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院「影膠」之特徵

戲院「影膠」之特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每一種嗜好的愛好者,都有一群不良份子,他們沉迷相關嗜好,但不斷做出影響他人或欠公德心的行為,例如不良鐵路迷被稱為「鐵膠」;而在戲院內,亦充斥相近的不良影迷,即「影膠」。

究竟「影膠」有何特徵?詳情如下:

一.看到有任何電影節、電影門票優惠,總沒看清楚時間日期,亦沒考慮清楚自己是否有空觀賞,便衝著去買,讓該節目或優惠很快售罄。買到後,才發現自己買錯,例如發現當天原來沒空,要上班,或者買了兩齣相近時間的門票,甚或買後發覺對該電影欠缺興趣,於是在網上出讓;如果相關的電影節、電影門票優惠買不到的話,便向售票職員發脾氣。

二.放映前,在戲院內與友人高談闊論,讓全場觀眾也聽到。這類「影膠」,說話語氣經常帶有高音,言語中夾雜不少英文,而且片名一定用英文說出,以突出自己的見地,並間中高音大笑(當中有不少是男人)。

三﹒未正式放映,就駡人沒關上手提電話。

四.走入座位時,不理會前面座位有沒有人,也不理會前面座位觀眾的感受,大力拉前面的椅背,以方便自己入座,並以地滑為藉口。

五﹒劃了座位,卻不按門票上的座位號碼就座;或者快正式開場時,卻希望跟其他觀眾換座(單獨一人的觀眾是最大受害者)。

六﹒經常遲到,戲院已關燈兼放映,部分遲到觀眾用手提電話內置電筒不斷照明,電筒的光較銀幕還要光亮,也把在場觀眾的臉照了一遍,來找自己的座位。

七﹒無論看甚麼電影,也會大笑或恥笑。

八﹒以為手提電話調較至震動狀態就沒有問題,但電話震的時候聲音仍很大。

九﹒每隔幾分鐘就拿電話出來看時間,或者觀影時日理萬機,處理各種訊息及社交媒體,而且電話屏幕調暗後仍很光亮。

十﹒觀影期間討論劇情,即使獨自一人觀影,部分人也會自言自語。

十一﹒不准飲食場地,卻要偷偷飲食,成功的話還自覺很厲害,於網上炫耀;被職員捉到的話,駡職員。

十二﹒放映期間拍攝銀幕,甚至拍攝時出現閃燈。

十三﹒電影完結,工作人員名單一出,便急不及待駡電影,或者大笑,全場觀眾也聽到。

十四﹒映後談,不按主持規矩,例如每人只可簡單問一條問題,卻花大量時間講述自己的感受,然後問了幾條問題,主持如何阻止也不理會。

戲院「影膠」行為,可能還有很多,大家引以為戒!




avatar-img
筆記電影會:袁廸旗
24會員
47內容數
袁廸旗,「筆記電影會」召集人,影視工作者,眼見香港影視業問題多多,因此撰文分析及批評現今香港影視問題,希望問題得到大眾注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十多年前,一位香港電影界的前輩在大陸拍電影,其後他分享是次製作的事宜時,提及大陸廣電總局對其電影的評價是「難得有香港劇本如此健康」,該電影涉及勵志和親情,在當時港產片或合拍片中,這類題材並不算普及。 一.結尾為大團圓結局,至少不會悲劇收場。 二.柔和的燈光。 四.至少有一場痛哭或人物情緒失控的戲。
圖片來源:香港電影金像獎 Hong Kong Film Awards 過往二十年,一直存在著「香港電影已死」的說法,雖然香港電影沒有真正的死去,但無可否認的是,今天的青年,就是成長於香港電影不斷衰落的年代,即使間中出現港產片發展不錯的年份,但之後呢?  近十年香港電影好像較以往多元化,不再是合拍片完
就《2021電影檢查(修訂)條例草案》同香港電影現況,電影工作者、評論人乃至觀眾,仍有基本嘅原則:  一.繼續堅持原有嘅創作同評論 二.反對任何政治審查 三.尊重創作自由,每個創作人都有表達其觀點之權利 四.唔出賣尊嚴,無忘對電影同自身嘅初衷 五.任何電影都有放映權利 
原本的電影宣言約四千字,主要針對香港電影業一直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建議。不過基於上星期《電影檢查修訂條例草案》的出現,於是決定一改方向,把原有的草稿閒置,重新起草,直接回應條例草案,並於九月初發佈!  其實現時電影宣言只有簡單幾句話,跟早前的四千字長文完全不同,宣言內的幾句話,每個人都有能力寫出來,
網上圖片 由於疫情及經濟帶來的影響,大部份人對今年香港電影發展並不樂觀,加上國安法的實行,香港電影未來數年或出現頗大的變數,筆者嘗試透過現今政局推測未來數年,香港電影業可能發生的困局及疑問:  一.措施推出與疑問  政府及「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或會繼續推出不同措施,以解決行內一些問題。「香港電影工作
網上圖片 早前筆者主理的「筆記電影會」舉辦活動,其中有導演表示,現時的提拔措施如「鮮浪潮」、「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對他們不少畢業生沒太大幫助,一來「鮮浪潮」早已取消大專組,讓大專畢業生入圍「鮮浪潮」變得困難;而得益「首部劇情電影計劃」的人更少,而且大專組得獎者多為碩士畢業,而過百個電影學科學士畢業的
十多年前,一位香港電影界的前輩在大陸拍電影,其後他分享是次製作的事宜時,提及大陸廣電總局對其電影的評價是「難得有香港劇本如此健康」,該電影涉及勵志和親情,在當時港產片或合拍片中,這類題材並不算普及。 一.結尾為大團圓結局,至少不會悲劇收場。 二.柔和的燈光。 四.至少有一場痛哭或人物情緒失控的戲。
圖片來源:香港電影金像獎 Hong Kong Film Awards 過往二十年,一直存在著「香港電影已死」的說法,雖然香港電影沒有真正的死去,但無可否認的是,今天的青年,就是成長於香港電影不斷衰落的年代,即使間中出現港產片發展不錯的年份,但之後呢?  近十年香港電影好像較以往多元化,不再是合拍片完
就《2021電影檢查(修訂)條例草案》同香港電影現況,電影工作者、評論人乃至觀眾,仍有基本嘅原則:  一.繼續堅持原有嘅創作同評論 二.反對任何政治審查 三.尊重創作自由,每個創作人都有表達其觀點之權利 四.唔出賣尊嚴,無忘對電影同自身嘅初衷 五.任何電影都有放映權利 
原本的電影宣言約四千字,主要針對香港電影業一直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建議。不過基於上星期《電影檢查修訂條例草案》的出現,於是決定一改方向,把原有的草稿閒置,重新起草,直接回應條例草案,並於九月初發佈!  其實現時電影宣言只有簡單幾句話,跟早前的四千字長文完全不同,宣言內的幾句話,每個人都有能力寫出來,
網上圖片 由於疫情及經濟帶來的影響,大部份人對今年香港電影發展並不樂觀,加上國安法的實行,香港電影未來數年或出現頗大的變數,筆者嘗試透過現今政局推測未來數年,香港電影業可能發生的困局及疑問:  一.措施推出與疑問  政府及「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或會繼續推出不同措施,以解決行內一些問題。「香港電影工作
網上圖片 早前筆者主理的「筆記電影會」舉辦活動,其中有導演表示,現時的提拔措施如「鮮浪潮」、「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對他們不少畢業生沒太大幫助,一來「鮮浪潮」早已取消大專組,讓大專畢業生入圍「鮮浪潮」變得困難;而得益「首部劇情電影計劃」的人更少,而且大專組得獎者多為碩士畢業,而過百個電影學科學士畢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