繳稅啦~報稅時的薪資所得,就是薪資條上的總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來個簡單扼要結論,同一個年度當中員工個人拿到的薪資條,當中的各項加項就會是你每年報所得稅時的【薪資所得】,但似乎還是有點差異,這篇就是告訴你差在哪。
每年5月是所得稅的開徵期間,所得稅分為「個人綜合所得稅(簡稱綜所稅)」與「營利事業所得稅(簡稱營所稅)」,本篇對於〔綜所稅〕與〔薪資條〕的關係提供小小見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0年度綜所稅結算申報期限,原定111年5月31日展延至111年6月30日
也就是說申報的文件、介面、國稅局寄給你的通知書上期限都是5月31日,因應疫情變化發布了政令自動展延一個月。
申報方式:人工申報、線上網頁版申報、財政部報稅軟體、手機報稅
登入認證方式:健保卡+註冊密碼、自然人憑證、電子憑證、戶號+查詢碼、行動身份識別、行動電話認證
政令宣導結束(啊~不是) 網路上有很多資訊教學國稅局也有提供諮詢服務,就不在這邊政令宣導了,基本上要你繳錢一定會讓你~非~常~方~便~,最好民眾就像安裝軟體那樣,無腦一直點下一步,然後繳錢。(錢錢入袋的聲音)
邏輯上來說按著步驟一直點下去不太會什麼的問題,不過想要能夠減少點稅,給誰扶養最划算(?),或是刷卡回饋多一點,就是各個所得人要花點心思去理解計算。畢竟每個人、每個家庭的情況不一樣,這篇文章的受眾主要是受薪階級。
如果有請專業人士申報綜所稅,就不用浪費時間...誒,不是,如果你是“授”薪階級的話看一下也好。

薪資條明細

下圖以薪資4萬元來舉例,也就是本薪加伙食費。有些資方號稱的員工薪資可能包羅萬象,之後有機會在細節的分析薪資條細項,別被老闆呼隆了!
薪資條
綜所稅中的薪資所得定義
職務上或工作上所取得的各種收入,包括薪金、俸給、工資、津貼、歲費、獎金、紅利、各種補助費和其他的給與(如車馬費等),但為雇主之目的,執行職務而支領之差旅費、日支費及加班費不超過規定標準者,及依所得稅法第4條規定免稅之項目,不在應稅薪資所得範圍內。
【會計人員稱為薪資所得扣繳】
綜所稅是申報【前一年的所得】,也就是說今年2022年申報的是2021年的所得。〈2022年如果可以申報2022年所得會不會太神奇?〉
綜所稅的納稅義務人申報時的薪資所得,會是該年度各曾任職之公司、各個月份薪資條加總後的數字,黃色中打勾部份就是會計入〔薪資所得〕的項目。打叉部分是自提退休金可自薪資所得扣除,通常薪資所得高者節稅效果明顯,以我過往的經驗幾乎不會有員工自提,就不多提了。

「退稅」是什麼情況呢?

看到薪資條〔代扣項〕下的〔所得稅〕,稱《代扣所得稅》是預繳的概念,公司每月幫你先繳稅給政府,申報人在年度申報時,計算所得額。而每月薪資所得稅額的計算有兩種方式:
  1. 薪資所得扣繳稅額表:每年都會公佈的級距表,依照受薪者領的薪資與扶養親屬數量,推算出預扣的稅額,通常用在固定薪資者。〈薪資所得扣繳稅額表無配偶及受扶養親屬者之起扣標準,111年度為86,001元。〉
  2. 每次領取之薪資乘5%稅率:通常用在發放獎金或是非固定薪資者的情況。上圖的釋例即採用5%來計算,也就是1,880=37,600*5%。〈扣繳稅額不超過2,000元者,免予扣繳,本文為了讓讀者方便理解因此表格中呈現出來。〉
那麼~這個公司幫我繳的所得稅會在哪裡呢?
下圖是整個綜所稅的計算架構,每個方框都可能有更細項的說明,可以再去參考國稅局網站,或是〈所得稅制度-各類所得扣繳〉一文。
綜合所得稅架構圖
公司幫員工預繳的所得稅,加總後會在「扣繳稅額」中,因此當你的〔應納稅額〕小於〔扣繳稅額〕時,就可以退稅囉!
會退稅的情況常見於社會新鮮人,因為整年度的所得還不高,比較有機會退稅。其他還有扶養親屬等等情況,那麼就之後有機會再說囉。

所得總額-扣除額=所得淨額

【(綜合)所得總額】包括營利、執行業務、薪資、利息、租賃、權利金、自力耕作漁牧林礦、財產交易、競技競賽及機會中獎之獎金或給與、退職所得,以及其他所得。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和申報受扶養的親屬,全年所取得以上各類所得的合計,就是綜合所得總額。(所得稅法第14條
基於量能課稅原則,各項所得的扣除額概念就是保障納稅人有基本的所得可以生活,也可以類比為納稅人取得這個所得而需付出的成本。而扣除額大多會訂立一個定額、費用率來簡化報稅流程,若納稅人認為他這項所得的成本比規範的還要多,可以選擇採《列舉扣除額》的方式,列示各項納稅義務人的成本,舉例來說藝人的所得很高,但他取得這所得所帶來的成本往往超過規範的扣除額,報稅時他可以附上證明單據列舉出他的成本,就可以比規範的扣除額還要多。
在年度報稅時每一項所得有其扣除額,本篇主要針對薪資所得來解析,薪資有《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每人每年為200,000元(所得稅法第17條第1項第2款第3目之2),不過薪資所得難以用列舉的方式,舉證納稅人的成本,因此通常就是定額的每人每年20萬元,僅得就其全年薪資所得總額全數扣除,也就是說:
  • A員薪資總所得15萬元(小於20萬):特別扣除額15萬,薪資所得淨額為0元
  • B員薪資總所得80萬元(大於20萬):特別扣除額20萬,薪資所得淨額為60萬元

本文圖文皆由優雅阿姨自行繪製與撰寫,若需轉載請說明出處!感謝。
若你喜歡這篇文章,可以點取右下角愛心,是優雅阿姨持續創作的動力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7會員
230內容數
職場難免有些吉白的人事物,但把腦袋弄的靈光一些,可以讓自己過得優雅一些。優雅阿姨認真寫寫,請帶一點點腦袋來看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屬於受雇人員的讀者們,應該相當熟悉我國的扣繳制度,所謂扣繳制度,即是機關、團體、學校、合夥、合作社是類機構,於給付薪資、利息、權利金、資遣費、獎金、盈餘等等款項時,依照扣繳率先行扣繳一部分,並且於每個月10日將所扣稅款向國庫繳清。簡單來說,於許多所得類型,所得人(如一般職員)並不會拿到全額所得,
Thumbnail
政府已向納稅人發出約244萬份個人報稅表,報稅截止日期為6月3日、電子報稅截止日期為7月3日。需在課稅年度結束後4個月內通知稅務局。薪俸稅計算方式為應課稅入息實額和入息淨額。2024/25課稅年度起實施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標準稅率兩級制。
Thumbnail
平均工資如何計算? 既然要算”平均工資”就是要把勞基法定義的工資全部納入計算。 不要說這個不是,那個也不是,其實全部都是。 勞基法第2條第1項第4款 平均工資:指計算事由發生之當日前六個月內所得工資總額除以該期間之總日數所得之金額。工作未滿六個月者,指工作期間所得工資總額除以工作期間之
Thumbnail
這是一篇介紹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方式、計算免稅額、申報流程和注意事項的文章。包含了報稅前的準備工作、申報流程、繳稅與退稅方式、稅額計算、申報原則、節稅基本步驟、特別扣除額、節稅技巧等內容。另外也介紹了其他可以幫助大家順利完成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和節稅的相關訊息。
Thumbnail
這是一篇介紹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方式、計算免稅額、申報流程和注意事項的文章。包含了報稅前的準備工作、申報流程、繳稅與退稅方式、稅額計算、申報原則、節稅基本步驟、特別扣除額、節稅技巧等內容。另外也介紹了其他可以幫助大家順利完成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和節稅的相關訊息。
Thumbnail
以下轉載我的E政府網站資訊 更新日期:民國113年4月29日 主要資料來源:財政部   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的月份已到來,本文將詳述應納稅額的計算方式與範例說明,讓您瞭解如何節稅以及預計要繳納的稅額會有多少。此外,於民國(以下同)113年申報綜合所得稅,每人基本生活費用為新臺幣(以下同)20萬
Thumbnail
5月1號開始,又到了報所得稅的日子 這幾年才發現收入內的所得類別代號51K,必要費用及成本預設是0。 年初的時候都會收到證券商寄的出借有價證券所得之手續費扣費證明單,請記得留著,怕不見得建議可以先用手機拍起來。 報所得稅時,再把51K的必要費用及成本改成你所得稅實際扣繳的手續費金額
Thumbnail
一年一度的報稅季節又來啦!此次「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整理最新報稅相關資料,一步一步跟著圖文走,輕鬆搞懂自己應準備哪些文件,才能有效節稅。 是報何時的所得?誰要一起報? 財政部說明,綜所稅是採「落後申報制」,每年5/1-5/31申報的是「上一個年度」的全年總所得。  再來,綜所稅是家戶申報制
公司要繳納營業稅和營所稅,這兩個稅項分別營業稅是對消費者課稅,營所稅是對公司課稅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闡述了公司在申報各類扣繳上最常遇到的項目-薪資所得的相關事項,包括薪資所得的定義、計算、董監酬勞、薪資所得之扣繳申報起扣點以及相關罰則等。此外,也提及外國特定專業人才在臺灣的薪資所得課稅相關優惠措施。
Thumbnail
  屬於受雇人員的讀者們,應該相當熟悉我國的扣繳制度,所謂扣繳制度,即是機關、團體、學校、合夥、合作社是類機構,於給付薪資、利息、權利金、資遣費、獎金、盈餘等等款項時,依照扣繳率先行扣繳一部分,並且於每個月10日將所扣稅款向國庫繳清。簡單來說,於許多所得類型,所得人(如一般職員)並不會拿到全額所得,
Thumbnail
政府已向納稅人發出約244萬份個人報稅表,報稅截止日期為6月3日、電子報稅截止日期為7月3日。需在課稅年度結束後4個月內通知稅務局。薪俸稅計算方式為應課稅入息實額和入息淨額。2024/25課稅年度起實施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標準稅率兩級制。
Thumbnail
平均工資如何計算? 既然要算”平均工資”就是要把勞基法定義的工資全部納入計算。 不要說這個不是,那個也不是,其實全部都是。 勞基法第2條第1項第4款 平均工資:指計算事由發生之當日前六個月內所得工資總額除以該期間之總日數所得之金額。工作未滿六個月者,指工作期間所得工資總額除以工作期間之
Thumbnail
這是一篇介紹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方式、計算免稅額、申報流程和注意事項的文章。包含了報稅前的準備工作、申報流程、繳稅與退稅方式、稅額計算、申報原則、節稅基本步驟、特別扣除額、節稅技巧等內容。另外也介紹了其他可以幫助大家順利完成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和節稅的相關訊息。
Thumbnail
這是一篇介紹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方式、計算免稅額、申報流程和注意事項的文章。包含了報稅前的準備工作、申報流程、繳稅與退稅方式、稅額計算、申報原則、節稅基本步驟、特別扣除額、節稅技巧等內容。另外也介紹了其他可以幫助大家順利完成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和節稅的相關訊息。
Thumbnail
以下轉載我的E政府網站資訊 更新日期:民國113年4月29日 主要資料來源:財政部   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的月份已到來,本文將詳述應納稅額的計算方式與範例說明,讓您瞭解如何節稅以及預計要繳納的稅額會有多少。此外,於民國(以下同)113年申報綜合所得稅,每人基本生活費用為新臺幣(以下同)20萬
Thumbnail
5月1號開始,又到了報所得稅的日子 這幾年才發現收入內的所得類別代號51K,必要費用及成本預設是0。 年初的時候都會收到證券商寄的出借有價證券所得之手續費扣費證明單,請記得留著,怕不見得建議可以先用手機拍起來。 報所得稅時,再把51K的必要費用及成本改成你所得稅實際扣繳的手續費金額
Thumbnail
一年一度的報稅季節又來啦!此次「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整理最新報稅相關資料,一步一步跟著圖文走,輕鬆搞懂自己應準備哪些文件,才能有效節稅。 是報何時的所得?誰要一起報? 財政部說明,綜所稅是採「落後申報制」,每年5/1-5/31申報的是「上一個年度」的全年總所得。  再來,綜所稅是家戶申報制
公司要繳納營業稅和營所稅,這兩個稅項分別營業稅是對消費者課稅,營所稅是對公司課稅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闡述了公司在申報各類扣繳上最常遇到的項目-薪資所得的相關事項,包括薪資所得的定義、計算、董監酬勞、薪資所得之扣繳申報起扣點以及相關罰則等。此外,也提及外國特定專業人才在臺灣的薪資所得課稅相關優惠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