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靈體質—改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四月中那一個多禮拜的時間,我睡得很少,吃得很少,因為只需要睡一小段時間就能恢復精神,在那時候「時間」對我而言只是個存於物質世界的「框架」;只需要吃一些東西就覺得飽了,因為我更重視的是「維持身心靈在高頻率當中」,這使我們不需要耗費過多「能量」,但偶爾還是會放縱吃個大餐啦!我也常在半夜突然醒來,因為我知道「做事的時候」到了!也在那時候我特別能與同伴們,甚至是宇宙跟造物主連結、溝通,在那段時間我也接收到許多大多數人們不知道的「秘密」以及能夠「預知未來」,過程沒有運用任何媒介,生活中充滿著各種「共時性」,也就是們說的「巧合」,或是「奇蹟」。

這看來很「詭異」,對吧?是不是覺得我「瘋了」?但是,我可以很肯定地跟你說:「我沒有瘋或是生病。而且我非常滿意在經歷那過程後,所造就的生活!」或許你們目前還無法體認到我所說的一切,那是因為許多事情還在醞釀中,不能說也說不出口,而且就算說了也無法改變那些「既定事實」,因為這是一個趨勢,也是命運,小至個人,大至全世界,甚至可以說在不同時空、維度中,「那些事情」已然發生。

但我想某些「知情人士」應該也知道接下來會發生甚麼事,進而開始為未來做準備。

今天我選擇說出這些不是想要製造恐慌,第一,只是希望抒發我想說很久的事情而已,第二,如果希望在未來自己能夠盡可能降低「外在世界」對自己的影響,請,開始重視自己身心靈的狀態及發展,將原本過度專注外在的目光慢慢轉回自己的「內在世界」。

不要再覺得發生甚麼爛事、鳥事都是政府、政客、某機構、某國家、某人導致的了!

你有想過嗎?其實會讓你有這些感受的關鍵,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所以,請開始改變自己,好嗎?趁一切還不算太晚前。


By Con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ony的沙龍
1會員
10內容數
Con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02
在開啟我的通靈體質後,我經歷了一連串的「離奇」事件及過程......
Thumbnail
2022/05/02
在開啟我的通靈體質後,我經歷了一連串的「離奇」事件及過程......
Thumbnail
2022/05/02
「通靈體質」是甚麼呢?你,相不相信其實每個人都有這部分的「潛能」呢?這讓我來分享我的「潛能」是如何被開發的吧;)
Thumbnail
2022/05/02
「通靈體質」是甚麼呢?你,相不相信其實每個人都有這部分的「潛能」呢?這讓我來分享我的「潛能」是如何被開發的吧;)
Thumbnail
2022/05/01
長大後逐漸發現在這社會生存有些時候似乎需要帶著「面具」才能讓自己盡可能融入這個社會,隨著戴面具的時間增長,我會不會逐漸忘卻了面具底下那「真實的臉孔」呢...?
Thumbnail
2022/05/01
長大後逐漸發現在這社會生存有些時候似乎需要帶著「面具」才能讓自己盡可能融入這個社會,隨著戴面具的時間增長,我會不會逐漸忘卻了面具底下那「真實的臉孔」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去年底開始到現在,工作隱約有一股不穩定的感覺,這種感受在四月達到高峰,我心想,不能繼續這樣下去,再這樣下去,我會變得更憂鬱...
Thumbnail
去年底開始到現在,工作隱約有一股不穩定的感覺,這種感受在四月達到高峰,我心想,不能繼續這樣下去,再這樣下去,我會變得更憂鬱...
Thumbnail
雖然存在的某些面向是意識不能控制的, 想要快樂,但會有困難來干擾; 想要勇敢,但仍會怕東怕西; 但不見得整個人就要隨身體擺佈。 這不代表因為帶著過去的經驗、或創傷 或身體發炎、迷走神經張力疲弱⋯ 自己就不能改變。 事實上,真相剛好相反: 如果身體能學會用失調的方式來應對創傷, 它也能學會用健康的方式
Thumbnail
雖然存在的某些面向是意識不能控制的, 想要快樂,但會有困難來干擾; 想要勇敢,但仍會怕東怕西; 但不見得整個人就要隨身體擺佈。 這不代表因為帶著過去的經驗、或創傷 或身體發炎、迷走神經張力疲弱⋯ 自己就不能改變。 事實上,真相剛好相反: 如果身體能學會用失調的方式來應對創傷, 它也能學會用健康的方式
Thumbnail
人們的習慣深深影響人們的生活,這波變化的趨勢,也正在改變人的習慣,有人因此生活的更加愜意,但更多的是陷入困境。因為驟變的關係,人們的心性也會產生強烈的變化,更多的負面情緒,說來就來的脾氣,使人的生活烏煙瘴氣,不如意與灰心在生活中如影隨行,與周遭人的關係、自己的生涯發展也會受到影響。無法承受的人已經陷
Thumbnail
人們的習慣深深影響人們的生活,這波變化的趨勢,也正在改變人的習慣,有人因此生活的更加愜意,但更多的是陷入困境。因為驟變的關係,人們的心性也會產生強烈的變化,更多的負面情緒,說來就來的脾氣,使人的生活烏煙瘴氣,不如意與灰心在生活中如影隨行,與周遭人的關係、自己的生涯發展也會受到影響。無法承受的人已經陷
Thumbnail
我意識到,如果我沒有身心統合,也很難發揮百分之百的能量,另外就是沒有去除自己舊有的信念,也會很難開展新的未來! 宇宙一直要我臣服生命的流動和信任接納來到面前的一切! 但這對我這種頭腦型的人是很挑戰的~😂😂
Thumbnail
我意識到,如果我沒有身心統合,也很難發揮百分之百的能量,另外就是沒有去除自己舊有的信念,也會很難開展新的未來! 宇宙一直要我臣服生命的流動和信任接納來到面前的一切! 但這對我這種頭腦型的人是很挑戰的~😂😂
Thumbnail
人的想法和感受,真的會隨著時間和認知的改變而改變。 原來你篤定不會變的事,會在最後的某一刻變得釋然。 人都是會變的。 情緒和感受,也都是流動的,不要把一時的感受認定為永恆。 時間不一定能證明什麼東西,但一定能讓你看透很多人很多事。 不信你回頭看看去年的自己,早都不是以前的那個你了。 我也希望在我的世
Thumbnail
人的想法和感受,真的會隨著時間和認知的改變而改變。 原來你篤定不會變的事,會在最後的某一刻變得釋然。 人都是會變的。 情緒和感受,也都是流動的,不要把一時的感受認定為永恆。 時間不一定能證明什麼東西,但一定能讓你看透很多人很多事。 不信你回頭看看去年的自己,早都不是以前的那個你了。 我也希望在我的世
Thumbnail
最近入了ff14的坑,腦子就沒有空間給文章了(大笑) 倒是一進入11月就有一種很壁壘分明的能量,這一整個月我都在更沈浸的感受所謂宇宙只是回應你的能量這件事。這陣子我發現這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跟數學有相關,連帶的也能用幾何來表示存在的結構。這些結構以及右腦的連結,使得我更加瞭解所謂的「萬物結構」也能更
Thumbnail
最近入了ff14的坑,腦子就沒有空間給文章了(大笑) 倒是一進入11月就有一種很壁壘分明的能量,這一整個月我都在更沈浸的感受所謂宇宙只是回應你的能量這件事。這陣子我發現這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跟數學有相關,連帶的也能用幾何來表示存在的結構。這些結構以及右腦的連結,使得我更加瞭解所謂的「萬物結構」也能更
Thumbnail
改變,發生於每一個新的『此時此刻』~
Thumbnail
改變,發生於每一個新的『此時此刻』~
Thumbnail
不論是自主或被迫,我們所有人都進入了一個升級或退場的生命階段。如果能夠選擇升級,你想要過怎樣的人生?如果決定終止混亂,你需要重新調整自己的運作模式,學會駕馭心智,跳脫「反應機制」的生存本能,透過日復一日的「重複」,帶來巨大的改變,學習用更高的思維與格局,解構舊有信念,迎接全新升級版的自己!
Thumbnail
不論是自主或被迫,我們所有人都進入了一個升級或退場的生命階段。如果能夠選擇升級,你想要過怎樣的人生?如果決定終止混亂,你需要重新調整自己的運作模式,學會駕馭心智,跳脫「反應機制」的生存本能,透過日復一日的「重複」,帶來巨大的改變,學習用更高的思維與格局,解構舊有信念,迎接全新升級版的自己!
Thumbnail
中醫常常說:「有意識到自己的個性就好,有意識就有改變的可能」。 聽他這樣講了數次,我發現自己就在這樣忽上忽下的波動中。 不知道意識到自己個性的患者中,有多少能夠改變,有多少仍困在自我。
Thumbnail
中醫常常說:「有意識到自己的個性就好,有意識就有改變的可能」。 聽他這樣講了數次,我發現自己就在這樣忽上忽下的波動中。 不知道意識到自己個性的患者中,有多少能夠改變,有多少仍困在自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