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晚遊六橋待月記〉:獨特就是獨抒性靈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晚遊六橋待月記〉是高中必讀選文,因為本文傳達出袁宏道獨特的審美觀,而公安派最重要的文學特色又是「獨抒性靈」,教學時容易將彼此畫上等號,但真的是如此嗎?

(一)〈晚遊六橋待月記〉內容取材的限制

  傳統介紹袁宏道公安派的「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都會說是對前後七子擬古派「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反動,這是從文學史的觀點來看。如果從歷史角度來思考,巫仁恕《品味奢華》:

的社會,已經從社會流動停滯、消費上有許多限制、保障少數人身分地位的社會,轉變成愈來愈多人有能力模仿上層社會的消費、消費品創新與品味更新速度愈來愈快的社會。事實上,除了服飾和旅遊,晚就連一般日常用品的物質消費方面,也可以看見消費正逐漸成為一種社會競爭的場域。因此士大夫除了對文物藝術品的擁有充滿著焦慮感之外,還得面對商人與庶民紛紛模仿士人的穿著、旅遊與書房家具等等現實。這些模仿使原本象徵士大夫身分的物件逐漸失去獨特性,威脅了他們的身分地位,因而產生了相當強烈的危機意識。對此,他們嘗試著在自己經濟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發展自己特殊的消費文化,藉此重新提升自己的身分地位。
   在這種不停被模仿的情況下,士大夫為了與平民作區隔,逼使他們更積極、刻意地創造新的流行服飾、旅遊、家具的時尚,藉由這些物件的獨特性來標榜自己不同於流俗的高層地位。當士人翻新樣式之後沒多久,又被平民爭相仿效,士人只得再創新,晚流行時尚的發展也因此愈加快速。晚士大夫審美觀念的變遷多少受到此種「時尚」的影響,在閱讀此時期作品時,不可不注意這種時代氛圍。

可見公安派「獨抒性靈」這個主張,不僅僅只是對擬古派文學主張的反動,這麼簡單而已,更是有其歷史背景的因素,害怕旁人無法辨識出普羅大眾與讀書人的身分差異而備感威脅,故要不斷在物質上,製造出獨特性,以區隔百姓與士人的不同。社會學家莊致嘉〈與BOURDIEU相約巷仔口咖啡店:台灣人的階級品味如何?〉也同意階級與品味間的關聯性,甚至進一步指出:

Bourdieu在《秀異》中檢視社會階層和美學品味之間的關係,指出特定的文化消費模式不僅被用來標誌社會群體之間的差異,同時也生產和再生產了社會關係。他認為從地位團體對音樂的選擇行為可以看到階級慣習的展現,以及文化品味與社會階層之間有明顯的單一對應連結(參見圖1)。而且,階級之間的品味差異也會通過休閒活動、藝術欣賞等其他日常生活實踐來展現階級關係。意即階級和地位團體,以及階級和地位團體所展現的文化品味之間,產生了同源的關聯性。
raw-image

不只在物質層次上展現獨特性,更是在活動、品味上表現出與眾不同的行為,稱之為「品味秀異」,以鞏固自身階級與其他階級的差異性。

  蒿目上述,晚明經濟發達,士人與百姓間的身分界線逐漸模糊,士人無法一直在物質層次上,砸重金,顯現自己的與眾不同,只好改以行為上的品味,呈現出自我的價值與獨特性。這也是〈晚遊六橋待月記〉不從衣著、消費等經濟上的內容進行取材,以及袁宏道只能在行為上異於眾人的原因。

(二)獨抒性靈的真正意思──棄梅就桃、遊湖時間

  「松竹梅」是歲寒三友,有高尚節操的意思,是古代文人理想人格的象徵。相較於桃花,杜甫有「輕薄桃花逐水流」之言,崔護有「人面桃花相映紅」之說,我們日常也有「桃花劫」、「爛桃花」等用語。是故「桃」的輕薄、兒女私情,相較於「梅」所代表品德的清廉自持,更為傳統士大夫所鍾愛,何況現今有古梅可觀賞,復以百年難得一見,與杏桃同時在春天綻放,更不容錯過!

  杏與桃是春天植物,在春天開花並不稀奇,稀奇的是梅花受到寒氣抑制而晚開,造成杏桃梅三花綻放的難得奇景。尤有甚者,好友石簣請他急去傅金吾家,觀覽南宋張功甫玉照堂遺留下的古梅。

  結果袁宏道沒有選擇梅花,竟然選擇桃花。桃花在春天隨處可見,並不特別,也無古梅的歷史、珍貴感,此外更隱含輕薄、情愛之意,是為傳統士大夫所不齒。那麼為何作者選擇了它?

   一般的解讀是,作者為了展現自己的品味秀異,產生特立獨行的作為,符應公安派「獨抒性靈」的主張。

  好的,那麼我就繼續就教於大家,獨特審美觀的定義是什麼?

  有人會說,不受眾人影響,有自己的觀點?

  但是袁宏道雖然不欣賞梅花,卻跟杭人一樣都看桃花啊!不算變相從眾嗎?

  又有人說,公安派重視通俗文學的價值,所以當然也會欣賞眾人觀覽的桃花。

  然而這樣不就跟「獨特」的審美觀扞格,一點也不特別?

  你可能說欣賞的時間不一樣,杭人午未申,袁宏道是朝日夕舂夜晚。

  可是〈晚遊六橋待月記〉說:「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代表不只是自己懂得欣賞,其他人也了解啊!況且文章一出,大家爭相仿效下,還能夠特別嗎?常見到許多「秘境」,在網紅打卡後,也是擠了一堆人,秘境竟也成了尋常景點呀!

  你也許被我問煩了,但還想來個最後一搏,說:至少他是第一位懂得這麼欣賞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好,那為什麼袁宏道懂?

  你會說因為他是公安派,所以有獨特審美觀,為了展現自己與他人品味的不同,凸出階級團體的差異性。

  問題來了,石簣其實也是公安派的代表人物,結果他卻從眾喜歡梅而非桃?甚至好意請好友袁宏道去欣賞難得一見的古梅,卻在〈晚遊六橋待月記〉把這個行為批評到炸飛,甚至結尾說「安可為俗士道哉」,石簣的臉好像有點腫啊!

  因此,我認為傳統的解讀搔不到癢處,有種隔靴搔癢,無法直指問題核心。至少難以說服我。

  我想楊震〈重建當代「感性學」如何可能──馬丁·澤爾《顯現美學》的啟示〉或許可以給予解答:

「顯現美學」是21世紀德國美學的代表,它針對的是當代藝術及藝術哲學中的去審美化、去感性化和觀念化傾向,努力在更為相容的尺度上重構感性學的價值。它強調審美的核心既不在「實際」也不在「假像」,而在於「顯現」。「顯現」是呈現在此地與此時的感知活動中的同時以及暫時的「諸顯像間遊戲」,亦即一種時間性的當下發生狀態,重在出場方式而不是確定對象,它也因此揭示了我們的生存根本性的不確定性。

換言之,審美最深刻的意義恰恰在於喚醒當下感,這種當下的美的衝擊、迷眩、不可思議的感動,雖然往往轉瞬即逝,卻是生命得以豐厚的基礎。一如楊牧〈壯遊〉所言:

有一次我千里迢迢到了巴黎,進了旅館十二層高的房間,將行李放下,站在窗前看高低錯落古今多變的房子,那色調和風姿,忽然就攫獲了所有的巴黎形象,那些歷史和傳統。我心想:到了巴黎,這就是巴黎。遂坐下攤開一疊紙,振筆疾書。到了就好了,知道我已經在巴黎就夠了,我竟酖於這個感受,一時失去觀光街頭的心情,因為急著想表達的是這個「到了」的感受,不是去滿足那左顧右盼的心情。

「知道我已經在巴黎就夠了」、「想表達的是這個『到了』的感受」,楊牧著迷與巴黎,不需要理由,袁宏道也是如此,他們同樣想傳達的是此時此刻,當下單純的喜愛與感動。《世說新語·任誕》有這麼一則故事:

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徬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一日王子猷在大雪紛飛的夜晚睡不著,忽然想起了好友戴安道,便立刻乘船前往戴的住處,經過一夜到達家門口,卻又轉頭離開。為何想拜訪好友?當下的感動。為何掉頭就走呢?也是當下的感動!不需要理由。集晚明小品文大城的張岱也是如此,〈湖心亭看雪〉:

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餘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同樣大雪紛飛日,一般人避雪都唯恐不及了,但是張岱卻興致勃勃外出,甚至與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暢飲美酒三大杯後就離開。人家說他是瘋子,又如何呢?自己高興就好,有著此時此刻的感受即可。

  讓我想起大學時,有一次特別搭捷運到中央公園吃麥當勞,坦白說就讀的大學附近就有一家,距離不到500公尺,但為什麼卻捨近求遠?答案只有一個字:「爽」,就是爽,所以才這麼做,沒有理由,當下就是想這麼做。

  語言學家索敘爾的「能指」與「所指」,「能指」是語言「符號」,類似法國後現代主義哲學家吉爾·德勒茲所言的「條紋空間」,「所指」是事物「本質」,類似「平滑空間」。用敘事學的角度來看,符號、條紋空間的意義,都是人類賦予的,本身並不具備意涵。同樣的,梅與桃的意義,是人們在長久歷史文化背景下,所加給它們不同的象徵(輕薄、高尚),是以沒有必要受到這種外在的約束,應該回歸本質。

  準此,「棄梅就桃」的行為,體現公安派「獨抒性靈」的觀點,所謂的「獨抒性靈」,並非行為異常,或者故作姿態,而是回歸當下的感受與悸動,喜歡梅也好,桃也罷,都不應該有任何外在的理由,就只是純粹的喜愛。這種不受外界左右、影響,就是馬丁·澤爾的顯現美學,也是袁宏道獨特的審美觀,亦是獨抒性靈。 既然認為沒有必要人云亦云,從眾效應跟風一般文人去欣賞古梅。同樣的,也不必執著於一般杭人午未申三時遊玩西湖,而是應該在朝日始出(清晨)、夕舂未下(黃昏)、月夜時前往遊覽。理由無他,這個時間的當下,作者才覺得美,才覺得有感發。

(三)結論

  職是之故,「獨抒性靈」並不在於你的行為有多麼與眾不同,換言之,獨特並不等於獨抒性靈,老實說清晨、黃昏、夜晚去賞景,一點也不特別!獨抒性靈所展現的是最真實、最純粹的喜歡,不帶有任何色彩,所以石簣如果是因此而喜歡梅花,這當然也是獨特審美觀的表現,自然也不是「從眾」,也不是袁宏道所說的「俗士」,絕對是「獨抒性靈」。我想〈晚遊六橋待月記〉所要表達的就是這麼簡單的概念而已。思索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在右邊按下愛心支持,並在下方免費按讚,這些支持會讓我更有動力繼續創作、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教育界走跳的沙龍
357會員
109內容數
國文課大家都上過,國文課本大家都讀過,但你真的有讀懂嗎?或者說你讀的到底是作者要告訴你的資訊?還是編者要你知道的訊息?又或者是國文老師要教你的東西?大家常說求學時最廢的科目就是國文了?真的是如此嗎?這此你可以找到對課文不同的詮釋以及生活上的應用。
2025/04/21
本文提供高中生作文教學,以廖鴻基〈鬼頭刀〉為例,講解並演練散文寫作中「情境法」的技巧,包括時間推移、情境呼應、心境轉變等,並輔以登山、旅行、跑步等主題的範例,最後分析一篇關於大隊接力的例文,說明情境法的運用,並提出改進建議。
Thumbnail
2025/04/21
本文提供高中生作文教學,以廖鴻基〈鬼頭刀〉為例,講解並演練散文寫作中「情境法」的技巧,包括時間推移、情境呼應、心境轉變等,並輔以登山、旅行、跑步等主題的範例,最後分析一篇關於大隊接力的例文,說明情境法的運用,並提出改進建議。
Thumbnail
2025/04/08
從經典選文〈劉姥姥進大觀園〉中,探討劉姥姥展現的三個理財智慧:一、有錢人並非如想像中豪奢,節儉才是致富關鍵;二、計算「真正時薪」,評估消費價值;三、區分消費層次(想要、需要、必要),避免衝動消費。本文並以現代案例佐證,提供實用理財技巧。
Thumbnail
2025/04/08
從經典選文〈劉姥姥進大觀園〉中,探討劉姥姥展現的三個理財智慧:一、有錢人並非如想像中豪奢,節儉才是致富關鍵;二、計算「真正時薪」,評估消費價值;三、區分消費層次(想要、需要、必要),避免衝動消費。本文並以現代案例佐證,提供實用理財技巧。
Thumbnail
2025/03/06
這部2018年中國電影巧妙運用重複技巧,透過對比手法刻畫角色轉變,值得深度欣賞。本文深入分析「老呂的橘子」與「程勇與曹斌互毆」兩個重複意象,闡述其象徵意義和劇情作用,並結合相關文學作品,如賴和的〈一桿稱仔〉、紅樓夢、〈馮諼客孟嘗君〉、〈虯髯客〉等,探討重複的文學技巧在電影與文學作品中的運用。
Thumbnail
2025/03/06
這部2018年中國電影巧妙運用重複技巧,透過對比手法刻畫角色轉變,值得深度欣賞。本文深入分析「老呂的橘子」與「程勇與曹斌互毆」兩個重複意象,闡述其象徵意義和劇情作用,並結合相關文學作品,如賴和的〈一桿稱仔〉、紅樓夢、〈馮諼客孟嘗君〉、〈虯髯客〉等,探討重複的文學技巧在電影與文學作品中的運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修辭法中的擬人和擬物,是從小到大都能在國文課本看到的內容,而我自己在閱讀本書的時候,也同時在思忖著一件事:與其說這是一種寫作方法,不如說這是一種傳遞內在精神的方式。詩詞因其暗喻和抽象的言詞而獨具美感,我想這種美感體驗,它不該被人解釋和教學,也不能僅被簡化成修辭用法上的剖析
Thumbnail
修辭法中的擬人和擬物,是從小到大都能在國文課本看到的內容,而我自己在閱讀本書的時候,也同時在思忖著一件事:與其說這是一種寫作方法,不如說這是一種傳遞內在精神的方式。詩詞因其暗喻和抽象的言詞而獨具美感,我想這種美感體驗,它不該被人解釋和教學,也不能僅被簡化成修辭用法上的剖析
Thumbnail
這時候學生若依據文本,就可以得出「袁宏道依照次序來寫的,是他對不同時間點西湖景色(花、柳、山、水)的評價,他依照豔冶➡️ 濃媚 ➡️ 趣味 三個層次來表達評價的高低」。 同樣的景色,在艷陽高空的白日呈現豔冶的樣貌,在日照微弱的早晨和黃昏是更為別緻的濃媚之景,在無日的月色下,則呈現妙不可言的趣味
Thumbnail
這時候學生若依據文本,就可以得出「袁宏道依照次序來寫的,是他對不同時間點西湖景色(花、柳、山、水)的評價,他依照豔冶➡️ 濃媚 ➡️ 趣味 三個層次來表達評價的高低」。 同樣的景色,在艷陽高空的白日呈現豔冶的樣貌,在日照微弱的早晨和黃昏是更為別緻的濃媚之景,在無日的月色下,則呈現妙不可言的趣味
Thumbnail
鴛鴦蝴蝶派小說是近代華語文學史上重要的文學流派,其中保存的鮮活生動的當時社會的風俗、世情,有利於對我們理解當時都市男女的愛情觀。
Thumbnail
鴛鴦蝴蝶派小說是近代華語文學史上重要的文學流派,其中保存的鮮活生動的當時社會的風俗、世情,有利於對我們理解當時都市男女的愛情觀。
Thumbnail
15年前的舊文重貼了,好可怕。我很喜歡台灣藝術家袁廣鳴的攝影創作《城市失格─西門町白日》,不過我真的沒有想過,這個場景有一天會在真實世界發生。 我平常主要的活動範圍就是在萬華,不過還好,獨立文案本就總是遺世獨立著的,這兩天還吃了鰻魚和水蜜桃,覬覦著馬世芳
Thumbnail
15年前的舊文重貼了,好可怕。我很喜歡台灣藝術家袁廣鳴的攝影創作《城市失格─西門町白日》,不過我真的沒有想過,這個場景有一天會在真實世界發生。 我平常主要的活動範圍就是在萬華,不過還好,獨立文案本就總是遺世獨立著的,這兩天還吃了鰻魚和水蜜桃,覬覦著馬世芳
Thumbnail
〈晚遊六橋待月記〉是高中必讀選文,因為本文傳達出袁宏道獨特的審美觀,而公安派最重要的文學特色又是「獨抒性靈」,教學時容易將彼此畫上等號,但真的是如此嗎? (一)〈晚遊六橋待月記〉內容取材的限制   傳統介紹袁宏道公安派的「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都會說是對前後七子擬古派「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反動,這
Thumbnail
〈晚遊六橋待月記〉是高中必讀選文,因為本文傳達出袁宏道獨特的審美觀,而公安派最重要的文學特色又是「獨抒性靈」,教學時容易將彼此畫上等號,但真的是如此嗎? (一)〈晚遊六橋待月記〉內容取材的限制   傳統介紹袁宏道公安派的「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都會說是對前後七子擬古派「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反動,這
Thumbnail
《思慕微微》一書是七等生最後的著作,風格也與他的其他著作迥異。沒有讀過這本書,就很難知道七等生是一個最浪漫而孤獨的作家,也很難知道七等生是如何看待文學/創作這一回事。
Thumbnail
《思慕微微》一書是七等生最後的著作,風格也與他的其他著作迥異。沒有讀過這本書,就很難知道七等生是一個最浪漫而孤獨的作家,也很難知道七等生是如何看待文學/創作這一回事。
Thumbnail
「十年一覺楊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中國古代,文人風流,閒時三五成群拜訪青樓,談談情說說愛,就像我們會去唱K一樣平常。 平常得像我們食飯會打卡一樣,古時文人無卡可打,卻有書寫的專業權利,作詩即打卡,「陳小明到此一遊」,以文字留住了地方回憶,宣示了自我存在。
Thumbnail
「十年一覺楊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中國古代,文人風流,閒時三五成群拜訪青樓,談談情說說愛,就像我們會去唱K一樣平常。 平常得像我們食飯會打卡一樣,古時文人無卡可打,卻有書寫的專業權利,作詩即打卡,「陳小明到此一遊」,以文字留住了地方回憶,宣示了自我存在。
Thumbnail
夏目漱石舊居跡貓,截圖自:https://tokyo.letsgojp.com/archives/296440/ 儘管在民主教育的洗禮下,我們都知道語言、文化是平等的。可是同一時間,我們其實也暗暗知道,特定的語言、文化事實上在生活裡有不同的勢力(甚至是「利」),存在著不同的重視度。 在一個已經不使用
Thumbnail
夏目漱石舊居跡貓,截圖自:https://tokyo.letsgojp.com/archives/296440/ 儘管在民主教育的洗禮下,我們都知道語言、文化是平等的。可是同一時間,我們其實也暗暗知道,特定的語言、文化事實上在生活裡有不同的勢力(甚至是「利」),存在著不同的重視度。 在一個已經不使用
Thumbnail
1.歐詞對後代的影響 2.詞的詩化 3.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Thumbnail
1.歐詞對後代的影響 2.詞的詩化 3.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Thumbnail
1.再談境界 2.文學作品的關鍵 3.張泌與韋莊詞賞析
Thumbnail
1.再談境界 2.文學作品的關鍵 3.張泌與韋莊詞賞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