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談為孩子好之前,請先為自己好

Kuan Ju Lee
發佈於文學 個房間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親人,也是最親的親人,自然也是影響最深的親人。不過,人生是階段性的;孩子也是會成長的。大多數的父母並不會突然就意識到孩子逐漸成為「自己的」而非「你的」的孩子,如同大多數父母是在成為父母才逐漸意識到父母的角色及責任。


在成為「自己的」的過程中,「理解」的契機來自溝通;而平等、相互理解的溝通也是需要學習的。於是,「叛逆」是一種溝通,一種在拉扯之間的溝通,或許不是最「有效」的溝通,卻是最「直接」的溝通。孩子的世界沒有成人複雜,在還未學著看人臉色時,孩子的情緒往往是最真實而直接的。若此時父母不察其所以,不思考如何在不溺愛孩子又不壓抑孩子間取得平衡,孩子便會逐漸學會在父母面前扮演父母所要的角色,但父母卻又完全不認識自己的孩子。如何在「直接」與「有效」的溝通間取得平衡,達到平等、相互理解的溝通,是需要時間的磨合與學習的。


孩子在學著成為自己時,父母也在學習;如同學習騎單車,從在後頭扶著孩子前進,到放手看著孩子獨自歪歪斜斜的一步步走走停停的騎著,雖然會不安,但必須說服自己相信孩子一定可以,孩子有他自己的方向,而父母只要永遠在看著孩子的背影,以及給予孩子回眸的眼神祝福就足夠了。因為孩子的路必須靠他自己的雙腳走出來,而父母彼此間的路也是。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背後談的不僅是家庭教育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不因為權力的不平等,而將人「工具化」的問題。同樣的,你的員工不是你的奴隸、你的演員不是你的魁儡、你的服務生不是你的僕人、你的老婆不是你的傭人;在權力不平等的上司與下屬的關係中,有權力的一方往往工具化的看待相對弱勢的一方。


員工是人,而不是機器人。只要是人,都需要休息、需要隱私、需要自己的生活、需要有不同於工作目標的自我實現的目標。老闆在老闆的位置,當然希望業務推動一切順利、甚至成長,如同父母希望孩子的成績一切順利、進步。有期望無可厚非,因為人是活在希望之中的生物,差別在於,達到目的的手段。


今天硬逼員工(學生)減少休息、努力生產(讀書),得到的是一時的產能(好成績),卻無形間喪失了員工(學生)對工作的熱忱及創造性。就公司(社會)而言反而是一種弊大於利的損失,這種公司,員工往往沒有向心力,不以工作的成就為榮;而公司也往往認為員工不是公司的資產,而不過是可以用過即丟、隨時都能再找人替代的「物品」。在這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市場中,無可厚非的會有慣老闆的產生,老闆當然能夠選擇只看員工的績效,而完全不理解員工的「差異」、不理解員工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員工是否有從工作中獲得相輔相成的發揮及成長。但這樣的公司在員工心中也是能夠用過即丟的,哪怕只是其他地方薪水高一點點,或因為績效壓力、每天加班,進而影響工作與生活甚至健康的平衡。


但家庭的壓力能夠選擇辭職嗎?父母給予孩子的壓力往往是無形、無所不在的與長期的,在名為「親屬」的關係中,想在什麼樣的家庭環境成長,不是孩子能夠選擇的。父母會擔心孩子、甚至將自己的期望投射在孩子身上是無可厚非的,但承擔成敗的不會是父母,而是孩子自己,因為那是他自己的人生。有時常聽到父母本身在當政治人物、或從事某些較具風險的活動(登山),就告誡孩子:「以後如果從政(登山),就打斷你的腿。」但你怎麼知道孩子不會因為父母從政,而擁有更多的政治資產及更理解政治,進而更有可能改變政治文化呢?


龍應台說:「我覺得作家的心理都是黑暗的,所以我需要非常大量的光進入一個房子。」我們不必因為自己吃過苦就否定孩子吃苦的「權利」,探索世界的邊緣是每個人的權利,而最深最深的黑暗,往往需要最亮最亮的光才能突顯。父母的角色便是當孩子來到最黑最深的邊緣時,回頭一望如燈塔持續照亮般的存在;持續的聆聽、持續的溝通、持續的陪伴。我的、你的、他的,我們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何況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應該是從屬的「的」,或許當我們在介紹自己「的」男女朋友、孩子時,不是用我「的」某某某,而是他「是」某某某。我的男女朋友、孩子,不會永遠都是我「的」,但他卻永遠都「是」他自己。

2018/7/26

5會員
527內容數
哲學博士生/建築系畢/證照:高考公務員、工地主任、古蹟工地負責人/前地方文資薦任公務員(建築工程職系)/研究領域:建築哲學、文化資產哲學。由「哲學性」、「反思性」角度,評論文學、建築、哲學、時事、影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音樂藝術、文化資產、公職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給想好好理解孩子的你,教你從觀畫裡也能讀懂孩子的需求《從畫畫覺察孩子情緒》|Serene慢讀慢寫《從畫畫覺察孩子情緒》一書不僅涵蓋如何透過兒童畫讀懂孩子心理,也分享個案的實際故事,讓讀者能更深入去反思自己曾經接收過的教育方式,也能從中與一部分童年的自己和解,是一本溫柔細膩的實用書。初心以「自然主義、兒童本位」的教育方式引導孩子保有原先天馬行空的思想,從中貼近孩子本心。
Thumbnail
avatar
Serene
2023-10-20
「一鯨落,萬物生」你從父母那得到什麼?又將留給孩子哪些人生金句?「一鯨落,萬物生」你從父母那裡得到什麼? 又將留給小孩什麼樣的人生觀呢? 我的人生觀: ⭐先照顧好自己,才有能力保護他人 ⭐做事準狠快:先準、後狠,再求快 ⭐世界上只有比較性的關鍵,沒有絕對的真理 你是否也有自己的人生金句?歡迎留言分享。 祝大家都能活得更明白,呵護以愛為定軸的人生!
Thumbnail
avatar
芊虹
2023-05-12
從「沒有」思考「擁有」,給孩子的第一本哲學思考書《「沒有東西」送給你》|繪本深讀我實在太喜歡這本書了。第一次帶兒子在圖書館翻到這本書,讀完之後驚為天人。作者麥當諾怎麼可以用這麼簡潔的畫風、這麼簡單的故事線,帶出一個讓人回味無窮的小品故事呢?太厲害了。 如果不認識麥當諾──這位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作家,曾被畫出史努比的那位漫畫家大力讚賞,連《辛普森家庭》製作人都稱讚!原來是一位漫畫
Thumbnail
avatar
希望書盧:讀書讀繪本也讀生活,偶爾寫點電影的沙龍
2022-12-22
從韓劇<王后傘下>學教養1-【無論你是什麼樣貌,你都是我的孩子】每顆星星都閃耀著各自的光芒,每個孩子也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像王后所說的:「無論你是什麼樣貌,你都是我的孩子。」為人父母的我們,唯一能做的事,或許就只是接納孩子「本來如是」的樣子,而不是要求他們「應該如是」。
Thumbnail
avatar
和你一樣都是媽
2022-11-22
239告辭--你會讓喝了酒的爸爸從課輔班帶孩子回家嗎?告辭 你會讓喝了酒的爸爸從課輔班帶孩子回家嗎? 2008年的暑假,長達6週,每週5個整天的課業輔導,除了50幾個孩子要照顧,還有8個大學生志工也要看顧(有些大學生的生活技能真的有待加強),而每個學校都只有一位社工員負責所有的課輔班業務,而在尖石鄉與五峰鄉共有10幾個學校同時展開為期6週的課業輔導。
Thumbnail
avatar
吳文炎
2022-08-01
327職業--你在孩子幾歲的時候會跟他討論將來想從事何種職業呢?職業 你在孩子幾歲的時候會跟他討論將來想從事何種職業呢? 我從幼稚園就開始跟我的孩子討論職業,那你呢?
Thumbnail
avatar
吳文炎
2022-04-06
324雞蛋--文炎,你從事偏鄉課業輔導這麼多年,對於你教自己的孩子有甚麼影響? 雞蛋 「文炎,你從事偏鄉課業輔導這麼多年,對於你教自己的孩子有甚麼影響?」 雞蛋很難為自己發聲,如果做為一位社會工作者都不敢為雞蛋發聲的話,那麼我們的社會要社會工作何用呢?所以無論高牆是多麼正確,雞蛋是多麼地錯誤,我永遠站在雞蛋這邊。那您呢?
Thumbnail
avatar
吳文炎
2022-03-14
為未來的應徵做超前部署:從名片設計到自我介紹,帶孩子模擬面試現場從繪畫、手寫到口說……經由本文提供的步驟,孩子不但會更加認識自己、了解凸顯自我的寫作技巧,也提早演練了將來總會遇上的面試,一舉數得!
Thumbnail
avatar
鴻雁
2021-07-18
我懂妳,即使我從未生下妳的孩子「老師,妳自己又沒有結婚生子, 妳哪能懂我們當媽媽的心情?」
Thumbnail
avatar
Lotus in Rain
2018-10-18
<p>從公視&lt;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gt;談親子問題</p>  台版黑鏡首播並同時在NETFLIX上架,公視製播的節目品質大家一向是有目共睹,2015年的一把青、2016年滾石愛情故事
Thumbnail
avatar
文嘉
2018-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