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陪妳走一段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Photo by Etienne Girardet on Unsplash

Photo by Etienne Girardet on Unsplash

(黃琳達,38)

從書寫體驗的初階課程前進,也完成進階課程,一步一步的讓自己去面對那些我自己製造出來「一切都很好」的假象,透過書寫的方式,更能看到自己的癥結點,以及反覆造成讓你困擾的事情與原因是什麼?你會看到自己毫無保留的樣子,漸漸的習慣與自己對話,不只是要讓你在課堂上大哭,更重要的是讓你知道自己的情緒為何而來?又該怎麼去面對與它共處,不再只是一昧的壓抑和抵制,終究能幫助自己的只有自己,唯有自己想要改變的時候,一切才能夠有所動作。

「讓我陪你走一段路。」施老師在課堂中這樣對我說,這也是人生中第一次,似乎有人願意陪著我一段時間,而不再延續原生家庭的慣性,因為種種不得已而選擇離我遠去,當時的情緒面對人生許多挑戰和難題,往往只有我們自己才能夠面對與處理,這不是一種心理諮商服務,而是一趟自己與自己的對話與突破,老師會扮演一個陪伴者的角色,讓我們知道在突破自己的過程中,一路走來我們並不孤單。

其實這不是一門輕鬆的課程,每堂課程結束回家後,必須不斷的書寫與和自己對話,從課程開始到結束的過程中,已經書寫了不下十篇的內容,但這一門很好哭的課程,可能在回家寫作業的時候會哭,在上課敘述的過程中會哭,甚至在體驗課程中,施老師什麼話都沒說,大家就會哭得稀哩嘩拉了!但是下課的時候,總是會有被充滿電的感覺,一路笑著回家,好像又有重新開始的動力!當我們找到自己的問題在哪裡的時候,事情往往就容易解決多了,心自然也會開懷起來,身邊有很多很棒的事情,只是我們都忘了自己值得擁有這樣的美好。

花了幾年的時間,完成了書寫療癒課程,但人生的實戰場還在持續的精進中,不知道接下來還會有什麼不一樣的體驗,只知道現在的自己,找到了一些方式和自己相處,遇到了和以往同樣的狀況,也有了新的方式可以去應對,讓自己不會再陷入受害者情節裡自怨自艾,一步一步的前進,用自己的方式和速度在人生中進步與成長,很開心那一天因為自己的勇敢,而遇到了施老師,開始了這一段自我療癒的過程,有施老師的陪伴,心理更加踏實與安心,也學會面對沮喪與挫折,獨立成長同時找到繼續前進的力量。

=============================

一直都記得那天,應邀到某處演講,人不多,因為是一場機構的內部演講,但是大家都那麼聚精會神,那麼專注。演講結束,因為主辦人有準備兩本我的書要送給現場的人,於是我邀請兩位分享自己的故事便可以獲得我的書。

琳達,勇敢的舉手了,並且走上前來跟大家分享她從未說過的經歷,總是記得她當時顫抖的聲音,緊張(或許有點激動)泛紅的雙頰,後來她跟我說,那是她第一次主動舉手在人前分享自己的故事。

我很感動。

也很心疼。

後來,琳達成為書寫療癒的學員,陪著她一起聽到更多的故事,陪著一起討論那些卡住的想法,那些以為自己不能/不配擁有幸福的謬誤想法,儘管謬誤,但那卻是那個當下,或是過去長久以來不斷困住她的「真實想法」。

現在,已經數不清幾年過去了,或許是八年吧?從初初相識開始至今,看見她社群平台上的幸福貼文,看見她好好地擁抱著幸福,真好。

我想,這就是這份工作最大的安慰與成就感吧。

想要瞭解自己,想要走向更 #愛自己、更疼惜自己的未來,不妨一起花一些時間,利用書寫的方式來重整自己。你所為自己努力的這些時間,未來,你會知道一點都不可惜,而且,是非常值得的。

https://reurl.cc/KAVx8g

對於課程與時間有任何疑問,歡迎來訊討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施又熙的沙龍
16會員
88內容數
施又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28
本文節錄自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 有人說愛情之所以形成,是因為兩顆寂寞的心相遇。 因為寂寞而相遇相愛並沒有問題,畢竟,我們都不是離群索居的動物,每個人都會希望有個心靈相通的伴侶,問題在於,萬一這兩顆寂寞的心相遇之後還是寂寞,那怎麼辦呢?
Thumbnail
2023/02/28
本文節錄自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 有人說愛情之所以形成,是因為兩顆寂寞的心相遇。 因為寂寞而相遇相愛並沒有問題,畢竟,我們都不是離群索居的動物,每個人都會希望有個心靈相通的伴侶,問題在於,萬一這兩顆寂寞的心相遇之後還是寂寞,那怎麼辦呢?
Thumbnail
2023/02/23
摘錄自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一書 有時候我會想起芃芃滿月做心導管擴張手術時住在台大嬰兒重症加護病房的往事,特別是芃芃斜對角床的小藍莓姊姊以及鄰床的小哥哥。 芃芃從出生後就很少哭,總是笑,即便進到台大嬰兒重症加護病房,手上安置了靜脈注射針頭也一樣笑個不停,而且胖胖的,像個福神。
Thumbnail
2023/02/23
摘錄自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一書 有時候我會想起芃芃滿月做心導管擴張手術時住在台大嬰兒重症加護病房的往事,特別是芃芃斜對角床的小藍莓姊姊以及鄰床的小哥哥。 芃芃從出生後就很少哭,總是笑,即便進到台大嬰兒重症加護病房,手上安置了靜脈注射針頭也一樣笑個不停,而且胖胖的,像個福神。
Thumbnail
2023/02/16
原載於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推薦序,作者為楊翠老師 這是一個渴光靈魂的自白,也是痛與愛的第一手見證。關於一對母女,如何面對孤獨、創傷與疾病,如何跋涉苦難,走渡險惡,尋求自我療癒與救贖。
Thumbnail
2023/02/16
原載於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推薦序,作者為楊翠老師 這是一個渴光靈魂的自白,也是痛與愛的第一手見證。關於一對母女,如何面對孤獨、創傷與疾病,如何跋涉苦難,走渡險惡,尋求自我療癒與救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寫這一篇文章,是想記錄輔導過程中的學習,好好梳理自己。我最大的收穫,就是看見自己的兩個有毒信念,知道如何用更積極的方式,來面對這些有毒信念。每次與輔導老師約談時,我就會變成一朵「經歷風雨、滿面水珠」的花兒。這個過程是非常療癒的。
Thumbnail
寫這一篇文章,是想記錄輔導過程中的學習,好好梳理自己。我最大的收穫,就是看見自己的兩個有毒信念,知道如何用更積極的方式,來面對這些有毒信念。每次與輔導老師約談時,我就會變成一朵「經歷風雨、滿面水珠」的花兒。這個過程是非常療癒的。
Thumbnail
從沒有意料到,自己會在這場複訓中將情緒釋放的這麼酣暢淋漓!這次回去複訓,主要是為了跨出去陪談服務做準備。雖然我已鎖定要走這條路,但對於開始提供服務,總覺得少了一點動力、少了點頭緒、少了點信心。我一直在想,要怎麼看待陪談對我的意義?以及我想要帶給前來陪談的人什麼?
Thumbnail
從沒有意料到,自己會在這場複訓中將情緒釋放的這麼酣暢淋漓!這次回去複訓,主要是為了跨出去陪談服務做準備。雖然我已鎖定要走這條路,但對於開始提供服務,總覺得少了一點動力、少了點頭緒、少了點信心。我一直在想,要怎麼看待陪談對我的意義?以及我想要帶給前來陪談的人什麼?
Thumbnail
一次與老師約定的對話,讓作者發現自己焦慮的根源和目標的不清晰。透過老師的引導,作者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與人生目標,並得到放鬆的方法。通過對話,讓作者看到自己焦慮的原因和放鬆的重要性,為未來的自己找到一個新的方向。
Thumbnail
一次與老師約定的對話,讓作者發現自己焦慮的根源和目標的不清晰。透過老師的引導,作者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與人生目標,並得到放鬆的方法。通過對話,讓作者看到自己焦慮的原因和放鬆的重要性,為未來的自己找到一個新的方向。
Thumbnail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有時我們需要勇敢地打開心扉,尋找真正的自己。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和心理師的晤談中,逐漸放下偽裝,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透過與心理師的對話,慢慢地找回自己並接納自己的過程。心理師成為了作者生活中的重要陪伴,陪著他走過情感的起伏。
Thumbnail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有時我們需要勇敢地打開心扉,尋找真正的自己。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和心理師的晤談中,逐漸放下偽裝,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透過與心理師的對話,慢慢地找回自己並接納自己的過程。心理師成為了作者生活中的重要陪伴,陪著他走過情感的起伏。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與心理師的第一次晤談。心理師在談話中細心地調整節奏,讓曉能夠面對敏感的話題並整理自己的情緒。在談話中,曉勇敢地展開心房,感受到了治療的力量。心理師的溫柔和陪伴讓曉感受到被看見的重要性,並給予了她找到自己的勇氣和力量。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與心理師的第一次晤談。心理師在談話中細心地調整節奏,讓曉能夠面對敏感的話題並整理自己的情緒。在談話中,曉勇敢地展開心房,感受到了治療的力量。心理師的溫柔和陪伴讓曉感受到被看見的重要性,並給予了她找到自己的勇氣和力量。
Thumbnail
接受心理諮商將近半年,透過諮商逐漸瞭解自己,雖然探索過程可能不盡舒適,但卻讓人意識到最需要療癒的部分。
Thumbnail
接受心理諮商將近半年,透過諮商逐漸瞭解自己,雖然探索過程可能不盡舒適,但卻讓人意識到最需要療癒的部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