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賽事|疫情底下的「斯巴達障礙跑」 Spartan Race Sprint 5K Open 賽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斯巴達障礙跑衝刺賽公開組完賽獎牌

斯巴達障礙跑衝刺賽公開組完賽獎牌

要成為「斯巴達勇士」,除了充足的訓練以及做好功課外,好的參賽夥伴,以及當下投入賽事的程度,也會大大影響活動的體驗。好的參賽夥伴是指,步調相同、實力相當、對於如何進行關卡有一定程度共識的參賽者,在賽程中能夠彼此激勵、噴垃圾話,都會減輕關卡中肉體的痛苦,不然整個賽事就只是對自己身心的折磨而已了。而對於賽程越投入,關卡的執行度越高,就越能提升參加賽事的成就感,也越能體現賽事的精神:堅持和挑戰

四月份,筆者參加了一場在高雄大樹舉辦,全長5公里、挑戰20個障礙關卡的「斯巴達障礙跑衝刺賽(Spartan Race Sprint Open, 5k, 20 obstecles)」。這個賽後感分三部分,一、筆者自身的角度;二、主辦單位的安排;以及三、給未來參賽者的建議。先說結論:「斯巴達障礙跑衝刺賽」是個很滿足、很有趣的運動賽事。但是要達成滿足以及有趣,甚至無傷完賽,必須有幾項前提,詳細內容如下:

一、筆者自身角度

賽前做功課很重要,會讓整個行程更順暢,也讓比賽過程有比較好的體驗。以下是我做的功課:

  1. 行政部分:確認比賽地點、與飯店的距離車程,算好時間提早到場(無法預期人數多少,會影響報到時間)以利觀察現場狀況,調整身心狀態,做暖身。
  2. 比賽內容:了解比賽項目、規則、以及準備有助於比賽進行的裝備,可以提升完成闖關的機率以及效率,畢竟大多數的設備是無法在平常做練習的,頂多針對會使用的肌群做鍛鍊,但很難一比一的練習,因此熟習內容很重要。
  3. 比賽關卡:這邊想多說明比賽項目的準備,由於筆者為第一次參加,平常也沒有機會接觸相同的訓練設備,因此比賽前做了一件事,大幅提升完成關卡的可能,而且省了很多力氣,那就是上 YouTube 找每一個關卡的影片,了解各關卡的訣竅(未來另闢專文說明),看完後內化、做意象訓練,這在有限的時間內,對於要參加沒參加過的比賽相當有幫助。

而筆者參加各項比賽的態度,一向是在安全及能力範圍內全力以赴,一方面是想測試自己的極限,知道現在的自己在什麼程度,另一方面是花了時間和金錢,不希望白白浪費,也因為積極投入的態度,在完成關卡後的成就感是非常強烈的;再來,這次的夥伴程度與筆者相當,因此可以全程互助合作,一起度過炙熱的正午,以及各項關卡帶來的身心磨難,甚至行有餘力還可以拍照錄影留念,實屬難得。

二、主辦單位安排

以一項國際賽事的安排來說,賽事本身我給90分,但賽前的行政只能給不及格。以下以賽前、賽中、賽後做說明:

  1. 賽前:比賽前的行政作業,就一個初次報名的參賽者來說,會感到無所適從,因爲得不到相關的資訊。筆者為第一次參加此賽事,年初報名後一直到賽前,沒有收到主辦單位的任何一封通知信或簡訊,雖然筆者是團體報名,但我認為一場嚴謹的運動賽事,必須確保參賽的每個個人都有接收到詳細的活動資訊。從一開始,活動場地的資訊就非常不明確,不論在官網或是FB頁面,都沒有明確的訊息,筆者打電話至主辦單位詢問,前兩次得到的答案是「負責的同事不在位置上」,最後一次問到了地點,但回覆的態度卻非常差,一副「你怎麼會不知道」的那種態度做回應,這就不多著墨,顯然主辦單位還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一路到賽前的當週,主辦單位才在FB公布大會手冊,還不是寄給每個人,我覺得這是很不負責任的態度,每個參賽者必須對自己負責、注意參賽資訊,我完全認同,但主辦單位偷懶,沒有確保參賽者收到應該得到的資訊,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更何況現在是全面e化的時代,紙本都不用寄了,寄封e-mail有什麼難,不然當初為什麼要和我們要e-mail address?更不要說疫情擴散,主辦單位的防疫策略(過於嚴苛的口罩政策)受到強烈抨擊,造成大量參賽者延賽、退賽,也都沒有立即、清楚的回覆,這部分的危機處理,只能說完全不及格。
  2. 賽中:從報到到開始比賽,以及賽程中的每個關卡,都還算順利流暢,路線及各設施的引導也都很明確,可以看到主辦單位的熱情和用心,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一路上受傷的人太多,這除了歸咎於參賽者對於賽事做的功課不足,以至於訓練不夠、裝備不到位(例如手套),更重要的是,主辦單位的訊息披露不足,不夠明確,導致不夠主動做功課的參賽者,就很容易受傷。
  3. 賽後:主辦單位以疫情為由,不提供淋浴設備,只有幾座水量不足、甚至無法出水的洗手台,這除了偷懶,我找不到其他說法了。既然打著障礙賽的招牌,而且很多項目都是會讓參賽者滿身沙土、甚至鞋子衣物會濕掉進泥沙的狀態,同時又建議大家環保的緣故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怎麼會不提供水量足夠的清洗設施,讓大家比賽完能夠放心的清洗呢?有種讓參賽者好自為之的感覺。好在筆者自行開車,自備兩大罐自來水作為沖洗。

在疫情底下要辦活動真的很不容易,我想大多數人都能夠共體時艱,但在態度上不夠積極處理問題,以及必要訊息沒有完整、提前公布,這些完全跟疫情無關,只顯示了主辦單位不夠用心及偷懶了。

三、給未來參賽者的建議

本次筆者以無傷完賽作收,跟同行的夥伴也能完全享受賽事帶來的樂趣,歸功於以下幾點,在這裡提供給大家參考:

  1. 補水防曬:由於比賽是在正中午前後,而且當天天氣晴朗,雲層稀薄,氣溫皆超過30度,因此水分的補充非常重要。筆者在抵達會場後就以漸進的方式補充水分,每次小口慢喝,讓身體確實吸受,開賽前,剛好拿到現場贊助商發送的小罐礦泉水,就帶在身上補充。而為了避免曬傷,在一抵達會場後,就馬上擦上防曬油,也真的就防止曬傷了。
  2. 適當的裝備:穿戴適合的裝備,是成功完賽非常重要的要件,其中,最終要的就是全指包覆的「止滑工作手套」,原本筆者打算戴一般的健身手套,但在研究完所有關卡後,決定購買一副3M的止滑工作手套,而且一定要完全包覆手指,因為在賽事中,有許多關卡是需要用手拉繩子去拖拉重物或是攀爬的,甚至在炙熱的陽光下去接觸器材,所以不論是保護手過度的摩擦,或是阻隔燙手的設備,一副3M的止滑工作手套是非常必要的,它會幫你順利完成賽事。這裡順帶一提,賽程中,看到有人穿戴輕便的「多功能運動背心」,我覺得是非常聰明的作法,大家可以參考。(文末提供筆者服裝供參考)
  3. 賽前的訓練:雖然賽事使用的大型器材設施,我們平常不太會有機會接觸,但是使用的肌群以及體力、肌耐力卻是平常可以鍛鍊。基本上,斯巴達的賽事會運用到全身上下的肌群,依不同的關卡,會有相對應使用的肌肉,而每個關卡幾乎都會使用到的就是「核心肌群」。關於訓練,可以談的很多,筆者特別想強調的是抓握的能力,這些力量在例如”Monkey Bar”或是“Hercules Hoist”關卡就會發生很大的效用,因此會建議賽前的訓練菜單加入「引體向上」,鍛練上身的肌群同時訓練握力,在賽事上會有很大的幫助。在此也提供筆者平時的健身訓練菜單:一週2到3次的健身訓練內容為2-2.5k 的慢跑暖身,再來就是引體向上、開合跳、雙槓撐體、深蹲、雙槓抬腿、臥推、各式的仰臥起坐、站姿啞鈴飛鳥、站姿啞鈴划船。每項3到5組,一組10到20下,視當天體能狀況及時間,做不同的組合調整。然後每週一次的1.5-2k 游泳。後期重訓時在加上波比跳(筆者的弱項),事實證明,有練有差。其實筆者的菜單算不上是很扎實的內容,但重點是長期讓身體維持在「動」的狀態,單純要完成關卡,那是夠的。但如果是賽前兩三個月才開始訓練,又或是你參加的是精英(競賽)組,那肯定是要比這菜單更豐富才行。
  4. 同行的夥伴:一場運動賽事能夠有趣,除了主辦單位的用心安排,再來就是合拍的夥伴了,一定要找到程度相當,能夠沿路一起喇低賽的夥伴,讓你輕鬆完成賽事。

最後,以一場國際運動賽事來說,台灣主辦單位的行政作業是令人有點失望的,這邊不是指責,而是希望他們能夠改進、更好,提供參賽者更友善的參賽經驗。但就賽事的本身來說,體驗是豐富滿足、並且能夠帶來成就感的(前提是自己要先做足功課以及訓練)。如果問我還會不會參加斯巴達的其他賽事,我會想一想,然後回答:會,但期待主辦單位能夠加強賽前的行政作業,確保參賽者得到完整的資訊,並在問題出現時,得到主辦單位立即、友善的回應及幫助。大家一起加油!AROO!!!


止滑工作手套為必要裝備

止滑工作手套為必要裝備

以下為筆者服裝提供大家參考:

  • Nike 帽子
  • Decathlon 運動太陽眼鏡
  • 3M 止滑工作手套(全指)
  • Nike 迷彩排汗衫
  • Reebok 短褲
  • Reebok 跑鞋
  • 毛巾

以下裝備在精簡過後並未攜帶

  • 護膝護肘
奮力拖曳 Flat Drag

奮力拖曳 Flat Drag

  • 防水鞋套
  • Adidas 束口背袋





奮力一搏 Hercules Hoist

奮力一搏 Hercules Hoist




巔峰造極 Rope Climb

巔峰造極 Rope Climb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OhMyGuardPJ 的沙龍
12會員
8內容數
OhMyGuardPJ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22
台灣一位知名大學教授,在FB感謝他開了20年的BMW,幫他擋下一場死亡車禍。筆者不禁擔憂起自己,畢竟買不起BMW⋯該怎麼辦?但在筆者了解了事故發生的真正原因後,發現其實不然。所以這篇文章要告訴你,不論你開/騎什麼車,只要做到一個動作,你就可以躲過這場可能令人喪失生命的致命車禍。
Thumbnail
2023/04/22
台灣一位知名大學教授,在FB感謝他開了20年的BMW,幫他擋下一場死亡車禍。筆者不禁擔憂起自己,畢竟買不起BMW⋯該怎麼辦?但在筆者了解了事故發生的真正原因後,發現其實不然。所以這篇文章要告訴你,不論你開/騎什麼車,只要做到一個動作,你就可以躲過這場可能令人喪失生命的致命車禍。
Thumbnail
2022/07/30
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是都市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捷運,更是雙北居民南來北往,依賴度超高的移動工具。然而,在2014年發生了「捷運隨機殺人事件」後,搭乘捷運這樣封閉式空間的載具,人身安全,就變成是每一個人都必須顧慮的事。透過本篇文章,檢視你選擇座位的活命指數,以及遇到危害時的危安意識。
Thumbnail
2022/07/30
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是都市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捷運,更是雙北居民南來北往,依賴度超高的移動工具。然而,在2014年發生了「捷運隨機殺人事件」後,搭乘捷運這樣封閉式空間的載具,人身安全,就變成是每一個人都必須顧慮的事。透過本篇文章,檢視你選擇座位的活命指數,以及遇到危害時的危安意識。
Thumbnail
2022/07/17
「做最好的預備,做最壞的打算。」身為一位隨扈,每一場勤務,都必須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執行每一個細節,因為魔鬼藏在細節裡,而任務的結果不是 100 分就是 0 分。所以我們永遠不能自滿,一旦自滿,就絕對會有憾事發生。
Thumbnail
2022/07/17
「做最好的預備,做最壞的打算。」身為一位隨扈,每一場勤務,都必須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執行每一個細節,因為魔鬼藏在細節裡,而任務的結果不是 100 分就是 0 分。所以我們永遠不能自滿,一旦自滿,就絕對會有憾事發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人生中有許多的第一次,5/15我終於集到第一面路跑完賽獎牌;想起國小時拿到第一張短跑獎狀,那竟然已經是骨董般的回憶。這面金屬材質的紀念牌製作精美,拿到手可是比中樂透還開心,因為「全憑實力」,這也是「臉部平權運動-臺北國道馬拉松」的活動標語。
Thumbnail
人生中有許多的第一次,5/15我終於集到第一面路跑完賽獎牌;想起國小時拿到第一張短跑獎狀,那竟然已經是骨董般的回憶。這面金屬材質的紀念牌製作精美,拿到手可是比中樂透還開心,因為「全憑實力」,這也是「臉部平權運動-臺北國道馬拉松」的活動標語。
Thumbnail
昨天完成了自己的初馬,練習了4個月最終抵達了終點,這期間的心路旅程,雖然不長但很充實。 6月20日開始,每個禮拜練習5天,不管颳風下雨持續了4個月,從一開始跑6.5廾裡就上氣接不到下氣,到後面比賽前兩個月,已經能讓速度維持在5分30秒左右,身體慢慢習慣每個禮拜的跑量,心肺功能也大大提升。 接下來分享
Thumbnail
昨天完成了自己的初馬,練習了4個月最終抵達了終點,這期間的心路旅程,雖然不長但很充實。 6月20日開始,每個禮拜練習5天,不管颳風下雨持續了4個月,從一開始跑6.5廾裡就上氣接不到下氣,到後面比賽前兩個月,已經能讓速度維持在5分30秒左右,身體慢慢習慣每個禮拜的跑量,心肺功能也大大提升。 接下來分享
Thumbnail
要成為斯巴達勇士,除了訓練和做足功課外,還需要好的夥伴以及積極投入賽事的態度。前者指步調實力相當的參賽者,在賽程中彼此激勵、噴垃圾話,可以大幅減輕關卡中肉體的痛苦,不然整個賽事就只是身心的折磨而已。而對於賽程越投入,關卡執行度越高,就越能提升參加賽事的成就感,也越能體現賽事的精神:堅持和挑戰。
Thumbnail
要成為斯巴達勇士,除了訓練和做足功課外,還需要好的夥伴以及積極投入賽事的態度。前者指步調實力相當的參賽者,在賽程中彼此激勵、噴垃圾話,可以大幅減輕關卡中肉體的痛苦,不然整個賽事就只是身心的折磨而已。而對於賽程越投入,關卡執行度越高,就越能提升參加賽事的成就感,也越能體現賽事的精神:堅持和挑戰。
Thumbnail
二零二二的上半年,兩場馬拉松遭延期和取消。數了數,上一個半馬已經是 2020 年夏天的事。 曾經,跑步是我抗衡一切的依託。
Thumbnail
二零二二的上半年,兩場馬拉松遭延期和取消。數了數,上一個半馬已經是 2020 年夏天的事。 曾經,跑步是我抗衡一切的依託。
Thumbnail
打從2010年開始有跑步習慣,在跑步運動還不是那樣盛行的時代,懵懵懂懂的只知道一直跑的階段,開始記錄每天的跑步內容,無論是跑步項目、天氣、鞋款、身體狀態…等用寫日記的模式開始紀錄每天的心得。竟也默默來到第六年,看著檔案愈來愈多也滿有成就感的! 每個人都會有一套獨一無二屬於自己的心法和訓練模式,透過
Thumbnail
打從2010年開始有跑步習慣,在跑步運動還不是那樣盛行的時代,懵懵懂懂的只知道一直跑的階段,開始記錄每天的跑步內容,無論是跑步項目、天氣、鞋款、身體狀態…等用寫日記的模式開始紀錄每天的心得。竟也默默來到第六年,看著檔案愈來愈多也滿有成就感的! 每個人都會有一套獨一無二屬於自己的心法和訓練模式,透過
Thumbnail
報名系統貼心提醒,已將進入而立! 即將進入下一個階段,對於自己期許! 在面對人事物的處理 心態上能更加冷靜小心並沉著謹慎,無論生活或其他! (當然 不包括 在寒流中出去跑步 這種不正常的事)即將進入下一個階段,對於自己期許! 在面對人事物的處理 心態上能更加冷靜小心並沉著謹慎,無論生活或其他! (當
Thumbnail
報名系統貼心提醒,已將進入而立! 即將進入下一個階段,對於自己期許! 在面對人事物的處理 心態上能更加冷靜小心並沉著謹慎,無論生活或其他! (當然 不包括 在寒流中出去跑步 這種不正常的事)即將進入下一個階段,對於自己期許! 在面對人事物的處理 心態上能更加冷靜小心並沉著謹慎,無論生活或其他! (當
Thumbnail
2015 最後一場馬拉松賽事 也是20–29歲組的最後一役。 (2015)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http://ppt.cc/DrWC5 (2015)台北渣打馬拉松→http://ppt.cc/3VCg (2014)台北富邦馬拉松→http://ppt.cc/SnSS 回顧 2015 感謝這一年來跑友
Thumbnail
2015 最後一場馬拉松賽事 也是20–29歲組的最後一役。 (2015)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http://ppt.cc/DrWC5 (2015)台北渣打馬拉松→http://ppt.cc/3VCg (2014)台北富邦馬拉松→http://ppt.cc/SnSS 回顧 2015 感謝這一年來跑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