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原來高手和我們想的都不一樣:萬維鋼《高手思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精英把自由時間花在學習上,而普通人把自由時間花在娛樂上。


推薦指數:★★★★★
易讀指數:★★★★★
趣味指數:★★★★☆
新鮮指數:★★★☆☆


作者:  萬維鋼
出版社:遠流文化
出版日期:2018/07

前言

萬維鋼老師的文章有一種魔力,他總能將複雜的原理轉化成很日常的知識。每看完一個章節都覺得自己又比剛剛更聰明了一些。更重要的是,他非常善於舉例,用大量的案例來證實自己所要講的原理,讓讀者就可以像是看故事一樣,一則一則的持續看下去。

以下我的介紹主要是從兩種視角解析這本書,一種就是從讀者視角看看這本書存在哪些整理資料與知識的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另一種就是單純就書籍中的內容做介紹。

raw-image

讀者視角:原來複雜原理可以通過消化輸出成「人話」

仔細分析萬維鋼老師的文章,大多數都是引自國外文獻的發現。像是在這本書的第一章是在講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一般人很難會去接觸到這種冷門又晦澀難懂的知識領域,就連萬老師自己也沒有真正看過這本書。

但是他用另一種方式去理解這本書的內涵,就是藉由後來他人解讀的書籍中找到關於《道德情操論》的實際內容。

這讓我想到了,很多人不愛讀經典書籍或是經典文獻都是因為這裡面的內容過於晦澀,再加上時代久遠,很多理論早已被推翻或是不再適用。但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是,經典仍然重要,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是一切知識的基礎,它是奠定基礎的最底層,如果你懂經典,很多現在的理論不過就是過去的經典變化而成的。

不過,經典真的不好讀,所以我們可以學學萬老師那樣,從其他好讀的書籍中著手了解相關的核心,等到自己累積到一定的知識之後,再回過頭來讀經典,相信就能更加德信應手。

這是我以一個讀者來看這本書後得到的第一個收穫。緊接著還有第二個收穫,叫做「以古鑑今」和「中西對照」。

萬維鋼老師因為自身的職業關係,長時間待在美國做研究。所以他自然可以接觸到許多西方思想,他將這種西方思想帶回中國做比較,再加上他自己個人對這種思想的理解,於是一個新體系的知識就這樣產生了。

老實說,他並沒有真正「發現」什麼新思想,而僅僅是將新思想放置到一個沒有人想到的領域中,很多創新的知識概念就這樣產生了。

這是我在這本書獲得的第二個收穫,也是最大的收穫,推薦給所有從事內容產出項目的人。

raw-image

內容視角:所有高手理論說到底都是雞湯文

寫這樣的小標題好像有點聳動,但細究內容就會知道,這是不爭的事實。就好比他在第九章談到的「斯多噶學派」。這個學派最著名的內容就是讓人們學會做一個堅定的人,也就是你能懂得區分可掌握的事和不同掌握的事,然後將焦點全都放在那些可以掌握的事情上面。這就是斯多噶學派的核心理念。

看起來是不是特別像心靈雞湯啊?

對,它是雞湯,但也是事實。

如果你想要掌控所有事,那麼結果只會讓你變得更加焦慮。因為這世界上本來就有很多事是難以避免也難以掌控的。

就好比你今天盡心盡力的寫好一篇文章,但你無法掌控這篇文章發佈出去之後會出現哪些評價。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好,有些人會覺得不好。你根本很難去左右這些評論。

這個時候你就要將焦點放在,努力寫好文章這件可以掌握的事情上面。至於寫出來會不會有人喜歡,那就不是你該管的事了。

道理說通了其實就跟老生常談差不多,但很多人無法認清這個事實,所以才會一直都焦躁不安。

而看到現在的你,已經比許多人幸運,因為你已經知道了這個道理。

接著,就看你要怎麼做了!

raw-image

閱讀反饋

萬維鋼老師的高手系列書籍(包括《高手思維》、《高手學習》和《高手賽局》)我通通都有看完了。

最大的感觸就是像我剛剛前面有寫到的,看他的書會有一種覺得自己變聰明的感覺。

說了那麼多推薦的話,最後當然還是要講一下小小的建議。

這本書的某些內容和其他兩本書的內容有些許的重複,還是比較建議編輯可以盡量收錄不同的文章,這樣才能讓這些書籍更加立體且完整。

最後,建議如果有想要變成高手或精英的各位可以參考萬維鋼老師的高手系列書籍。

如果你想擴展思維,建議閱讀這本《高手思維》;
如果你想更好的學習,建議閱讀另一本《高手學習》(這本我也有寫過書評,可以參考)

但如果,你想要成為一個頂級的高手,那麼建議,小孩子才做選擇,你應該通通都要!

以上,就是這本書的精華講解以及我閱讀完後的反饋,如果你也有看過這本書,歡迎留言與我交流喔。

我們下週再見吧!

圖片來源:Pixaba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微讀-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8/26
那我也要趕緊找來讀讀
classicme-avatar-img
2022/08/25
跟你一樣,三本都讀過。他還有一本:「智識份子」 也不錯
微讀-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8/26
謝謝推薦
avatar-img
微讀的沙龍
100會員
186內容數
讓閱讀與寫作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在漫長的時間裡,做個聰明人
微讀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可以利用財務規劃,促使自己更緩慢的深思熟慮,把錢花在對你最重要的事物上。」
Thumbnail
2025/04/29
「可以利用財務規劃,促使自己更緩慢的深思熟慮,把錢花在對你最重要的事物上。」
Thumbnail
2025/04/22
「清楚表達」永遠都有精益求精的空間,它是一種藝術,而不是科學。」
Thumbnail
2025/04/22
「清楚表達」永遠都有精益求精的空間,它是一種藝術,而不是科學。」
Thumbnail
2025/04/15
「倘若靈魂能共振,只因早是曲中人。」
Thumbnail
2025/04/15
「倘若靈魂能共振,只因早是曲中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批判性思維,就是《中庸》說的「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
Thumbnail
批判性思維,就是《中庸》說的「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
Thumbnail
書的好壞和作者是新人還是老手沒關係。關係的是作者涉獵的廣度。涉足類型愈多,出一本書的價值就愈高。 這句話勾起我在國中時沉迷於金庸武俠世界裡的回憶,金庸就是屬於這樣的作者。我曾幻想自己是楊過,有屬於自己的小龍女....
Thumbnail
書的好壞和作者是新人還是老手沒關係。關係的是作者涉獵的廣度。涉足類型愈多,出一本書的價值就愈高。 這句話勾起我在國中時沉迷於金庸武俠世界裡的回憶,金庸就是屬於這樣的作者。我曾幻想自己是楊過,有屬於自己的小龍女....
Thumbnail
這本書我買了簡體版後, 才發現有繁體版。 感覺簡體版的書名比較吸引人。 繁體版書名是:喚醒你心中的大師:偷學48位大師精進的藝術,做個厲害的人(李茲文化) 作者很會說故事, 據說古巴強人卡斯楚也是他的書迷。 書裡舉了好幾位大師的故事來說明怎樣學習大師的奮鬥過程, 來啟迪自己人生。 Robert(作者
Thumbnail
這本書我買了簡體版後, 才發現有繁體版。 感覺簡體版的書名比較吸引人。 繁體版書名是:喚醒你心中的大師:偷學48位大師精進的藝術,做個厲害的人(李茲文化) 作者很會說故事, 據說古巴強人卡斯楚也是他的書迷。 書裡舉了好幾位大師的故事來說明怎樣學習大師的奮鬥過程, 來啟迪自己人生。 Robert(作者
Thumbnail
閱讀時間:2022.5 閱讀媒介:實體書
Thumbnail
閱讀時間:2022.5 閱讀媒介:實體書
Thumbnail
精英把自由時間花在學習上,而普通人把自由時間花在娛樂上。
Thumbnail
精英把自由時間花在學習上,而普通人把自由時間花在娛樂上。
Thumbnail
 作者:大澤真幸 譯者:顏雪雪 衛城出版 當一本書要寫給所有人的時候,就像在餐廳點炒飯可以看出廚師的基本功,往往最容易展現作者的深度與廣度。社會學我當然是個門外漢,有興趣不過就是看個見樹又見林>這種類似社會觀察的書罷了。 這本書從馬克思˙韋伯的憂鬱症情緒談起,再從亞里斯多德的社會序列(
Thumbnail
 作者:大澤真幸 譯者:顏雪雪 衛城出版 當一本書要寫給所有人的時候,就像在餐廳點炒飯可以看出廚師的基本功,往往最容易展現作者的深度與廣度。社會學我當然是個門外漢,有興趣不過就是看個見樹又見林>這種類似社會觀察的書罷了。 這本書從馬克思˙韋伯的憂鬱症情緒談起,再從亞里斯多德的社會序列(
Thumbnail
學習的最高境界:無為 作者萬維剛在上一本著作《高手思維》中闡述高手是如何想事情,也告訴讀者『如何想高手一樣想』,在這本高手學習中,他將告訴我們,如何像高手一樣學習,也昭示一條了為學的『高手之道』—隨心所欲流轉自然。 學得深刻 學習一件事或技能,時數不重要,而是否能找出真正問題,提出更好的方法。 作者
Thumbnail
學習的最高境界:無為 作者萬維剛在上一本著作《高手思維》中闡述高手是如何想事情,也告訴讀者『如何想高手一樣想』,在這本高手學習中,他將告訴我們,如何像高手一樣學習,也昭示一條了為學的『高手之道』—隨心所欲流轉自然。 學得深刻 學習一件事或技能,時數不重要,而是否能找出真正問題,提出更好的方法。 作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