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一定要結婚,另一種生命的想像。——立法委員范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生不一定要結婚,如果沒有遇到對的人。
這是某天我在聽由鏡好聽所製作的Podcast《診間裡的女人》第二季的最後一集,范雲在與主持人林靜儀對談中所說的一句話。
范雲,這個名字讀者們應該不陌生,除了目前為立法委員外,范雲也是台大社會系的副教授,長年在性別領域中耕耘,一位在學術及政治界極具盛名的女性,在這集Podcast的談話中,展現不同的一面,使得聽眾有機會瞭解她的生命歷程以及聽她談談為什麼她未選擇進入婚姻。
我想唯有瞭解社會上的單身女性族群選擇未婚的因素及心路歷程,才可以釐清或重新梳理婚育的意義為何。

並非有意識的選擇不婚

范雲提到因為三十歲時仍在國外攻讀博士,當時眼前的煩惱只有「是否能取得博士學位」,而學成歸國後,進入中研院工作,忙碌論文、教職等事務,一晃就三十五歲,那時候才開始思考是不是要結婚,而同時也有了「自己是不是會錯過些什麼」的念頭。
但是她並非一開始就拿定主意不結婚,也非一般我們認知的不婚主義者。只是在她意識到人生可以有婚姻這個選項時,已經三十五歲,而當時正好沒有一段處於穩定狀態的關係,因此在天時、地利、但人不和的情況下,就這樣不入婚姻之門,直至現今。當時少了一股水到渠成的力量促成她結婚,但她並不後悔,因為她滿意目前為止所做的人生選擇,每一個時刻都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所以挺愉快的。
並不是因為時間到了而隨便找個人完成終身大事,而是對於婚姻有更高的期待,對於伴侶揀選的冀望上無法滿足,所以決定不結婚,是一種寧缺勿濫的想法。

面對旁人眼光,如何調適?

坦白說,這社會對於不婚的女性(尤其過了35歲後),常帶有偏見,認為一定是個性有問題、古怪乖僻等負面因素,才沒有結婚。對於世俗的既定眼光,難免會受到一些影響,因此范雲在面對焦慮的時候喜歡看書,讓閱讀把自己發散的心稍稍安住,從書中找到一些療癒自己或者人生的解方。
若真的很難受的話,就讓自己抽離當下那個環境吧,找一個舒適的同溫層待著,認知到不是只有自己做了這樣的抉擇,在現今的社會,其實不婚的族群挺龐大的,和這些與自己頻率較為相近的人相處,或許也能減緩焦慮不安。

結婚並不意味單身狀態的終結

范雲提到一本書The New Single Woman,中譯書名為《老娘不想定下來》,書中提到其實單身和結婚、有小孩與否無關,因爲,有人即使結了婚,但在婚姻裡面備受折磨,被另一半冷落,嚐盡孤單的滋味,而反觀有些人未婚,但有一個穩定的交往對象或是情感有所寄託,做自己開心的事,過著自己滿意的生活,一點也不覺得孤單。
因此這本書提出了這樣的論述,決定快樂的因素並不在於是否有結婚,而是有沒有一段品質良好的親密關係

每個人都需要學會自處

單身是一種連續狀態,人生注定有一段時間會是單身狀態,雖然結了婚、生了小孩,但可能晚年時配偶先離世或是子女不在身邊,因此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和自己相處,就像日本暢銷書《一個人的老後》當中,作者上野千鶴子提到不同以往我們對於年老的想像,在現代的社會當中,體認「老」這件事已經是一門不可或缺的學問,要怎麼安適好自己在年邁後身、心、靈的平衡,把自己過得優雅從容,才是最重要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29內容數
一些我想說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tacy 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總免不了愛和他人比較,非得比個孰高孰低,從小時候讀書開始就比成績,到出社會後比工作薪水、家庭婚姻等等,什麼都能比⋯⋯
在培仁媽媽身上學習如何簡單的生活,從料理中找到生活哲學。
一個迷惘大學生對未來的想法。如何走出迷惘?迷惘是壞事嗎?
從日本這個城市來看地方政府破後如何重建政府。
2021年只剩下兩個月的日子,今年即將結束了。每到這個時節,傍晚天黑的特別快,獨自走在街頭的夜晚,總會想起一些無論好或壞的回憶,總讓人在這樣的氣氛中暗暗感傷。 在時間的洪流中,人顯得如此渺小,我們無力對抗它的無情殘酷,時間帶走我們曾擁有的,但同時它也帶來新的,每天重複過活的我們,在年末之際,驚鴻一瞥
人總免不了愛和他人比較,非得比個孰高孰低,從小時候讀書開始就比成績,到出社會後比工作薪水、家庭婚姻等等,什麼都能比⋯⋯
在培仁媽媽身上學習如何簡單的生活,從料理中找到生活哲學。
一個迷惘大學生對未來的想法。如何走出迷惘?迷惘是壞事嗎?
從日本這個城市來看地方政府破後如何重建政府。
2021年只剩下兩個月的日子,今年即將結束了。每到這個時節,傍晚天黑的特別快,獨自走在街頭的夜晚,總會想起一些無論好或壞的回憶,總讓人在這樣的氣氛中暗暗感傷。 在時間的洪流中,人顯得如此渺小,我們無力對抗它的無情殘酷,時間帶走我們曾擁有的,但同時它也帶來新的,每天重複過活的我們,在年末之際,驚鴻一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身為已婚人士的我,從小就沒有特別嚮往婚姻,也不認為一定要結婚生小孩,至今仍認為選擇獨身抑或是步入婚姻都各有優缺點,從來不會鼓吹身邊的朋友結婚或生小孩。 在《別在該動腦子的時候動感情》這本書中可以看到作者楊珈珈的主觀想法比較偏向結婚優於單身,而且朋友也不比配偶來得牢靠。作者本身是留英的碩士,
Thumbnail
婚禮上以「你完整了我的生命」作為愛語?種種貶抑,讓人不禁想高呼:「單身就真的那麼糟嗎?」 單身被貼上負面標籤,或許因為它總跟「寂寞」有所牽扯。然而綜觀歷史,儘管寂寞確實會引發痛苦,但過去當人們感到寂寞時,他們決定進入人群,而不是設法與他人建立婚戀關係。寂寞和愛情的連結,其實是相當近代的產物。
Thumbnail
有女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對愛情已沒有期待,打算單身一輩子,不知道要做好什麼準備?」此問題熱烈引起網友的討論。網友表示「個性要很獨立,凡事都要自己來。」「同婚合法後,和閨密同住,互相享有配偶在法律上的權利。」「怕孤獨一人死在家中,已和單身好友約好住附近互相關照。」
Thumbnail
為什麼女性不想結婚?不怕越老越沒人要?這背後其實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原因。很多人都是出於社會期待、家人壓力或其他消極因素,而草率地走入婚姻。結婚似乎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不管是交往多年後、年齡壓力或對方父母的催促,都讓許多女性感到有必要結婚。但結婚,不單單只是感情上多了一張有法律效率的紙這麼簡單。
Thumbnail
Adai曾跟我說,如果可以回到從前,她會選擇不婚...。 這個我懂,她本來就是那種能力很強的女子,結了婚之後,會有婆家的交際應對,養兒育女要花心思,賺來的錢還要為子女繳學費或其他必要支出,可以留給自己創業進修的資金相對就少了,等到子女長大成人之後,是否還有三十歲的衝勁? 卻已是年近半百的中年人士.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Thumbnail
《三個不結婚的女人》以有趣幽默的方式呈現出單身者的生活與日常,無論你現在是什麼狀態,都能在本作裡獲得安慰與療癒,放下原本的「將就」,開始對自己的人生好好「講究」。
當我廿七八歲,該是適婚年齡時,社會上突然流行一個觀念:找個你愛的做朋友、找個愛你的結婚。頓時間我在愛與被愛的角色中被嚇到了,所以願意嫁我的,可能心裡根本沒有我?總覺得這樣的想法一定會有後續,果然,十年後,又有升級版了,找個妳愛的做朋友、生孩子;找個愛妳的結婚,幫妳養孩子! 結婚很多年以後,才發覺愛
也許是在我成長過程中,經歷了許多國際性的文化背景,上了國際學校,住了不同國家,最後現在主要待在台灣,突然覺得看到了一些有趣的現象,進而發覺在台灣,我身邊有越來越多不結婚的女生,或是不把婚姻當成人生必須要完成的事,似乎背後有其道理。   先說說那些,把婚姻當成重要追求的故事。在我身邊的女生朋友,大多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身為已婚人士的我,從小就沒有特別嚮往婚姻,也不認為一定要結婚生小孩,至今仍認為選擇獨身抑或是步入婚姻都各有優缺點,從來不會鼓吹身邊的朋友結婚或生小孩。 在《別在該動腦子的時候動感情》這本書中可以看到作者楊珈珈的主觀想法比較偏向結婚優於單身,而且朋友也不比配偶來得牢靠。作者本身是留英的碩士,
Thumbnail
婚禮上以「你完整了我的生命」作為愛語?種種貶抑,讓人不禁想高呼:「單身就真的那麼糟嗎?」 單身被貼上負面標籤,或許因為它總跟「寂寞」有所牽扯。然而綜觀歷史,儘管寂寞確實會引發痛苦,但過去當人們感到寂寞時,他們決定進入人群,而不是設法與他人建立婚戀關係。寂寞和愛情的連結,其實是相當近代的產物。
Thumbnail
有女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對愛情已沒有期待,打算單身一輩子,不知道要做好什麼準備?」此問題熱烈引起網友的討論。網友表示「個性要很獨立,凡事都要自己來。」「同婚合法後,和閨密同住,互相享有配偶在法律上的權利。」「怕孤獨一人死在家中,已和單身好友約好住附近互相關照。」
Thumbnail
為什麼女性不想結婚?不怕越老越沒人要?這背後其實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原因。很多人都是出於社會期待、家人壓力或其他消極因素,而草率地走入婚姻。結婚似乎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不管是交往多年後、年齡壓力或對方父母的催促,都讓許多女性感到有必要結婚。但結婚,不單單只是感情上多了一張有法律效率的紙這麼簡單。
Thumbnail
Adai曾跟我說,如果可以回到從前,她會選擇不婚...。 這個我懂,她本來就是那種能力很強的女子,結了婚之後,會有婆家的交際應對,養兒育女要花心思,賺來的錢還要為子女繳學費或其他必要支出,可以留給自己創業進修的資金相對就少了,等到子女長大成人之後,是否還有三十歲的衝勁? 卻已是年近半百的中年人士.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Thumbnail
《三個不結婚的女人》以有趣幽默的方式呈現出單身者的生活與日常,無論你現在是什麼狀態,都能在本作裡獲得安慰與療癒,放下原本的「將就」,開始對自己的人生好好「講究」。
當我廿七八歲,該是適婚年齡時,社會上突然流行一個觀念:找個你愛的做朋友、找個愛你的結婚。頓時間我在愛與被愛的角色中被嚇到了,所以願意嫁我的,可能心裡根本沒有我?總覺得這樣的想法一定會有後續,果然,十年後,又有升級版了,找個妳愛的做朋友、生孩子;找個愛妳的結婚,幫妳養孩子! 結婚很多年以後,才發覺愛
也許是在我成長過程中,經歷了許多國際性的文化背景,上了國際學校,住了不同國家,最後現在主要待在台灣,突然覺得看到了一些有趣的現象,進而發覺在台灣,我身邊有越來越多不結婚的女生,或是不把婚姻當成人生必須要完成的事,似乎背後有其道理。   先說說那些,把婚姻當成重要追求的故事。在我身邊的女生朋友,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