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老子有兩句話,乍看難明: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道德經第五章】
什麼是「芻狗」呢?這裡先賣個關子。筆者童年時,每年的鬼節,都看到一座用竹條紮成高五米的「大士公」,哪些善信一連好幾天都很隆重地向「大士公」祭祀;但祭祀完畢,隨即火化。「芻狗」,就是用草紮成的狗,祭祀時盛飾奉上,隆而重之;但用完就火化棄掉,毫不愛惜。
那麼,「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意指天地生長萬物,但不主宰萬物,而是讓萬物任其自然發展,不會妄作施化,不會個別眷顧,故說「不仁」。即使山崩地裂、海嘯地震,一切化為烏有,老天爺也不說一句話。這樣無憎無愛,才是大公的精神。
同理,「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對於百姓,不妄作施化,無所偏愛,亦無所偏恨,讓人民任其自然發展。你要積德餘蔭,自求多福,那是由得你;若你要殘暴殺戮,自作自受,老天爺也由他去。
世間事,一切一切都是自然造化。你若祈求上天阻止哪些人間悲痛嗎?上天只會說:「人啊!好自為之吧。」
(寫於2015年11月18日)
下一講:德之不修,是吾憂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22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老子對人世間的淺見,有其幽默的一面。他說: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為道。 意譯: 高等智慧的人聽聞道理之後,什麼話都不說,就只是默默地去實踐; 中等智慧的人聽聞道理之後,好像懂又好像不懂,隱隱約約地若存若亡;
今早翻閱一篇舊文——【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淺介王陽明的思想學說】,這是寫於2012年1月30日的,目的有二:
孟子: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剛才翻翻以前所做的電子簡報——金耀基·中國的傳統社會,當中提到「賢人政治」:
孔子說:你要心齋,把自己所有的妄想去掉,不要自以為是,專一心思……
——話說《莊子》裡的哀駘它 (寫在東京奧殘會之前)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老子對人世間的淺見,有其幽默的一面。他說: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為道。 意譯: 高等智慧的人聽聞道理之後,什麼話都不說,就只是默默地去實踐; 中等智慧的人聽聞道理之後,好像懂又好像不懂,隱隱約約地若存若亡;
今早翻閱一篇舊文——【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淺介王陽明的思想學說】,這是寫於2012年1月30日的,目的有二:
孟子: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剛才翻翻以前所做的電子簡報——金耀基·中國的傳統社會,當中提到「賢人政治」:
孔子說:你要心齋,把自己所有的妄想去掉,不要自以為是,專一心思……
——話說《莊子》裡的哀駘它 (寫在東京奧殘會之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這一篇章是說到是萬物的主宰,善良之人的寶物,不善良的人可被他保護,美好的言語可以讓人尊
Thumbnail
這一句你一定聽過!  這句話出自老子寫的「道德經」,你要說「德道經」也可以啦!🤣這本書應該很多人都聽過吧!看過十年玄幻小說的我⋯作者最愛在書中主角突破的時候用這句話,導致我誤會這話的意思⋯以為是天地沒有仁愛之心⋯瞧不起世間萬物⋯直到長大後才了解! 實際上應該是指天地沒有仁愛之心,對萬物不分貴賤
Thumbnail
諸子百家的儒家,一直是中國人的思想主流,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字,《論語.顏淵篇》中,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孟子.離婁下》進一步解釋:「仁者愛人。」易言之,儒家講仁愛,且「仁」字由人、二合體而成,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強調所謂的生活倫理。 仁字何其重要,偏偏道家的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
Thumbnail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篇講的是道生成於無形的天,生生息息周而運行的天是大地的
Thumbnail
原文: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窕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這一篇要回到之前的篇章,天地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以百姓為芻狗。隨著大道精神做出最好的選擇,恍恍惚惚之間猶如
Thumbnail
本文講解了《道德經》中的一些架空禪談和對地球生態環境的關懷。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天地的仁愛之心被濫用,導致萬物之痛苦,在統治者的仁愛也造成蒼生痛苦。文章也談到了臺灣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些問題。文章提醒人們要審慎選擇領袖,讓民意順勢發展。同時也提出大自然的變遷是無法阻止的,應該順應時代變化。
Thumbnail
我們明白要效法道來行,保持道心是最為重要的,並且要致力於實踐,從實踐中體悟與反省,時刻去警覺自己是否有離開了道。老子常以天地、聖人作為以道行事的表率。前六章,循序了解如何走進道,以及保持在道中,並讓自己深耕在道心中,如此即能如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七章,老子以天地為例,更具體的說明如何行道。
Thumbnail
學習大自然的無為來行事,慢慢回歸簡單清淨,面對一切機緣都能靜定的消化吸收,靜待轉化著,慢慢學習對外也能展現出與大自然一致的美與善。而這需要慢慢的學習、反思、體悟,在回歸道中,也能慢慢成為自然的一份子,回歸原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這一篇章是說到是萬物的主宰,善良之人的寶物,不善良的人可被他保護,美好的言語可以讓人尊
Thumbnail
這一句你一定聽過!  這句話出自老子寫的「道德經」,你要說「德道經」也可以啦!🤣這本書應該很多人都聽過吧!看過十年玄幻小說的我⋯作者最愛在書中主角突破的時候用這句話,導致我誤會這話的意思⋯以為是天地沒有仁愛之心⋯瞧不起世間萬物⋯直到長大後才了解! 實際上應該是指天地沒有仁愛之心,對萬物不分貴賤
Thumbnail
諸子百家的儒家,一直是中國人的思想主流,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字,《論語.顏淵篇》中,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孟子.離婁下》進一步解釋:「仁者愛人。」易言之,儒家講仁愛,且「仁」字由人、二合體而成,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強調所謂的生活倫理。 仁字何其重要,偏偏道家的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
Thumbnail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篇講的是道生成於無形的天,生生息息周而運行的天是大地的
Thumbnail
原文: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窕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這一篇要回到之前的篇章,天地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以百姓為芻狗。隨著大道精神做出最好的選擇,恍恍惚惚之間猶如
Thumbnail
本文講解了《道德經》中的一些架空禪談和對地球生態環境的關懷。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天地的仁愛之心被濫用,導致萬物之痛苦,在統治者的仁愛也造成蒼生痛苦。文章也談到了臺灣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些問題。文章提醒人們要審慎選擇領袖,讓民意順勢發展。同時也提出大自然的變遷是無法阻止的,應該順應時代變化。
Thumbnail
我們明白要效法道來行,保持道心是最為重要的,並且要致力於實踐,從實踐中體悟與反省,時刻去警覺自己是否有離開了道。老子常以天地、聖人作為以道行事的表率。前六章,循序了解如何走進道,以及保持在道中,並讓自己深耕在道心中,如此即能如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七章,老子以天地為例,更具體的說明如何行道。
Thumbnail
學習大自然的無為來行事,慢慢回歸簡單清淨,面對一切機緣都能靜定的消化吸收,靜待轉化著,慢慢學習對外也能展現出與大自然一致的美與善。而這需要慢慢的學習、反思、體悟,在回歸道中,也能慢慢成為自然的一份子,回歸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