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比霧更深的地方》:所謂文學,是將不可言說之物從彼方帶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比霧更深的地方》
作者:張惠菁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時間:2019

觀後書評

《比霧更深的地方》是我多年前買的書,已忘了內容,只記得如螢火蟲般在暗夜中閃爍著微光的文字,第二次翻開此書,閱讀完畢,竟和第一次一樣,無法留下太多深刻的印象,回想書中畫面,同樣呈現幽微模糊的模樣。
再以速翻的方式,專心在腦內重建整本書的大綱,我頓時領悟。
張惠菁正是將不可言說的模糊之物,從霧的另一端帶回來,用文字拼湊成像。於是,我難以透過二手的角度,再去重新描繪張惠菁所看見的景象。
張惠菁擅長捕捉生活中發生的細微事物,或是人際遭遇、或是季節變化帶來觸動,或是電影書籍觀後感想,即使再不起眼、再莫名的一縷情緒,她總能抓住閃逝而過的瞬間,結合過去所見所讀,將當下的心情凝鍊於字句中。
我特別喜歡她對於文學的這段描述:
我們的社會,就是水。我們的文化,就是水。
……
文學經常能幽微地體現那些「不可言說」,讓人意識到「水的形狀」。那些我們分明置身其中,卻不知該如何描述、無法發聲,甚至往往因為無法發聲,也就不知如何感受的事物。
……
它不直接說道理,而是讓人有一種曖昧的共鳴。有什麼從那幽暗的、不可言說的疆域,被帶過來了。共鳴的就是那沒有形狀的東西。文學可以是這樣幽微的帶領。比起這世上其他更為理直氣壯簡明易懂的道理和光亮,它是微明。因為微明,所以重要。
曾幾何時,我也認為沒什麼是自己寫不出的,再細微、再一閃而逝的瞬間,也能用自己的快門,讓模糊的影子得以在筆下清晰成像。然而隨著畢業、進入職場,不再寫作後,思緒變得遲鈍、不起勁,亦逐漸失去那份敏銳的本能。對生活的麻痺,也如同一道走不出去的霧,一不留神就迷茫過了數年。
人是不刺激自己,就會蹉跎歲月的生物。
這一系列書籍閱讀、影片觀後感想,與其說寫給他人分享,不如說也提醒了我,不能忘記繼續書寫,不能忘記自己是誰。
最後,不得不驚嘆許多作家用來形容「文字紀錄」的詞彙,竟不約而同使用了「光」,張惠菁舉例的漢娜·鄂蘭、其弟子伊莉莎白·揚布魯爾皆是。
來自個人著作的亮光直接照進這個世界,在作者過世後仍持續不滅。它是明亮還是微弱,是短暫還是長久,都得視世局和世道為何。後人自會判斷。來自於個人人生--言辭、舉止和友誼--的亮光只能存留於記憶中,如果它要照進世界,就必須寄託於一種新的形式,紀錄或流傳下來。那個故事,得從很多記憶的零碎片段中構築起。

--伊莉莎白·揚布魯爾
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時代,人們還是有期望光明的權利,而光明與其說是來自理論與觀念,不如說是來自於凡夫俗子所發出的熒熒微光。當眾星火看見彼此,每一朵火焰便更為明亮,因為它們看見對方,並期待互相輝映。

--漢娜·鄂蘭
這令我想起我最喜愛的輕小說作家久遠,也曾形容自己寫的文字如螢火微光,在她當前一部作品《墨方簿》中,就以螢火蟲的幽光暗示渺小眾生的集結,對於龐大世道所造成的衝擊力。
不論是張惠菁還是久遠,他們書寫的文字,總是帶著那麼點幽暗不可言說之感。同樣身為執筆者,有時領悟到過於細微的東西,不免感到孤獨,但若此刻書寫下來,或許哪一天,僅僅螢火般的微光,也能照亮某個人心中的黑暗吧。

2023年讀《給冥王星》後增加:

第一次認識張惠菁是2019 年《比霧更深的地方》出版時,對書名情有獨鍾,看了點網路介紹就買回家,從此這本書總被放在最順手的位置,有一點感觸、想到些什麼,就拿起來重溫。
2021年《給冥王星》再版後,作者在序中的第一段文字,又深深地觸動我的內心。
比如一個夜晚。比預想來的涼,也比預想來的靜。忽然就在那多出幾分的涼與靜裡無話可說。感覺有些簌簌地,似乎是擁擠的世間規範深植於我身上的某些制約,正在蒸發而去,細小魂魄一般從毛孔抽離散逸。一下子意識到,自己正在無所方向無所欲求之處。即便正走在路上,也並不覺得原來要去的地方真有非去不可的意義。如此,在時間與有限性的念頭再次湧上來之前,或許就是置身於荒野吧。而荒野,明確地呼吸著。

〈虛空燦爛──在有冥王星的天空下〉序(2021年再出版所撰寫)
比較《給冥王星》和《比霧更深的地方》兩本作品時,也明顯感受張惠菁在 2021 年後,不論是描繪捕捉到的感受、每篇主旨的清晰度、看待自我與世界的觀點,都經過時間的磨礪而更加圓融。就如同呼吸般,呼吸著文字,呼吸著自己的獨特與外在世界的多元。
好似除了「光芒」,文學又擁有了另一種代名詞,叫做「呼吸」。
從《給冥王星》對立翻轉的稜線,變成《比霧更深的地方》朦朧無邊界的水氣。過了幾年,作者將自己與世界發生的衝突,融化成更溫柔的字眼。
會喜歡閱讀張惠菁的文字,或許也因她寫出自己的理想:想要更溫柔地對待世界、更細緻觀察自己,讓自己的文字也如霧如呼吸一般透徹人心。

若有興趣深入了解張惠菁,可以聽看看這場 Podcast 節目《文學樹洞》: EP08|一個人若一直在路上,他必定是拋下了一些東西 ft.張惠菁

文章同時發布於→阿歲的 Wordpress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按個愛心或拍手都可以給我很大的鼓勵喔 :D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佛系發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心流存在的意義在於「我們願意用一段時間去做喜歡的事情,並從一點小小的挑戰中獲得成就感,提升心靈和生活的品質」,不論是寫了一篇小說、將房間整理得井然有序、成功增肌減脂,這些都能為我們的生活同時帶來樂趣和滿足。
「浮沉展眉」是沖泡茶葉的過程,茶葉在熱湯中浮沉、舒展,茶葉如眉形,展眉也是「開心」的意思。
翻讀前幾頁,就深刻體驗到什麼叫「妙語如珠」,以日常觀察故事為基底,幹話和金句互相穿引卻不突兀。閱讀時我全程樂翻、舒暢,就像植物在陽光下伸展,行光合作用般那樣自然。盧建彰不談文句本身的運用,而是從「一個人就是文案」開始說起,從信仰理念講到創意發想、從商業模式到生活品味,即使非相關領域的人也很適合一讀。
三十多年前,一位陌生女子來到李家,自稱是他那被槍決大哥的未亡人。在那個壓抑不敢言的白色時代,蔡千惠揮盡青春,幫助李家父母度過喪子之痛、陪伴李國木長大。然而,在蔡千惠過世後,她當年來到李家的真正原因,隨著一封未寄出的信被揭開,信上字字泣血,令整理遺物的李國木感到震撼而心酸...
是因為閱讀會帶來什麼好處,我們才會讀嗎?作者李惠貞在書內某一篇提出了類似的問題。全書由由五十則短篇匯集而成,單看像是毫無關聯的心情筆記,但實則圍繞僅一個問題:「我們為何閱讀?」。這本書就像是「閱讀者的心靈雞湯」或「迷失者的指南」,帶我重新找回了閱讀的快樂。
回想對於「科幻」、「宇宙」的作品,若沒有幾場激昂的戰鬥、超越人類的高科技飛行器、甚至像《異形》那樣獵奇刺激的設定,那也「太不科幻」了。 翻開《妳一生的預言》後,我沒想過科幻作品也能以「文藝」形容。
心流存在的意義在於「我們願意用一段時間去做喜歡的事情,並從一點小小的挑戰中獲得成就感,提升心靈和生活的品質」,不論是寫了一篇小說、將房間整理得井然有序、成功增肌減脂,這些都能為我們的生活同時帶來樂趣和滿足。
「浮沉展眉」是沖泡茶葉的過程,茶葉在熱湯中浮沉、舒展,茶葉如眉形,展眉也是「開心」的意思。
翻讀前幾頁,就深刻體驗到什麼叫「妙語如珠」,以日常觀察故事為基底,幹話和金句互相穿引卻不突兀。閱讀時我全程樂翻、舒暢,就像植物在陽光下伸展,行光合作用般那樣自然。盧建彰不談文句本身的運用,而是從「一個人就是文案」開始說起,從信仰理念講到創意發想、從商業模式到生活品味,即使非相關領域的人也很適合一讀。
三十多年前,一位陌生女子來到李家,自稱是他那被槍決大哥的未亡人。在那個壓抑不敢言的白色時代,蔡千惠揮盡青春,幫助李家父母度過喪子之痛、陪伴李國木長大。然而,在蔡千惠過世後,她當年來到李家的真正原因,隨著一封未寄出的信被揭開,信上字字泣血,令整理遺物的李國木感到震撼而心酸...
是因為閱讀會帶來什麼好處,我們才會讀嗎?作者李惠貞在書內某一篇提出了類似的問題。全書由由五十則短篇匯集而成,單看像是毫無關聯的心情筆記,但實則圍繞僅一個問題:「我們為何閱讀?」。這本書就像是「閱讀者的心靈雞湯」或「迷失者的指南」,帶我重新找回了閱讀的快樂。
回想對於「科幻」、「宇宙」的作品,若沒有幾場激昂的戰鬥、超越人類的高科技飛行器、甚至像《異形》那樣獵奇刺激的設定,那也「太不科幻」了。 翻開《妳一生的預言》後,我沒想過科幻作品也能以「文藝」形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華人讀詩必讀《唐詩三百首》,讀古文必讀《古文觀止》,而只要是愛書人就一定會喜歡《幽夢影》。 《幽夢影》是一冊薄薄的、可愛的、別致的小書,也可以說是一本奇書,為清代「雅痞」張潮(字「心齋」)所著,採取《論語》的語錄形式,記下他對生活的看法與世事的感悟,共二百十三則,近自才子佳人,遠至草木蟲魚,可
Thumbnail
《光的重量》是作家張讓最新散文集, 談喜歡的作家娥蘇拉.勒瑰恩跟她的「地海系列」小說, 對她,小說是想像力遊戲馳騁而不是說教的場域。 文字輕舟周遊物質和心靈宇宙,來去自如。 她能從樹木的角度發言,能呼風喚雨讓石頭說話 甚至越過生死牆到冥界又回來,簡直無所不能,唯獨不自大驕狂。 關於旅行書
Thumbnail
故事對往日的回想和對「彼處」的期盼,不僅是對過去的追憶,更是對未來可能的展望和探索。在路的盡頭,周未難對「此處」、「那處」與「彼處」的反思和體悟,成為了他尋找自我、理解生命意義的關鍵。
Thumbnail
在這本以眾多羽毛裝飾的小說當中,收錄了八則以鳥類為主題的短篇小說,作者許明涓以鳥獸來描寫人性。儘管大多描寫的是人生的苦痛,在她的文字之下,卻如鳥類的羽毛般,散發著迷人的色彩。
Thumbnail
書名:夜霧 作者:殊娓 閱讀管道:晉江 發文日:2023年11月(舊文重發) 文案: 黃櫨20歲時,遇見一個男人。 那天海邊夜霧濃重,孟宴禮拍一拍她的頭:「不樂損年,長愁養病。小小年紀哪來這麼多心事?」 黃櫨一直覺得自己的名字不夠時髦。 可她收到過一束很特別的花,如粉色
Thumbnail
張秀亞向來鐘愛書寫和水有關的意象,大海、湖泊、小溪。她說「一道淺水、清溪,一片澤地、泥沼,只為了閃爍著一點清瑩的水光,也得到我無限的愛戀。 」她的生活仿佛總是和水有關,水是她一輩子的眷戀。
Thumbnail
我總是沉默 說很少的話 因為我總是預備兌現它 說得太多 就無法樣樣實現了           ~摘自秋天的筵席 在誠品,剎那背書名的閃電擊中,隨手拿了這本詩集,讀了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是如此不合時宜,才會日益沉默。詩人的字句由我的主詞開始,默默的代入讀者的我,悄悄的走入我的心中
Thumbnail
「她一直在向危險靠近,而她追求的,卻是隱身其中的,召喚絕對不可能出現的,愛的可能。」 ——陳雪〈我身上有你看了會害怕的東西〉,《維納斯》 大多數作品為長篇小說的陳雪,今年初推出一本時間跨度很長的短篇小說集《維納斯》。她最近一本短篇小說集已經是十六年前的《她睡著時他最愛她》,銳利如刀,切割下來一塊塊
讀起《潮本》,可能不會(或建議不要)先入為主地視為一本散文集,即使靜心翻閱,這些字非但沒有抹去散文與其他文類的邊界(譬如小說、詩),而是徹徹底底留存在「不(試圖)虛構」。袒露地展現事物的同時,也把作者的形象展露出來,也可以說是十足散文。與其說是展露或呈現,毋寧說是事物本身的現身、閃現。意思是,儘管今
也許是對《繁花》印象太深刻了,字句間跳耀出擾亂著話語的竄顫之意象,密密麻麻構成本書最大圖景的無數「不響」。你知道每句「不響」必然藏著更多的心思流轉。於是在那本夢幻小說的華麗雕飾的表面上,讀過,卻陰刻了另一種文明反面。那多像是一個熟稔觀眾心思的表演者,用雙手絢麗的擺出種種擬態手勢,如蝴蝶飛舞、狼狗狂吠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華人讀詩必讀《唐詩三百首》,讀古文必讀《古文觀止》,而只要是愛書人就一定會喜歡《幽夢影》。 《幽夢影》是一冊薄薄的、可愛的、別致的小書,也可以說是一本奇書,為清代「雅痞」張潮(字「心齋」)所著,採取《論語》的語錄形式,記下他對生活的看法與世事的感悟,共二百十三則,近自才子佳人,遠至草木蟲魚,可
Thumbnail
《光的重量》是作家張讓最新散文集, 談喜歡的作家娥蘇拉.勒瑰恩跟她的「地海系列」小說, 對她,小說是想像力遊戲馳騁而不是說教的場域。 文字輕舟周遊物質和心靈宇宙,來去自如。 她能從樹木的角度發言,能呼風喚雨讓石頭說話 甚至越過生死牆到冥界又回來,簡直無所不能,唯獨不自大驕狂。 關於旅行書
Thumbnail
故事對往日的回想和對「彼處」的期盼,不僅是對過去的追憶,更是對未來可能的展望和探索。在路的盡頭,周未難對「此處」、「那處」與「彼處」的反思和體悟,成為了他尋找自我、理解生命意義的關鍵。
Thumbnail
在這本以眾多羽毛裝飾的小說當中,收錄了八則以鳥類為主題的短篇小說,作者許明涓以鳥獸來描寫人性。儘管大多描寫的是人生的苦痛,在她的文字之下,卻如鳥類的羽毛般,散發著迷人的色彩。
Thumbnail
書名:夜霧 作者:殊娓 閱讀管道:晉江 發文日:2023年11月(舊文重發) 文案: 黃櫨20歲時,遇見一個男人。 那天海邊夜霧濃重,孟宴禮拍一拍她的頭:「不樂損年,長愁養病。小小年紀哪來這麼多心事?」 黃櫨一直覺得自己的名字不夠時髦。 可她收到過一束很特別的花,如粉色
Thumbnail
張秀亞向來鐘愛書寫和水有關的意象,大海、湖泊、小溪。她說「一道淺水、清溪,一片澤地、泥沼,只為了閃爍著一點清瑩的水光,也得到我無限的愛戀。 」她的生活仿佛總是和水有關,水是她一輩子的眷戀。
Thumbnail
我總是沉默 說很少的話 因為我總是預備兌現它 說得太多 就無法樣樣實現了           ~摘自秋天的筵席 在誠品,剎那背書名的閃電擊中,隨手拿了這本詩集,讀了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是如此不合時宜,才會日益沉默。詩人的字句由我的主詞開始,默默的代入讀者的我,悄悄的走入我的心中
Thumbnail
「她一直在向危險靠近,而她追求的,卻是隱身其中的,召喚絕對不可能出現的,愛的可能。」 ——陳雪〈我身上有你看了會害怕的東西〉,《維納斯》 大多數作品為長篇小說的陳雪,今年初推出一本時間跨度很長的短篇小說集《維納斯》。她最近一本短篇小說集已經是十六年前的《她睡著時他最愛她》,銳利如刀,切割下來一塊塊
讀起《潮本》,可能不會(或建議不要)先入為主地視為一本散文集,即使靜心翻閱,這些字非但沒有抹去散文與其他文類的邊界(譬如小說、詩),而是徹徹底底留存在「不(試圖)虛構」。袒露地展現事物的同時,也把作者的形象展露出來,也可以說是十足散文。與其說是展露或呈現,毋寧說是事物本身的現身、閃現。意思是,儘管今
也許是對《繁花》印象太深刻了,字句間跳耀出擾亂著話語的竄顫之意象,密密麻麻構成本書最大圖景的無數「不響」。你知道每句「不響」必然藏著更多的心思流轉。於是在那本夢幻小說的華麗雕飾的表面上,讀過,卻陰刻了另一種文明反面。那多像是一個熟稔觀眾心思的表演者,用雙手絢麗的擺出種種擬態手勢,如蝴蝶飛舞、狼狗狂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