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台灣不能倖免的開始疫情警戒後,很常閒得發慌,作為一個需要人與人連結的身心工作者,銳減的工作量其實並不只是帶來生活開支的窘迫,而是更大幅度的限縮看見或被看見的想望,隨之而來的寂寞像我嘴裡吐出的煙,到處蔓延,寂寞微粒充斥整個空間,就算消散看不見,空氣清淨機依然偵測出紅字超標,顯示對生物有害。
於是很常被提醒,要找些其他喜歡的事做,或是老天讓我這麼閒是不是要我做些其他的學習之類的,我想起了我斷斷續續的文字創作。
張惠菁在《比霧更深的地方》有一篇與施靜菲教授的對談紀錄,施教授提到:
"文學經常能幽微地體現那些「不可言說」,讓人意識到「水的形狀」。那些我們分明置身其中,卻不知如何描述、無法發聲,甚至往往因為無法發聲,也就不知如何感受的事物。我最喜歡的那種文學,它的美、它的藝術性,不來自它自己。而在它作為介質時的「薄」與「透」。使用的的是文字,但讓人看見的不是文字自身,而是指向了那些「不可言說」的事物。這樣的文學作品與閱讀經驗,一旦發生,就會帶起一種水質的變化。它不直接說道理,而是讓人有一種曖昧的共鳴。"
我很愛這種曖昧的共鳴,不能說清的,那就輕輕地寫。
很早就發現我有著精準定義人事物的喜好(沒錯是種喜好),我也能用各式各樣的譬喻類比讓人好聽好懂,套句流行用語就是我很會說故事,於是乎很少有詞窮的時候,哪怕一時默然無語也只是在琢磨怎麼好好說話,有時沉默更能增加意念傳遞的幅度。但近期越來越多新朋友問我到底是在做甚麼,這套叫甚麼名字之類的,叫甚麼最近老徐師給了官方答案,叫《真吾流》,至於真吾流是在做甚麼,我詞窮,這也直接增加了推廣跟介紹的難度。
但不知是誰開頭的,有一小群客人的詢問訊息中都不約而同的寫著:
「請問我可以跟你預約身體溝通嗎?」
這樣的業務名稱雖沒能完全解釋我的工作內容(我相信老徐師不會全然同意),倒是給了我寫作的想法,以我工作習慣採用的談話技巧,跟我陪同個案所見到的各種生命風景,【聊癒觀景台】這個專題就迸出來了。
我是個粗人,讀的書少,純文學讀過的更是少之又少,但一直很喜歡像李欣倫那樣的身體文學,也嚮往張惠菁、柯裕棻那般精煉的文字表達,之後我會利用這個專題,在說各式各樣的生命故事跟自我揭露中,慢慢嘗試新的路徑與人連結,也讓寂寞空氣清淨機的讀數少點紅字。
但放屁也是會紅字的,我試過,呵。
聊癒觀景台 – 上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聊癒觀景台 - 安心教練的沙龍
13會員
23內容數
讓身體說話,讓痛苦消散,我陪你看見。
安心教練|身心整合陪伴
詳情:
問身體的事,解生命的結。從感知、對談到身體鬆解,協助你釐清卡住的原因、找回平衡與內在穩定。
📌 微細身心理解|身體整合調理|靜坐映照鬆解
🔗 Line私訊預約:@080bljig
聊癒觀景台 - 安心教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7
不論因為眼前這個人讓我得知了什麼資訊或畫面,我都不做任何改變,就是了知且歡迎;眼前這個人已經在受苦了,不知如何對自己仁慈,那就藉由我的存在陪同他,坐看雲起雲落,學會對自己仁慈吧。

2024/09/17
不論因為眼前這個人讓我得知了什麼資訊或畫面,我都不做任何改變,就是了知且歡迎;眼前這個人已經在受苦了,不知如何對自己仁慈,那就藉由我的存在陪同他,坐看雲起雲落,學會對自己仁慈吧。

2024/04/08
看來以後只要有碰到很怪或很久沒好的狀況,都要先查有沒有中毒了;以後要更記得問身上有沒有開過任何刀或是有什麼疤痕。
2024/04/08
看來以後只要有碰到很怪或很久沒好的狀況,都要先查有沒有中毒了;以後要更記得問身上有沒有開過任何刀或是有什麼疤痕。
2024/01/23
我不要再相信我的寂寞感了,因為我有可能是錯的。
2024/01/23
我不要再相信我的寂寞感了,因為我有可能是錯的。
你可能也想看










是的,我承認我是因為寫作課的作業,重新思考自己寫的文字,能否自在嶄露。
有時候,寫作,是一件很私密的事。那是從自己滿溢而出的部份,化作文字而呈現。噢,你可能認為那是日記,不是寫作,沒關係,但寫作的內容無論怎麼包裝,其實都看得見自己。

是的,我承認我是因為寫作課的作業,重新思考自己寫的文字,能否自在嶄露。
有時候,寫作,是一件很私密的事。那是從自己滿溢而出的部份,化作文字而呈現。噢,你可能認為那是日記,不是寫作,沒關係,但寫作的內容無論怎麼包裝,其實都看得見自己。

將不可言說的模糊之物,從霧的另一端帶回來,用文字拼湊成像。張惠菁擅長捕捉生活中發生的細微事物,或是人際遭遇、或是季節變化帶來觸動,或是電影書籍觀後感想,即使再不起眼、再莫名的一縷情緒,她總能抓住閃逝而過的瞬間,結合過去所見所讀,將當下的心情凝鍊於字句中。

將不可言說的模糊之物,從霧的另一端帶回來,用文字拼湊成像。張惠菁擅長捕捉生活中發生的細微事物,或是人際遭遇、或是季節變化帶來觸動,或是電影書籍觀後感想,即使再不起眼、再莫名的一縷情緒,她總能抓住閃逝而過的瞬間,結合過去所見所讀,將當下的心情凝鍊於字句中。

「我經常醒在陽光薄澈,市聲隱約的時刻。這樣的清晨我總有置身時間之外的錯覺,就像將要動筆寫作的瞬間。或許這也是時間的本質。它是延續不斷的,但也是可以被打斷的。它開放給時間的步行者,在其中鑿開一個又一個的站立點。」──張惠菁

「我經常醒在陽光薄澈,市聲隱約的時刻。這樣的清晨我總有置身時間之外的錯覺,就像將要動筆寫作的瞬間。或許這也是時間的本質。它是延續不斷的,但也是可以被打斷的。它開放給時間的步行者,在其中鑿開一個又一個的站立點。」──張惠菁

等等!我一直都知道自己是個愛講話的人,非~~~常~~~的愛講話,好像沒有把這能量宣洩出去不行一樣,但也時常造成聽我說話的人的困擾。
同時我也是個很不喜歡被人打擾的人,當有別人找我講話時我反而會很難專心聽對方說話,因為我正在工作啊!

等等!我一直都知道自己是個愛講話的人,非~~~常~~~的愛講話,好像沒有把這能量宣洩出去不行一樣,但也時常造成聽我說話的人的困擾。
同時我也是個很不喜歡被人打擾的人,當有別人找我講話時我反而會很難專心聽對方說話,因為我正在工作啊!

總是在思考著如何能用文字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每逢閱讀散文作品時,總是帶來許多的衝擊,怎麼可以如此描述出自己的心境呢?許許多多的感受是抽象難以表達,但對作者而言,卻又能透過景緻歷史等描述,讓心境傳遞出來,傳遞給讀者如此深刻的印象,或許應該多讀些輕鬆的書籍,讓自己可以學習更多的表達方式

總是在思考著如何能用文字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每逢閱讀散文作品時,總是帶來許多的衝擊,怎麼可以如此描述出自己的心境呢?許許多多的感受是抽象難以表達,但對作者而言,卻又能透過景緻歷史等描述,讓心境傳遞出來,傳遞給讀者如此深刻的印象,或許應該多讀些輕鬆的書籍,讓自己可以學習更多的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