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星雲大師學管理】 我和大師的因緣三部曲(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當我還在讀佛學院時,有一天,家師星雲大師找我談話。  

就在雲居樓停車場那處看得到高屏溪的地方,師父為我將上台北任事,做了特別的叮嚀:「如常,你是大樹人,明天就要去台北佛光會擔任輔導法師,有一件事你一定要記得!」看到師父如此鄭重其事,當下我很緊張,那個情景此生難忘。師父說:「你一個鄉下孩子去台北,我想你會面臨很多考驗,如果遇到不如意,你一定要找我。」

那時我心裡不明白,會是什麼樣的情境,讓師父有所憂心。

raw-image

【十二字箴言】

於是我問師父:「您希望我怎麼做?」

師父說:「我送你十二個字。」

我內心感到興奮,歷史上禪宗五祖送給六祖箴言時,就是口傳心授,此刻師父會給我什麼箴言呢?我全身心的細胞都在專注等候。

「做做做、忍忍忍、苦苦苦、等等等,十二個字!你要每天把它當成佛號唸,反覆地想,確實地做。」我向師父承諾,一定會依教奉行。

接著,師父囑咐我在台北必須堅守三個原則:「第一,主管永遠是對的;第二,主管派給你任何事情,你只能說好,不要問為什麼;第三,即使你有意見,但在所有人面前你都要讚嘆你的主管,然後不斷地做。」

師父為我解析歷練的過程:「在做的當中,還要有很大的忍耐,因為你會面對周遭很多的人事物,如果心裡覺得苦,沒有關係,你要等待好因緣,等待你自己經歷足夠的時間,將來有一天,你就可以為佛教做更多的事。」

直到現在,十二字箴言給我很大的力量,對我永遠很重要。從當時的那一個起頭,我覺得師父開始在鍛鍊我成為一個宗教師。  

raw-image

【第一部曲──在編書與研究所中奠定根基】

回溯我跟師父的因緣,有三部曲,第一部曲是一九九九年。

當時師父計畫出版一套十二冊的《佛光教科書》,向佛光會借調我六個月專事編輯。我從美感設計的角度與美術編輯溝通合作,只用了四個月就把整套書完成,呈給師父,師父很滿意。二○○二年,師父要我主編《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此後更參與多部年度重要大書,如《千載一時:2002法門寺佛指舍利蒞台灣實錄》、《雲水三千》、《星雲八十》等。

當年在我完成《佛光教科書》後,師父就跟我說:「你有美術的天份,應該再去讀個研究所。」

我向師父表達自己出家就是要學習佛法,然而師父的一句話讓我翻轉想法,他說:「你不要學歷,但是信徒要看學歷。」師父希望我去考文化政策以及博物館學領域的研究所。

有一天,師父從口袋抓了一把錢放在我手上,他說:「剩下半年就要考試了,這些錢拿去買考試要讀的書。」

二十一年前的五千元並不少,我擔心自己跨領域考研,如果沒考上豈不是很辜負師父的期望。

所幸因緣很好,一放榜,我以第六名的成績考上了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那是二○○○年,師父既高興又嚴謹地告訴我:「研究所裡有很多在職進修的同學,你有了這些社會上的朋友以及老師,將來你要弘法利生,才有更多面向的助緣。」

raw-image


當時師父的遠見,讓我感到驚訝。果不其然,馬英九時代的文化部長洪孟啓就是我的老師,台北市立美術館黃光男館長、歷史博物館張譽騰館長,也是我的老師,特別是當時的所長林谷芳,這些前輩讓我很快與文化界接上了線。

後來佛陀紀念館之所以能跟台灣文化界、博物館界如此順利接軌,也是因為這一段善因緣。我很感恩師父這樣栽培了我,奠定我日後在博物館界的基礎。(待續)


#向星雲大師學管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沙龍
76會員
798內容數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2022/08/08
【永續之道 化現新未來】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曾經告訴我,佛館要永續經營必須具足三個條件:第一是服務,第二是文創,第三是滴水坊 蔬食餐廳。我想,不論是放眼今後五十年或更長遠的期程,這三大重點,都是架構佛館未來之路的黃金要則。
Thumbnail
2022/08/08
【永續之道 化現新未來】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曾經告訴我,佛館要永續經營必須具足三個條件:第一是服務,第二是文創,第三是滴水坊 蔬食餐廳。我想,不論是放眼今後五十年或更長遠的期程,這三大重點,都是架構佛館未來之路的黃金要則。
Thumbnail
2022/08/01
我常常在思考大師以花木搭配建築、景觀的深意。菩提樹襯托佛塔,因於二千年前的無相時期「見塔如見佛」,菩提樹是非常重要的佛教象徵。而本館門口的八宗祖師石雕用扁柏、龍柏作陪襯,則寓意著弘法利生的楷模,猶如佛門龍象能世世流布如松柏長青。
Thumbnail
2022/08/01
我常常在思考大師以花木搭配建築、景觀的深意。菩提樹襯托佛塔,因於二千年前的無相時期「見塔如見佛」,菩提樹是非常重要的佛教象徵。而本館門口的八宗祖師石雕用扁柏、龍柏作陪襯,則寓意著弘法利生的楷模,猶如佛門龍象能世世流布如松柏長青。
Thumbnail
2022/07/18
大師一直希望佛陀紀念館被環繞在森林中,一片蒼翠隨著時光愈加蓊鬱,從室內的文化博物館,延伸成戶外的植物園。這樣的雙重身分,是佛館未來非常鮮明的藍圖。
Thumbnail
2022/07/18
大師一直希望佛陀紀念館被環繞在森林中,一片蒼翠隨著時光愈加蓊鬱,從室內的文化博物館,延伸成戶外的植物園。這樣的雙重身分,是佛館未來非常鮮明的藍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問:「師父,您成功的秘訣究竟是什麼?」 大師:「我凡是要做的,都在想是不是人們要的!」
Thumbnail
問:「師父,您成功的秘訣究竟是什麼?」 大師:「我凡是要做的,都在想是不是人們要的!」
Thumbnail
各位護法信徒、各位朋友、各位徒眾弟子們: 先和各位道別,下面做一個真誠的告白,跟大家告假,謝謝。
Thumbnail
各位護法信徒、各位朋友、各位徒眾弟子們: 先和各位道別,下面做一個真誠的告白,跟大家告假,謝謝。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以下我要分享的故事是我認識精舍之後,最最折服於佛菩薩既慈悲又神通廣大的一項「任務」,讓我從此甘願生生世世都為佛弟子!追隨佛菩薩學習修行! 七年多前剛接觸精舍唸第一條精舍開示的沖犯經文時,腦袋突然出現:「去找ooo」、「叫他唸經」、「他的所有問題只能用唸經解決」。這個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以下我要分享的故事是我認識精舍之後,最最折服於佛菩薩既慈悲又神通廣大的一項「任務」,讓我從此甘願生生世世都為佛弟子!追隨佛菩薩學習修行! 七年多前剛接觸精舍唸第一條精舍開示的沖犯經文時,腦袋突然出現:「去找ooo」、「叫他唸經」、「他的所有問題只能用唸經解決」。這個
Thumbnail
這幾天聽聞星雲大師圓寂的消息,記憶中回到約五、六歲時,當時是父親的員工旅遊,帶著我跟媽媽,去了佛光山。 印象中我們離開時,到了傍晚,我上吐下瀉發燒不退,因此印象深刻。後來年紀漸長,有時會聽到身邊的人說:去寺院就身體不適,是不吉利。也有人說,那是一種消除自己生命障礙的契機,不管是如何?我接受了後者,也
Thumbnail
這幾天聽聞星雲大師圓寂的消息,記憶中回到約五、六歲時,當時是父親的員工旅遊,帶著我跟媽媽,去了佛光山。 印象中我們離開時,到了傍晚,我上吐下瀉發燒不退,因此印象深刻。後來年紀漸長,有時會聽到身邊的人說:去寺院就身體不適,是不吉利。也有人說,那是一種消除自己生命障礙的契機,不管是如何?我接受了後者,也
Thumbnail
──引自星雲大師全集《人間佛教論叢‧人間系列2》〈我是好苗子〉 好苗子人才扶植計畫 我到台北參加博物館協會會議時,館長們常跟我談起觀感:佛館因人的需要而為觀眾量身策畫活動,這在國立博物館的人力與經費預算上,都是不可能的事。他們認為,佛館在博物館的公共服務上,已經超越公眾教育所能涵蓋的範圍。
Thumbnail
──引自星雲大師全集《人間佛教論叢‧人間系列2》〈我是好苗子〉 好苗子人才扶植計畫 我到台北參加博物館協會會議時,館長們常跟我談起觀感:佛館因人的需要而為觀眾量身策畫活動,這在國立博物館的人力與經費預算上,都是不可能的事。他們認為,佛館在博物館的公共服務上,已經超越公眾教育所能涵蓋的範圍。
Thumbnail
當我還在讀佛學院時,有一天,家師星雲大師找我談話。   那時我心裡不明白,會是什麼樣的情境,讓師父有所憂心。
Thumbnail
當我還在讀佛學院時,有一天,家師星雲大師找我談話。   那時我心裡不明白,會是什麼樣的情境,讓師父有所憂心。
Thumbnail
被各界譽為全方位創意大師的星雲大師,對事物的看法及構思常有超然的眼光,我隨師左右,經常佩服不已。尤其是大師的管理奧妙,對我有著深刻的啟發及影響,比如佛陀紀念館很特別的一件事 「沒有辦公室的管理」。
Thumbnail
被各界譽為全方位創意大師的星雲大師,對事物的看法及構思常有超然的眼光,我隨師左右,經常佩服不已。尤其是大師的管理奧妙,對我有著深刻的啟發及影響,比如佛陀紀念館很特別的一件事 「沒有辦公室的管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