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遊六橋待月記〉:旅遊網紅帶你遊六橋,教你做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晚遊六橋待月記〉是明代中晚期的知名小品文。作者是以倡導寫作應該「獨抒性靈,不拘格套」而聞名的作家:袁宏道。
往年上課,我大多會聚焦在「袁宏道是怪咖」以及「發現美的能力」來推進課程。
今年上課,新進國文老師問我:「妳要怎麼上這一課?我最不會上的就是這一課了。我實習時的恩師也說她最不喜歡這一課」(她的恩師是一位非常厲害的老師)
面對新進老師閃亮亮的眼神,我竟然沒辦法自信的回應她我是怎麼上課的。
說袁宏道是怪咖,比較像是我心裡先預設好結論,而在課程中做的事情就是讓學生找出證據符合結論。就算學生找到了線索,又代表什麼呢?代表的是學生做出符合我心意的舉動,但是課程中的思辨也會因此弱化。
於是我摸摸鼻子,重新調整課程。
重新規劃過的課程,我不特別強調袁宏道是怪咖,而是從學生更能接受的語言入手:想像袁宏道辭官,失去收入,又要漫遊西湖,那他怎麼讓自己借得到錢,能維持門面,維持名士間的交往呢?
答案是:傳播文章,讓自己成為名人。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袁宏道很有點現代旅遊網紅的味道。用心經營旅遊頻道(?),偶爾談談其他的事情,吸引粉絲追隨!
有了引起動機,進行課文教學時,會一如既往地有課文關鍵要素提問,以及課文延伸思辨兩個主題

【玩對時間,才是真正內行的玩家】

進行遊記類文章的分析時,我多會從時間線和空間線兩條線入手。一般而言,遊記類文章多順時而序,可是〈晚遊六橋待月記〉的時間線,卻是跳動的。上課時,我先讓學生整理這一課的時間線,並做成筆記。
製作筆記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其實並不是從第一段依序整理到最後一段,就能夠依照「朝➡️ 午➡️ 夕➡️ 晚」的順序,整理出這些時間點的景色、人物和評價。事實上,〈晚遊六橋待月記〉的時間安排,是「午 ➡️ 早晨、黃昏 ➡️ 月夜」。這就可以延伸出一個問題:「為什麼袁宏道的遊記要跳脫順時而序的結構」,這個問題很容易引發學生蹦出各種不是依據文本得到的答案,像是:因為他搞不清楚狀況、因為他覺得那個不重要等等。(這種答案不能說錯,也不能說對,教師在應對接話時會比較棘手),因此問完這個問題之後,我會追加一個問題:「那麼在這課中袁宏道依照次序來寫的東西是什麼?」
這時候學生若依據文本,就可以得出「袁宏道依照次序來寫的,是他對不同時間點西湖景色(花、柳、山、水)的評價,他依照豔冶➡️ 濃媚 ➡️ 趣味 三個層次來表達評價的高低」。
同樣的景色,在艷陽高空的白日呈現豔冶的樣貌,在日照微弱的早晨和黃昏是更為別緻的濃媚之景,在無日的月色下,則呈現妙不可言的趣味
玩西湖的景點就那些,當一般的旅遊手冊討論某個景點多好玩,或是致力開發私房景點的時候,袁弘道化身旅遊網紅告訴你:「玩對時間,才是真正內行的玩家」

這時很可以拿校園做舉例,不同的時間點,其實校園景致的姿態不同,同學們最喜歡校園哪個時間點的景色呢?
【思維建構:創意框】

要成為網紅界的代表,表現自我是不可少的,但那種表現又必須讓世俗接受。

就像徐國能所說:「(晚遊六橋待月記)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不在如何表現『美』,而在如何表現『自我』。〈晚遊六橋待月記〉或許能激發我們思考:當自我價值與世俗標準衝突時,如何能保有真純的自我?又如何將自己的信仰或美學,行銷為能讓世俗認知的觀念?」

魏晉是一個表現自我的年代,明代是一個表現自我的年代,我們所處的現今社會,也是個表現自我的年代。

然而社會的運作始終有潛在的規範,內在的主流價值。
因此徐國能的問題問得特別好:如何在表現自我與社會認同間找到交集

袁宏道的作法,是凸顯自己能和大眾一樣,遊西湖的知名景點,但又能找出不同時間點遊玩這些景點的差異,如此入世又出世,表現了自我又獲得肯定。

為此,這課的其中一個作業,我便讓學生試著「表現自我+讓世俗認同」
作業進行的方式是,給學生一個空白框,可以用任何方式填滿框框,唯一的條件是要「表達自我+思考如何讓世俗認同」

這是個我很期待的作業,究竟學生會呈現什麼東西呢?
要思考,你才能做你自己
可愛的畫風裡有學生的思考:紅花是做自己,在花叢中是設法獲得世俗認同
雖然不能完全了解創作者的深意(?)但是很喜歡
黑色紙:表現自我 / 可愛的狗狗和貓咪:讓世俗認同
在整理學生的作品時,我想到萬維剛說過的公式「喜歡=熟悉+意外」。或許我們可以說,想要表現與眾不同的時候,還是要置入讓大眾能夠接受的元素,兩者才能相互搭配,達到最好的效果。

【文學就是找尋自己的旅程】
總結上述內容,若我們以「旅遊網紅」的角度來看袁宏道,那麼這篇遊記最大的亮點,不是告訴讀者西湖有哪些私房景點,而是告訴我們:「即使是同樣的景色,玩對時間,才是真正的行家」
若我們想從這位網紅身上學點什麼,那就是思考如何「表現自我+讓世俗認同」。
如果〈晚遊六橋待月記〉是高中國文尋找自己的開始,那麼,接下來〈畫菊自序〉就是尋找自己的下一步。也是我接下來很期待發表的篇章~~

這裡是我對於高中核心古文的教學記錄,歡迎關心高中國語文教育的你,來這裡逛逛,並與我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勞山道士〉可以說是把「懶惰」這個特質處理得最透測的文章。真正可怕的不是懶惰(最多是被別人笑一下而已),而是懶惰卻又想要具有特權(或達成目標)的想法,一旦這想法成形,便會有人來指點各種投機之道。但這終究不是長遠之計,一旦踢到鐵板,要付出的代價就不是被笑一下那樣簡單了。
蘇東坡如何面對自己是會死掉的魯蛇這件事呢?他在〈赤壁賦〉提出三個方法: (一)高維打低維,關注事物不變的本質 (二)享有不佔有,不屬於自己的不強求; (三)山水尋自適,與大自然同遊的智慧
〈勞山道士〉可以說是把「懶惰」這個特質處理得最透測的文章。真正可怕的不是懶惰(最多是被別人笑一下而已),而是懶惰卻又想要具有特權(或達成目標)的想法,一旦這想法成形,便會有人來指點各種投機之道。但這終究不是長遠之計,一旦踢到鐵板,要付出的代價就不是被笑一下那樣簡單了。
蘇東坡如何面對自己是會死掉的魯蛇這件事呢?他在〈赤壁賦〉提出三個方法: (一)高維打低維,關注事物不變的本質 (二)享有不佔有,不屬於自己的不強求; (三)山水尋自適,與大自然同遊的智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剛讀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時,對他藉詩詞來表達的「人生三境界」印象最為深刻。他說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須經過下面三個境界:   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一個人在準備踏上人生征途時,登高遠眺,心中充滿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但也暗示我們要高瞻遠矚,志向要遠大,還要懂得忍
Thumbnail
豐享山川遊名勝 歷遍環宇千奇景 一筆書畫天地物 晚霞客來話不停 學庸96.05.24/13:23 作品號03-0419-03
Thumbnail
緣是來去的江湖 波起隨浪翻的情緒 淡淡地來來去去 是一片知秋的葉 擬幻成一舟行去 驀然回首 那年煙花那年繁華 早已過往 這才低首細細呵護 那曾保有的記憶 再憶當時 心中還有微甘 學庸2006.07.26/14:59 作品號03-0258-03
Thumbnail
本文回憶與徐志摩有關的流行文化,並解析徐志摩的星盤,另外以托特塔羅占卜測驗「在感情裡,我是怎樣的人」,最後是延伸閱讀推薦:岡田尊斯《戀愛這種病》。
Thumbnail
袁丞修是一位業餘詩人,其詩作表現出豐富的情感和哲思。詩中描述了追逐夢魘的期待,以及多愁善感的書生的形象。文章中透露出對於自己的才華和生活處境的深刻反思。這篇詩詞不僅豐富深奧,充滿了對時代的變遷感慨,同時也表現出了詩人的獨特審美情趣。
Thumbnail
公務人員考試錄取基礎訓練時,有堂不會考試的課─「經典研析與文官素養」,其實我對這門課的期望很高,因為台大哲學系苑舉正老師就曾擔任文官學院「經典研析」課程的講師。當然,本梯次的講師也是大有來頭,便是本書的作者─中正大學中文系的王瓊玲老師(本班還有同學大學時曾修過她的課)。  課堂上,老師
Thumbnail
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專題演講的簡要紀錄。歷代詩評家都將〈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視為一個整體,以詠花爲主要内容,描寫浣花溪畔群芳競放,千姿百態,春意盎然的美景,表現出詩人對美事、美境的熱愛和嚮往。。杜甫採取移步換形手法,從不同角度,從不同「鏡頭」角度拍攝七幅各具特色的春花美景。
Thumbnail
又又又掉線 會去上地表最強國文老師陳茻的課是個意外。想當時我頂著寒風騎到與點堂要參加集會。然而陳茻見到我不見欣喜,他表演了一個眼睛銅鈴化。 :「今天不是集會,要上國文課,妳記錯了。但妳還是可以進來一起上課。」 我:「……」 千辛萬苦地趕來卻記錯了時間。太生氣了,就跟著旁聽去了,哼! 地表最
Thumbnail
時間過得飛快,一下子就夜幕低垂,凌英昌下午沒課,到了傍晚時分跑去找吳彩雲和楊明琪,然後三個人又跑到男一舍找林山崎,結果林山崎沒碰到,倒遇見了黃雲深。 「原來你翹課!」楊明琪一臉不懷好意。 「我上完課回來拿東西,OK?」黃雲深臉色顯得神秘。 「上次不是傳說翹課躲點名先生,結果摔倒!我想他大概不敢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剛讀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時,對他藉詩詞來表達的「人生三境界」印象最為深刻。他說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須經過下面三個境界:   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一個人在準備踏上人生征途時,登高遠眺,心中充滿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但也暗示我們要高瞻遠矚,志向要遠大,還要懂得忍
Thumbnail
豐享山川遊名勝 歷遍環宇千奇景 一筆書畫天地物 晚霞客來話不停 學庸96.05.24/13:23 作品號03-0419-03
Thumbnail
緣是來去的江湖 波起隨浪翻的情緒 淡淡地來來去去 是一片知秋的葉 擬幻成一舟行去 驀然回首 那年煙花那年繁華 早已過往 這才低首細細呵護 那曾保有的記憶 再憶當時 心中還有微甘 學庸2006.07.26/14:59 作品號03-0258-03
Thumbnail
本文回憶與徐志摩有關的流行文化,並解析徐志摩的星盤,另外以托特塔羅占卜測驗「在感情裡,我是怎樣的人」,最後是延伸閱讀推薦:岡田尊斯《戀愛這種病》。
Thumbnail
袁丞修是一位業餘詩人,其詩作表現出豐富的情感和哲思。詩中描述了追逐夢魘的期待,以及多愁善感的書生的形象。文章中透露出對於自己的才華和生活處境的深刻反思。這篇詩詞不僅豐富深奧,充滿了對時代的變遷感慨,同時也表現出了詩人的獨特審美情趣。
Thumbnail
公務人員考試錄取基礎訓練時,有堂不會考試的課─「經典研析與文官素養」,其實我對這門課的期望很高,因為台大哲學系苑舉正老師就曾擔任文官學院「經典研析」課程的講師。當然,本梯次的講師也是大有來頭,便是本書的作者─中正大學中文系的王瓊玲老師(本班還有同學大學時曾修過她的課)。  課堂上,老師
Thumbnail
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專題演講的簡要紀錄。歷代詩評家都將〈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視為一個整體,以詠花爲主要内容,描寫浣花溪畔群芳競放,千姿百態,春意盎然的美景,表現出詩人對美事、美境的熱愛和嚮往。。杜甫採取移步換形手法,從不同角度,從不同「鏡頭」角度拍攝七幅各具特色的春花美景。
Thumbnail
又又又掉線 會去上地表最強國文老師陳茻的課是個意外。想當時我頂著寒風騎到與點堂要參加集會。然而陳茻見到我不見欣喜,他表演了一個眼睛銅鈴化。 :「今天不是集會,要上國文課,妳記錯了。但妳還是可以進來一起上課。」 我:「……」 千辛萬苦地趕來卻記錯了時間。太生氣了,就跟著旁聽去了,哼! 地表最
Thumbnail
時間過得飛快,一下子就夜幕低垂,凌英昌下午沒課,到了傍晚時分跑去找吳彩雲和楊明琪,然後三個人又跑到男一舍找林山崎,結果林山崎沒碰到,倒遇見了黃雲深。 「原來你翹課!」楊明琪一臉不懷好意。 「我上完課回來拿東西,OK?」黃雲深臉色顯得神秘。 「上次不是傳說翹課躲點名先生,結果摔倒!我想他大概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