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二隻大王魷魚現身!關於深海巨物的重重謎團大解析。

2022/05/05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大家好,我是菜編,高中時因為擔任生物研究社教學,有曾帶魷魚解剖課程的經驗,當時還特別跟市場訂購新鮮魷魚,以食材來說算蠻大隻的,當時完全不知道這些頭足類的內臟長什麼樣子,畢竟平常吃魷魚的時候,都已經切得相當乾淨,原來魷魚鰓的形狀長得像羽毛,炸龍珠就是魷魚嘴,肝胰臟腥味超重,這都在查找資料、實際解剖後才知道。那時候為了充實課程,還找了軟體動物總論來看,也找了些大王魷魚的資料,但除了科博館那隻,還真沒看過這龐然大物的真面目,去年幸運地跟到實驗室出差,獲取親眼觀察大王魷魚的機會
正在解剖室解凍的大王魷魚

深海大魷魚現身!與臺灣相遇於港都高雄

  去年(2021/04/27)於高雄蚵仔寮漁港,單拖漁船意外捕獲了一隻大王魷魚,重量有42公斤,巨大的身形在漁港地板上顯得相當壯觀,據臉書社團《台灣魚類+深海底棲生物討論小站》的貼文留言得知,它本來被以每公斤50元的價格買走,幸好後續有追回來,由中興生科系接收,主要負責人為何瓊紋教授。
蚵仔寮漁港位於高雄,大王魷魚在這麼炎熱的緯度出沒相當特殊
  不知道購買人打算用它做什麼?雖然大王魷魚外觀跟餐桌上的魷魚差不多,都是長長的身形,末端有一對鰭,八隻佈滿吸盤的腕,另外兩隻觸腕僅前端有吸盤,但聽說大王魷魚超級難吃,因為生活在估計600-800公尺無光深海的牠們,不具有魚鰾等調整浮力的構造,只有自己的「代謝物」可依靠,全身肌肉充滿用以調整浮力的阿摩尼亞,相信沒人吃得下去。
  2016年在烏石港捕獲的臺灣第一隻大王魷魚,據花枝博士林雋硯分享,當時的樣本缺了一角,原來是被當地人拿去做沙西米、川燙,試圖以不同料理方式找到最美味的作法,但似乎相當失敗,他們說吃起來的口感又苦又酸又澀肉又老,聽起來就不是一個巨大魷魚饗宴。
漁港現場照片 / 《台灣魚類+深海底棲生物討論小站》提供

剖開大王魷,巨大身軀裡藏有什麼祕密?

  過了一年,上週終於由何瓊紋教授主刀,將大王魷魚解剖開來,雖然我本人沒有到現場,但光看照片就足夠吸引人,下圖兩片像羽毛的灰色構造是魷魚的鰓,為呼吸器官,跟消化器官一起集合在頭上方的外套膜中,外套膜就是我們平常吃的魷魚圈肌肉組織,裡面有肝胰臟負責營養的消化吸收,透過照片我們也可以看到牠們巨大的胃,不過到目前為止,大王魷魚究竟吃什麼還是個迷
何瓊紋教授主刀解剖大王魷魚 / 李坤瑄老師提供
大王魷魚的鰓 (灰色羽狀) / 李坤瑄老師提供
大王魷魚的胃 / 李坤瑄老師提供
  這樣,排在鐵盤上大大小小的魚是什麼呢?原來只是在被捕之際,一陣慌亂,不小心鑽進大王魷魚外套膜的魚,可以看到再下面那張照片,大眼鯛被從外套膜裡拿(救?)出來,老實說,看起來跟電影裡那些,從異形肚子裡出來的人很像,全身黏液的僵直狀態,但......這樣描述怪噁心的。
誤入外套膜的魚 / 李坤瑄老師提供
被拿出來的大眼鯛 / 李坤瑄老師提供

大王魷魚的生殖之謎,雄魷魚被種精莢?

  這次捕獲的大王魷魚是隻雄性個體,那條白色的長條物就是牠的生殖器,全長約有82公分,突出體外的部分有將近25公分!各位網路上的鄉民們,就不要再吹噓自己有30公分了,在大王魷魚面前根本相形見絀。
  不過,關於大王魷魚如何交配,到目前為止也仍是未知數,但因為牠們跟淺海物種不太一樣,並不具備特化的生殖腕(沒有吸盤、有溝槽),能夠從自己的身體裡「取精」,一開始精子會被藏在精莢中,再種到雌性身上,而當精莢碰觸到肌肉時,就會馬上擊發,彈射出的精子塊就會帶著精子達到受精的目的,但牠們沒有生殖腕,因此推測牠們或許能直接以外露的陰莖進行體內受精
花枝博士取精,為了進行後續分析 / 李坤瑄老師提供
  除此之外,在這次捕獲的大王魷魚身上,有一個相當有趣的觀察紀錄,就是他的肌肉裡帶有相當多已擊發的精子塊,難道他在被抓起來前,跑去壞壞了嗎?是被其他雄魷魚誤認為雌性,還是深海裡也有讓人臉紅心跳的BL劇情?關於這點,花枝博士於解剖紀錄片中提到,有可能是在被打撈起來時,陰莖裡的精莢跑出來,不小心接觸到自己的肌肉組織而擊發,但精子塊的確切來源是什麼,還是需要後續檢測才能下定論,不知道各位讀者心中有沒有私心希望是哪種原因呢?
身上的精子塊 / 李坤瑄老師提供

寫也寫不完的大王魷魚趣事,期待未來更多發現!

  文章寫到這邊其實有點長,菜編平常是不太寫那麼多字,放這麼多圖的,但因為大王魷魚實在太有趣,很多梗可以跟大家分享,不知不覺就寫了那麼多,底下還有一些李坤瑄老師提供的照片,首先是魷魚的透明內骨骼,網傳每製造一根塑膠吸管,就會有一隻魷魚受害,相信大王魷魚可以做好幾根塑膠吸管(誤)。
  另外,跟李老師拳頭差不多大的嘴巴,當初我看到也覺得超級酷,跟平常在快炒店吃的炸龍珠比起來,這個大小比例,大概跟地球龍珠和那美克星龍珠的差別一樣巨大,而最後一張照片是牠用以維持平衡的平衡石,那麼大一個體型,平衡石竟然這麼小一個!
大王魷魚內骨骼 / 李坤瑄老師提供
大王魷魚嘴巴 / 李坤瑄老師提供
大王魷魚的平衡石 / 李坤瑄老師提供
  對我來說,能親眼觀察這深海龐然大物,真的是很難得的機會,儘管最後沒有到解剖現場,還是學習了相當多新東西,到目前為止,大王魷魚依舊是充滿謎團的一種生物,不過雖然充滿未知,卻已經有海量有趣的內容可以跟大家分享,未來希望進行這方面研究的專家學者能有更多新奇,且別具意義的發現!

參考資料:

  1. 大王魷魚解剖實錄:https://fb.watch/cP8cBaVAc8/
  2. 花枝博士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beerseatalks

延伸閱讀:

  1. 掃描頭足類喙的新技術:https://www.facebook.com/brainhavemouth/photos/177564584406975
  2. sky 訪談花枝博士:
    https://www.facebook.com/skyinthewall/photos/a.124315519331531/409498377479909/?type=3
  3. 前陣子日本也有一隻大王魷魚,發現的時候還活著,後來死了:
    https://www.facebook.com/gojptime/photos/a.353335338082931/4990948274321591/
  4. 臺灣第一隻大王魷,聽說年底會在科博館展出:
    https://e-info.org.tw/node/112734
追蹤我個人的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rainhavemouth
追蹤Sky in the wallhttps://www.facebook.com/skyinthewall

喜歡我的文章按讚追蹤加分享!或是斗內起來!

也能在留言處提出你的看法喔!

2.6K會員
176內容數
寶可夢可能是許多人的兒時回憶,但它不僅是一部卡通,裡面其實蘊含相當多的生物知識,讓我們一起從演化生物學、生態學、發育學、比較解剖學……,一起從頭到腳認識寶可夢,成為寶可夢大師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