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去克服非必要的障礙:關於《蚱蜢》、遊戲、生命與烏托邦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從作品出發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自願去克服非必要的障礙:關於《蚱蜢》、遊戲、生命與烏托邦〉2024-05-07

 

  遊戲是「自願去克服非必要的障礙」,伯爾納德.舒茲(Bernard Suits)在其最著名的著作《蚱蜢:遊戲、生命與烏托邦》中這樣定義,他認為他(在這個話題上)挑戰了維根斯坦的說法,不過多數哲學讀者是否有同意這一點,答案很可能不是肯定的。雖然舒茲有一些有創見的見解,但他和維根斯坦在討論的,很可能根本不是同一回事。

 

  我無意在此討論舒茲和維根斯坦間的不同意見,也並不打算中規中矩地介紹這本書--或許等我整本讀完之後可以多說一點,但在這裡,我只討論我想討論的地方,以及不見得完全把握到舒茲原意的詮釋--我想談的是這種「自願去克服非必要障礙」的意志,它不只關聯於我們一般想像的那種「遊戲」--當然,舒茲談的也不僅僅是最狹義的遊戲,更涉及了一種遊戲態度,甚至生命態度。

 

 

  如果不是後面包含著「遊戲」兩字的副標題,一本「名為《蚱蜢》的哲學書」怎麼想都不太容易吸引到人去把它拿來看。而它之所以取了這個名字,並不是想要將鬥蚱蜢作為遊戲的典範,而是,作為切入敘事之原型的,是伊索寓言中的那隻蚱蜢。那隻當螞蟻在辛苦工作時,整日遊戲的蚱蜢;那隻當螞蟻有食物過冬時,挨餓受凍的蚱蜢。

 

  蚱蜢對於自己的死亡並不感到後悔,因為他如此選擇自己的生活。他選擇終日遊戲而非做那些他不想做的事情,並在終結之日接受了自己的命運。但這個故事的另外一個解釋是:蚱蜢的無悔人生除了說明了「工作」的非必要性之外,也揭示了螞蟻勞苦的生命就像一場遊戲一樣--其實一直是「自願去克服非必要的障礙」。

 

 

  進一步來說,生命的任何一種追求其實都是如此。沒有一種障礙是我們非要去克服不可的、沒有一種價值或目標是我們預先備決定一定得要落實與抵達的。我們向某個方向跑去是因為我們想要向某個方向跑去,之所以我們會感覺到充實,是因為我們自己決定了那件事情值得我們耗費心力去努力。

 

  為了說明遊戲的獨特性格,舒茲舉了登山為例,他指出登山的「前遊戲目標」是抵達山頂,但玩家會自願選用相對低效率的方式去達成這一目標。譬如說,登山者一點也不想坐直升機直接抵達山頂,即便那其實是更輕鬆且更有效率達成該目標的方式。

 

  但這並不意味著,搭直升機前往一座又一座的山頭不能成為一種遊戲。只是那和一般的登山者社群追求的目標並不相同,而我們做為社會與文化群體中的其中一員,我們的遊戲目標不可能完全真空,永遠會與某些經自己的生命經驗被重新組合在一起的價值體系關聯在一起。

 

 

  在螞蟻與蚱蜢的談話中,一種對烏托邦的想像逐漸浮現:當一個體(或每個個體)處於那種理想狀態中,他不再需要如螞蟻那樣為了渡過寒冬或面對可能來臨的危難,辛苦地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那些不那麼可欲的工作。那麼他的生命唯一要去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遊戲。

 

  而我想談的是一種倒過來想的路徑。關於去抵達那一烏托邦,一種思路或許是馬克思式地將希望寄託於某種能滿足所有人需求的高生產力;但另一種思路是,如果我們從我們當下的生活經營中,就已經如遊戲般地--已經將種種對於非必要障礙的克服當作生活的目標與樂趣來源,烏托邦便被實踐。就像當時在蘆葦原反覆挑戰葦名一心時,我們曾獲得過的那種帶有禪意與詩意的體驗。

 

 

  「無生之辱,有死之榮」,蚱蜢如是說。





延伸閱讀:

〈「數值模糊」與「目的地」:如何實現獨一無二的冒險〉

〈純粹與豐富:兩種優秀的遊戲設計〉

〈前圖紙的半年(二):興趣的擴展到生活經營〉

〈支持一種生活方式:文化作品的創作者與贊助者〉

〈「遊戲性思維」與「消費權益思維」:從《魔物獵人Now》平衡性調整出發〉

〈遊戲化的激勵作用:用遊戲落實你的健康目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8會員
927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莫對於推動著他──乃至於推動著大部分登山者──去自虐的那股動力,有一個很生動而準確的表達法;他稱之為「餵鼠」。他從羅賴馬山回來後,他心中的老鼠被餵得飽飽的,但我眼中的他卻從來沒有這麼消瘦跟這麼憔悴過。但即便如此,他還是沒隔幾個月就又開始盤算著要再來一次遠征......
Thumbnail
莫對於推動著他──乃至於推動著大部分登山者──去自虐的那股動力,有一個很生動而準確的表達法;他稱之為「餵鼠」。他從羅賴馬山回來後,他心中的老鼠被餵得飽飽的,但我眼中的他卻從來沒有這麼消瘦跟這麼憔悴過。但即便如此,他還是沒隔幾個月就又開始盤算著要再來一次遠征......
Thumbnail
本文是一篇關於內在探索的小說書評,主要介紹了小說《騎驢少年》的主要內容和哲學思考。通過主角湯姆的一連串生命經歷,探討了人生的三個試煉:活在當下,主動追求夢想而非被動等待命運的安排,以及全然地相信自己及宇宙。全文反思了“人生不是一場旅行”的題目,深刻點明人生如音樂如舞蹈,不是為了目的地,而是為了當下。
Thumbnail
本文是一篇關於內在探索的小說書評,主要介紹了小說《騎驢少年》的主要內容和哲學思考。通過主角湯姆的一連串生命經歷,探討了人生的三個試煉:活在當下,主動追求夢想而非被動等待命運的安排,以及全然地相信自己及宇宙。全文反思了“人生不是一場旅行”的題目,深刻點明人生如音樂如舞蹈,不是為了目的地,而是為了當下。
Thumbnail
  蚱蜢對於自己的死亡並不感到後悔,因為他如此選擇自己的生活。他選擇終日遊戲而非做那些他不想做的事情,並在終結之日接受了自己的命運。但這個故事的另外一個解釋是:蚱蜢的無悔人生除了說明了「工作」的非必要性之外,也揭示了螞蟻勞苦的生命就像一場遊戲一樣--其實一直是「自願去克服非必要的障礙」。
Thumbnail
  蚱蜢對於自己的死亡並不感到後悔,因為他如此選擇自己的生活。他選擇終日遊戲而非做那些他不想做的事情,並在終結之日接受了自己的命運。但這個故事的另外一個解釋是:蚱蜢的無悔人生除了說明了「工作」的非必要性之外,也揭示了螞蟻勞苦的生命就像一場遊戲一樣--其實一直是「自願去克服非必要的障礙」。
Thumbnail
柞刈湯葉的小説《首先把牛做成球》,撇除精彩的創意跟想像,其中有兩篇故事:交通安全責任課和創造天地與責任的兩個故事中,點出了負責的意涵。我簡單寫下了對於責任感的個人理解、專案管理應用工具ARCI(ARCIS) 的應用及分享了自己對於創造當責環境的三要三不要。 歡迎討論與指教☺️
Thumbnail
柞刈湯葉的小説《首先把牛做成球》,撇除精彩的創意跟想像,其中有兩篇故事:交通安全責任課和創造天地與責任的兩個故事中,點出了負責的意涵。我簡單寫下了對於責任感的個人理解、專案管理應用工具ARCI(ARCIS) 的應用及分享了自己對於創造當責環境的三要三不要。 歡迎討論與指教☺️
Thumbnail
 當我們不再靠名片上的頭銜或職業來隱藏自已,當我們不再以衣著裝扮來遮蔽自己,我們可以認得彼此嗎?
Thumbnail
 當我們不再靠名片上的頭銜或職業來隱藏自已,當我們不再以衣著裝扮來遮蔽自己,我們可以認得彼此嗎?
Thumbnail
「爸爸,你害怕死亡嗎?」 「我好怕。」 「你不必害怕死亡。」 父親向生病中的兒子法蘭茲講故事,故事的核心是人類同等得面對的主題「死亡」,生病引起他對死的恐懼,但爸爸講述了「死神的故事」卻讓小法蘭茲能夠安心。森林裡有個人影正在辛勤地揮動著鐮刀,農人克勞斯靠近觀察,才發現那是來帶走自己的死神,「每
Thumbnail
「爸爸,你害怕死亡嗎?」 「我好怕。」 「你不必害怕死亡。」 父親向生病中的兒子法蘭茲講故事,故事的核心是人類同等得面對的主題「死亡」,生病引起他對死的恐懼,但爸爸講述了「死神的故事」卻讓小法蘭茲能夠安心。森林裡有個人影正在辛勤地揮動著鐮刀,農人克勞斯靠近觀察,才發現那是來帶走自己的死神,「每
Thumbnail
一開始的緣由很單純:如果能自己寫故事,自己出周邊,只要能有一小群人喜歡我們的作品,那一定會是很幸福的事。這是我們從小的夢想,但不知道為什麼一直覺得那是小孩子天真的想像。我們似乎也跨越了不該做夢的年紀,仍然沒有勇氣付諸行動。
Thumbnail
一開始的緣由很單純:如果能自己寫故事,自己出周邊,只要能有一小群人喜歡我們的作品,那一定會是很幸福的事。這是我們從小的夢想,但不知道為什麼一直覺得那是小孩子天真的想像。我們似乎也跨越了不該做夢的年紀,仍然沒有勇氣付諸行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