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一 061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2014.9.29 良因法師 隨筆

raw-image

潘延之聞黃龍法道嚴密。因問其要。

黃龍曰:父嚴則子敬。今日之規訓,後日之模範也。

譬治諸地。隆者下之,窪者平之。

彼將登於千仞之山。吾亦與之俱;困而極於九淵之下,吾亦與之俱。

伎之窮,妄之盡,彼則自休也。

又曰:姰之嫗之①,春夏所以生育也;霜之雪之,秋冬所以成熟也。

吾欲無言,可乎?

《林間錄》


【注釋】

① 之嫗之:《禮記述注》云:「天以氣煦之,地以形嫗之,是天煦覆而地嫗育,故言煦嫗覆育萬物也。」


【演蓮法師譯文】

隱士潘延之聽說黃龍慧南禪師對於傳持法道,教育弟子,極為威嚴謹密。因而向禪師請教其要領。

黃龍禪師說:「譬如家庭中作父親的,能以威嚴的態度教育子女,子女才會對父親產生敬畏。我們佛門中人,今天能用嚴格的規矩來訓誡弟子,也只是希望他們將來能夠成為優秀的模範。

譬如農人整治田地,凡是高的地方要把它鏟低一些,凡是深的地方要把它填平。這也好比學者,有時心志極高,想要爬上萬丈高山,我也與他一起攀登;有時心志極為低落,想要躲避到深潭中去,我也跟著他一起下去。

總要隨時嚴密監視,加以調教。讓他那些心高氣傲的手段、花招使盡,也讓他們那些苟且偷安的妄想惰性消除,然後他們就會老老實實地修持法道。」

慧南禪師又說:「《禮記》上說『天地欣合,陰陽相得,姰嫗覆育萬物,然後草木茂區萌達。』

意謂教育子弟,既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又要有夏天般的熱情關懷,才能使他們不斷進步成長;但也要像秋冬霜雪般的嚴厲教誡,才能使他們不斷趨於成熟。

我既然居於師位,就有責任培育長養他們的法身慧命。若想保持緘默,不加以訓誡教導,這怎麼可以呢?」

raw-image

良因贊曰:

「彼將登於千仞之山。吾亦與之俱;困而極於九淵之下,吾亦與之俱」 。

能夠遇到這樣的師長調教,與之俱遊,相信這是大多數佛教徒的期盼。

但是師資相契,只有具足良好的弟子相,才能得到師長的陶鑄。

故當反觀自己,面對他人的勸諫,是否能放下自我?

在三寶前,是否生起恭敬心?

我們是否具足弟子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歷練的重要 傍晚,老和尚在大殿外乘涼,一位年輕人上山,向老和尚閒聊些他家庭的事,人去後,老和尚便借機對身邊的弟子說:「那些溺在父母身邊的,終長不成人,而那些離開父母的寵溺,在外奔波的人, 反卻能煉成大人氣魄。就像溺在母猴懷裡的小猴,有時會被母猴抱得活活悶死,而那些獨立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歷練的重要 傍晚,老和尚在大殿外乘涼,一位年輕人上山,向老和尚閒聊些他家庭的事,人去後,老和尚便借機對身邊的弟子說:「那些溺在父母身邊的,終長不成人,而那些離開父母的寵溺,在外奔波的人, 反卻能煉成大人氣魄。就像溺在母猴懷裡的小猴,有時會被母猴抱得活活悶死,而那些獨立
Thumbnail
2015.8.7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住雲居,每見衲子室中不契其機者,即把其袂,正色責之曰: 「父母養汝身,師友成汝志。無饑寒之迫, 無征役之勞,於此不堅確精進成辦道業,他日何面目見父母師友乎? 衲子聞其語,有涕泣而不已者,其號令整嚴如此。」 《旦菴逸事》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5.8.7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住雲居,每見衲子室中不契其機者,即把其袂,正色責之曰: 「父母養汝身,師友成汝志。無饑寒之迫, 無征役之勞,於此不堅確精進成辦道業,他日何面目見父母師友乎? 衲子聞其語,有涕泣而不已者,其號令整嚴如此。」 《旦菴逸事》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22 良因法師 隨筆 真淨曰: 「比丘之法,受用不宜豐滿,豐滿則溢; 稱意之事不可多謀,多謀終敗。 將有成之,必有壞之。 予見黃龍先師,應世四十年,語默動靜,未嘗以顏色禮貌文才牢籠當世衲子。 唯確有見地,履實踐真者,委曲成褫之。 《日涉記》 【演蓮法師譯文】 真淨克文禪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22 良因法師 隨筆 真淨曰: 「比丘之法,受用不宜豐滿,豐滿則溢; 稱意之事不可多謀,多謀終敗。 將有成之,必有壞之。 予見黃龍先師,應世四十年,語默動靜,未嘗以顏色禮貌文才牢籠當世衲子。 唯確有見地,履實踐真者,委曲成褫之。 《日涉記》 【演蓮法師譯文】 真淨克文禪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1 良因法師 隨筆 黃龍曰: 「道如山,愈升而愈高;如地,愈行而愈遠。 學者卑淺,盡其力而止耳。 惟有志於道者,乃能窮其高遠,其他孰與焉?」 《記聞》 【演蓮法師譯文】 黃龍・慧南禪師說: 只有志向遠大的人,才會努力攀上大道的最高峰。 良因贊曰: 這是甚麼原因呢?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1 良因法師 隨筆 黃龍曰: 「道如山,愈升而愈高;如地,愈行而愈遠。 學者卑淺,盡其力而止耳。 惟有志於道者,乃能窮其高遠,其他孰與焉?」 《記聞》 【演蓮法師譯文】 黃龍・慧南禪師說: 只有志向遠大的人,才會努力攀上大道的最高峰。 良因贊曰: 這是甚麼原因呢?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9.29 良因法師 隨筆 潘延之聞黃龍法道嚴密。因問其要。 黃龍曰:父嚴則子敬。今日之規訓,後日之模範也。 譬治諸地。隆者下之,窪者平之。 彼將登於千仞之山。吾亦與之俱;困而極於九淵之下,吾亦與之俱。 伎之窮,妄之盡,彼則自休也。 吾欲無言,可乎? 《林間錄》 【注釋】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9.29 良因法師 隨筆 潘延之聞黃龍法道嚴密。因問其要。 黃龍曰:父嚴則子敬。今日之規訓,後日之模範也。 譬治諸地。隆者下之,窪者平之。 彼將登於千仞之山。吾亦與之俱;困而極於九淵之下,吾亦與之俱。 伎之窮,妄之盡,彼則自休也。 吾欲無言,可乎? 《林間錄》 【注釋】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9.24 良因法師 隨筆 黃龍曰: 「夫長老之職,乃道德之器。 先聖建叢林,陳紀綱,立名位,選擇有道德衲子,命之曰長老者,將行其道德,非苟竊是名也。 慈明先師嘗曰:與其守道老死丘壑,不若行道領眾于叢林。 豈非善守長老之職者,則佛祖之道德存歟。」 《與翠岩真書》 【演蓮法師譯文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9.24 良因法師 隨筆 黃龍曰: 「夫長老之職,乃道德之器。 先聖建叢林,陳紀綱,立名位,選擇有道德衲子,命之曰長老者,將行其道德,非苟竊是名也。 慈明先師嘗曰:與其守道老死丘壑,不若行道領眾于叢林。 豈非善守長老之職者,則佛祖之道德存歟。」 《與翠岩真書》 【演蓮法師譯文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8.8 良因法師 隨筆 晦堂曰: 先師進止嚴重,見者敬畏。衲子因事請假,多峻拒弗從。 惟聞省侍親老,氣色穆然見於顏面,盡禮津遣,其愛人恭孝如此。 《與謝景溫書》 【演蓮法師譯文】 晦堂禪師在寫給謝景溫的信中說: 良因贊曰: 有世間孝子,方有出世間的菩薩。何以故? 如《梵網經菩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8.8 良因法師 隨筆 晦堂曰: 先師進止嚴重,見者敬畏。衲子因事請假,多峻拒弗從。 惟聞省侍親老,氣色穆然見於顏面,盡禮津遣,其愛人恭孝如此。 《與謝景溫書》 【演蓮法師譯文】 晦堂禪師在寫給謝景溫的信中說: 良因贊曰: 有世間孝子,方有出世間的菩薩。何以故? 如《梵網經菩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7.10 良因法師 隨筆 演祖謂郭功輔曰: 「人之性情,固無常守,隨化日遷。 自古佛法,雖隆替有數,而興衰之理未有不由教化而成。 昔江西南嶽諸祖之利物也,扇以淳風,節以清淨,被以道德,教以禮義, 使學者收視聽,塞邪僻,絕嗜欲,忘利養。 必欲參究此道,要須確志勿易,以悟為期。 《坦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7.10 良因法師 隨筆 演祖謂郭功輔曰: 「人之性情,固無常守,隨化日遷。 自古佛法,雖隆替有數,而興衰之理未有不由教化而成。 昔江西南嶽諸祖之利物也,扇以淳風,節以清淨,被以道德,教以禮義, 使學者收視聽,塞邪僻,絕嗜欲,忘利養。 必欲參究此道,要須確志勿易,以悟為期。 《坦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7.3 良因法師 隨筆 演祖自海會遷東山,太平佛鑒,龍門佛眼二人詣山頭省覲。祖集耆舊主事,備湯果夜話。 祖問佛鑒,舒州熟否? 對曰:熟。 祖曰:太平熟否? 對曰:熟。 祖曰:諸莊共收稻多少?佛鑒籌慮間。 祖正色厲聲曰:汝濫為一寺之主,事無巨細,悉要究心。 古人云:師嚴然後所學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7.3 良因法師 隨筆 演祖自海會遷東山,太平佛鑒,龍門佛眼二人詣山頭省覲。祖集耆舊主事,備湯果夜話。 祖問佛鑒,舒州熟否? 對曰:熟。 祖曰:太平熟否? 對曰:熟。 祖曰:諸莊共收稻多少?佛鑒籌慮間。 祖正色厲聲曰:汝濫為一寺之主,事無巨細,悉要究心。 古人云:師嚴然後所學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6.27 良因法師 隨筆 演祖曰: 所謂叢林者,陶鑄聖凡,養育才器之地,教化之所從出。 雖群居類聚,率而齊之,各有師承。 今諸方不務守先聖法度,好惡偏情,多以己是革物,使後輩當何取法。 【演蓮法師譯文】 法演禪師說: 良因贊曰: 如同一雨所洽,花草樹木各得其潤; 則如《遺教經》所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6.27 良因法師 隨筆 演祖曰: 所謂叢林者,陶鑄聖凡,養育才器之地,教化之所從出。 雖群居類聚,率而齊之,各有師承。 今諸方不務守先聖法度,好惡偏情,多以己是革物,使後輩當何取法。 【演蓮法師譯文】 法演禪師說: 良因贊曰: 如同一雨所洽,花草樹木各得其潤; 則如《遺教經》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