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獨要聞|香菠蘿身世大白,科學界對原住民傳統知識誤會加深(兼看曼丁卡韻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各位俱樂部的朋友大家好,今天由【原獨讀報】為大家介紹科學與原住民族傳統知識的相撞火花,外加一則歷史上的荼毒,和西非曼丁卡人的律動哲學。同時不忘記向夏天倒數:距離夏至還有8天。

raw-image

原住民傳統知識修正補強科學知識?

我們當代的科學知識奠基於歐洲哲學傳統,是追求絕對真實,試圖囊括一切並臻於完善的體系。這樣的基礎信念讓科學知識具有內在價值,不因為暫時或永久不具實用性而減損。

原住民族傳統知識恰好與此相對,是高度實用性的知識,不見得追求體系(我們說「不見得」,因為原住民族並非一個均質文化,不宜做普遍性論斷)。原住民族的傳統知識圍繞我群的生存而建構,社會組織也以此為核心。

作為不同的知識類型,或者說,是不同的認知自然世界的方法,原住民族傳統知識和科學知識之間理當能夠相互啟發增益,近年來我們也偶爾能見這樣的例子。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個最新的案例,不過我們的目的不在於主張原住民族傳統知識具有科學上的價值,相反的,我們想要強調的是:即使原住民族傳統知識不能補強增益當代科學知識,依舊是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其價值應該放在原住民族社會內部來理解,而不是由外部(如當代科學社群)來認定。

基因研究揭曉香菠蘿身世

香菠蘿(Artocarpus odoratissimus)是桑科波羅蜜屬植物,原生於婆羅洲。雖然兩個世紀以來,植物學家用一個學名指稱這些樹,直到 2016 年,一個研究團隊在沙勞越從事研究,注意到當地原住民卻以兩個不同的名字稱呼這種樹:樹葉和果實都較大的樹叫做 lumok,果實較小較不甜的樹叫做 pingan。後來他們又注意到婆羅洲北部的原住民也以兩種名字稱呼香菠蘿。

研究團隊考慮到原住民可能比科學家更了解在地,於是檢驗香菠蘿樹的基因,確定這是兩個相關樹種,但遺傳差異大到足以被認定為兩個物種,於是將研究成果發表在《當前生物學》期刊,將 Artocarpus odoratissimus(香菠蘿)之名留給果實大而甜的 lumok,並將果實較小較不甜的 pingan 稱為變菠蘿(Artocarpus mutabilis)。

香菠蘿身世獲得釐清,但這作為反而引人誤會。我們知道原住民對植物的分類完全不考慮科學上所謂的基因。原住民的分類是實用性的。以香菠蘿為例,婆羅洲原住民之所以要用 lumok 和 pingan 兩個名字來區分乍看似乎相同的兩種樹,正如他們告訴科學家的,主要因為果實大小和甜度不同,作為食物有優劣之別,而不是因為原住民知道這兩種樹「遺傳上差異大到足以被認為兩個物種」。

我們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因為我們若誤以為原住民傳統知識的用處,在於增益補強科學知識,那麼當兩者有所參差,原住民的知識又剛好不符合科學認知,是否就理所當然可以駁斥原住民族傳統知識了呢?這種例子比比皆是,如原住民可能因為人為利用方式的差異,而賦予科學上所謂的單一物種多數的名字,這不表示原住民的認知錯誤(從科學角度而言),只表示原住民的認知出發點與目的和科學不同。


歷史上的荼毒:育空成為加拿大領土

①⑧⑨⑧|⓪⑥|①③

1898 年 6 月 13 日,育空(Yukon)成為加拿大的一部份。

育空之名來自當地原住民哥威迅人(Gwich'in)對育空河的稱呼,意思是白水河。

此地位於北緯六十度以北,生存條件極為嚴苛,天候極端時,冬天溫度可以低到零下六十度,向來人煙稀少。歐洲殖民者於十九世紀來到育空,起初從事毛皮貿易,到十九世紀末則展開淘金事業,促使總體人口成長,但至今依然是加拿大人口最少的地區,在四十八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四萬居民, 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 0.08 人。

哥威迅語現在使用人口極少,分布在加拿大的育空地方和西北地方,以及美國的阿拉斯加州,各約有數百人,兩國合計哥威迅語使用總人口不足一千人,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嚴重瀕危的語言。

raw-image

西非曼丁卡人:一切動作都是律動

西非曼丁卡人(Mandinka)居住在曾經盛極一時的馬利帝國(Mali)核心地帶的沙漠和草原,他們稱韻律為「foli」,是無處不在的生命力量。


▍參考資料

自然|基因研究證實婆羅洲原住民的植物知識。

當前生物學|關於香菠蘿一名兩種的基因研究(科學論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116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2023/10/08
上個月,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發布一項保護區管理計畫草案,丘馬什人主張的,北起坎布里亞南到莫洛灣約 33 公里的海岸線,竟然被排除在保護區外。理由是:全美最大離岸風電開發案將以莫洛灣為中心,而離岸風電與海洋保護區不相容。
Thumbnail
2023/10/08
上個月,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發布一項保護區管理計畫草案,丘馬什人主張的,北起坎布里亞南到莫洛灣約 33 公里的海岸線,竟然被排除在保護區外。理由是:全美最大離岸風電開發案將以莫洛灣為中心,而離岸風電與海洋保護區不相容。
Thumbnail
2023/10/01
布里布里原住民說,哥斯大黎加沒有告訴民眾原住民的存在。把原住民變成隱形的,這是一種歧視。
Thumbnail
2023/10/01
布里布里原住民說,哥斯大黎加沒有告訴民眾原住民的存在。把原住民變成隱形的,這是一種歧視。
Thumbnail
2023/09/17
澳洲反對黨原住民國會議員普萊斯批評原住民運動組織「將殖民妖魔化」,養成澳洲原住民「自我厭惡」,並說她不認為殖民對原住民有負面影響。被問到殖民對原住民是否有正面影響,她的回答是:「絕對有。現在我們有自來水,有現成的食物。」
Thumbnail
2023/09/17
澳洲反對黨原住民國會議員普萊斯批評原住民運動組織「將殖民妖魔化」,養成澳洲原住民「自我厭惡」,並說她不認為殖民對原住民有負面影響。被問到殖民對原住民是否有正面影響,她的回答是:「絕對有。現在我們有自來水,有現成的食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可可樹的馴化史 可可樹的學名叫做Theobroma cacao,是原生於中南美洲的常綠植物。在很早之前,就被人類馴化為作物。至於在哪裡馴化,目前還是一個有爭論的學術議題。從現況來說,在中美洲幾乎看不到野生的可可樹,以至於有些早期的植物學家認為可可樹應該是在南美洲馴化,才逐漸傳播到中美洲。 可可豆
Thumbnail
可可樹的馴化史 可可樹的學名叫做Theobroma cacao,是原生於中南美洲的常綠植物。在很早之前,就被人類馴化為作物。至於在哪裡馴化,目前還是一個有爭論的學術議題。從現況來說,在中美洲幾乎看不到野生的可可樹,以至於有些早期的植物學家認為可可樹應該是在南美洲馴化,才逐漸傳播到中美洲。 可可豆
Thumbnail
原住民香料馬告到底長怎樣?竟能做馬告臘肉、馬告香腸、馬告雞湯......
Thumbnail
原住民香料馬告到底長怎樣?竟能做馬告臘肉、馬告香腸、馬告雞湯......
Thumbnail
喜好兩極的香草 從香菜皮蛋比薩到香菜皮蛋火鍋,雖然它評價兩極,但香菜功效絕對值得肯定,其營養豐富不輸蘋果、番茄,還可能有防失智、心血管疾病等功效。
Thumbnail
喜好兩極的香草 從香菜皮蛋比薩到香菜皮蛋火鍋,雖然它評價兩極,但香菜功效絕對值得肯定,其營養豐富不輸蘋果、番茄,還可能有防失智、心血管疾病等功效。
Thumbnail
我知道「馬告」是原住民經常使用的香料,但我只吃過一次馬告料理,味道早已遺忘,而且因為它已入菜,也不知道它長什麼樣子,於是好奇地上網查了查。原來馬告竟是台灣原生種的香料植物,主要產自烏來、棲蘭中低海拔山區,它的別名很多,包括:山胡椒、山雞椒、豆鼓薑、山薑子、香樟、山蒼子、賽樟樹等俗稱,在國外則被稱
Thumbnail
我知道「馬告」是原住民經常使用的香料,但我只吃過一次馬告料理,味道早已遺忘,而且因為它已入菜,也不知道它長什麼樣子,於是好奇地上網查了查。原來馬告竟是台灣原生種的香料植物,主要產自烏來、棲蘭中低海拔山區,它的別名很多,包括:山胡椒、山雞椒、豆鼓薑、山薑子、香樟、山蒼子、賽樟樹等俗稱,在國外則被稱
Thumbnail
首次刊載於閱讀最前線 出版時間:2018/6 (二版) 上述的這些事件,​乍看之下不過是日常一景。然而其中卻藏有六種植物,它們已經影響了我們的生活甚至文化形態達百年之久。這些植物分別是:可可豆、辣椒、橡膠、菸草、玉米,以及馬鈴薯。 從嫌棄到不可或缺 讓人類飛天遁地的橡膠 療癒人類的良伴
Thumbnail
首次刊載於閱讀最前線 出版時間:2018/6 (二版) 上述的這些事件,​乍看之下不過是日常一景。然而其中卻藏有六種植物,它們已經影響了我們的生活甚至文化形態達百年之久。這些植物分別是:可可豆、辣椒、橡膠、菸草、玉米,以及馬鈴薯。 從嫌棄到不可或缺 讓人類飛天遁地的橡膠 療癒人類的良伴
Thumbnail
作為不同的知識類型,或者說,是不同的認知自然世界的方法,原住民族傳統知識和科學知識之間理當能夠相互啟發增益,近年來我們也偶爾能見這樣的例子。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個最新的案例:香菠蘿。
Thumbnail
作為不同的知識類型,或者說,是不同的認知自然世界的方法,原住民族傳統知識和科學知識之間理當能夠相互啟發增益,近年來我們也偶爾能見這樣的例子。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個最新的案例:香菠蘿。
Thumbnail
​ 你知道印加果油嗎??緣自南美洲;有長壽果王之稱的印加果油、樹上果油等稱號。近年來;隨著東方與西方的交流,印加果由目前在台灣成為一股新興的植物,更被農民們搶種。到底印加果油有和神祕之處呢??看完小編對於此神秘植物的文章就讓你毛塞大開了。 薩滿本草鋪相關資訊:: ​ 新北市三重區光復路一段61巷27
Thumbnail
​ 你知道印加果油嗎??緣自南美洲;有長壽果王之稱的印加果油、樹上果油等稱號。近年來;隨著東方與西方的交流,印加果由目前在台灣成為一股新興的植物,更被農民們搶種。到底印加果油有和神祕之處呢??看完小編對於此神秘植物的文章就讓你毛塞大開了。 薩滿本草鋪相關資訊:: ​ 新北市三重區光復路一段61巷27
Thumbnail
古老的南美大陸上孕育出四種不同顏色的玉米,傳說在開天闢地渾沌初始,美麗崇高的羽蛇神庫庫爾坎,用這些玉米磨碎並混入自己的寶血,成功的賦與這黑、白、紅、黃四色人種完美的生命
Thumbnail
古老的南美大陸上孕育出四種不同顏色的玉米,傳說在開天闢地渾沌初始,美麗崇高的羽蛇神庫庫爾坎,用這些玉米磨碎並混入自己的寶血,成功的賦與這黑、白、紅、黃四色人種完美的生命
Thumbnail
藜麥因為不屬於禾本科,又被稱為「假穀物」,但藜麥無麩質、高纖維、營養豐富,是很好的糧食喔! 台灣也有原生種的藜麥,早期稱為「紅藜」,近年的研究已經證實台灣的藜麥與美洲的藜麥同屬不同種,所以已經正名為「台灣藜」了~
Thumbnail
藜麥因為不屬於禾本科,又被稱為「假穀物」,但藜麥無麩質、高纖維、營養豐富,是很好的糧食喔! 台灣也有原生種的藜麥,早期稱為「紅藜」,近年的研究已經證實台灣的藜麥與美洲的藜麥同屬不同種,所以已經正名為「台灣藜」了~
Thumbnail
香茅泛指此屬芳香性植物的統稱,為世人所知。二十世紀初,第一批香茅來到台灣,它是如何成為僅次於稻米的第二大作物,又是如何淪落於荒野?又是否曾記得細長的葉片綑綁的香草束掛於門上,是拿來作什麼用途呢?其絕妙的滋味又是如何重新站上舞台呢?此外,台灣也產香茅,您知道嗎?一起重新來認識這幸福的草香味。
Thumbnail
香茅泛指此屬芳香性植物的統稱,為世人所知。二十世紀初,第一批香茅來到台灣,它是如何成為僅次於稻米的第二大作物,又是如何淪落於荒野?又是否曾記得細長的葉片綑綁的香草束掛於門上,是拿來作什麼用途呢?其絕妙的滋味又是如何重新站上舞台呢?此外,台灣也產香茅,您知道嗎?一起重新來認識這幸福的草香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