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別人比較的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人總免不了愛和他人比較,非得比個孰高孰低,從小時候讀書開始就比成績,到出社會後比工作薪水、家庭婚姻等等,什麼都能比。

但這樣的比較總讓人活得好辛苦,比別人好時,就沾沾自喜,倘若比別人差時,則沮喪萬分、怨天尤人,在心裡耿耿於懷,「為什麼他可以過得這麼好?而我卻是這樣子。」因而產生了憎恨、嫉妒等負面情緒。

尤其在社群媒體盛行的時代下,多數人在Instagram、Facebook等平台上,秀的都是自己開心愉快的一面,也讓我們有錯覺,誤以為生活就該是這樣的,但我們卻忽略了快樂的背後,或許暗藏著許多我們不知道的痛苦與難過,他人選擇讓我們看到他那陽光的一面,但是他人內心的黑暗,卻是我們無法窺視的,這就是社群平台的魔力,我們被餵養別人想讓我們看到的一部分,我們卻時常錯把這一面以為是全部,而不斷地拿這些來與赤裸、不加修飾的自己比較,讓自己沈浸在哀怨當中,無法積極的面對生活。

社群平台常讓我們有不正確的認知

社群平台常讓我們有不正確的認知

舉凡看到電視裡的女明星,腿細、小蠻腰等,這時心裡就會暗暗的唾棄自己不完美的身材,甚至為了希望可以瘦身,而採取極端的減肥方法,結果最後傷害到的是自己的健康,雖然變瘦也沒有因此而快樂。而我們對鎂光燈下的那些女藝人了解又有多少,她們可能為了工作須嚴格控管身材,無法隨心所欲的決定自己要吃什麼,需要為了瘦身而運動、吃沙拉等等。這些努力我們是無法從那一張美麗的照片中一眼看穿的,背後的辛苦只有當事人才知道。那我們羨慕有什麼用呢?我們能如他們一樣恪守這樣的飲食紀律嗎?若無法的話,則比較就失去了意義,不懂得尊重自己的身體,無法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也不能真正的積極改變自我,一直在死胡同裡打轉。再者,有許多圖片或許是經過修圖調整,才能呈現如此完美的身材比例,因此,拿這些「照騙」來唾棄自己,實在太過強人所難。

其實直至現在,有時仍會拿他人與自己比較,但是與此同時,我也會提醒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看不見的痛苦,他獲得了什麼,也勢必在這趟旅途中失去了些什麼。」確立這樣的想法後,發現自己不再會有「嫉妒」的想法,反而會真心的去祝福身邊的每個人,況且,嫉妒並不會讓自己有所成長,而是在一個負面的情緒下活著,讓自己痛苦,對自我提升並沒有幫助,也無法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

跳脫出既有的比較思維後,我開始關注自己,發現自己可以在哪些方面多加著手,和過去的自己比較,是否有更好了一些,對於事情的看法是否有更周全,或有一番不同的見解(這時候就覺得寫日記、隨手記錄自己的心情是一件頗能追蹤自己成長的工具)我想這樣才能幫助到自己慢慢地提高自己的境界,不再為他人光鮮亮麗的一面牽絆住,活出真正的自己,生命也才會有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照本宣科地複製模仿他人,最終只得一個四不像的贗品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tacy H的沙龍
6會員
29內容數
一些我想說的
Stacy 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17
從三月開始實習,七月順利轉正職,至今轉眼也工作了八個月啦。
Thumbnail
2023/11/17
從三月開始實習,七月順利轉正職,至今轉眼也工作了八個月啦。
Thumbnail
2023/04/16
假日日常/沒有做什麼事/放空自己
Thumbnail
2023/04/16
假日日常/沒有做什麼事/放空自己
Thumbnail
2023/04/15
漂亮女生的早餐/假鬼假怪的上學穿搭/潤餅只推公館這家!
Thumbnail
2023/04/15
漂亮女生的早餐/假鬼假怪的上學穿搭/潤餅只推公館這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作者在心理社區Discord上參與了這個話題,突然間有了想法,就寫下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作者在心理社區Discord上參與了這個話題,突然間有了想法,就寫下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人總免不了愛和他人比較,非得比個孰高孰低,從小時候讀書開始就比成績,到出社會後比工作薪水、家庭婚姻等等,什麼都能比⋯⋯
Thumbnail
人總免不了愛和他人比較,非得比個孰高孰低,從小時候讀書開始就比成績,到出社會後比工作薪水、家庭婚姻等等,什麼都能比⋯⋯
Thumbnail
為什麼不需要比較 很多研究顯示,使用社交媒體所造成的憂鬱,遠高於快樂。這當中有極高比例來自於「比較」心理。 身為人好像很難不比較。但我們仔細去想,「比較」通往的一定是死路。因為,不論外貌、財富、能力......,永遠有比我們更勝一籌的人,困在比較之中,每個人都是輸家,沒有贏家。
Thumbnail
為什麼不需要比較 很多研究顯示,使用社交媒體所造成的憂鬱,遠高於快樂。這當中有極高比例來自於「比較」心理。 身為人好像很難不比較。但我們仔細去想,「比較」通往的一定是死路。因為,不論外貌、財富、能力......,永遠有比我們更勝一籌的人,困在比較之中,每個人都是輸家,沒有贏家。
Thumbnail
「比較」的情緒萎縮,常常發生在滑FB或者IG,或者任何可以滑的平台或論壇。這種萎縮,源自於「我不值得」,或是「我沒價值」,其實是延伸自「我不相信我是圓滿」,所得到的萎縮體。
Thumbnail
「比較」的情緒萎縮,常常發生在滑FB或者IG,或者任何可以滑的平台或論壇。這種萎縮,源自於「我不值得」,或是「我沒價值」,其實是延伸自「我不相信我是圓滿」,所得到的萎縮體。
Thumbnail
很常聽人說:「我就是這樣呀,改不了了。」「他希望我成為**的人,但我就不是呀。」有沒有發現,這兩句話的組成是根深蒂固的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既然知道,是否就不需要透過比較來讓自己獲得成就感。
Thumbnail
很常聽人說:「我就是這樣呀,改不了了。」「他希望我成為**的人,但我就不是呀。」有沒有發現,這兩句話的組成是根深蒂固的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既然知道,是否就不需要透過比較來讓自己獲得成就感。
Thumbnail
「生活是為自己,不需要和別人比較」。在現今這個覺醒時代,大眾更強調活出自我,做真正的自己。不要被誰人牽引,亦無須跟隨所謂的領行人。信奉自己,是一件幸福的事,然而,這種幸福卻比想像中難獲得,因為,世上還是有人沒有與生俱來的自信感。 我,就是這一類人。 朋友都說,我很喜歡矮化自己,事情還未發生,已經想
Thumbnail
「生活是為自己,不需要和別人比較」。在現今這個覺醒時代,大眾更強調活出自我,做真正的自己。不要被誰人牽引,亦無須跟隨所謂的領行人。信奉自己,是一件幸福的事,然而,這種幸福卻比想像中難獲得,因為,世上還是有人沒有與生俱來的自信感。 我,就是這一類人。 朋友都說,我很喜歡矮化自己,事情還未發生,已經想
Thumbnail
這社會總充斥著許多比較,從社群媒體、大眾心態還有家庭與同儕間,也就是社群中的社會期待,而每個社群都有其定向指南,舉例來說就讀某科系就得找該科系相關工作,或是成為一位功成名就的人;或是應該擁有什麼(外在物質)才是厲害又新潮。這些總總都告訴著我們,在還沒抵達終點之前「永遠都還不夠,要再更多更好!」
Thumbnail
這社會總充斥著許多比較,從社群媒體、大眾心態還有家庭與同儕間,也就是社群中的社會期待,而每個社群都有其定向指南,舉例來說就讀某科系就得找該科系相關工作,或是成為一位功成名就的人;或是應該擁有什麼(外在物質)才是厲害又新潮。這些總總都告訴著我們,在還沒抵達終點之前「永遠都還不夠,要再更多更好!」
Thumbnail
原因和「社會比較」幾個關鍵概念有關。 1. 首先,我們逃脫不了「社會比較」。 2. 第二個關鍵概念是,「社會比較」有「向上」與「向下」兩種方向。 3. 第三個關鍵概念是,我們可能因為「社會比較緣故,太想要贏,也因此會想要作幣,想挖敵人的牆角,甚至為了打敗對手而做一些瘋狂的事。
Thumbnail
原因和「社會比較」幾個關鍵概念有關。 1. 首先,我們逃脫不了「社會比較」。 2. 第二個關鍵概念是,「社會比較」有「向上」與「向下」兩種方向。 3. 第三個關鍵概念是,我們可能因為「社會比較緣故,太想要贏,也因此會想要作幣,想挖敵人的牆角,甚至為了打敗對手而做一些瘋狂的事。
Thumbnail
2019年去奧捷拍的 那天在群組裡看到有人問:為什麼人有時候看到別人做不好時,會見獵心喜? 其他朋友回答:因為大多數人總覺得自己不如人,所以藉由比較,來證明自己比別人好。 藉由批評來控制自己的生活方向,當生活沒有照著預期方向前進,就習慣把原因歸咎於外在,抱怨這一切都是別人造成的。 藉由批評,釐清自
Thumbnail
2019年去奧捷拍的 那天在群組裡看到有人問:為什麼人有時候看到別人做不好時,會見獵心喜? 其他朋友回答:因為大多數人總覺得自己不如人,所以藉由比較,來證明自己比別人好。 藉由批評來控制自己的生活方向,當生活沒有照著預期方向前進,就習慣把原因歸咎於外在,抱怨這一切都是別人造成的。 藉由批評,釐清自
Thumbnail
從我們受教育開始,上到師長下至身邊的親朋好友不斷的給我們貼標籤,考試考100分的就是乖孩子、聽父母親的話,成績不好的孩子未來難以找到高薪的工作,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就無法組成家庭、得到幸福。 這樣來自全社會的恐嚇強迫我們不得不跟別人比較,彷彿比較能讓我們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甚至找到幸福的方向。
Thumbnail
從我們受教育開始,上到師長下至身邊的親朋好友不斷的給我們貼標籤,考試考100分的就是乖孩子、聽父母親的話,成績不好的孩子未來難以找到高薪的工作,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就無法組成家庭、得到幸福。 這樣來自全社會的恐嚇強迫我們不得不跟別人比較,彷彿比較能讓我們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甚至找到幸福的方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