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提到在中國文學史上首屈一指的大文豪——東晉陶淵明(公元365-427年),他嗜酒,但從不發酒癲。由於家貧,居漏屋,穿破衣,常挨餓,只好在親友請客時,喝個足飽,就馬上回家。要是在家醉了,他會向親友說「我醉欲眠卿可去」,就這樣真率。
有些當官的,想結識他,卻拒而不見。有人送他粱肉,卻拒而不受。有位刺史,攜酒在路上等候,故作偶遇,始得一見。
生活如此窮乏,朝不保夕,但他絕不出賣人格。他說:「飢凍雖切,違己交病」;又說:「寧固窮以濟急,不委曲以累己」。即使「衣沾」都不足惜,都是身外物;最緊要的,「但使願無違」!「無違」,不能違背人格,要活得自然,要活得自由,要活得自在。
他辭官也辭過好幾次,而最後一次,只做了八十餘日的彭澤令,有個鄉里小兒的上司來視察,要他束帶整衣卑恭迎接,他不肯受這委屈,便怫然地說:「不為五斗米而折腰」,從此歸園田居,永不踏入宦途。
此外,他酷愛自由,官場就像是「樊籠」、「塵網」。他說:「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而他自己就是「羈鳥」、「池魚」。他說:「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舊林」、「故淵」,這是詩人夢寐的返樸歸真、復歸自然。
詩人氣節自持,自劉裕篡晉稱帝,他感慨國家的滅亡,於是改名為「潛」,在作品上從不記劉宋的年號。
他活到六十三歲(中國古代著名的文人,能活到這個歲數的,已經算是享年了),病死家中。死時很從容,還替自己寫了一篇「自祭」文。
蘇軾讚譽陶潛的作品,謂:「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其實,獨立自主的人格,才是陶潛一生的寫照啊!
(寫於2020年8月17日於海外)
下一講: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閑聊「酒與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