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人物|槍聲與呢喃、慶典與海──談安哲羅普洛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我該如何說起安哲羅普洛斯?

從聲音開始吧。閉上眼睛,首先是寂靜,再來是單簧管或雙簧管悠長的獨奏,或是手風琴隨海潮聲飄揚⋯⋯。雨聲與雪聲,細碎地下在潮濕的石子路、荒蕪沙地、空蕩蕩的街頭與廣場。若有步伐及火車鳴笛、車馬聲,那必是漫長且疲憊的旅途。有人細語低喃,那是思緒的逸散嗎?有人大聲朗誦,那是控訴的張揚嗎?有人群齊聲合唱,那是一個民族織起時代的歌,迴盪在二十世紀的南歐。槍聲是死亡的哀鳴,管弦樂是生命的讚嘆;而沉默,往往是安哲羅普洛斯譜下的百年孤寂之歌。

《霧中風景》劇照/台北文學閱影展

《霧中風景》劇照/台北文學閱影展

§ 呢喃

我們從《霧中風景》的起頭開始。黑暗中姊姊催促弟弟睡覺,說起一個故事:「開始是一片漆黑,然後有了一絲光亮。那道光來自於黑暗。然後大地從海中浮現,就有了河流、湖泊;接著又有了高聳的山峰,繁花盛開、綠樹成蔭,動物們和小鳥也出現了⋯⋯。」這是對於在北方那未知的父親充滿生命力的想望。電影的最後,終於抵達夢土,霧氣迷濛裡換成弟弟向姊姊安撫:「開始,是一片漆黑,然後便有了光。」他在霧中舉著右手,彷彿為長途跋涉的旅途做出見證。

《永遠的一天》中間,阿爾巴尼亞男孩的同伴死了,男孩將同伴的家當偷回廢棄建築物裡頭燒掉。當一群非法移民的男孩們對著兇猛的火焰喃喃:「噢,賽林!海洋如此遼闊,你將前往何方?我們將前往何方?就算有險峰山澗、警察軍人,我們也從未退縮,如今我面對無盡海洋。夜晚我見到母親,悲傷佇立門口。那是聖誕夜,山峰覆雪、鈴聲響亮。但願能聽你暢談那些港口,馬賽、那不勒斯,和那遼闊的世界⋯⋯。」難以想像這是童稚之人在面對同伴死亡的時刻發出對生命的叩問,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總是那麼含蓄又令人錯愕地、表達生命的殘忍。

《尤里西斯生命之旅》劇照/台北文學閱影展

《尤里西斯生命之旅》劇照/台北文學閱影展

讓我們聽聽《尤里西斯生命之旅》的最後,A 穿越了許多國境,檢視了過去的歷史,不斷地相遇、相識、相別,終於看見他追尋已久的膠捲影片。他沉痛地喃喃:「當我回來,我將穿上他人的衣服、擁有他人的名字。我的到來會是預料之外。如果你不相信地看著我,然後說:『你不是他。』我會向你展示徵兆而你便會相信我。我會說起你庭園裡的檸檬樹、角窗映射進來的月光;身體的特徵、愛的跡象。當我們顫抖地爬上我們的老房間,在擁抱與愛的呼喚之間,我將會整夜訴說我的旅程⋯⋯,訴說整個人類的冒險,而故事永不結束⋯⋯。」

《三六年的歲月》劇照/台北文學閱影展

《三六年的歲月》劇照/台北文學閱影展

§ 槍聲

閉著眼睛,我想繼續談談槍聲。《三六年的歲月》始於槍聲亦終於槍聲:始於廣場上的暗殺,終於草原裡的處刑。在槍聲與槍聲之間,是挾持犯要脅獄方在監獄廣場中央用黑膠唱片播放的豔俗情歌,彷彿人民向掌權者進行荒謬而卑微的求愛。在數個死亡與死亡之間,偶有響起關於生命的曲子。

《流浪藝人》裡,戲中戲《牧羊女高爾芙》被槍聲打斷過兩次:一次演出到一半,游擊隊兒子闖入,槍聲響起,子彈射向了正在台上的母親與其情夫──幕落,觀眾的掌聲此起彼落,將突如其來的射殺橋段誤認成戲的結局。另一次是在海邊,流浪藝人們被異軍攔下,強迫在海灘上臨場演出。戲是順利演完了,卻在軍人們與流浪藝人趁興跳起舞,歡樂的歌聲、哨聲伴隨著手風琴聲與海聲中,又是一聲槍響。遠方敵軍射中一名軍人,跳舞到一半的人們驚慌散去,被擊中的軍人倒下。第一次槍聲是將現實與戲混淆而讓人區分不清,第二次槍聲則實實在在區隔了生命的歡騰與突如其來的死亡。

《霧中風景》劇照/台北文學閱影展

《霧中風景》劇照/台北文學閱影展

《霧中風景》的最後,遙遙長長從希臘北渡尋父的姊弟,終於河的對岸是德國了,黑暗中倏然響起一道不安的槍聲,是否姊弟在越境的最後一刻差了那麼一步?那聲槍響在懸而未決的黑暗裡,可能是結束的喪鐘聲,也可能是另一個新生的開場禮砲。後來,是一片白霧,天亮了。霧逐漸散去,我們可以看見他們身在廣闊的草原,最終走向一棵大樹,抱住了樹。

《塞瑟島之旅》劇照/台北文學閱影展

《塞瑟島之旅》劇照/台北文學閱影展

§ 慶典與海

想起顧城的〈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於是安哲讓我們的眼睛從黑暗中睜亮開來,看見《獵人》裡淡綠的遠山與河,包容了血紅的旗幟;《永遠的一天》的黑夜中,閃爍鮮黃的雨衣。在土灰的沙塵裡,總會出現乾淨得刺眼的新娘白紗;越過褐黃的城牆,都是不見盡頭的藍海。我們要凝視那些海、那些婚禮與慶典,亦要凝視《塞瑟島之旅》那從海上歸來故土又隨即被迫漂回海上的衰弱老人,與《霧中風景》裡那對年幼的姊弟背對著一場婚禮的進行、朝著皚皚雪地上將要死去的馬露出悲傷的臉龐。

《獵人》裡旅館正廳既是當桌置放獵人屍體的偵訊室,更是迎接一九七七年新年宴會的場地。《養蜂人》開頭即是一場女兒盛大的婚禮,卻是父親選擇沉默回歸故鄉的契機與朝向死亡的開端。《永遠的一天》對照妻子安娜三十年前信裡提及女兒出生滿月的海邊慶典,那時藍天無雲,眾人皆歡而舞;三十年後的亞歷山大剩下的只有灰濛濛的海邊、疾病的侵擾、一隻老狗。

《永遠的一天》劇照/台北文學閱影展

《永遠的一天》劇照/台北文學閱影展

《塞瑟島之旅》與《霧中風景》的亞歷山大凝視著遙遠的父親歸來與遠走,《尤里西斯生命之旅》的 A 與《永遠的一天》的亞歷山大凝視著過去的影像和語言。如同馬奎斯筆下《百年孤寂》的家族永恆重複著同樣的名字,安哲羅普洛斯將自身的傾聽與凝視化為他所有電影裡的亞歷山大,他的聲音與目光,將比永恆還要再多一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如果說《暴雨將至》是因為愛而打破沈默,《烈火焚身》則是因為愛而選擇緘默。如果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就是在一起,母親終其一生所尋找的意義,綿延多時的思念之情,終究在生命終結之時,下起了一場救贖的大雨。
Thumbnail
如果說《暴雨將至》是因為愛而打破沈默,《烈火焚身》則是因為愛而選擇緘默。如果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就是在一起,母親終其一生所尋找的意義,綿延多時的思念之情,終究在生命終結之時,下起了一場救贖的大雨。
Thumbnail
以《Music》為題,安姬拉·夏納萊克取用古希臘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伊底帕斯王》,如同克里斯汀·佩佐的「元素精靈三部曲」;推動劇情發展的,皆是來自古典文學的考究與現代性譜寫。
Thumbnail
以《Music》為題,安姬拉·夏納萊克取用古希臘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伊底帕斯王》,如同克里斯汀·佩佐的「元素精靈三部曲」;推動劇情發展的,皆是來自古典文學的考究與現代性譜寫。
Thumbnail
《風帶著我來》The Wind Will Carry Us (1999) 從這部片當年在台灣上映以來,我在大銀幕看過了三次,但一直沒法真的進入其中,直到這第四次,我才感覺找到了新的眼光來理解這部片。或許這也代表了這部片就親近觀眾和影評而言,並不真的那麼成功。 就我看來,《風帶著我來》就像是「科克三部
Thumbnail
《風帶著我來》The Wind Will Carry Us (1999) 從這部片當年在台灣上映以來,我在大銀幕看過了三次,但一直沒法真的進入其中,直到這第四次,我才感覺找到了新的眼光來理解這部片。或許這也代表了這部片就親近觀眾和影評而言,並不真的那麼成功。 就我看來,《風帶著我來》就像是「科克三部
Thumbnail
安哲羅普洛斯作為最具民族主義標誌的作者,從早期作品《流浪藝人》至晚期《哭泣草原》便不斷在處理民族個體之於宏大歷史洪流之下的脆弱宿命和某種犧牲精神下的自我放逐,但安哲電影中另一吸引人的是他以近似於旁觀者的方式,將沉重的歷史古希臘史詩,深化為他電影中的隱喻與敘事。而他在1995年拍攝的《尤里西斯的凝視》
Thumbnail
安哲羅普洛斯作為最具民族主義標誌的作者,從早期作品《流浪藝人》至晚期《哭泣草原》便不斷在處理民族個體之於宏大歷史洪流之下的脆弱宿命和某種犧牲精神下的自我放逐,但安哲電影中另一吸引人的是他以近似於旁觀者的方式,將沉重的歷史古希臘史詩,深化為他電影中的隱喻與敘事。而他在1995年拍攝的《尤里西斯的凝視》
Thumbnail
這些電影本身的晦澀難懂以及可被明晰辨識出的斷簡殘編的痕跡,在「噤聲」被觀眾辨識出來的同時,指涉出集體暴力對於記憶的管控技術,也就是説,當失憶的肇因不是源於人類能力的限制,而是高於個人的集體與國家對於個人在記憶層面的控管和施加在身體上的暴力,「痕跡」與「記憶」的殘破便指向了高於個人之上的政治迫害。
Thumbnail
這些電影本身的晦澀難懂以及可被明晰辨識出的斷簡殘編的痕跡,在「噤聲」被觀眾辨識出來的同時,指涉出集體暴力對於記憶的管控技術,也就是説,當失憶的肇因不是源於人類能力的限制,而是高於個人的集體與國家對於個人在記憶層面的控管和施加在身體上的暴力,「痕跡」與「記憶」的殘破便指向了高於個人之上的政治迫害。
Thumbnail
「我腦海中一直想著那幅畫面,一個孩子奔向路盡頭的一棵孤零零的樹,那條路通往一處貧瘠的小山坡」看阿巴斯的電影,不但是一種身歷其境,更召喚出靈魂裡的回憶與影像互相共鳴,用借來的兩隻眼睛,超越民族與文化的界線,被他訴說的故事感動。
Thumbnail
「我腦海中一直想著那幅畫面,一個孩子奔向路盡頭的一棵孤零零的樹,那條路通往一處貧瘠的小山坡」看阿巴斯的電影,不但是一種身歷其境,更召喚出靈魂裡的回憶與影像互相共鳴,用借來的兩隻眼睛,超越民族與文化的界線,被他訴說的故事感動。
Thumbnail
完結的聲音在旅途的一半響起,伴隨著不可壓抑的沈重和那在預知結局情況下所產生的哀傷。 「粗大褲管下是瘦小的骨架,軍服下是尚在成長的靈魂和日漸精壯的身軀。」 西線不但是戰事持續發展的一個終點,更是以冰冷的語句告訴讀者,因為全都死去了,所以西線無戰事
Thumbnail
完結的聲音在旅途的一半響起,伴隨著不可壓抑的沈重和那在預知結局情況下所產生的哀傷。 「粗大褲管下是瘦小的骨架,軍服下是尚在成長的靈魂和日漸精壯的身軀。」 西線不但是戰事持續發展的一個終點,更是以冰冷的語句告訴讀者,因為全都死去了,所以西線無戰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