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雜記-「寫作-是一種思想的傳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寫作-是一種思想的傳達。」
我對於文字的愛好起源很早,小學時學校將教室後走廊與圖書室連通,鋪上軟墊和延伸書櫃,使得去圖書室變得非常簡單,只要到教室後走廊就行了,當時閱讀了很多歷史故事和小說或是一些詭異懸幻的東西,孩童的想像力無窮,就算沒有插圖,只要透過書上的文字我就彷彿身歷其境的體驗著故事,想像自己站在拿破崙身旁率領著老近衛軍擊垮奧地利軍隊、或是在不為人知的神秘部落看著他們特殊的宗教活動,也可能在某塊神秘的大陸上與魔法師組成隊伍四處完成任務探險,這對我的童年有著很關鍵的作用,讓年幼的我也想寫出那樣身歷其境、讓人有血有淚、隨著文字心情不斷起伏的故事,於是從小就參予了不少寫作比賽,雖說文筆略顯僵硬生澀,但也是個開端,隨著時光流逝,高中時寫了二創輕小說,看著讀者留言的心得,讓我十分開心,後來卻因為課業生活等因素而漸漸疏離了寫作,不過閱讀仍然沒有放下。
曾經去到嘉義酒廠探訪並遇到廠中老前輩口述了許多故事。
大學時,一位老師說了這麼一句話,他說「一切的藝術,不論繪畫、寫作或是影像,都是為了傳達作者的意念,而觀看者在不接受說明的情況下,如果還能理解作者50%的意念,那這就是一個佳作,如果能理解80%則是極為優秀的作品,而極限則是90%理解,因為讀者的腦袋會自己去完成這個作品剩下的10%。」這段話對當時已久未提筆的我來說很受震撼,寫作對當時的我來說一直是單純的抒發心情或是完成一個故事,並沒有深入去想過讀者能不能理解我的意思,或是要透文章來特別傳達什麼意念,而這段話讓我驚覺文章並不是寫完就好,而是盡量把自己專業的、擅長的那些對於陌生人來說略顯艱澀的東西用文字簡單的表達出來,用文字勾起讀者的興趣和理解。
當時的我正好覺得家鄉的高粱酒由於酒桌文化的刻板印象而讓大家對其有畏懼、排斥甚至是鄙夷的狀況,很想替高粱酒做點什麼,想讓大家知道高粱酒也可以和威士忌一樣去細細的品味,去了解他豐富且飽滿的香氣、了解高粱不是只有酒精味、而是一樣能有花果香、蜜香等等不一樣的味道,也不是只有辣口、嗆烈的口感,只能用一口杯一飲而盡,而是一樣能順口好喝、適合慢慢品味的,於是開創了「酒的故事」系列文章,我希望以一個熱愛者的身分,用簡單但又不單調的語言,讓懼怕或不願嘗試高粱的人重新給他一個機會,願意用不是拼酒的方式去了解高粱酒背後的風味、文化,同時也讓對高粱酒有興趣的人可以查到一些基本的分類和不同,乃至飲用的方法,因為以往許多高粱酒的知識都是由老前輩口耳相傳,資訊較為閉塞,就算對高粱酒有興趣,也難以找到關於酒種、風味或品飲方法的資料,透過自己的文章去開拓一個簡而易懂的、像是單純朋友和朋友間分享的感覺,來傳達自己的理念。
做為文字創作者,往往一篇文章的產出背後需要大量的資料。
後來又開啟了「美食筆記」系列,雖說看起來都只是美食介紹的文章,但如果可以的話,我都會將店家本身的故事、或是所在地的歷史文化融入進文章之中,不是單純的這裡有家店、他很好吃,而是把店家或地方的歷史一起介紹,讓大家更能理解這個「食物」是怎麼誕生的、又有著多少店家的心血,因為我一直深信從一個地區的飲食,可以了解一個地區的文化和歷史背景,基隆的天婦羅、彰化的爌肉飯、台南的牛肉湯、嘉義的道口燒雞,都不是單純的美食,而是有深厚故事等著我們去發掘的。
我的文章相比許多寫手前輩而言辭藻不夠華麗,題材和內容也好似比較缺乏深度,但我認為這些在地酒類的故事、在地美食的文化也需要一個簡單易懂的紀錄,讓有興趣的人查的到、而且看完後讓他們願意更深入的去了解、探索,或許不能寫成論文或出書,但可以填補知識鍊底層的空缺,這或許就是對我個人而言,寫作這件事我所想傳達的思想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2會員
68內容數
關於酒的一切故事,以烈性酒為主,包括但不限於高粱和威士忌等,包含品飲、背景故事、特殊酒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小我就喜歡寫作。 在我有記憶以來,寫文章是獲得成就感的方式。當時一般人到四年級文章才有機會被選中,但三年級起我就是常勝軍,幾乎每期的校刊都有我的文章。國中的時候周六仍需上半天課,下午班級請了作文老師來上課,每堂課的一開始老師都會念優秀的作品,每一次都會有我,老師在台上朗讀著我的文字,說明這篇文章
Thumbnail
如果故事是一棵樹,那它的核心概念就是種子,隨著創作者的用心培養而不斷茁壯;情節架構則為枝幹,支撐起整篇故事,乘載所有的想法和概念。最後則會結出一顆,驚豔、無比甜美的果實,帶給觀眾啟發或反思。
Thumbnail
還記得自己為什麼要寫作? 還記得第一部小說完稿,是不是淘空你的身心靈? 現在的你,執筆時依然會為筆下人物、即將降臨的劇情高潮怦然心動嗎? 其實作家和尋常人一樣,每一個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體質。 你一定聽過只要大綱出來,他就能日行四千到六千字,一路奔向完稿的神人。 也有聽過隨心所欲,簡
Thumbnail
這一篇是之前說過想要和大家分享關於我寫詩的過程和詩中情境的想像,讓大家可以更親近詩的創作
Thumbnail
在討論之前,我想大多數的創作者都多少學過一點創作手法,但本篇文章並非要討論那些,如果是想看見那些內容可能會有點失望,我之後會在別的文章分享這些創作手法,但今天是想要探討更為根本,出自於你的某些東西。 我們為甚麼會想創作故事?我想大多數人的原因都是:因為被某則故事感動了,所以也想複製那種感受,將
Thumbnail
曾經有人問我,我創作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這喚起我上現代詩課的記憶。 我們老師講課只講70分鐘,剩下的30分鐘會檢討我們的作品,給予我們一些建議。 具體情節如何我忘記了,不過大概就是,老師看不懂我的詩,覺得我的詩寫得太跳躍。那時我真的不甘心,心裡murmur:「反正老師看不懂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為什麼要開始寫文章? 透過文章來寫下自己在當時背景的感覺,可以加上照片或貼圖來紀錄,不管是看的人或是自己以後回來看20幾歲的自己時,總會有不同的感覺,同時也是傳達自己信念與尋找夥伴(族人)的故事。 想要寫出什麼樣的文章? 與其說是想要寫出什麼,不如說是想要紀錄些什麼,用自己限有的認知去感受世界
Thumbnail
我寫的是我的故事,是心裡所想的東西透過文字做分享。 寫的不好,謝謝您願意花時間與我共享我的故事。 只是~我有故事,您有酒嗎⋯⋯
Thumbnail
對於創作的核心理念,作者深入探討並分享了對於文學創作的獨特見解,並分享了在誠品書店尋找靈感的過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小我就喜歡寫作。 在我有記憶以來,寫文章是獲得成就感的方式。當時一般人到四年級文章才有機會被選中,但三年級起我就是常勝軍,幾乎每期的校刊都有我的文章。國中的時候周六仍需上半天課,下午班級請了作文老師來上課,每堂課的一開始老師都會念優秀的作品,每一次都會有我,老師在台上朗讀著我的文字,說明這篇文章
Thumbnail
如果故事是一棵樹,那它的核心概念就是種子,隨著創作者的用心培養而不斷茁壯;情節架構則為枝幹,支撐起整篇故事,乘載所有的想法和概念。最後則會結出一顆,驚豔、無比甜美的果實,帶給觀眾啟發或反思。
Thumbnail
還記得自己為什麼要寫作? 還記得第一部小說完稿,是不是淘空你的身心靈? 現在的你,執筆時依然會為筆下人物、即將降臨的劇情高潮怦然心動嗎? 其實作家和尋常人一樣,每一個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體質。 你一定聽過只要大綱出來,他就能日行四千到六千字,一路奔向完稿的神人。 也有聽過隨心所欲,簡
Thumbnail
這一篇是之前說過想要和大家分享關於我寫詩的過程和詩中情境的想像,讓大家可以更親近詩的創作
Thumbnail
在討論之前,我想大多數的創作者都多少學過一點創作手法,但本篇文章並非要討論那些,如果是想看見那些內容可能會有點失望,我之後會在別的文章分享這些創作手法,但今天是想要探討更為根本,出自於你的某些東西。 我們為甚麼會想創作故事?我想大多數人的原因都是:因為被某則故事感動了,所以也想複製那種感受,將
Thumbnail
曾經有人問我,我創作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這喚起我上現代詩課的記憶。 我們老師講課只講70分鐘,剩下的30分鐘會檢討我們的作品,給予我們一些建議。 具體情節如何我忘記了,不過大概就是,老師看不懂我的詩,覺得我的詩寫得太跳躍。那時我真的不甘心,心裡murmur:「反正老師看不懂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為什麼要開始寫文章? 透過文章來寫下自己在當時背景的感覺,可以加上照片或貼圖來紀錄,不管是看的人或是自己以後回來看20幾歲的自己時,總會有不同的感覺,同時也是傳達自己信念與尋找夥伴(族人)的故事。 想要寫出什麼樣的文章? 與其說是想要寫出什麼,不如說是想要紀錄些什麼,用自己限有的認知去感受世界
Thumbnail
我寫的是我的故事,是心裡所想的東西透過文字做分享。 寫的不好,謝謝您願意花時間與我共享我的故事。 只是~我有故事,您有酒嗎⋯⋯
Thumbnail
對於創作的核心理念,作者深入探討並分享了對於文學創作的獨特見解,並分享了在誠品書店尋找靈感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