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剖析|為何人心既堅強又脆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最近,與朋友聊天時,提到關於「人心脆弱」的這一個問題。
為什麼有人看似堅強,卻在遇到一些事情後,突然變得特別脆弱? 
為什麼有人看似軟弱,卻在某些事情上突然變得特別堅強? 
結合了過往的人生經歷與其他人的經驗,似乎有一些答案。
首先,我們必須分成以下幾個部分來探討: 
  1. 「堅強」源自哪裡?
  2. 為什麼會變得「脆弱」?
  3. 該如何面對「脆弱」的自己? 
  4. 該如何變得「堅強」?
------------------------------

一、「堅強」源自哪裡?

  「堅強」的心性,其實源自於自己從小便深信著的某種「觀念」,並透過在這個世界生活不停地強化這項「觀念」,當身邊發生的每件事都奉行著這個觀念運行時,便能擁有「堅強」的心性。
  「觀念」猶如建築物的地基,而世界生活的堆疊猶如建築物在往上不停加蓋樓層,每一次往上加蓋樓層時,都有強化一次「地基」的話,那麼當「地基」越來越加穩固時,一個人的外在便顯得越來越加「堅強」
  簡言之,
堅強只是外在的顯現,只有內在的觀念不停強化穩固到根深蒂固了,才能真的顯現出「堅強」。
  這樣說可能太抽象,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吧。
  假如有個人叫小明,小明心裡有個觀念:「只要我考高分,父母就會認同我並愛我。」,於是小明每一次都卯足全力地準備學校考試,也幸運地每一次都得了高分,而他的父母也因為他考高分給了他正面的回饋,例如「你真的很棒。」、「我們以你為榮。」,或是「真的沒白生你了。」
  這些父母的正面回饋都會強化小明的這個觀念:「只要我考高分,父母就會認同我並愛我。」
  所以,小明會因為要奉行自己的這個觀念,每一次考試都會相當用心地準備,只為了考高分。
  即使感冒發高燒、出車禍受傷等等,小明依然「堅強」而勤奮地學習,甚至即使課業壓力大到心理層面已經有點快負荷不住了,小明也不會輕言放棄,而是「堅強」地想辦法調適課業壓力。
  像小明這樣的孩子,我們是不是都會覺得他真的很堅強,從不輕言放棄?
  那是因為小明的觀念已經透過就學過程中無數次的強化,成為他根深蒂固的觀念了,他怎麼樣都會無意識地奉行著這樣的觀念生活,他會為了考高分而放棄掉許多休閒和娛樂,並把自己逼得很緊繃。
  
  好,知道堅強的源頭,那現在又有另一個問題。
  「觀念」是從何而來的? 
  我們身為生物的一種,出生時除了自帶一些簡單的性格之外,對於這個世界完全沒有任何「觀念」,簡言之,就是一張白紙。
  而這張白紙上會被填寫上何種「觀念」,最早是取決於我們的原生家庭。
  身為白紙的孩子,在與父母互動的過程中,會為了能在父母身邊安然地生存,而逐漸發展出屬於自己的「觀念」,但人的腦袋畢竟時活的,所以並不是每個發展出來的觀念就會跟隨著自己一輩子。 
  如果人剛出生時腦袋是一張白紙,那發展出來的觀念就猶如用鉛筆輕輕寫在紙上的淺淺字跡。
如果孩子的大腦機制發展出來的「觀念」不利於孩子在這個原生家庭裡生存,那麼這個「觀念」很快就會消失了。但如果發展得出來的「觀念」適合在原生家庭裡生存,那這個「觀念」便會保留,並在原生家庭的日常生活裡不停被強化成為根深地固的觀念。 
  當然,一個人在這一生中,擁有的觀念有無數個,而人的大腦畢竟是活的,所以觀念也是可能會改變的。只是越根深蒂固的觀念,會越難改變或改變起來會特別痛苦。
  回到「觀念是如何產生的」的這個議題,我再舉剛剛小明的例子吧。
  為什麼小明會有這個「只要我考高分,父母就會認同我並愛我。」的觀念?
  是因為小明在嬰幼兒時期與父母相處時,只要小明有按照父母所說的做,並成功達成父母對他的期望,父母就會給予正面回饋,反之,如果小明沒有按照父母所說的去做,以及沒能達成父母對他的期望,父母便會處罰他並說:「不要你這孩子了。」、「走開不要過來媽媽這裡。」,或是「媽媽不要理你了。」 
  所以嬰幼兒時期的小明為了「生存」,必須想辦法待在母親身邊,所以他的大腦自動發展出「如果我聽從父母的命令,並達成他們對我的期望,便能留在父母身邊。」這個觀念 
  這樣的「觀念」有利於小明在原生家庭裡生存,而後長大至國小一年級學生後,在第一次月考小明拿了成績單回家,因為考了高分而被父母給予正向的回饋,這種回饋經驗讓他的大腦迴路自動與嬰幼兒時期的觀念「如果我聽從父母的命令,並達成他們對我的期望,便能留在父母身邊。」連結在一起,進一步變成「只要我考高分,父母就會認同我並愛我。」
  而未來的幾次月考中,只要小明考了低分,收到的父母的回饋都是負面的例如「我們真的對你失望」、「沒考好就不準踏進這個家門。」,或是「你考這麼低分,媽媽好丟臉,不想認你這個兒子。」;反之,只要考了高分,收到的父母的回饋都是正面的。
  那麼,小明的這項觀念「只要我考高分,父母就會認同我並愛我。」就會不停地被強化,強化到後來高中大學時,變得根深蒂固。
  如果小明有出社會工作,那他可能在工作時,又遇到了一些事件,這個觀念可能就又會進一步變成「只要我努力達成主管對我的期待,我就會被主管認同。」 
  簡言之,「觀念」的發展源頭都是為了「生存」,而後逐漸演化成為了「被愛」與「被認同」。
----------------------------

二、為什麼會變得「脆弱」?

  人之所以會變得脆弱,簡單來說,就是「內在觀念」與「外在事件」有了強烈的衝突,導致原有的「觀念」產生裂痕甚至崩塌。 
  舉最簡單的例子來說,為什麼許多人在父母突如其來的過世時,會變得特別脆弱特別容易崩潰?那是因為他們原有的內在的根深蒂固的觀念是「父母理所當然地會一直存在著」,與外在的事件「父母突如其來地離開了」產生了極大的衝突。
  這個外在事件等於是直接擊碎了原本根深蒂固的觀念,就像是堆疊起無數生活的建築物的地基突然被完全破壞殆盡了,導致整座建築物都倒塌了。
  一個外在堅強的人,內在觀念被破壞殆盡,也會瞬間變得特別脆弱。
  當內在觀念與外在事件產生衝突時,便會使人產生極大的壓力,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好,就可能會因壓力超過身心負荷導致心理層面生病。
  這就是為什麼有人在至親過世後,會因過度悲傷而得憂鬱症的原因。
  再舉個例子,例如我從小有一個非常根深蒂固的觀念「只要討好他人,就不會被討厭,然後被討厭等於被拋棄」,這樣的觀念是源自於我在原生家庭中,我因為沒有聽從母親的話,而被徹底拋棄掉,所以幼時的我為了生存而發展出這樣的觀念:「只要聽從母親的話,就不會被拋棄」。
  所以我從小就是個討好型的人格,沒什麼自己的想法,只要別人有什麼想法,我就都會習慣性地聽從。
  我不那麼在意別人有沒有喜歡我,但我非常非常在意自己有沒有被討厭,因為我的腦袋在潛移默化中,將「被討厭」與「被拋棄」連結起來了,而「被拋棄」又與「無法生存」緊緊相連。
  可是,像我這種原生家庭衍生出來的觀念,與我們的現實社會不停地產生了衝擊。我們生活在團體社會中,不可能完完全全討好所有人,所以被某些人討厭是正常的,甚至,我在國中時,還遭受到了全班同學的集體排擠。 
  外在事件:「我有討好他人,卻還是被討厭了。」
  內在觀念:「我只要討好他人,就不會被討厭。」 
  觀念與外在事件產生了極大的衝突。
  不過根深蒂固的觀念也不是說改就改,甚至還是孩子的我完全不曉得該怎麼改變這樣的觀念。所以這個扭曲的內在觀念一直存在著,導致我在往後的日子裡,與外在事件產生了無數次衝突後,長久累積下來得了社交焦慮症。
  那我們再回到小明的例子。
  小明根深蒂固的觀念是「只要我考高分,父母就會認同我並愛我。」,但是他在升上大學之後,不管怎麼努力,都考不到理想分數。即使他的父母表面上說著沒關係,小明也怎麼樣都無法釋懷,他感到特別心煩意亂,覺得父母肯定在敷衍他、覺得父母肯定對他還有更高的期待,或甚至覺得父母肯定對他失望透頂。小明也因為沒有考到理想分數,而不敢回家,他莫名覺得壓力特別大,但他完全沒有覺察到到自己的壓力是源於內在那個根深蒂固的觀念,他那原本的觀念的反面就是:「只要沒有考高分,父母就不會認同我並愛我。」
  這才是他不敢回家的主要原因。
  簡言之,「不敢回家」變成小明的大腦潛意識中保護自己避免面對父母時會受到傷害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後來考不到理想分數的狀況一直無法改善,小明也因為壓力大超過身心所能負荷的量,導致得到憂鬱症。他脆弱得覺得自己無家可歸、一事無成,最後他因憂鬱症而無法正常讀書導致成績一直很差,惡性循環的狀況又會進一步惡化憂鬱症,最後小明因此承受不住身心壓力而去做了傻事。
  我們要給小明貼上脆弱的標籤嗎?好像也不太行,因為小明在大學之前,都很堅強地讀著書,甚至還懂得如何調適讀書壓力,以避免自己的身心超過壓力負荷。
  可是小明確單純只因為學業問題,就得了憂鬱症,甚至還做了傻事,這個難道不是脆弱嗎? 
  所以其實從以上三個例子中,我們可以清楚明白,「脆弱」其實就僅僅是「內在觀念」與「外在事件」產生衝突,導致內在觀念崩塌的結果顯現而已。
----------------------------

三、該如何面對「脆弱」的自己?

  我們原有的觀念崩塌後,就會變得特別脆弱。
  「脆弱」往往與痛苦的感受緊緊相連,此時的你情感會變得特別敏感,甚至特別容易多愁善感,好像別人對你說的關心話語都成了刀刃,將脆弱的你刺得滿身傷,此時的你甚至寧願自己一個人躲起來,也不太願意走出去面對其他人。
  這樣很正常,這是自我保護機制,我們身為生物的本能之一就是「保護自己並遠離傷害」。   
  其實原有的觀念如果過於根深蒂固,那麼在與外在世界產生衝突時,我們很容易又會衍生出新的觀念來保護自己原本的根深蒂固的觀念。
  例如小美的根深蒂固的觀念是「喜歡自己,覺得自己的個性很好」。所以小美遇到討厭她的個性的人,就會衍生出一個新的觀念來保護自己原有的觀念:「肯定是那個人有問題,才會討厭我。」
  所以在特別脆弱的時候,如果發現大腦自動發展出新的自我保護的觀念並沒有什麼不好,就順應著這種新觀念重新振作起來,也是一個方法。
  另一種情況是大腦發展出來的新的自我保護觀念,並不利於我們在這個社會上生存,那在我們發現問題時,就必須自我探索以下這些事:
  1. 發生了什麼外在事件導致我變得脆弱與焦慮痛苦?  
  2. 這個事件讓我理解到什麼道理? 
  3. 我從這個事件領悟到的道理,與我現存的什麼觀念產生衝突? 
  
  不過畢竟「離苦得樂」是生物的本能,所以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情緒上肯定會變得更加痛苦,所以如果一個人真的無法靜下心思考,或自己根本無法獨自面對眼前難題,請務必要找專業的心理諮商師來協助你。
  心理諮商並不代表你有精神疾病。 
  心理諮商的目的是讓專業的諮商師用專業的方式協助你完成自我探索。 
  當然如果你可以自行完成自我探索,或是你的情緒狀況並不會影響到你的日常工作與生活,所以你不必自我探索,心理諮商就也沒那麼必要。
 ----------------------------

四、該如何變得「堅強」?

  我覺得應該會有很多人想明白「該如何變得堅強」。
  畢竟現今的社會生存不易,要足夠堅強才有辦法在社會中闖蕩。
  不過在思考如何變得堅強之前,還是得回歸到最基本的「觀念」來討論。 
  如果想要變得堅強,就一定要在每一次遭遇到「挫折」而變得特別脆弱的時候,反覆地檢視自己原有的「觀念」到底哪裡與這個外在事件不同。 
  例如在競爭激烈的補教業中,很多老師(包括過去的我)因為充滿熱忱而用盡全力地努力教學,結果不僅學生的成績上沒有顯著的進步,甚至還退步,甚至還有不少學生因此流失。 
  接連幾個月下來,熱忱也被消磨殆盡,最後黯然離職。
  其實以上在補教業遇到的問題,解決的方法很簡單:「每次教學前都能詢問主管以及資深老師的建議,並不斷調整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相處方式、與家長互動方式。」經過一年的時間,就能逐漸看到成效了。 
  但為什麼很多人都撐不到最後? 
  因為其實很多人內心都會有這些觀念:「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成果。」、「我要做出成果,證明我是很棒的人。」
  但外在事件是:「非常非常努力了,卻完全沒有成果,甚至狀況還比沒努力更糟。」、「完全做不出成果」(就會覺得自已不夠好,很糟)
  內在觀念與外在事件在短短幾個月內產生了無數次的衝突,只要有衝突就會產生極大的壓力,壓力超過負荷,身心就容易崩潰,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無法在補教業撐下去的原因。 
  如果當事人有清楚意識到自己的內在觀念與外在事件正產生極大的衝突,並即時修正自己原有的觀念,就不會撐不到最後了。
  當然,「修正觀念」這件事並不容易,尤其是根深蒂固的觀念,因為要真的將觀念完全修正成自己想要的,肯定都要先理解觀念的源頭在哪,探索出來,並從源頭開始逐一修正。如果沒做過深層自我探索的人,肯定要有專業的心理諮商師介入協助。
  不過就我目前看到的狀況,大多數的人在遇到內在觀念與外在事件產生衝突的狀況時,都是選擇用逃避的方式來面對自身的脆弱。這就會導致自己不僅會看不見真正的問題點到底在哪,而且未來又遇到類似的狀況時,自己又會無意識地不停重蹈覆轍。
  正因為「離苦得樂」是生物的本能,所以大腦會很自動地讓我們想要逃離當下痛苦的狀況,這很正常。可是如果我們明白這種痛苦的狀況現在不解決,未來還會重覆再出現時,我們想必就比較能鼓起勇氣去直視眼前的問題了。
  唯有直視痛苦、透過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狀況,並加以修正,才能變得越來越堅強。 
  然後,我必須要說,變得堅強這條路,不僅比不停脆弱地逃避還痛苦,而且沒有捷徑。
  可是,堅持一段時間後,你會突然發現,你已經變得比身邊大部分的人都還要堅強了。
  共勉之。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215內容數
意識流書寫。心靈探索、小說、詩詞創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天才很脆弱,在發現自己的「天」才,是天賦的賜予,同時也是後天眾人的支撐時,而此時,卻終於能天人合一,而在隨時都有弱點缺點的情況下,時刻都能補足短板。
那怎麽辦。變得麻木,如何保護自己,保護世界?難道我們最終只有同一個悲慘的結局?就是變得無情冷淡?變得虛弱麻木?就像從前心裏瞬間燃起的火花,最終只會被一片哀傷的大海浸沒?或者從前鬱鬱蔥蔥的草原是否成爲將來嚴酷冰冷的磚地?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即使堅強,也會有脆弱的時刻。在逆境中接受自己,尋求幫助,是一種勇敢和成長。這個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脆弱時的心路歷程,以及學會擁抱脆弱的重要性。藉由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學習到堅強不代表不需要幫助,也不是要忽視自己的脆弱。擁抱脆弱,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時間和練習。
Thumbnail
情緒源自於我們成長歷程中吸收的各種信念及經驗,又或許夾帶著我們累世所攜帶的記憶,它同時保護著我們,也同時限制著我們,並同時形塑著我們外在的世界。
內心強大的人具備核心思想,不受誤解和偏見的影響,他們的內心豐富,足以彌補物質世界的匱乏。這些人擁有堅定的信念,對世界和人生有客觀的看法,這種內在的強大使他們自信且不懼挑戰。 內心強大的人有一個開放的心態,能夠接受並認真思考不同的聲音。他們不會因不同的意見而焦慮或改變自己的信念,而是透過反覆檢驗,確
Thumbnail
我們經常將力量與體力或主導權聯想在一起,但真正的力量在於情緒的韌性和自我覺察。這是自我認為力量是以通過殘忍或侵略來表現出的誤解。現實中,殘忍是軟弱的表現。那些殘忍的人往往對自己的情緒和衝動缺乏控制,是出於恐懼、不安全感或未解決的內心動盪而表現。這種行為表明著缺乏內心的力量,無法管理自己更黑暗的衝動。
什麼是真正的堅強?堅強不是堅硬,而是柔軟,並能經得起風雪的考驗。本文分享三個概念:失敗不可怕、困境也許能帶來好運、保持平靜安穩。這本書專為青少年打造,以生活例子闡述理念。讓人思考,自己是否真的堅強?
Thumbnail
在什麼情況之下,你會覺得一個人具備「堅強」的特質? 是面對親人驟逝的時候還能保持理性而不至於情緒崩潰,抑或是經歷過多次的失敗仍能重新再站起來? 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堅強」的人,因為可以不被挫折所擊潰,還能好好地穩住情緒,但對於自認心靈脆弱的人而言,卻不太有自信能成為堅
Thumbnail
作者探討了什麼構成了最強大的力量,並透過探討什麼是反脆弱性,並且提供了在生活中應用反脆弱的概念的方法。著重於從挑戰和變故中尋找成長的機會,並且強調擁有選擇權是發揮反脆弱性的重要條件。
Thumbnail
前陣子跟姐妹聊到柔軟的心這議題。 我們討論的倒不是柔弱,也不是容易受外界影響而無法堅持意志的心軟。 一顆柔軟的心,感受力與同理心都強,接觸連結的感知也深,就像海綿能吸收接受真理。視野變得寬廣後,回過頭來就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而能更謙卑順服。 而反方向剛硬的心,是不是像手上的繭層層變厚的道理。人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天才很脆弱,在發現自己的「天」才,是天賦的賜予,同時也是後天眾人的支撐時,而此時,卻終於能天人合一,而在隨時都有弱點缺點的情況下,時刻都能補足短板。
那怎麽辦。變得麻木,如何保護自己,保護世界?難道我們最終只有同一個悲慘的結局?就是變得無情冷淡?變得虛弱麻木?就像從前心裏瞬間燃起的火花,最終只會被一片哀傷的大海浸沒?或者從前鬱鬱蔥蔥的草原是否成爲將來嚴酷冰冷的磚地?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即使堅強,也會有脆弱的時刻。在逆境中接受自己,尋求幫助,是一種勇敢和成長。這個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脆弱時的心路歷程,以及學會擁抱脆弱的重要性。藉由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學習到堅強不代表不需要幫助,也不是要忽視自己的脆弱。擁抱脆弱,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時間和練習。
Thumbnail
情緒源自於我們成長歷程中吸收的各種信念及經驗,又或許夾帶著我們累世所攜帶的記憶,它同時保護著我們,也同時限制著我們,並同時形塑著我們外在的世界。
內心強大的人具備核心思想,不受誤解和偏見的影響,他們的內心豐富,足以彌補物質世界的匱乏。這些人擁有堅定的信念,對世界和人生有客觀的看法,這種內在的強大使他們自信且不懼挑戰。 內心強大的人有一個開放的心態,能夠接受並認真思考不同的聲音。他們不會因不同的意見而焦慮或改變自己的信念,而是透過反覆檢驗,確
Thumbnail
我們經常將力量與體力或主導權聯想在一起,但真正的力量在於情緒的韌性和自我覺察。這是自我認為力量是以通過殘忍或侵略來表現出的誤解。現實中,殘忍是軟弱的表現。那些殘忍的人往往對自己的情緒和衝動缺乏控制,是出於恐懼、不安全感或未解決的內心動盪而表現。這種行為表明著缺乏內心的力量,無法管理自己更黑暗的衝動。
什麼是真正的堅強?堅強不是堅硬,而是柔軟,並能經得起風雪的考驗。本文分享三個概念:失敗不可怕、困境也許能帶來好運、保持平靜安穩。這本書專為青少年打造,以生活例子闡述理念。讓人思考,自己是否真的堅強?
Thumbnail
在什麼情況之下,你會覺得一個人具備「堅強」的特質? 是面對親人驟逝的時候還能保持理性而不至於情緒崩潰,抑或是經歷過多次的失敗仍能重新再站起來? 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堅強」的人,因為可以不被挫折所擊潰,還能好好地穩住情緒,但對於自認心靈脆弱的人而言,卻不太有自信能成為堅
Thumbnail
作者探討了什麼構成了最強大的力量,並透過探討什麼是反脆弱性,並且提供了在生活中應用反脆弱的概念的方法。著重於從挑戰和變故中尋找成長的機會,並且強調擁有選擇權是發揮反脆弱性的重要條件。
Thumbnail
前陣子跟姐妹聊到柔軟的心這議題。 我們討論的倒不是柔弱,也不是容易受外界影響而無法堅持意志的心軟。 一顆柔軟的心,感受力與同理心都強,接觸連結的感知也深,就像海綿能吸收接受真理。視野變得寬廣後,回過頭來就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而能更謙卑順服。 而反方向剛硬的心,是不是像手上的繭層層變厚的道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