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的原理:醫學的本質(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從歷史來看,一直到近代醫學真正發展以前,西方的醫生能做的事和中醫、藏醫或其它地方的醫生差不了多少:都是以撫慰人心為主,治病是附加的。事實上,一直到20世紀初期,西方醫療還是以醫生到病人家看診為主,而一個公事包大小的箱子裡就裝了當時幾乎所有能上場的醫療器具和藥物,想也知道療效有限,所以治不好是常態,治得好是例外(而且會好的大部分還是病人自己好的,不是醫生治好的)。英國畫家Sir Luke Fildes(1843~1927)在1891創作的名畫就很傳神的表現出了當時的醫療情景。

raw-image

就算沒看到什麼像樣的醫療器材或藥物,也很容易理解畫中穿著西裝、看著病人的紳士是一位醫生。「The Doctor」的精典之處,就在它畫出了「醫生的像貌」,只有醫生會對病人有這樣特殊的「神情」。事實上,他無法給小病人什麼實質上的治療,但是來自醫生的關懷,倒是能帶給擔心的父母一些療癒。這就是醫學最重要的本質,寬慰(comfort)。

不論是病人或家屬,面對疾病最不好受的,就是對即將(或是正在)受到的苦難,有焦慮、害怕、恐懼、無助、悲傷、憤怒等等負面的情緒和想法,所以寬慰才是醫療從業人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在時間的長河裡,這也是唯一有效果的治療。一直到20世紀,現代醫學開始真正的實用化,隨著抗生素和避孕藥的出現,人類才終於有了「逆天」的能力,也因此,西方醫學有點些微的變質了—往好的方向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清智的沙龍
2會員
32內容數
以簡潔的文字紀綠學佛的心得 「能不能用一句話,說明佛教最重要的內容是什麼?」一位不信宗教的客座教授這樣問,看著面面相覷的我們,他緩緩的說:「Why people suffering?」
清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6/06
對正在受苦的人而言,寬慰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符合科學
2022/06/06
對正在受苦的人而言,寬慰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符合科學
2022/05/30
如果能跨過解決心理問題的第二步:接受問題。才能進到第三步,用方法來處理問題。
2022/05/30
如果能跨過解決心理問題的第二步:接受問題。才能進到第三步,用方法來處理問題。
2022/05/23
願意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弱點,就代表已經踏出解決心理問題的第一步:面對問題。
2022/05/23
願意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弱點,就代表已經踏出解決心理問題的第一步:面對問題。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直到19世紀下半麻醉藥與抗菌藥才問世。 現在的醫療發達,現在的人逐漸遺忘在過去的年代,「治病」與「痛苦」幾乎是同義詞。現代的醫療時常標榜「無痛」,我是連做醫美都喊痛的人…… 在19世紀以前,人家是生命的鬥士,醫生則是科學的先驅,而非現在醫護過勞。   這本書除了彙整了歷史上荒誕、怪奇的病
Thumbnail
直到19世紀下半麻醉藥與抗菌藥才問世。 現在的醫療發達,現在的人逐漸遺忘在過去的年代,「治病」與「痛苦」幾乎是同義詞。現代的醫療時常標榜「無痛」,我是連做醫美都喊痛的人…… 在19世紀以前,人家是生命的鬥士,醫生則是科學的先驅,而非現在醫護過勞。   這本書除了彙整了歷史上荒誕、怪奇的病
Thumbnail
韓國的醫師集體罷工嚇壞大家,但維京時代連嚴格意義的醫師都沒有。那維京人生病、受傷的時候怎麼辦呢?求神問卜免不了,另一方面,從薩迦文獻中可知,當時的北歐人普遍都有一些基本的醫療常識,戰士們也多少知道大限是否將至。
Thumbnail
韓國的醫師集體罷工嚇壞大家,但維京時代連嚴格意義的醫師都沒有。那維京人生病、受傷的時候怎麼辦呢?求神問卜免不了,另一方面,從薩迦文獻中可知,當時的北歐人普遍都有一些基本的醫療常識,戰士們也多少知道大限是否將至。
Thumbnail
醫病關係緊繃的台灣社會,重溫上個世紀末的電影《心靈點滴》,除了滿滿的觀影觸動,更覺得若能「以病患為中心」來思考後續的醫療行為,即便根本問題仍在,藥到未必能病除,但透過對話交談讓心靈先被撫慰,這一切才會有良好醫病關係的可能。我知道站着説話不腰疼的矛盾,但一路上幸運遇見的好醫生,讓我堅信這是真實的存在。
Thumbnail
醫病關係緊繃的台灣社會,重溫上個世紀末的電影《心靈點滴》,除了滿滿的觀影觸動,更覺得若能「以病患為中心」來思考後續的醫療行為,即便根本問題仍在,藥到未必能病除,但透過對話交談讓心靈先被撫慰,這一切才會有良好醫病關係的可能。我知道站着説話不腰疼的矛盾,但一路上幸運遇見的好醫生,讓我堅信這是真實的存在。
Thumbnail
身體不適的療愈,除了尋求醫生的幫助,更重要的是——靠自己!
Thumbnail
身體不適的療愈,除了尋求醫生的幫助,更重要的是——靠自己!
Thumbnail
醫院,是大多數人敬而遠之的地方,我也作如是想。不過,回想這幾年來的就醫經驗,竟有好幾個暖心的故事。
Thumbnail
醫院,是大多數人敬而遠之的地方,我也作如是想。不過,回想這幾年來的就醫經驗,竟有好幾個暖心的故事。
Thumbnail
多年前陪家人做心導管, 手術前一天躺著看病房的天花板, 輕鋼架排列出乾淨整齊的方格, 還有懸吊設備俐落的軌道, 柔和的燈光、漫不著邊的對話, 讓人幾乎忘記這裡曾有的急救混亂場面。
Thumbnail
多年前陪家人做心導管, 手術前一天躺著看病房的天花板, 輕鋼架排列出乾淨整齊的方格, 還有懸吊設備俐落的軌道, 柔和的燈光、漫不著邊的對話, 讓人幾乎忘記這裡曾有的急救混亂場面。
Thumbnail
未來希望能每周一更,先從最基礎的說起,未來才能更好的說明較為複雜的問題。 先談談診斷這件事,為何需要做出診斷?因為有診斷才能知道後續該如何治療,以及預後好不好,所以說診斷是為了治療跟預後而存在的。(預後就是這個病會不會好,能不能治療,會不會有後遺症等等)
Thumbnail
未來希望能每周一更,先從最基礎的說起,未來才能更好的說明較為複雜的問題。 先談談診斷這件事,為何需要做出診斷?因為有診斷才能知道後續該如何治療,以及預後好不好,所以說診斷是為了治療跟預後而存在的。(預後就是這個病會不會好,能不能治療,會不會有後遺症等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