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蘇聯領導人史達林(俄語: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突然逝世,震驚全球,一場奪權大戰在莫斯科悄然打響,最終由赫魯雪夫(俄語:Никита Сергеевич Хрущёв)取得勝利,暗地處決祕密警察頭子貝利亞(俄語:Лаврентий Павлович Берия),日後,赫魯雪夫逐步肅清敵對勢力,並開始「去史達林化」運動,抨擊前任的種種作為,施行的政策自然也大相逕庭。
《史達林死了沒?》講述這段腥風血雨,不似《行動代號:華爾奇麗雅》(Valkyrie)刻劃政變的緊張氛圍,本片以戲謔的手法呈現政治的荒誕,那些歷史人物不再聞風喪膽,個個成了逗趣且幼稚的大男孩,無時不刻讓觀眾噗哧一笑。
之所以能與電影中的情節橋段有所共鳴、懂得那些政治笑話,來自於現實狀況的駭人聽聞與遙相呼應,不過是用喜劇的方式,更有強大迴響。
電影海報,頗富趣味(圖片來源:https://reurl.cc/554Ra7)
在史達林大清洗的背景下,人人自危,各行各業的菁英才幹都成了鬥爭對象,為了維繫勢力、鞏固威權,將社會扭曲成草木皆兵的敏感狀態。
出於對總書記的恐懼,人民選擇自動配合與尊敬,相互告發、阿諛奉承的情景層出不窮。
不料,偉大領袖史達林的猝死,一切局勢有了變數,接班人之亂,就此展開。
劇照,委員會開會片段(圖片來源:https://reurl.cc/0p9Rno)
所謂「伴君如伴虎」,哪怕身為權力核心,主子一不順眼,名字轉瞬之間就上了整肅清單,更何況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市井小民?
「猜忌」和「提防」的心理,被貫徹在恐怖統治下的俄羅斯,電影透過喜劇風格,將小心翼翼的攻防戰,轉化為啼笑皆非的荒謬舉措。
赫魯雪夫必須記下史達林的玩笑口味、警衛因怕觸怒領導而疏於關心領袖狀況、音樂會為了提供史達林錄音檔必須重來、史達林就醫需要委員投票,甚至因醫生全遭批鬥而死苦無醫療人才……等,這些乍看莫名其妙的現象,卻是蘇聯的真實反映。
劇照,史達林之死(圖片來源:https://reurl.cc/g24j0Q)
本片將歷史角色演譯地十分浮誇,靈感則取材於真人真事,史達林的自大、赫魯雪夫的相對開明、貝利亞的好色與狠心、朱可夫的豪邁直接、馬林科夫的一板一眼與史達林子嗣的形象……特色各異的人物,不經意脫口而出敏感的臺詞,諷刺力道之強、效果之猛,大呼過癮。
而蘇聯領導階層的文化深植角色的設定中,包括僵化的政治流程、共產黨式的大內外宣風格,讓觀眾驚呼機械般的政體運作,超乎常人的理解範圍,堪稱奇聞。
《史達林死了沒?》中,每個演員的詮釋,把唯唯諾諾的人性表現得激動不已、入木三分,並且尚有諸多源源不絕的笑料片段,無論是畫面、臺詞,都隱含批評訕笑的成分,若對政治議題感興趣的觀眾,必是捧腹大笑、欲罷不能。
此片乃我本人最欣賞、最嚮往的喜劇創作筆法之一,相當推薦讀者前去欣賞,既風趣又具深層意義。
可愛的幕後花絮(圖片來源:https://reurl.cc/7D7voN)
史達林,已經是上個世紀的符號,在這部英國作品,當作揶揄玩笑的素材,然而在俄羅斯上映,就受到不少阻撓與撻伐。而這個徹底集權獨裁者,是否又成政治野心者的效仿目標?
縱觀其任內,並非風平浪靜,二次大戰、韓戰、大清洗、大飢荒……等等,此等人倫災難,卻締造出偶像崇拜的歪風,由全民發自內心的恐慌轉為信仰,成就了至高無上的領導人。
究竟是為民?還是為己?答案應該呼之欲出。而家國成了沒有信任、仁愛的冰冷之邦,豈敢稱得上德政、談得上功績?
蘇聯的黨國體制,控制於一小塊內部委員群組中,爭權奪利是無庸置疑,而內鬥結果必然有輸有贏,一方得勢、一方失勢,但人民,肯定是絕對的犧牲品。
高級黑的模仿海報(圖片來源:https://reurl.cc/Kb4gD9)
越看到後段,或許會收起笑意,對於血淋淋的過去感到心寒,也為歷史重蹈覆轍的可能、政客利慾薰心的念頭,格外警惕。
《史達林死了沒?》不只是一齣笑料十足的作品,亦從玩鬧的角度裡,敘事塵封的歷史痕跡,並藉由不斷的嘲諷,批判與人道格格不入的暴政。
娛樂以外,飽含省思,富有巧思的黑色幽默,歡笑之餘更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