、歷史、預測科學、語言學、哲學研究。著作:《孫子兵法論正》、《道德經論正》、《孫臏考》、《策略的哲學》、《預測的哲學》、《孫子兵法白話譯註》、《《子華子》公案徹底終結》、《《鬼谷子》公案徹底終結》。軟體:中文輸入法、中文校對系統、基於規則的中文分詞系統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