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與壓力紓解|生活雜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筆者拍攝

筆者拍攝

會「感覺」到有壓力,是因為事件本身超過自身的負荷能力。很多時候我們面對無能為力、棘手的狀況會產生壓力,但到了最後,給我們最大壓力的不是因為能力上解決不了、處理不了,而是那個「無能為力」的「感覺」。

所有林林總總的壓力,包括人際關係、職涯晉升、家庭和諧、財富積累等等,若達不到我們自身想要「追求」的目標,這一切都會轉化為煩惱與焦慮,而煩惱與焦慮又會再進一步轉化為壓力,在事件完全解除之前,這個循環將會不斷延續下去,致使「光是想到」,就「壓力好大」!如果這時再被旁人一句無心的「這沒什麼吧」,恐怕就成了壓垮身心的那最後一根稻草。

但其實,「壓力」並非全然的「壞事」,壓力會造成身心俱疲的原因如上所述,是因為壓力超過自身的負荷能力。而我們要做的是,找到「好的」壓力

好的壓力有哪些呢?譬如創造力、滿意度,再搭配「適度調整」,也就是在最初不要給自己設定「理想目標」,而應該設定「做的到的目標」,簡而言之,在追尋熱情與人生目標之前,我們該做的是「好好認識自己」!

因為好好的認識自己之後,我們才會清楚知道哪些壓力對自身來說,是好的壓力,而哪些目標又對自己來說,是做的到的目標,這樣我們才不會被成果主義給綁架,才不會一昧的追求主流價值,才能把成功的定義還給每一個人

筆者拍攝

筆者拍攝

情緒和壓力一樣,有好的情緒,也有壞的情緒,但和壓力有些許不同的地方在於,就算是不好的情緒,其實也算是好的情緒。

怎麼說呢?首先我們要了解到,「情緒」只是提醒和反應,「情緒」是生存本能,且「情緒」如果無法覺察就無法感受。所以當我們感受到生氣、委屈,至少我們做到了「覺察」。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接納自己、允許自己此刻的生氣、委屈,因為情緒是生存本能啊!這個生物本能提醒了我們對當前事件有一個抗拒的力量,然後,「情緒」這個東西,反映出來讓我們知道。

情緒就像是心電圖,有上下的流動,才能有彈性和任性。面對情緒最好的辦法就是傾聽與理解。

改變能改變的,也就是「掌握能控制的事」,不能改變的,要試著接受它。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受努力達到完美的自己、心疼努力的自己。

raw-image

(自由書寫:三十分鐘)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TT18186-avatar-img
2022/04/26
改變能改變的,藉著改變讓自己強大茁壯 不能改變的學習接受,靜觀這無常 心定就平靜
avatar-img
予晞🌸的沙龍
216會員
227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予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本文探討做生意的趣味性、人際關係與信任的重要性、以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做生意的心得,並藉由影集《艾蜜莉在巴黎》帶出 work-life balance 的議題,最後表達想逃離臺灣的想法。
2025/04/27
本文探討做生意的趣味性、人際關係與信任的重要性、以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做生意的心得,並藉由影集《艾蜜莉在巴黎》帶出 work-life balance 的議題,最後表達想逃離臺灣的想法。
2025/04/09
突然覺得努力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為成就自己是有限的,成就他人才有機會創造無限。可是當自身的能力不足以讓他人信服,也就不存在成就他人,所以在這之前,還是必須先自我成就。 努力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努力?外在壓力的促使是其一,但是長期的驅動力呢?心裡的能量與使命要開啟,要趕快想辦法解套轉動。才不會被
2025/04/09
突然覺得努力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為成就自己是有限的,成就他人才有機會創造無限。可是當自身的能力不足以讓他人信服,也就不存在成就他人,所以在這之前,還是必須先自我成就。 努力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努力?外在壓力的促使是其一,但是長期的驅動力呢?心裡的能量與使命要開啟,要趕快想辦法解套轉動。才不會被
2025/04/01
本文探討分享的本質與意義,並藉由觀察社會現象、個人經驗和影集《誰來晚餐》的案例,反思現代人對於物質與生活價值的追求。文章點出注意力經濟的時代背景下,分享行為背後的權力關係和自我塑造,並提出對簡樸生活及放下執唸的省思。
Thumbnail
2025/04/01
本文探討分享的本質與意義,並藉由觀察社會現象、個人經驗和影集《誰來晚餐》的案例,反思現代人對於物質與生活價值的追求。文章點出注意力經濟的時代背景下,分享行為背後的權力關係和自我塑造,並提出對簡樸生活及放下執唸的省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要學習如何「調適壓力」,就一定要先學習如何「覺察壓力」。大多數的人在覺察到自身有壓力之前,根本不會想到要調適。可是,沒有覺察不代表沒有壓力。有些時候,是因為我們沒有把焦點放在自己的身心狀態上,所以沒發現自己有壓力。   那麼,要如何運用內在狀態來提升自己的壓力覺察程度呢?我通常會先將內
Thumbnail
  要學習如何「調適壓力」,就一定要先學習如何「覺察壓力」。大多數的人在覺察到自身有壓力之前,根本不會想到要調適。可是,沒有覺察不代表沒有壓力。有些時候,是因為我們沒有把焦點放在自己的身心狀態上,所以沒發現自己有壓力。   那麼,要如何運用內在狀態來提升自己的壓力覺察程度呢?我通常會先將內
Thumbnail
壓力是人們在面對各種挑戰、壓力或困難時所感受到的身心反應。 壓力是一種自然的生理和心理反應,它可以幫助我們應對緊急情況和挑戰。 然而,長期或過度的壓力可能對身體和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壓力可能來自各種因素,包括: 🥲工作壓力:工作負荷、工作壓力、時間限制等可能導致工作壓力。 🥲學業壓力:學
Thumbnail
壓力是人們在面對各種挑戰、壓力或困難時所感受到的身心反應。 壓力是一種自然的生理和心理反應,它可以幫助我們應對緊急情況和挑戰。 然而,長期或過度的壓力可能對身體和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壓力可能來自各種因素,包括: 🥲工作壓力:工作負荷、工作壓力、時間限制等可能導致工作壓力。 🥲學業壓力:學
Thumbnail
  好奇為什麼有人可以在高壓的工作或生活中仍能持續成長、展現成就,以前總覺得抗壓性指的是忍耐,但過度忍耐時常引發的是身心失衡,於是又轉往尋求紓壓方法,但又落入某種類似發洩壓力的循環,因此想透過此書了解在面對新環境或學習新事物時,大腦與壓力機制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Thumbnail
  好奇為什麼有人可以在高壓的工作或生活中仍能持續成長、展現成就,以前總覺得抗壓性指的是忍耐,但過度忍耐時常引發的是身心失衡,於是又轉往尋求紓壓方法,但又落入某種類似發洩壓力的循環,因此想透過此書了解在面對新環境或學習新事物時,大腦與壓力機制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Thumbnail
情緒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日常狀態。情緒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影響著我們的思想、行為以及與他人的互動。我們將探討了解情緒、自我調節、如何應對他人、自我探索等。期望大家能更身認識自己。
Thumbnail
情緒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日常狀態。情緒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影響著我們的思想、行為以及與他人的互動。我們將探討了解情緒、自我調節、如何應對他人、自我探索等。期望大家能更身認識自己。
Thumbnail
有時候在壓力下,反而更能激發出意想不到的潛能,但也不要太過強迫自己,覺得快要撐不下去,一定要主動向身旁的人提出協助
Thumbnail
有時候在壓力下,反而更能激發出意想不到的潛能,但也不要太過強迫自己,覺得快要撐不下去,一定要主動向身旁的人提出協助
Thumbnail
會「感覺」到有壓力,是因為事件本身超過自身的負荷能力。很多時候我們面對無能為力、棘手的狀況會產生壓力,但到了最後,給我們最大壓力的不是因為能力上解決不了、處理不了,而是那個「無能為力」的「感覺」。 情緒就像是心電圖,有上下的流動,才能有彈性和任性。面對情緒最好的辦法就是傾聽與理解。
Thumbnail
會「感覺」到有壓力,是因為事件本身超過自身的負荷能力。很多時候我們面對無能為力、棘手的狀況會產生壓力,但到了最後,給我們最大壓力的不是因為能力上解決不了、處理不了,而是那個「無能為力」的「感覺」。 情緒就像是心電圖,有上下的流動,才能有彈性和任性。面對情緒最好的辦法就是傾聽與理解。
Thumbnail
我們可以觀察身邊的親人朋友,會發現保持樂觀的人,大部份都處於正面的情緒之中,在面臨困難和挫折的挑戰時,多半會選擇面對與解決問題…
Thumbnail
我們可以觀察身邊的親人朋友,會發現保持樂觀的人,大部份都處於正面的情緒之中,在面臨困難和挫折的挑戰時,多半會選擇面對與解決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