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下一次可以更美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打了個電話給我爸爸,上次跟他通電話的時候,他說他的line有點問題,別人傳給他的照片他看不到,我跟他說有可能是app 需要更新這一類的,但他並不是一個特別有耐性的人,話都還沒有說完,他就說他明天去問中華電信的人。
通常這個時候我就都隨便他。
然後,今天只是想問問他的手機問題解決了沒有,他話題扯開,又開始跟我說起了人生大道理,順便對我的生活方式妄下一些評論。
其實我跟我父親,在我上大學之後就沒有一起生活過了,後來我離開加拿大,在香港,台灣生活了好幾年,我父親因為我母親過世,才又從加拿大搬回來台北。
有朋友問我說,怎麼父親搬回來之後沒有跟他一起住?
這可能是東方跟西方教育另外一個比較不同的地方。
在西方國家裡,小孩長大之後自己獨立,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絕少會選擇跟父母一起居住的,但在東方國家,小孩長大之後跟父母一起住,反而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說的好聽一點,當然就是大家庭啊,很熱鬧啊這類的。
但,就我所認識的朋友裡,我倒也沒聽過有那幾個是打從心裡真的喜歡跟父母一起住的,
只是好像,不一起住,就似乎會被人貼上一種不孝順的標籤。
我父親從來沒有要求過我要跟他一起住,他反而是已經習慣自己一個人住的那種,他對自己生活的方式都有自己的一套流程,誰要是打破他這個流程,他就會覺得非常的不自在。
但,或許就是因為我們兩個沒有一起住的關係,我父親對我生活的了解,可能很多都是來自我的facebook 貼文,而,如果從Facebook 去判斷我的生活真實狀態,那就如我父親所認為的
,我似乎都沒有在妥善安排自己的時間,都只是顧著玩。
雖然我解釋很多遍,臉書不過就是我生活的一個小片段,不能夠代表全部,再說了,誰會把自己生活的全貌放在facebook 上啊?
但我父親顯然是沒有聽進去,因為如此,還有一段時間我都不太想要更新facebook, 避免他看到之後,又不曉得被他自己解讀成甚麼。
過往我父親對我生活做一些建議的時候,我大部分的時間都沒有太過認真的在聽,因為他說的,跟我現在的狀態,差了個好幾千萬里,我就算想要解釋,我父親也不會想要聽,但只是,每一次跟他講完電話之後,就像是被人重拳打臉一樣的,覺得很不爽,也覺得很不愉快。
可是,我都會跟我自己說,忍耐一下,就讓他說說就算了。
不過,今天,我突然覺得,人生實在無需要這樣無奈,雖然我無法讓我父親改變他對我的想法,但我至少可以不要讓他的批評影響我,就在他話還沒有說完之際,我跟他說,我要去排隊做核酸了。
我父親有點驚訝,但也只能說好,然後掛上電話。
我想起了我之前看過的一篇文章,既使是跟自己的父母,也要設下自己的底線。可能在別人耳裡聽起來有點無情,但事實是,如果我想要繼續維持跟我父親的關係,這才是我必須要做的。
在我跟他沒有因為我們的對話開始爭吵前,先按下停止鍵。
這樣至少,我們在結束通話前,還能保持些許的愉快。
然後,期待下一次的通話,可以更美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奔五的老少女的碎碎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吳是一個極度沒有原則的人。 常常,自己在糾正別人的時候,說的是一套。 但,事情發生到自己身上的時候,又是另外一套說詞。 如果,我嘗試把他之前說的話拿出來說,他又會說出另外一套謬論來企圖解釋自己荒唐的行為。 就拿吃飯這件事情來說好了。
但是,老吳對於自己的記憶是不容許被挑戰的,反正他說是就是。 他一直碎念那裏有一家印度小廚很好吃,以前中午都還有午餐buffet, 後來他打去餐聽問,餐廳說他們已經沒有午餐buffet了,老吳雖然有點失望,但是還是很快樂地去吃午餐。 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另一種的型態的甜蜜的負擔?
除了晨間儀式,睡前儀式,我最近還有一個特別喜歡的儀式,就是Happy Routine. 這是我某一天無意中看日本雜誌時看到松浦彌太郎的專欄是關於帶來好運的Happy Routine
我本來預期毛小孩四月的到來,會打亂我們家生活的節奏。 的確,四月剛到的第一天,一陣手忙腳亂的。 不過也就只有一天。 隔天,馬上就讓四月開始跟著我們的節奏生活,小朋友學得很快,雖然才來新家第二天,晚上居然不吵不鬧的睡到天亮,讓我非常欣慰。 只是回家之後累壞了,馬上躺在小墊子上睡翻。
大概是有點像我證明他改過向上的決心吧。 我之前看過一篇關淤夫妻溝通的文章,裡面說道,關係幸福美滿的夫妻,日常生活中說好話跟說壞話的比例是5:1, 文章裡面也有提到,夫妻溝通最常碰到四種負面溝通類型,責難,辯解,輕視(無視),逃避。 (我最常對老吳使的招數就是無視,簡單來說就是懶得理他。)
就是在前幾天不小心在小紅書上看到一個北京的救助流浪狗的團隊,正需要寄養家庭, 我給老吳看了介紹,得到他同意之後,我就把表格填一填,然後沒有過多久,團隊的助理就來聯絡我,發給我需要寄養的小狗的訊息,就這樣,這隻叫做”四月”的小男生,就來我們家暴到了。
老吳是一個極度沒有原則的人。 常常,自己在糾正別人的時候,說的是一套。 但,事情發生到自己身上的時候,又是另外一套說詞。 如果,我嘗試把他之前說的話拿出來說,他又會說出另外一套謬論來企圖解釋自己荒唐的行為。 就拿吃飯這件事情來說好了。
但是,老吳對於自己的記憶是不容許被挑戰的,反正他說是就是。 他一直碎念那裏有一家印度小廚很好吃,以前中午都還有午餐buffet, 後來他打去餐聽問,餐廳說他們已經沒有午餐buffet了,老吳雖然有點失望,但是還是很快樂地去吃午餐。 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另一種的型態的甜蜜的負擔?
除了晨間儀式,睡前儀式,我最近還有一個特別喜歡的儀式,就是Happy Routine. 這是我某一天無意中看日本雜誌時看到松浦彌太郎的專欄是關於帶來好運的Happy Routine
我本來預期毛小孩四月的到來,會打亂我們家生活的節奏。 的確,四月剛到的第一天,一陣手忙腳亂的。 不過也就只有一天。 隔天,馬上就讓四月開始跟著我們的節奏生活,小朋友學得很快,雖然才來新家第二天,晚上居然不吵不鬧的睡到天亮,讓我非常欣慰。 只是回家之後累壞了,馬上躺在小墊子上睡翻。
大概是有點像我證明他改過向上的決心吧。 我之前看過一篇關淤夫妻溝通的文章,裡面說道,關係幸福美滿的夫妻,日常生活中說好話跟說壞話的比例是5:1, 文章裡面也有提到,夫妻溝通最常碰到四種負面溝通類型,責難,辯解,輕視(無視),逃避。 (我最常對老吳使的招數就是無視,簡單來說就是懶得理他。)
就是在前幾天不小心在小紅書上看到一個北京的救助流浪狗的團隊,正需要寄養家庭, 我給老吳看了介紹,得到他同意之後,我就把表格填一填,然後沒有過多久,團隊的助理就來聯絡我,發給我需要寄養的小狗的訊息,就這樣,這隻叫做”四月”的小男生,就來我們家暴到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陣子剛過完父親節,不曉得大家有沒有和爸爸一起過節或送禮物呢? 我父親在三年前去世了,我們家一直以來也沒有過節日的習慣,所以我根本沒注意到那天是父親節。 8/8那天,和朋友聊天時,他忽然問我:『欸,DT,你會想你爸爸嗎。』 我愣了一下,才想起那天是父親節。
Thumbnail
文章中,作者回顧自己與父親的關係,及其對父職的理解與實踐。通過反思早年的遺憾與未滿足的期待,作者探討瞭如何透過學習與成長來成為更好的父親,以及對自己的照顧與愛的重要性。文章以父親節為背景,分享了陪伴孩子的喜悅與心路歷程,並強調與他人建立真誠的聯結。這份對父親身份的反思,對許多父母而言是具啟發意義的。
Thumbnail
父親節對於失去父親的我來說,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思念與情感交織。今年我試著與已故父親對話,表達心中難以言喻的情感,面對過去的回憶與困惑,這是一段難忘的自我療癒旅程。
我們第一次約出來見面是去烘爐地看夜景,聊了很多這失去的11年彼此發生過的事,之後他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他說媽媽跟爸爸吵架,爸爸把媽媽跟姊姊還有孫子趕出家門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描述了我爸爸因工作需求在國外出差,缺少在家的時間,對於在成長過程中缺少爸爸陪伴的感受。而在爸爸終於回家後,和爸爸家人一起吃飯,互相交談分享彼此的生活,使得家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和諧。文章造詣感人,表達了對父親陪伴的珍惜。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打從有記憶以來,你總是陪伴在我的身旁替我解決各總疑難雜症。 爸爸 您離開的時間說長也不太長 說短呢...也不短 兩年多了,這兩年真的發生發生太多得事。 媽媽也有了新的對象,哥哥也有了屬於他的家庭,而我自始自終都是一個人。 爸...我好想你 現在發生太多的事都是我沒辦法處理的.. 爸你也放心
前言 再"再觀照"一文中提及自己與兒女相處狀況:有事再通知,沒事少打擾;不知什麼孝親費;兒女家就是兒女家;兒女買東西送你覺得尷尬;到兒女家就像在做客。 我在複製父親與兒女的互動 寫完後,再回頭省思父親退休後的相處情形,愕然發現,我幾乎就是在複製與他的相處狀況。我們兄弟都住在離父母家不遠處,但除
這次他來,尤其明顯,每隔幾個小時他就會問等一下去哪裡,今晚吃什麼,一直問一直問。。。其實以前他也是這樣,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三年沒有見到他還是什麼原因,這次得顯特別煩。重點是,我們告訴他去哪裡,吃什麼,其實他並沒有聽明白,然後同一件事他用三種不同的方式再問我們。。。本來覺得很好笑,直到他問太多我開始懷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陣子剛過完父親節,不曉得大家有沒有和爸爸一起過節或送禮物呢? 我父親在三年前去世了,我們家一直以來也沒有過節日的習慣,所以我根本沒注意到那天是父親節。 8/8那天,和朋友聊天時,他忽然問我:『欸,DT,你會想你爸爸嗎。』 我愣了一下,才想起那天是父親節。
Thumbnail
文章中,作者回顧自己與父親的關係,及其對父職的理解與實踐。通過反思早年的遺憾與未滿足的期待,作者探討瞭如何透過學習與成長來成為更好的父親,以及對自己的照顧與愛的重要性。文章以父親節為背景,分享了陪伴孩子的喜悅與心路歷程,並強調與他人建立真誠的聯結。這份對父親身份的反思,對許多父母而言是具啟發意義的。
Thumbnail
父親節對於失去父親的我來說,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思念與情感交織。今年我試著與已故父親對話,表達心中難以言喻的情感,面對過去的回憶與困惑,這是一段難忘的自我療癒旅程。
我們第一次約出來見面是去烘爐地看夜景,聊了很多這失去的11年彼此發生過的事,之後他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他說媽媽跟爸爸吵架,爸爸把媽媽跟姊姊還有孫子趕出家門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描述了我爸爸因工作需求在國外出差,缺少在家的時間,對於在成長過程中缺少爸爸陪伴的感受。而在爸爸終於回家後,和爸爸家人一起吃飯,互相交談分享彼此的生活,使得家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和諧。文章造詣感人,表達了對父親陪伴的珍惜。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打從有記憶以來,你總是陪伴在我的身旁替我解決各總疑難雜症。 爸爸 您離開的時間說長也不太長 說短呢...也不短 兩年多了,這兩年真的發生發生太多得事。 媽媽也有了新的對象,哥哥也有了屬於他的家庭,而我自始自終都是一個人。 爸...我好想你 現在發生太多的事都是我沒辦法處理的.. 爸你也放心
前言 再"再觀照"一文中提及自己與兒女相處狀況:有事再通知,沒事少打擾;不知什麼孝親費;兒女家就是兒女家;兒女買東西送你覺得尷尬;到兒女家就像在做客。 我在複製父親與兒女的互動 寫完後,再回頭省思父親退休後的相處情形,愕然發現,我幾乎就是在複製與他的相處狀況。我們兄弟都住在離父母家不遠處,但除
這次他來,尤其明顯,每隔幾個小時他就會問等一下去哪裡,今晚吃什麼,一直問一直問。。。其實以前他也是這樣,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三年沒有見到他還是什麼原因,這次得顯特別煩。重點是,我們告訴他去哪裡,吃什麼,其實他並沒有聽明白,然後同一件事他用三種不同的方式再問我們。。。本來覺得很好笑,直到他問太多我開始懷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