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米苔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貪涼。

在這春欲離夏將至的時節。若雨暢快落下倒也爽快,偏這時候的天氣總是悶,或者有一陣沒一陣的雷雨,更熱。

每到這時,身體裡的鬧鈴總會自動響起,口腹想念的不僅是肉脂浸潤米飯混著蝦米與麻竹葉的粽香,還有那純白如雨的米苔目,酙入糖水加上剉冰或直接就用冰糖水,Q彈滑順的甜蜜滋味,是初夏一碗化繁為簡的白色透心涼。
raw-image

也是這樣的午後,放學回家,冰箱裡總有著母親為我們準備的各式點心,米苔目,大概是食物中少數跟冰箱不合的那一撥,因為冰了會硬掉不Q彈,偏又是米製品,也不能放,所以午後的點心很少見到它,只有在週末的上午,才能驚鴻一撇。

又或者鬼混在外婆家時,外公在天色微白就下田工作,勤儉的外婆會在上午弄上一鍋米苔目送到田裡給外公補充體力,萬一剛好撞上我睡醒的時候,便會被我趁火打劫一碗,雖然外婆老是一臉心疼外公的點心變少了,但還是對孫女莫可奈何。

既然不能冰,母親也就買得少,米苔目的季節過了,便會換上粉條,粉條跟米苔目長得很像,但卻晶瑩剔透,雖然一樣滑順香甜,但卻少了米香和扎實的口感。小時候不懂事,總會在季節不對的時候吵著要吃米苔目,母親總說,『吃粉條吧,一樣的。』,不一樣啊!長相不一樣,口感不一樣,連味道也不一樣。如同長大了回望童年瑣事,明明人一樣,但是心境也已大不同了。

不同的地方可能還是要從材料說起,粉條是樹薯粉做的,而米苔目是主要是用舊在來米製作,粉條大部分是做甜的,而米苔目則是可甜可鹹,鹹的米苔目,淋上高湯,加上煸過的蝦米,肉絲、香菇、蔥酥、韭菜和豆芽,那一碗的白白綠綠,好看又暖胃。或者用炒的,各種配料一起下鍋,豐盛好食。

專賣鹹米苔目的店家不少,台東榕樹下米苔目馳名全台也的確好吃,特有的魚丸加上柴魚片,讓米苔目湯多了一點太平洋的味道;未婚前,跟著當初還是男友的外子,常因工作而環島,幾次到了台東總是因為不想排隊而錯過,僅有一次因為剛好留宿台東,也是這樣時節的雨後,才有幸品嚐。

米苔目源自客家小吃,來自廣東,當地人喚作老鼠粄,到了香港這個金融城市改叫銀針粉,名字都貴氣了起來,但無論叫什麼,最終演變成大部分台灣人心頭好的小食,就像它原本應寫作米『篩』目一樣,時間最終會美化一切,然後運用各種方式把現在帶回過去,再無數次仰望將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cho的沙龍
10會員
5內容數
台灣有許多在地小吃,結合著許多人的成長記憶,這個專題將這些小時候的小食、點心,搭配不同的時節寫出。只會吃但不會料理的我,希望透過書寫讓大家所見即所吃,用眼睛吃美食。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有空, 記得回家吃飯。」 米雅搜尋關鍵字節慶時 出現了這本手繪風格的散文 也可以說是簡易食譜、傳統食記 每個章節前更有各式各樣的廚房繪圖 文末附上俚語(台語) 還有佳餚做法 很溫馨懷舊的氛圍 這本書非常簡單易讀 充滿可愛療癒的小插畫 是作者筆下的媽媽牌家常菜 唯一的負擔大概就是會愈看愈餓~
Thumbnail
「有空, 記得回家吃飯。」 米雅搜尋關鍵字節慶時 出現了這本手繪風格的散文 也可以說是簡易食譜、傳統食記 每個章節前更有各式各樣的廚房繪圖 文末附上俚語(台語) 還有佳餚做法 很溫馨懷舊的氛圍 這本書非常簡單易讀 充滿可愛療癒的小插畫 是作者筆下的媽媽牌家常菜 唯一的負擔大概就是會愈看愈餓~
Thumbnail
欲秋還夏的日子,陽光下偶有風起卻不粘膩,但冰涼的點心仍是午後日子的主角之一。 以前的訊息不發達,饒是書蟲如我,長大後才發現對生活多有誤會,這誤會包括食物,我熱愛的點心--『粉粿』。 明艷豔的黃,加上軟Q的口感,明明很粘膩但只要淋上黑糖水,或搭配其他如仙草或米苔目類的配料加上剉冰,就變成秋天的夜...
Thumbnail
欲秋還夏的日子,陽光下偶有風起卻不粘膩,但冰涼的點心仍是午後日子的主角之一。 以前的訊息不發達,饒是書蟲如我,長大後才發現對生活多有誤會,這誤會包括食物,我熱愛的點心--『粉粿』。 明艷豔的黃,加上軟Q的口感,明明很粘膩但只要淋上黑糖水,或搭配其他如仙草或米苔目類的配料加上剉冰,就變成秋天的夜...
Thumbnail
煮婦熱到不想煮飯 三餐在家煮飯,偶爾煮婦也熱到不想煮,又不想吃外食,這時怎麼辦呢?
Thumbnail
煮婦熱到不想煮飯 三餐在家煮飯,偶爾煮婦也熱到不想煮,又不想吃外食,這時怎麼辦呢?
Thumbnail
每到這時,身體裡的鬧鈴總會自動響起,口腹想念的不僅是肉脂浸潤米飯混著蝦米與麻竹葉的粽香,還有那純白如雨的米苔目,酙入糖水加上剉冰或直接就用冰糖水,Q彈滑順的甜蜜滋味,是初夏一碗化繁為簡的白色透心涼。
Thumbnail
每到這時,身體裡的鬧鈴總會自動響起,口腹想念的不僅是肉脂浸潤米飯混著蝦米與麻竹葉的粽香,還有那純白如雨的米苔目,酙入糖水加上剉冰或直接就用冰糖水,Q彈滑順的甜蜜滋味,是初夏一碗化繁為簡的白色透心涼。
Thumbnail
或許是因為排骨米糕,我才期盼著冬日。
Thumbnail
或許是因為排骨米糕,我才期盼著冬日。
Thumbnail
天氣又熱起來了,百頁窗忘了放下,客廳就晒得像蒸爐。 今天怎麼說,吃成這樣真的可以嗎? 知道晚上有大餐,中午就簡單做了紅糟雞湯加粉絲,這是和家母學的菜:半隻剁塊土雞撕去雞皮洗淨殘餘內臟,滾水燙過。雞皮用平底鐵鍋煎雞油,炸好的雞皮灑點胡椒鹽當小菜吃,很香。
Thumbnail
天氣又熱起來了,百頁窗忘了放下,客廳就晒得像蒸爐。 今天怎麼說,吃成這樣真的可以嗎? 知道晚上有大餐,中午就簡單做了紅糟雞湯加粉絲,這是和家母學的菜:半隻剁塊土雞撕去雞皮洗淨殘餘內臟,滾水燙過。雞皮用平底鐵鍋煎雞油,炸好的雞皮灑點胡椒鹽當小菜吃,很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