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古代有一句諺語:「真相是時間的女兒。」
意思是時間終究會把真相給「生」出來,水落石出,報應不爽。
其實,跟很多格言一樣,這只是個期望,並不是事實。
全世界,古往今來,多少事情在發生,「歷史事實」的形成是非常詭異,也非常有趣的過程。
最近看了一本推理小說,六十多年前英國一位女作家寫的「時間的女兒」,就是針對英國歷史某件四百年的定論所作的翻案文章,非常精彩,也令人震憾,不只將數百年來英國人所讀的歷史教科書的記敘變成胡說八道,連莎士比亞寫的理查三世,也變成可笑的大鬧劇。
姑且擱下這本書提到的歷史,反觀我們現今社會,多少各說各話,是非混淆的爭執?
有句頗接近事實的俏皮話:「世界上唯一的真理就是世界上沒有真理。」
通常我們對一件事的認定。詮釋,常常是有先入為主的立場,因為立場不同,對事實的詮釋就不同。以「時間的女兒」主人翁為例,理查三世是英國的邪惡象徵,英國兒童最大的夢魘,其實他不過被栽贓殺了他二個姪子的罪名,反倒是消滅理查三世的都鐸王朝,在英國歷史卻這麼稱贊都鐸「為了王朝的穩定,都鐸深謀遠慮地將所有可能繼承王位的對手趕盡殺絕……」,這樣一個滅族的大屠殺,居然歷史評價中是深謀遠慮,而背了殺二個孩子黑鍋的人,卻成了十惡不赦的大魔頭?
清朝末年有個革命志士曾寫過這首詩「起向高樓撞曉鐘,不信人間耳盡聾」初看好像很豪邁,很有信心,其實是憂傷無比。作者的不信人間耳盡聾只是一種信念,是那種不服輸,起身摶命一擊般的姑注一擲。因此事實是,我雖不信,但長久以來他們真的都聾了。
高中時有一段時間我對歷史非常有興趣,閱讀了許多歷史的書籍,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則小故事。大概是十八世紀英國歷史學家吧,有一天他作客在某個貴族家,親眼看到有僕役的某些爭端。之後他聽到當事者與旁觀者向主人報告爭執始末,竟然人言人殊。他忽然憬然,連近在身邊的事都有這麼多版本的陳述,那麼他怎麼能確定百年前的史實呢?於是,他就把手上已寫好的十多卷歷史著作給燒了。
大概從那時候起,對於歷史書籍我總是以質疑的態度去閱讀了。
林肯總統曾勉勵人說:「你可以欺騙所有人於一時,但你不可能永久欺騙所有人。」這句話好像很正面,但是除了期待之外,它也透漏出令人沮喪的訊息──你不能永久欺騙所有人,但卻可以永久欺騙一部分的人,也可以暫時欺騙所有人,雖然只是「一時」,但弔詭的是,往往「一時」形成歷史後,要翻案也很難。
那怎麼辦呢?對於歷史?
好吧,我們還是相信時間是真相的女兒,只是時間不會自動生出真相來,她只提供機會,讓人不絕望而已,我們得努力的且勇敢的幫她催生。
清朝末年有個革命志士曾寫過這首詩「起向高樓撞曉鐘,不信人間耳盡聾」初看好像很豪邁,很有信心,其實是憂傷無比。作者的不信人間耳盡聾只是一種信念,是那種不服輸,起身摶命一擊般的姑注一擲。因此事實是,我雖不信,但長久以來他們真的都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