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腦實際上就是個聖母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幾年前有一次我重度發燒躺在床上,不得不連續請病假幾天,在恍惚之中,我聽見頭腦出現了兩股聲音使我羞愧又羞恥,一方說:「你怎麼可以一直生病躺在這裡,你知道有多少同事會因為你請病假而感到麻煩跟困擾嗎?」;另一方說:「拜託!你已經生病成這樣了,不要想拖著病體上班好嗎?要是你的病傳染力很強,是想要害其他同事一起倒嗎?」;我作為全身無力地躺在床上,甚至高燒到偶爾囈語的病人,沒有任何動能可以抵擋這兩股聲音在我腦內的言語攻擊,卻發現自己成為第三方角色,意識到這兩股聲音聽似正確但互相衝突,並且以他人為出發點,完全不為我現下病情的狀況著想。

「我現在連下床喝水的力氣都沒有,到底要我怎樣?!」就是那樣動彈不得的身體狀況,竟讓我回到了當下,驚覺原來一個人的頭腦可以藏有如此惡毒的幻象,完全不考慮自己的狀況,一味地逼自己為別人著想--所謂聖母婊的假無私;原來頭腦跟身體不一樣,因為學習了很多道德教育跟知識論點,所以有時根本不會「為你好」,可以為別人、為社會、為世界好,但就是「不為我好」。

我們真的會以為因為我學了很多、我什麼都懂,所以我的頭腦肯定很正確,聽它的準沒錯,但萬一它本身就是錯的呢?萬一那些推論都只是它的想像,從來都不是真的呢?

前陣子我對於我在神祕學領域的方向感到十分迷失,不確定我在這個領域要做到些什麼,反覆安排了許多計畫又反覆地推翻,頭腦把全身心的能量都拿來糾結我該怎麼做才會讓自己擁有自信或得到成就感來換回踏實感,我也跟朋友說:「或許我就是缺乏對某套系統的信念信仰,所以才會沒有動力推動任何事情。」

後來經歷過了一些靜心調頻的活動回到職場的時候,我突然醒悟到,因為最近工作上有些不太肯定的事情都在等待後續發展,使得我的內心非常不踏實、頭腦很惶恐,沒有辦法讓這股能量通過調整工作而釋放,所以恐慌找上了神祕學這個我顯然是比較有能力掌握,且相對不過份影響生活的領域事務,但實際上這些恐慌跟煩惱完全出自於工作狀況,當我抓到了這個恐慌來源的小尾巴,接受了工作現在就是導致我不踏實的事實,恐慌無須亂竄也沒有存在的必要,心突然就定下來,頭腦也跟著清晰了。

我的老師常在靜心引導時說:「知道你『在』這裡。」,我知道我要在當下、在此刻、活在事實裡,結果我不知道我頭腦以為的「在」跟實際上問題的「在」根本不同,導致我整個人只是活在混亂與飄盪之中,以為我看到的、思考的就是困擾我內心的事實,花了很多時間找人討論、研究、構思,最後都會回到那個我根本不能改變任何事情的原點,因為這個事情本來就沒有問題,當然不會有答案--我想到我曾經因為腳麻去看醫生,看了很久才發現問題是出自於背部肌肉拉傷導致的神經壓迫,當我把注意力放回背部後,腳就自然好了,因為它本來就沒有生病......

我們的頭腦十分擅長欺騙、誘惑我們,糊弄我們以為事實如此,就像諮詢的時候常會聊到別人對自己的否定看法,或是認為某些不好的事情將會發生,但這些人事物往往不是真的也不會發生,通常是因為我們認定了這些就是事實,給予意念、給予能量,它們才一步步顯化成真實;我曾開玩笑地對人說:「如果你愛我,每當你想到我的時候應該是想到我走路撿到錢、遇到好對象、每天都有貴人相助,而不是總想著我會潦倒、我會受傷、我會求助無門,難道這些壞事真的成真,我還要回頭謝謝你說的真得好準嗎?」

至於神祕學領域,我最後又跟朋友說:「我發現我無法專注於某套系統是因為我的信念上並不想『聖化』任何系統或貶低其他系統,我認為這些系統跟產品都像是不同的語言或工具,應用在生活當中都在為支持我們的身心而提供服務,甚至他們在內外在層次上都有不同作用力,為何我們只能選擇用一套而不能多重並用呢?」我想我更想分享的是我在使用這些系統的歷程,對我而言到底有什麼幫助與差異吧!

【原文刊於伊涅茲秘語 2022/04/10

  • 欣賞這篇文章,歡迎多多拍手、按心與收藏。
  • 歡迎友善留言交流感想。
  • 想看更多,請追蹤作者、追蹤專題。

歡迎到粉絲頁《伊涅茲秘語》按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伊涅茲秘語
50會員
133內容數
以神祕學預言,做未知的準備
伊涅茲秘語的其他內容
2024/07/27
最近在Threads上閒晃的時候,再度看到一些對動物溝通的批評與質疑,隨著人類與寵物的關係越加緊密,這樣的聲音幾乎沒幾個月就會出現一次。沉澱多日後,我也在Threads上分享我這一年來個人實習的經驗談,此處重新整理並再次編寫完整訊息,但我的文章可能無法代表所有專業溝通師和其他派別的知識。
Thumbnail
2024/07/27
最近在Threads上閒晃的時候,再度看到一些對動物溝通的批評與質疑,隨著人類與寵物的關係越加緊密,這樣的聲音幾乎沒幾個月就會出現一次。沉澱多日後,我也在Threads上分享我這一年來個人實習的經驗談,此處重新整理並再次編寫完整訊息,但我的文章可能無法代表所有專業溝通師和其他派別的知識。
Thumbnail
2024/01/12
「豐盛代表的是什麼?」
Thumbnail
2024/01/12
「豐盛代表的是什麼?」
Thumbnail
2023/05/16
前幾日,應朋友的邀請去參加了一場小小的哲學討論會,主題為「傳承」。 哲學思考的過程看似毫無意義但又充滿個人深意,討論會分成四個步驟:
Thumbnail
2023/05/16
前幾日,應朋友的邀請去參加了一場小小的哲學討論會,主題為「傳承」。 哲學思考的過程看似毫無意義但又充滿個人深意,討論會分成四個步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如果有未定義的頭腦(開放/空白的頭頂中心)並且認同你的頭腦,那麼你的頭腦就會生病。如果你一生都在試圖讓你的頭腦負責引導你,你會在腦部產生動脈瘤、腫瘤或頭痛。有未定義頭腦的人經常「撞牆」。你真的要看到遵循你的公式( *泛指HDS/人類設計/人類圖的「策略與內在自主權」)是多麼重要。
Thumbnail
如果有未定義的頭腦(開放/空白的頭頂中心)並且認同你的頭腦,那麼你的頭腦就會生病。如果你一生都在試圖讓你的頭腦負責引導你,你會在腦部產生動脈瘤、腫瘤或頭痛。有未定義頭腦的人經常「撞牆」。你真的要看到遵循你的公式( *泛指HDS/人類設計/人類圖的「策略與內在自主權」)是多麼重要。
Thumbnail
很多時候,我不覺得自己有壓力,真心地覺得一切就是船到橋頭自然直,反而覺得身旁的人為何要一直問我「你都不會焦慮喔?」但從上週開始,我「感受」到壓力了。一開始,我並不知道這叫做「壓力」我根本沒有時間管我的身體,它只是我的意識的延伸。我要它做什麼,它就要做什麼,然而這是一場大腦的欺騙
Thumbnail
很多時候,我不覺得自己有壓力,真心地覺得一切就是船到橋頭自然直,反而覺得身旁的人為何要一直問我「你都不會焦慮喔?」但從上週開始,我「感受」到壓力了。一開始,我並不知道這叫做「壓力」我根本沒有時間管我的身體,它只是我的意識的延伸。我要它做什麼,它就要做什麼,然而這是一場大腦的欺騙
Thumbnail
最近一星期都在做咨詢,找我的人她們大多數都有差不多的問題,我指的不是性質,而是頭腦產生的恐懼,讓她們的人生很困惑,而且停滯不前。
Thumbnail
最近一星期都在做咨詢,找我的人她們大多數都有差不多的問題,我指的不是性質,而是頭腦產生的恐懼,讓她們的人生很困惑,而且停滯不前。
Thumbnail
在各類身心靈書中常常讀到要我們小心小我的狡猾、不可信等等負面的形容,一部分的我很認同,畢竟每個人都有一個小我,很能感同身受,然而,有一部分的我卻又不認同,不想落入貼標籤地去定義與譴責它。 最近在觀察小我/頭腦的運作,卻不得不訝異於它的滑溜、煞有其事地作做與肥大。
Thumbnail
在各類身心靈書中常常讀到要我們小心小我的狡猾、不可信等等負面的形容,一部分的我很認同,畢竟每個人都有一個小我,很能感同身受,然而,有一部分的我卻又不認同,不想落入貼標籤地去定義與譴責它。 最近在觀察小我/頭腦的運作,卻不得不訝異於它的滑溜、煞有其事地作做與肥大。
Thumbnail
頭腦:別哭啊,忍住,還在上班 身體:可是淚水止不住啊 頭腦:乾,堂堂男子漢,在哭什麼 身體:假裝揉眼睛,抹去眼角的淚滴 這是某一天上班日,頭腦和身體的無聲對話。
Thumbnail
頭腦:別哭啊,忍住,還在上班 身體:可是淚水止不住啊 頭腦:乾,堂堂男子漢,在哭什麼 身體:假裝揉眼睛,抹去眼角的淚滴 這是某一天上班日,頭腦和身體的無聲對話。
Thumbnail
原來一個人的頭腦可以藏有如此惡毒的幻象,完全不考慮自己的狀況,一味地逼自己為別人著想--所謂聖母婊的假無私。
Thumbnail
原來一個人的頭腦可以藏有如此惡毒的幻象,完全不考慮自己的狀況,一味地逼自己為別人著想--所謂聖母婊的假無私。
Thumbnail
頭腦是我們最強而有力的工具,但也因如此,我們很容易被頭腦的所思所想擺佈,當頭腦的慾望、內心的感受、身體的訊號彼此干擾的的時候,通常我們會優先選擇以頭腦的訊號來做出回應與行動,而常常被忽略的身心訊號就會導致我們疲憊不堪,像慢性疾病一樣侵蝕著靈魂...
Thumbnail
頭腦是我們最強而有力的工具,但也因如此,我們很容易被頭腦的所思所想擺佈,當頭腦的慾望、內心的感受、身體的訊號彼此干擾的的時候,通常我們會優先選擇以頭腦的訊號來做出回應與行動,而常常被忽略的身心訊號就會導致我們疲憊不堪,像慢性疾病一樣侵蝕著靈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