雋永系列EP.18_《史達林死了沒?》笑談黑暗,別具旨趣,張力不俗,深有遠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1953年,蘇聯領導人史達林(俄語: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突然逝世,震驚全球,一場奪權大戰在莫斯科悄然打響,最終由赫魯雪夫(俄語:Никита Сергеевич Хрущёв)取得勝利,暗地處決祕密警察頭子貝利亞(俄語:Лаврентий Павлович Берия),日後,赫魯雪夫逐步肅清敵對勢力,並開始「去史達林化」運動,抨擊前任的種種作為,施行的政策自然也大相逕庭。

《史達林死了沒?》講述這段腥風血雨,不似《行動代號:華爾奇麗雅》(Valkyrie)刻劃政變的緊張氛圍,本片以戲謔的手法呈現政治的荒誕,那些歷史人物不再聞風喪膽,個個成了逗趣且幼稚的大男孩,無時不刻讓觀眾噗哧一笑。

之所以能與電影中的情節橋段有所共鳴、懂得那些政治笑話,來自於現實狀況的駭人聽聞與遙相呼應,不過是用喜劇的方式,更有強大迴響。

raw-image

在史達林大清洗的背景下,人人自危,各行各業的菁英才幹都成了鬥爭對象,為了維繫勢力、鞏固威權,將社會扭曲成草木皆兵的敏感狀態。

出於對總書記的恐懼,人民選擇自動配合與尊敬,相互告發、阿諛奉承的情景層出不窮。

不料,偉大領袖史達林的猝死,一切局勢有了變數,接班人之亂,就此展開。

raw-image

所謂「伴君如伴虎」,哪怕身為權力核心,主子一不順眼,名字轉瞬之間就上了整肅清單,更何況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市井小民?

「猜忌」和「提防」的心理,被貫徹在恐怖統治下的俄羅斯,電影透過喜劇風格,將小心翼翼的攻防戰,轉化為啼笑皆非的荒謬舉措。

赫魯雪夫必須記下史達林的玩笑口味、警衛因怕觸怒領導而疏於關心領袖狀況、音樂會為了提供史達林錄音檔必須重來、史達林就醫需要委員投票,甚至因醫生全遭批鬥而死苦無醫療人才……等,這些乍看莫名其妙的現象,卻是蘇聯的真實反映。

raw-image

本片將歷史角色演譯地十分浮誇,靈感則取材於真人真事,史達林的自大、赫魯雪夫的相對開明、貝利亞的好色與狠心、朱可夫的豪邁直接、馬林科夫的一板一眼與史達林子嗣的形象……特色各異的人物,不經意脫口而出敏感的臺詞,諷刺力道之強、效果之猛,大呼過癮。

而蘇聯領導階層的文化深植角色的設定中,包括僵化的政治流程、共產黨式的大內外宣風格,讓觀眾驚呼機械般的政體運作,超乎常人的理解範圍,堪稱奇聞。

《史達林死了沒?》中,每個演員的詮釋,把唯唯諾諾的人性表現得激動不已、入木三分,並且尚有諸多源源不絕的笑料片段,無論是畫面、臺詞,都隱含批評訕笑的成分,若對政治議題感興趣的觀眾,必是捧腹大笑、欲罷不能。

此片乃我本人最欣賞、最嚮往的喜劇創作筆法之一,相當推薦讀者前去欣賞,既風趣又具深層意義。

raw-image

史達林,已經是上個世紀的符號,在這部英國作品,當作揶揄玩笑的素材,然而在俄羅斯上映,就受到不少阻撓與撻伐。而這個徹底集權獨裁者,是否又成政治野心者的效仿目標?

縱觀其任內,並非風平浪靜,二次大戰、韓戰、大清洗、大飢荒……等等,此等人倫災難,卻締造出偶像崇拜的歪風,由全民發自內心的恐慌轉為信仰,成就了至高無上的領導人。

究竟是為民?還是為己?答案應該呼之欲出。而家國成了沒有信任、仁愛的冰冷之邦,豈敢稱得上德政、談得上功績?

蘇聯的黨國體制,控制於一小塊內部委員群組中,爭權奪利是無庸置疑,而內鬥結果必然有輸有贏,一方得勢、一方失勢,但人民,肯定是絕對的犧牲品。

raw-image

越看到後段,或許會收起笑意,對於血淋淋的過去感到心寒,也為歷史重蹈覆轍的可能、政客利慾薰心的念頭,格外警惕。

《史達林死了沒?》不只是一齣笑料十足的作品,亦從玩鬧的角度裡,敘事塵封的歷史痕跡,並藉由不斷的嘲諷,批判與人道格格不入的暴政。

娛樂以外,飽含省思,富有巧思的黑色幽默,歡笑之餘更回味無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赫然隨筆 (Rafa Chang)的沙龍
14會員
32內容數
不限何作品,就聊好電影! 非追求風尚,有感而發,靈魂顯得老,細嚐好味道~ 經典不會腐朽變質,時刻都是好收藏。 透過簡單分析、幕前幕後和情感抒發,一起來欣賞那些雋永的佳作,洗滌生活上的繁雜,巧遇恬靜中的浪漫~~~
2022/12/04
典雅的詩畫之作,視野開闊的舒心佳作~
Thumbnail
2022/12/04
典雅的詩畫之作,視野開闊的舒心佳作~
Thumbnail
2022/11/20
傳奇、爭議的「豺狼卡洛斯」,五個半小時的經典鉅作,兼具娛樂和省思的震撼觀感!
Thumbnail
2022/11/20
傳奇、爭議的「豺狼卡洛斯」,五個半小時的經典鉅作,兼具娛樂和省思的震撼觀感!
Thumbnail
2022/08/24
未更多時,以一部深刻作品示人,遙相呼應當代的局勢。
Thumbnail
2022/08/24
未更多時,以一部深刻作品示人,遙相呼應當代的局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從1654年佩列亞斯拉夫條約簽署,到1991年公投宣布獨立,烏克蘭的獨立奮鬥過程歷經334年,終於完成了他們的夢想:屬於烏克蘭民族,獨立、自由、民主的主權國家。並藉由這段時間,培育出了自己的政治與行政人才穩定國家,不再重蹈先人覆轍,為烏克蘭獨立做好準備。這段歷史,值得台灣未來成為真正的國家作為借鑒。
Thumbnail
從1654年佩列亞斯拉夫條約簽署,到1991年公投宣布獨立,烏克蘭的獨立奮鬥過程歷經334年,終於完成了他們的夢想:屬於烏克蘭民族,獨立、自由、民主的主權國家。並藉由這段時間,培育出了自己的政治與行政人才穩定國家,不再重蹈先人覆轍,為烏克蘭獨立做好準備。這段歷史,值得台灣未來成為真正的國家作為借鑒。
Thumbnail
從19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蘇聯和德國對烏克蘭人、波蘭人等東歐民族與猶太人留下了無可抹滅的傷痕,他們泯滅人性、採取種族清洗方式的政策,滅絕他們認為「不應該存在於世界上」的種族,不管是被認定為不是個民族,還是根本就不該存在於世上。過往的錯誤如今又於烏克蘭再次上演,考驗人們處理這場危機的智慧。
Thumbnail
從19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蘇聯和德國對烏克蘭人、波蘭人等東歐民族與猶太人留下了無可抹滅的傷痕,他們泯滅人性、採取種族清洗方式的政策,滅絕他們認為「不應該存在於世界上」的種族,不管是被認定為不是個民族,還是根本就不該存在於世上。過往的錯誤如今又於烏克蘭再次上演,考驗人們處理這場危機的智慧。
Thumbnail
1956/2/25 去史達林化:赫魯雪夫造反啦!
Thumbnail
1956/2/25 去史達林化:赫魯雪夫造反啦!
Thumbnail
今天焦點─兩個中國與俄羅斯Ⅱ  1960年 共產黨中國與共產黨蘇聯交惡完全浮上台面,蘇聯決定撤回在中國大陸的所有專家1,390人,撕毀343項專家合同約,廢除257個科學技術合作,對剛渡過失敗的大躍進運動,造成空前嚴重飢荒的共產黨中國經濟發展造成沈重打擊,共產主義陣營兩大龍頭公開撕破臉,也對全球局勢
Thumbnail
今天焦點─兩個中國與俄羅斯Ⅱ  1960年 共產黨中國與共產黨蘇聯交惡完全浮上台面,蘇聯決定撤回在中國大陸的所有專家1,390人,撕毀343項專家合同約,廢除257個科學技術合作,對剛渡過失敗的大躍進運動,造成空前嚴重飢荒的共產黨中國經濟發展造成沈重打擊,共產主義陣營兩大龍頭公開撕破臉,也對全球局勢
Thumbnail
對於蘇聯的反感,雷姆尼克完全沒打算客氣。史達林死後的「鬆綁」非常短暫,赫魯雪夫上台之後,在政治與文化上的「解凍」不過短短六、七年,隨即又勒緊控管。確實,在帝國瓦解之前,很少有蘇聯人能夠想像,有一天,CCCP這幾個字會走入歷史。在愛倫堡寫出《解凍》這本書的時候,他對於蘇聯,依舊是充滿信心
Thumbnail
對於蘇聯的反感,雷姆尼克完全沒打算客氣。史達林死後的「鬆綁」非常短暫,赫魯雪夫上台之後,在政治與文化上的「解凍」不過短短六、七年,隨即又勒緊控管。確實,在帝國瓦解之前,很少有蘇聯人能夠想像,有一天,CCCP這幾個字會走入歷史。在愛倫堡寫出《解凍》這本書的時候,他對於蘇聯,依舊是充滿信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