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一 02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4.6.23 良因法師 隨筆

raw-image

演祖曰:

衲子守心城,奉戒律,日夜思之,朝夕行之。

行無越思,思無越行。

有其始而成其終,猶耕者之有畔,其過鮮矣。


【演蓮法師譯文】

法演禪師說:

出家人守護道心,如同兵卒防守城堡一樣,不可以有絲毫疏忽大意。奉持戒律不能有微細毀缺。心中念念不忘的是佛法,朝夕所行的也是佛法。

做到行解相應,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這樣自始至終保持不變,必有成就。猶如耕田一樣,中邊俱到,就不會有荒廢的過失。

raw-image

良因贊曰:

在價值觀混亂的時代,眾生各逞習氣,廣造惡業,以獲取所需。

如果學佛只是之乎者也於經典的文字,不往修持中會;

猶如水上浮萍般的信念,面對眾生以非法獲得財富與權勢時,

如何能不隨波逐流?

唯有「守心城,奉戒律;行無越思,思無越行」,

將全部生命投入佛法的思維觀察與實踐,

才能抵禦眾生共業之狂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2015.7.10 良因法師 隨筆 佛眼遠和尚曰: 「蒞眾之容,必肅於閒暇之日;對賓之語,當嚴於私昵之時。 林下人發言用事,舉措施為,先須籌慮,然後行之,勿倉卒暴用。 或自不能予決,應須諮詢耆舊,博問先賢,以廣見聞。補其未能,燭其未曉。 豈可虛作氣勢,專逞貢高,自彰其醜。 《與真牧書》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5.7.10 良因法師 隨筆 佛眼遠和尚曰: 「蒞眾之容,必肅於閒暇之日;對賓之語,當嚴於私昵之時。 林下人發言用事,舉措施為,先須籌慮,然後行之,勿倉卒暴用。 或自不能予決,應須諮詢耆舊,博問先賢,以廣見聞。補其未能,燭其未曉。 豈可虛作氣勢,專逞貢高,自彰其醜。 《與真牧書》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4.12.17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道學行義,純誠厚德,有古人之風。安重寡言,尤為士大夫尊敬。 嘗曰:「眾人之所忽,聖人之所謹。 況為叢林主,助宣佛化,非行解相應,詎可為之。」 要在時時檢責,勿使聲名利養,有萌於心。 儻法令有所未孚,衲子有所未服,當退思修德,以待方來。 《記聞》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4.12.17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道學行義,純誠厚德,有古人之風。安重寡言,尤為士大夫尊敬。 嘗曰:「眾人之所忽,聖人之所謹。 況為叢林主,助宣佛化,非行解相應,詎可為之。」 要在時時檢責,勿使聲名利養,有萌於心。 儻法令有所未孚,衲子有所未服,當退思修德,以待方來。 《記聞》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4.12.15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先哲言學道,悟之為難。 既悟,守之為難。 既守,行之為難。 今當行時,其難又過於悟守。 蓋悟守者,精進堅卓,勉在己躬而已。 惟行者,必等心死誓,以損己益他為任。 若心不等,誓不堅,則損益倒置,便墮為流俗阿師,是宜祗畏。」 《與虞察院書》
Thumbnail
2014.12.15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先哲言學道,悟之為難。 既悟,守之為難。 既守,行之為難。 今當行時,其難又過於悟守。 蓋悟守者,精進堅卓,勉在己躬而已。 惟行者,必等心死誓,以損己益他為任。 若心不等,誓不堅,則損益倒置,便墮為流俗阿師,是宜祗畏。」 《與虞察院書》
Thumbnail
2014.11.11 良因法師 隨筆 湛堂謂妙喜曰: 參禪須要識慮高遠,志氣超邁。出言行事,持信於人。 勿隨勢利苟枉,自然不為朋輩描摸,時所上下也。 《寶峰記聞》 【演蓮法師譯文】 更不可隨順勢力,為貪圖財利而做出有損出家人形象的事。 良因贊曰: 無量劫來煩惱如山之巨,業障如海之深,如何能超越?
Thumbnail
2014.11.11 良因法師 隨筆 湛堂謂妙喜曰: 參禪須要識慮高遠,志氣超邁。出言行事,持信於人。 勿隨勢利苟枉,自然不為朋輩描摸,時所上下也。 《寶峰記聞》 【演蓮法師譯文】 更不可隨順勢力,為貪圖財利而做出有損出家人形象的事。 良因贊曰: 無量劫來煩惱如山之巨,業障如海之深,如何能超越?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7.10 良因法師 隨筆 演祖謂郭功輔曰: 「人之性情,固無常守,隨化日遷。 自古佛法,雖隆替有數,而興衰之理未有不由教化而成。 昔江西南嶽諸祖之利物也,扇以淳風,節以清淨,被以道德,教以禮義, 使學者收視聽,塞邪僻,絕嗜欲,忘利養。 必欲參究此道,要須確志勿易,以悟為期。 《坦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7.10 良因法師 隨筆 演祖謂郭功輔曰: 「人之性情,固無常守,隨化日遷。 自古佛法,雖隆替有數,而興衰之理未有不由教化而成。 昔江西南嶽諸祖之利物也,扇以淳風,節以清淨,被以道德,教以禮義, 使學者收視聽,塞邪僻,絕嗜欲,忘利養。 必欲參究此道,要須確志勿易,以悟為期。 《坦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7.6 良因法師 隨筆 演祖謂佛鑒曰: 「住持之要,臨眾貴在豐盈,處己務從簡約。其餘細碎,悉勿關心。 用人深以推誠,擇言故須取重。 言見重則主者自尊,人推誠則眾心自感。 尊則不嚴而眾服,感則不令而自成。 自然賢愚各通其懷,大小皆奮其力。 《與佛鑒書見蟾侍者日錄》 【演蓮法師譯文】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7.6 良因法師 隨筆 演祖謂佛鑒曰: 「住持之要,臨眾貴在豐盈,處己務從簡約。其餘細碎,悉勿關心。 用人深以推誠,擇言故須取重。 言見重則主者自尊,人推誠則眾心自感。 尊則不嚴而眾服,感則不令而自成。 自然賢愚各通其懷,大小皆奮其力。 《與佛鑒書見蟾侍者日錄》 【演蓮法師譯文】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6.23 良因法師 隨筆 演祖曰: 衲子守心城,奉戒律,日夜思之,朝夕行之。 行無越思,思無越行。 有其始而成其終,猶耕者之有畔,其過鮮矣。 【演蓮法師譯文】 法演禪師說: 做到行解相應,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這樣自始至終保持不變,必有成就。猶如耕田一樣,中邊俱到,就不會有荒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6.23 良因法師 隨筆 演祖曰: 衲子守心城,奉戒律,日夜思之,朝夕行之。 行無越思,思無越行。 有其始而成其終,猶耕者之有畔,其過鮮矣。 【演蓮法師譯文】 法演禪師說: 做到行解相應,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這樣自始至終保持不變,必有成就。猶如耕田一樣,中邊俱到,就不會有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