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集 02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3/3/13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歸宗芝庵禪師:
「千峰頂上一茅屋,老僧半間雲半間;
昨夜雲隨風雨去,到頭不似老僧閑。」
良因曰:
古德:「不是閒人閒不得,閒人不是等閒人」。
甚麼是閒人呢?心中無事。如何心中無事?
不是心如死水,而是如冬瓜和尚:
「終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都不識,別有一天堂」。
二位尊者雖動靜有異,實內心無別,參!
夯寶寶學佛,是我的學習心得。身心轉換提升幸福資糧,來自於佛法的滋潤,法滋潤源自於身口意實踐佛法,夯寶寶邀你一起來體證碰得到的佛法,祝你開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13/3/12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永明禪師: 「化人問幻士,谷響答泉聲;欲達吾宗旨,泥牛水上行。」 良因曰 無論是橋流水不流、北斗向南看,或是泥牛水上行, 皆指出相上雖有生滅去來,但其體周遍,本無去來。 不應為相上之生滅所拘,當於自性中安住。 能知此意故好,倘或不解,也不必穿鑿附會,
2013/3/8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大慧禪師: 「學道人逐日但將檢點他人底工夫,常自檢點, 道業無有不辦。或喜或怒,或靜或鬧,皆是檢點時節。」 良因曰: 現在佛教徒,往往追求最極殊勝的修行竅訣; 也同時覺得這樣的竅訣,應是極罕見的。 其實在佛菩薩的開示,與祖師大德的惇惇教誨中,
2013/3/8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佛眼禪師《三自省察》之三: 「報緣虛幻,不可強為。浮世幾何,隨家豐儉。 苦樂逆順,道在其中。動靜寒溫,自愧自悔。」 良因曰 於《了凡四訓》中,雲谷禪師點出了修行核心: 「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 也就是精進修行之苦樂逆順中,不妄生分別。 此為修心之要旨。
2013/3/7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佛眼禪師《三自省察》之二: 「道業未辦去聖時遙,善友師教誠不可捨,自生勉勵念報佛恩, 惟己自知大心莫退。」 良因曰 雖發大心精進,唯法弱魔強,故必假師長、善友之提攜。 若未值遇,則應發願,願得大乘法師、同學為助伴; 倘若已得,則當守護如珍寶。 方能真實報佛恩。
2013/3/6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佛眼禪師《三自省察》之一: 「是身壽命如駒過隙,何暇閑情妄為雜事,既隆釋種須紹門風, 諦審先宗是何標格。」 良因曰: 因體會無常而精進,此為三省之首。 但是所謂「精」者,必是精純不雜,而非攀緣妄動, 因此必先建立正知見。 專心一致而孜孜不懈,才是所謂「真精進」也
2013/3/5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盤山禪師: 「收拾自心如一尊木雕聖像坐在堂中,終日無人亦如此, 幡蓋簇擁、香花供養亦如此,讚歎亦如此,譭謗亦如此。 修行人常常心上無事,時時刻刻體究自己本命元辰端的處。」 良因曰 透過經論的學習、善知識的引導,正念或止或觀; 讓我們於正念、正知中,無事且安住吧!
2013/3/12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永明禪師: 「化人問幻士,谷響答泉聲;欲達吾宗旨,泥牛水上行。」 良因曰 無論是橋流水不流、北斗向南看,或是泥牛水上行, 皆指出相上雖有生滅去來,但其體周遍,本無去來。 不應為相上之生滅所拘,當於自性中安住。 能知此意故好,倘或不解,也不必穿鑿附會,
2013/3/8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大慧禪師: 「學道人逐日但將檢點他人底工夫,常自檢點, 道業無有不辦。或喜或怒,或靜或鬧,皆是檢點時節。」 良因曰: 現在佛教徒,往往追求最極殊勝的修行竅訣; 也同時覺得這樣的竅訣,應是極罕見的。 其實在佛菩薩的開示,與祖師大德的惇惇教誨中,
2013/3/8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佛眼禪師《三自省察》之三: 「報緣虛幻,不可強為。浮世幾何,隨家豐儉。 苦樂逆順,道在其中。動靜寒溫,自愧自悔。」 良因曰 於《了凡四訓》中,雲谷禪師點出了修行核心: 「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 也就是精進修行之苦樂逆順中,不妄生分別。 此為修心之要旨。
2013/3/7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佛眼禪師《三自省察》之二: 「道業未辦去聖時遙,善友師教誠不可捨,自生勉勵念報佛恩, 惟己自知大心莫退。」 良因曰 雖發大心精進,唯法弱魔強,故必假師長、善友之提攜。 若未值遇,則應發願,願得大乘法師、同學為助伴; 倘若已得,則當守護如珍寶。 方能真實報佛恩。
2013/3/6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佛眼禪師《三自省察》之一: 「是身壽命如駒過隙,何暇閑情妄為雜事,既隆釋種須紹門風, 諦審先宗是何標格。」 良因曰: 因體會無常而精進,此為三省之首。 但是所謂「精」者,必是精純不雜,而非攀緣妄動, 因此必先建立正知見。 專心一致而孜孜不懈,才是所謂「真精進」也
2013/3/5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盤山禪師: 「收拾自心如一尊木雕聖像坐在堂中,終日無人亦如此, 幡蓋簇擁、香花供養亦如此,讚歎亦如此,譭謗亦如此。 修行人常常心上無事,時時刻刻體究自己本命元辰端的處。」 良因曰 透過經論的學習、善知識的引導,正念或止或觀; 讓我們於正念、正知中,無事且安住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念佛就是以佛號作為所緣境,修密的話可能以咒語或本尊的形相作為所緣境。所有的禪法都是一樣的,不管內外道、大小顯密,都要有個所緣境。這是第一個善緣心。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所以蕅祖說,禪堂跟外面不能分做兩截,一定是相隨順的。所以平常的時候也是要注意專注跟放鬆。
Thumbnail
  傍晚時分,老道士帶著徒弟來到山腳下一處密林。通向樹林內僅有一條小徑,陌上雜草叢生,看上去並不易走。   「記住貧道說過的話,別踏出道。」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篤定心念行正道 再大的災難也不動搖 就是精進在禪定中 修行希望我們能夠人人,我們的心對外面的境界,無論什麼境界來了,都能保持我們這念心,這才是真功夫。各位,學佛就是要學得這念心有這番功夫。
Thumbnail
夏蓮居老居士,慈智雙運、集錄經文成就《淨修捷要》三十二拜禮拜文。為一大藏教之指歸,為禪、律、密、淨精華之薈萃,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心法,為末法修行之捷要。故恭敬讀誦禮拜觀想發願迴向,則於成就無上菩提大道有提綱擎領之用。可謂捷徑中之捷徑;用力少而收效宏;不知不覺即暗合道妙;於末法眾生最為契合。
Thumbnail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代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這首詩是從一位駐紮在偏遠縣城的政府官員的角度來寫的,他想念他住在山上的道士朋友。這首詩以其意象和象徵的運用而聞名。冰冷的縣衙、蜿蜒的小溪、落葉、空山的意象,都烘托出詩中
Thumbnail
送僧歸日本 唐代錢起 上國隨緣住,來途若夢行。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 水月通禪寂,魚龍聽梵聲。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 「隨緣住」是佛教用語,意思是隨機緣而居住,不執著於某個地方。這在中國隨緣居住,來時的路途就像在夢中行進一樣。天海茫茫,歸途遙遠,但乘著法舟,就會感到輕快。水月映照著禪寂的
前言 圖書館借閱法觀法師所著的《冬日暖陽—將佛法擁入生命》。是法師將學佛歷程中自然透發出的感受與理解如實的記錄下來,分成四部分:「人間擺度」是用小故事來解說佛法;「洲渚片跡」是記述行腳歷程和感受;「千戴一時」是對佛門大師的感念和讚仰;「始於初步」是記述出家因緣和隨緣開示內容。法師希望「藉此引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念佛就是以佛號作為所緣境,修密的話可能以咒語或本尊的形相作為所緣境。所有的禪法都是一樣的,不管內外道、大小顯密,都要有個所緣境。這是第一個善緣心。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所以蕅祖說,禪堂跟外面不能分做兩截,一定是相隨順的。所以平常的時候也是要注意專注跟放鬆。
Thumbnail
  傍晚時分,老道士帶著徒弟來到山腳下一處密林。通向樹林內僅有一條小徑,陌上雜草叢生,看上去並不易走。   「記住貧道說過的話,別踏出道。」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篤定心念行正道 再大的災難也不動搖 就是精進在禪定中 修行希望我們能夠人人,我們的心對外面的境界,無論什麼境界來了,都能保持我們這念心,這才是真功夫。各位,學佛就是要學得這念心有這番功夫。
Thumbnail
夏蓮居老居士,慈智雙運、集錄經文成就《淨修捷要》三十二拜禮拜文。為一大藏教之指歸,為禪、律、密、淨精華之薈萃,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心法,為末法修行之捷要。故恭敬讀誦禮拜觀想發願迴向,則於成就無上菩提大道有提綱擎領之用。可謂捷徑中之捷徑;用力少而收效宏;不知不覺即暗合道妙;於末法眾生最為契合。
Thumbnail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代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這首詩是從一位駐紮在偏遠縣城的政府官員的角度來寫的,他想念他住在山上的道士朋友。這首詩以其意象和象徵的運用而聞名。冰冷的縣衙、蜿蜒的小溪、落葉、空山的意象,都烘托出詩中
Thumbnail
送僧歸日本 唐代錢起 上國隨緣住,來途若夢行。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 水月通禪寂,魚龍聽梵聲。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 「隨緣住」是佛教用語,意思是隨機緣而居住,不執著於某個地方。這在中國隨緣居住,來時的路途就像在夢中行進一樣。天海茫茫,歸途遙遠,但乘著法舟,就會感到輕快。水月映照著禪寂的
前言 圖書館借閱法觀法師所著的《冬日暖陽—將佛法擁入生命》。是法師將學佛歷程中自然透發出的感受與理解如實的記錄下來,分成四部分:「人間擺度」是用小故事來解說佛法;「洲渚片跡」是記述行腳歷程和感受;「千戴一時」是對佛門大師的感念和讚仰;「始於初步」是記述出家因緣和隨緣開示內容。法師希望「藉此引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