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與兔賽跑:談成長性思維的迷思(完)

2022/06/0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假如烏龜建立了成長性思維,他會先修正原本的成功公式
烏龜首先會察覺,無效的努力是無用的,因此牠會拋棄吃苦X恆心=成功的公式,轉而思考:我要獲得什麼技能,運用什麼資源才能贏?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烏龜不會輕易為自己貼上魯龜的標籤,牠會嘗試增進自我,這是歷程的第一步.
在這過程中,痛苦與挫折是必然出現的副作用,做為一隻想突破自我的烏龜,這個痛苦會自然帶領他走到下一個階段:思考目前的方法是否有效?要不要堅持下去?要堅持多久?甚至思考這場比賽的意義.
假如註定失敗,還需要堅持下去嗎?
事實就是,在不借助外物幫助的情況下,物種的侷限幾乎無法突破,烏龜天生遠不如兔子敏捷,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就算牠練成龜中之霸,都難以和普通的兔子相比.因此在失敗已是必然事實的情況下,停止鍛鍊,轉換賽道是一種符合效益的選擇.這是歷程的第二步,絕大部分的人走到這裡已經很了不起。在我自己有限的經驗中,都覺得過程非常艱辛.
但如果要堅持比賽,走到第三步,需要有更強的動力.
而維持我們繼續往前走的原因,我們通常稱它為熱情
我心中的熱情」是這樣
管理學大師莫頓.韓森(Morten Hansen)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發,他認為價值=帶給他人的助益 X 品質 X 效率
成長型思維並不是保證贏的萬靈丹,但能讓輸變得有價值。
安西教練的經典名言:「如果現在放棄,比賽就結束了」。若融入莫頓的啟發,我們可以這樣說:「如果止步於個人成敗,那比賽就真的結束了。」
這就是我們對那個愛哭的男人永遠不反感的原因.
三井壽,面對像超速兔子一樣(?)的赤木,他龜縮了。直到想起帶領湘北稱霸全國的夢想,他才想起來,自認是烏龜的自己曾經也是賽道上,他人無法超越的兔子。
將自己的努力與貢獻他人連結起來,或許才是讓熱情之火持續燃燒的動力。
不向物種侷限妥協的萊特兄弟
人類能超越物種的限制,實現飛翔的夢嗎?
時間回到1889年,《底特律自由報》否決了這種可能:「一具飛行器加了油,坐上工程師以後,乘載重量再少也不可能少於135公斤......但還是有最低重量限制,22公斤.對動物來說,超過這個重量就無法飛翔,大自然已經到達這個極限,就算盡多大力量也無法超越.」
四年後,人類史上第一架飛機成功飛行.
幸好萊特兄弟沒有向物種侷限妥協.
最後,要來說實話
「將自己的努力與貢獻他人連結起來,或許才是讓熱情之火持續燃燒的動力。」前面我這麼寫,但,現在的我,其實做不到.
在利己與利人之間時常擺盪,而且可能會一輩子都這麼擺盪下去(攤手).我只能盡量調整到一個讓自己比較舒服的姿態.畢竟缺乏熱情,天天都是星期一.
如果你跟我有一樣的擺盪,分享一段朋友說過的話:「照顧好自己就是有貢獻.」希望也能稍稍安慰到你.
成長型思維更讓我想起《莊子》中那個玄幻美麗的神話: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鯤本是小魚,長成不知幾千里的大魚後,居然超越物種侷限,成為其翼若垂天之雲的大鵬鳥.
初時只懂將黑板上「精神世界的超拔」謄入筆記卻不解其意,理性分析只會讓神話支離破碎,就像生活,有時懂得感受欣賞就好.成長性思維不是通向理想生活的唯一途徑,卻可以是一個拿來試試看的工具.就像常識上無法理解鯤如何化為鵬,但存著一份對其翼若垂天之雲的想望,把生活活成神話,或許也不錯.
7會員
2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