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集 029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2013/3/13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raw-image

歸宗芝庵禪師:

「千峰頂上一茅屋,老僧半間雲半間;

昨夜雲隨風雨去,到頭不似老僧閑。」

raw-image

良因曰:

古德:「不是閒人閒不得,閒人不是等閒人」。

甚麼是閒人呢?心中無事。如何心中無事?

不是心如死水,而是如冬瓜和尚:

「終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都不識,別有一天堂」。

二位尊者雖動靜有異,實內心無別,參!

(附)冬瓜和尚事蹟
http://club.fjdh.com/html/36/8636-196361.htm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賢行、觀音慈、地藏願的沙龍
13會員
174內容數
夯寶寶學佛,是我的學習心得。身心轉換提升幸福資糧,來自於佛法的滋潤,法滋潤源自於身口意實踐佛法,夯寶寶邀你一起來體證碰得到的佛法,祝你開心
2022/09/27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要護持我們清淨的戒行, 有「止持」與「作持」兩門。 「止持」便是消極地不造惡業,也就是持好每一條所受之戒。 「作持」是積極地護持這念「菩提心」的正念, 也就是護持我們的戒體, 上述《華嚴經・淨行品》的偈,便是「止持」。 老修行人善護自己的念頭,也是同樣的道理。 不僅消極地
Thumbnail
2022/09/27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要護持我們清淨的戒行, 有「止持」與「作持」兩門。 「止持」便是消極地不造惡業,也就是持好每一條所受之戒。 「作持」是積極地護持這念「菩提心」的正念, 也就是護持我們的戒體, 上述《華嚴經・淨行品》的偈,便是「止持」。 老修行人善護自己的念頭,也是同樣的道理。 不僅消極地
Thumbnail
2022/06/01
2013/5/16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蓮池大師: 「有生必有死,長短安足論,今得圓僧相,平生願已滿。 當生大歡喜,切勿懷憂惱,萬緣俱放下,但一心念佛。 往生極樂國,上品蓮花生,見佛悟無生,還來度一切。」 良因曰: 當我們能夠知足,必然今生安樂,來世也安樂。 想想我們所追求的,有真實義否?
Thumbnail
2022/06/01
2013/5/16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蓮池大師: 「有生必有死,長短安足論,今得圓僧相,平生願已滿。 當生大歡喜,切勿懷憂惱,萬緣俱放下,但一心念佛。 往生極樂國,上品蓮花生,見佛悟無生,還來度一切。」 良因曰: 當我們能夠知足,必然今生安樂,來世也安樂。 想想我們所追求的,有真實義否?
Thumbnail
2022/06/01
2013/5/15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蓮池大師: 「袾宏下劣凡夫,安分守愚,平生所務, 惟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 今老矣,倘有問者,必以此答。」 良因曰: 輪迴路險,猶如駕船於驚濤駭浪中,海底又有暗礁環伺。 此時稍有不慎,必定沉船、觸礁。 而船上之人猶縱情嬉戲,或各自逞能,豈不葬身海底?
Thumbnail
2022/06/01
2013/5/15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蓮池大師: 「袾宏下劣凡夫,安分守愚,平生所務, 惟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 今老矣,倘有問者,必以此答。」 良因曰: 輪迴路險,猶如駕船於驚濤駭浪中,海底又有暗礁環伺。 此時稍有不慎,必定沉船、觸礁。 而船上之人猶縱情嬉戲,或各自逞能,豈不葬身海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15.12.8 良因法師 隨筆 雪堂謂晦菴光和尚①曰: 「予弱冠之年②,見獨居士③言: 『中無主不立,外不正不行。此語宜終身踐之,聖賢事業備矣。』 予佩其語,在家修身,出家學道, 以至率身臨眾,如衡石之定重輕,規矩之成方圓。 捨此,則事事失準矣。」 《廣錄》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Thumbnail
2015.12.8 良因法師 隨筆 雪堂謂晦菴光和尚①曰: 「予弱冠之年②,見獨居士③言: 『中無主不立,外不正不行。此語宜終身踐之,聖賢事業備矣。』 予佩其語,在家修身,出家學道, 以至率身臨眾,如衡石之定重輕,規矩之成方圓。 捨此,則事事失準矣。」 《廣錄》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Thumbnail
2013/4/5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蕅益大師: 「內不見有我,則我無能;外不見有人,則人無過。 一味癡呆,深自慚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 逮積福多,善根淳厚,只此癡呆漢子, 卻能如水之隨處流行,泛應曲當。」 良因曰: 當修行人志向高遠,誓集一切福慧資糧時, 自然不於世間寵辱掛懷。
Thumbnail
2013/4/5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蕅益大師: 「內不見有我,則我無能;外不見有人,則人無過。 一味癡呆,深自慚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 逮積福多,善根淳厚,只此癡呆漢子, 卻能如水之隨處流行,泛應曲當。」 良因曰: 當修行人志向高遠,誓集一切福慧資糧時, 自然不於世間寵辱掛懷。
Thumbnail
2013/9/28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強不知以為知,此乃大愚。本無事而生事,是謂薄福。」 「白香山詩云:『我有一言君記取,世間自取苦人多。』」 良因曰: 一個人能夠不斷的成長,需要良師益友的提攜。 真正有自信的人,方能虛心學習。 虛張聲勢者,只是來自於淺薄或自卑。
Thumbnail
2013/9/28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強不知以為知,此乃大愚。本無事而生事,是謂薄福。」 「白香山詩云:『我有一言君記取,世間自取苦人多。』」 良因曰: 一個人能夠不斷的成長,需要良師益友的提攜。 真正有自信的人,方能虛心學習。 虛張聲勢者,只是來自於淺薄或自卑。
Thumbnail
2013/7/27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胡文定公云: 「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事不足處方好。 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來,歷試歷驗。」 邵康節詩云: 「好花看到半開時。」最為親切有味。 良因曰: 知道禍福相倚,所以面對苦難,能如小草般堅韌; 遇到順境,亦如群星般深邃。
Thumbnail
2013/7/27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胡文定公云: 「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事不足處方好。 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來,歷試歷驗。」 邵康節詩云: 「好花看到半開時。」最為親切有味。 良因曰: 知道禍福相倚,所以面對苦難,能如小草般堅韌; 遇到順境,亦如群星般深邃。
Thumbnail
2013/3/26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袁了凡: 「人之過惡深重者,亦有效驗。 或心神昏塞,轉頭即忘,或無事而常煩惱, 或見君子而赧然消沮,或聞正論而不樂,或施惠而人反怨, 或夜夢顛倒,甚則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 苟一類此,即須奮發,舍舊圖新,幸勿自誤!」 良因曰: 相信這些都是大家的熟境界,
Thumbnail
2013/3/26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袁了凡: 「人之過惡深重者,亦有效驗。 或心神昏塞,轉頭即忘,或無事而常煩惱, 或見君子而赧然消沮,或聞正論而不樂,或施惠而人反怨, 或夜夢顛倒,甚則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 苟一類此,即須奮發,舍舊圖新,幸勿自誤!」 良因曰: 相信這些都是大家的熟境界,
Thumbnail
2014.12.2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聞覺範①貶竄嶺海②,歎曰: 蘭植中塗,必無經時之翠;桂生幽壑,終抱彌年之丹。 古今才智喪身,讒謗罹禍者多,求其與世浮沉,能保其身者少。 故聖人言,當世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議人者也。 博辯宏大而危其身者,好發人之惡也。 在覺範有之矣。 《章江集》 【注釋】
Thumbnail
2014.12.2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聞覺範①貶竄嶺海②,歎曰: 蘭植中塗,必無經時之翠;桂生幽壑,終抱彌年之丹。 古今才智喪身,讒謗罹禍者多,求其與世浮沉,能保其身者少。 故聖人言,當世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議人者也。 博辯宏大而危其身者,好發人之惡也。 在覺範有之矣。 《章江集》 【注釋】
Thumbnail
2013/3/13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歸宗芝庵禪師: 「千峰頂上一茅屋,老僧半間雲半間; 昨夜雲隨風雨去,到頭不似老僧閑。」 良因曰: 古德:「不是閒人閒不得,閒人不是等閒人」。 甚麼是閒人呢?心中無事。如何心中無事? 不是心如死水,而是如冬瓜和尚: 二位尊者雖動靜有異,實內心無別,參!
Thumbnail
2013/3/13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歸宗芝庵禪師: 「千峰頂上一茅屋,老僧半間雲半間; 昨夜雲隨風雨去,到頭不似老僧閑。」 良因曰: 古德:「不是閒人閒不得,閒人不是等閒人」。 甚麼是閒人呢?心中無事。如何心中無事? 不是心如死水,而是如冬瓜和尚: 二位尊者雖動靜有異,實內心無別,參!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8 良因法師 隨筆 英邵武每見學者,恣肆不懼因果。 嘆息久之曰:「勞生如旅泊,住則隨緣,去則亡矣。彼所得能幾何? 爾輩不識廉恥,干犯名分,污瀆宗教,乃至如是。 大丈夫志在恢弘祖道,誘掖後來,不應私擅己慾,無所避忌,謀一身之禍,造萬劫之殃。 《壁記》 【演蓮法師譯文】 良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8 良因法師 隨筆 英邵武每見學者,恣肆不懼因果。 嘆息久之曰:「勞生如旅泊,住則隨緣,去則亡矣。彼所得能幾何? 爾輩不識廉恥,干犯名分,污瀆宗教,乃至如是。 大丈夫志在恢弘祖道,誘掖後來,不應私擅己慾,無所避忌,謀一身之禍,造萬劫之殃。 《壁記》 【演蓮法師譯文】 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