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書評】轉念的力量:妳的念頭並不等於妳

2022/06/13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想用聽的嗎? 這篇文章有 Podcast 版本喔!)
妳曾經質疑過自己的念頭嗎?
妳有想過自己每天在腦海中為自己創作的是甚麼樣的人生劇本嗎?
從醒來睜開眼睛開始,到入睡之時,根據加拿大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發表的研究顯示:每個人每天腦中可能有多達 6,200 個念頭,但妳有觀察過其中有多少負面念頭,又是如何讓自己憤怒、沮喪,難過甚至是痛苦呢?我們有甚麼方法可以面對這些似乎不受控制的念頭,重新找回內心的平靜呢?
「轉念的力量」這本書用簡單易懂的方式,深入介紹一套每個人都能學會的轉念方法。作者是在身心靈領域深耕許久的導師與作者賴佩霞,書中有許多她自身應用以及引導個案思考的經驗分享,課題的多樣化讓每個人在書中都能找到有共鳴的案例,進而了解如何實際應用這套思考方法在每天的生活中。

為什麼要學轉念?

妳上次感到痛苦是甚麼時候?又是因為甚麼呢?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周遭的人事物讓我們痛苦,但是如果妳仔細回想,就會發現很多時候其實是我們對於這些人事物的負面念頭讓人痛苦。
「他不應該這樣對我」
「他怎麼可以這樣想?」
「這件事情不應該這樣做。」
「我怎麼會表現的這麼糟?」
作者強調許多所謂我們腦中直覺的「事實」,往往都已經是被扭曲或經過多次篩選的結果,與「事實」有許多落差。我們把這些「念頭」視為絕對的真理,以它來檢視這個世界,即使解讀出來的結果讓自己苦不堪言,卻仍然執著不放手。
解讀這個世界的視角不計其數,為何要死守讓自己痛苦的信念呢?如果有所選擇,妳會選擇證明自己是對的,卻必須感受到痛苦與憤怒;還是透過放下這些虛妄的念頭,重新讓自己感受平靜與充滿希望呢?
最終,透過轉念,妳會發現自己其實是有選擇的,無須成為自己念頭的奴隸。念頭只是當下的投射,沒有一個念頭值得相信。而往往當妳放過別人,就是放過自己;放過自己,就是放過別人。疼惜自己、同理自己、善待自己遠比爭個對錯來的重要。

甚麼是轉念功課(The Work)?

轉念功課是靈性作家拜倫.凱蒂(Byron Katie) 設計的一套方法,幫助每個人看清楚自己腦袋裡的念頭如何影響了我們的生命品質,快速淨空腦袋,讓自己的內心得以安靜下來,享受該有的寧靜與豁達,然後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轉念功課主要以四道提問以及提出反轉來進行。
  • 提問 1──真的嗎?
  • 提問 2──我能確定這是真的嗎?
  • 提問 3──有這個念頭時,我如何反應?
  • 提問 4──沒有這個念頭時,我是怎樣的人?
  • 反轉──把「他不應該……」轉換成「我不應該……」
第一個提問:「真的嗎?」讓我們直面自己念頭的真實性。
作者說明,這裡的提問並不是問觀念上的好壞對錯,而是在問「真的」還是「假的」,是「現實」還是「虛構」?如果我們願意看清楚「我的信念並不是真的」就有機會跳脫念頭創造的幻覺。因為痛苦的本質只是一層薄薄的思想,人和人之間的許多衝突其實都是自己腦海裡的故事衍生出來的結果。如果看清了「實相」,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人也就解脫了。
人在鬱悶時,時常不自覺地看事情不順眼,責備自己、嫌棄自己,再不然就是指責別人、嫌棄別人。這個時候,如果能靜下心來思索,主導該情緒的念頭究竟為何?然後平靜地問自己: 「這個念頭是真的嗎?事實是甚麼?」就可能可以阻止後續迅速向下發展的小劇場。
第二個提問:「我能確定這是真的嗎?」是為了讓我們進一步沉靜下來,支持我們更深入檢視信念以及事實之間的差距。
因為過於緊繃的執著心和來自無意識的慣性思考模式,有時候,我們對於第一個問題「真的嗎?」的答案可能是「當然是真的!」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再進一步詰問,「我能百分之百確定這是真的嗎?」「我有哪些證據證實這個念頭是真的?」
再多給自己一點空間看清楚自己的無意識與意識之間,把念頭從無意識中拉開來,找出不被情緒掩蓋的真相。
第三個提問:「有這個念頭時,我如何反應?」讓我們看到念頭如何摧殘我們的身心,影響我們的判斷和身心平衡。
有這個念頭時,妳呈現甚麼樣的狀態?有甚麼樣的感覺?是不是會焦躁不安,全身緊繃,難過、痛苦、憤怒、委屈,或是口不擇言?
如果有一個人突然一直不斷拿東西丟妳,讓妳受傷痛苦,妳會怎麼做?相信很多人一定會選擇逃走來保護自己,但是我們卻看不見自己多常允許自己用念頭不斷傷害自己,也看不見這些念頭其實造成自身多大的痛苦。
所以這個提問就像是一種指引,透過有意識的靜心沉澱,讓我們看清楚,當那些念頭持續停留在腦海中,是如何導致自己身心俱疲。
第四個提問:「想像一下,沒有這個念頭時,我是怎樣的人?」把停滯的能量解開,讓自己回歸輕鬆自在的狀態。
作者說第四個提問對很多人來講,往往是最困難最花時間的一環,因為我們很可能從沒想過,跳脫那個框架的自己會是怎樣的人,也不曾想過少了這個念頭的日子,可以變得多輕鬆舒服。重點不是別人應不應該做甚麼,而是我如何安頓自己的身心。
覺知自己因抱持某個「應該」而遭受各種身心磨難,放掉執念,就能幫我們帶來意識覺醒。
最後的一個反轉,把「他不應該……」轉換成「我不應該……」提供我們轉變的方向。
前面四個提問主要在幫我們看清事情的真相,反轉是提供我們轉變的方向。從把焦點放在對別人的埋怨上,轉變成思考自己可以做的改變。問問自己「我要求別人的事,自己做得到嗎?」或是「我是否有更好的選擇?」

我們容易誤把自己的「念頭」看作牢不可破的「應該」,甚至覺得每個人都應該奉行的「信仰」,把自己的「應該」當成了真理,結果有一天赫然發現自己一直以來認為的「應該」只不過是自己想像出來的假設。

我們的每個想法,每個感覺都在強化神經元,練習轉念,將讓我們為自己建構有助身心健康的神經系統,不再依循以往無意識的慣性思維,繼續受有害身心的信念所操控。

甚麼時候需要轉念?

每一次當我們忽略、壓抑或漠視自己的感受,它漸漸就會形成情緒,再久一點,就會變成我們的性格或人格特質。作者提醒,任何一個傷害自己的念頭,都值得「參破」,都值得轉,要不要把某個念頭轉掉,只是很單純的取決於念頭是否帶給自己不愉快或是壓力,是否造成負面情緒。
書中提到很多人過不去的部分是感覺轉念似乎等於放過了對自己造成傷害的對方,合理化別人的行為。然而轉念功課轉的是念頭,不是事件,事件已經過去的,當然無法透過轉念抹滅,然而讓人持續處在痛苦中煎熬的,是環繞在我們腦中的種種信念與回憶,那些負面情緒,一個又一個的負面想法,才是我們一次次傷害自己的原因。
書中分享了一個例子,曉彌的主管總是用尖銳的言詞讓下面的人覺得自己不夠好,性格急躁加上習慣把情緒垃圾往他人身上推,造成曉彌作為下屬常常覺得很受傷。
如果曉彌早點轉念,問問自己主管說的話是「真的嗎?」放下「我不夠好」的念頭,幫自己戴好保護罩,即使他在旁邊批評要求,自己還是可以穩若泰山,好好分辨哪些情緒化的字眼和自己其實並沒有關係。
可以輕鬆告訴自己:「好,我知道了。」讓主管盡情發表想說的,那是他的自由,自己只要繼續做好該做的事,想想對方講得有沒有可取之處,在能力範圍內做一些調整,至於對方苛刻的施壓,或情緒上的宣洩,其實與自己完全無關,就可以讓自己不再動不動就因為「我不夠好」的念頭而受傷。
一個感覺自身飽滿的人,往往頭腦也比較清明,遇到他人不友善的攻擊時,也平和地告訴自己:「他說的話我聽到了,雖然有些受傷,卻不是我的問題。」
作者強調,每個人都會做出一些我們自認為「不應該、不可以」的舉動,問題不在對方,而是在於我們的認知,其實每個人都在努力建構、維護自己的世界,只是切入的角度不同,這些道理大家都懂,只因脾氣一上來,腦子就不清楚了。一旦明白了,就可以安靜的騰出空間,尊重他人去做他們自己想要的抉擇。

放過自己,讓愛發生

轉念功課的核心不在於解決問題,而是把念頭從無意識中拉開來。
書中提到作者學生的案例,因為她一直抱持著對父親的不滿,她深信父親應該改變,透過轉念意識到幾十年來讓自己喘不過氣來的,正是那些認定父親「不是個好爸爸」的念頭。我爸爸「不應該」如此狂暴,他「應該」像別人的爸爸一樣和藹可親。透過轉念課程的引導,她開始質疑腦海裡的每一個「應該」。
我們終將領悟到,原來隱藏在怨恨的背後,是一份對愛的渴望和絕望,是一份來自長期被所愛的人忽略的抗議。那種既愛又恨的情仇,常常依附在我們最難割捨的家人身上,而那些緊抓負面信念的習性,常常是一種無意識的自殘。
這個世界不需要改變,轉念功課美妙就在這裡,伴侶不需要變、父母、孩子、老闆和同事都不需要變,唯一需要的就只是放掉讓我們難以承受的念頭,念頭只要一經參問,長期以來讓我們難以擺脫的痛苦,原來可以就這麼一筆勾消,消逝不見。
凱蒂提醒,世界上只有三種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爺的事,我們應該先學著把事物的擁有者區分清楚,然後把心思放回「自己的事」上面。屬於別人或老天爺的事,就給當事人或老天爺去處理就好。
把困擾自己的問題寫下來,然後問自己兩個問題:
  1. 這是誰的事?
  2. 如果是我的事,我能做甚麼來改善現況?
理解自己的力量所在,就不會一直身陷在情緒的泥沼中。學習看清楚事實真相,把焦點放在使力的一方,然後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抉擇。
轉念功課不是短期性的工作。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常常有各種狀況發生,如果某個特定的人生功課一直沒完成,那麼同樣的問題就會一再反覆出現。
一個念頭需不需要存在,只要比較「有這個念頭的自己」以及「沒有這個念頭的自己」的差異,還有你喜歡哪一個自己,就知道答案了。學會駕馭自己的思緒,是每個人一生必修的功課,幸福是我們的目標,而轉念其實是讓自己幸福的一種方法。

願我們都能慢慢從轉念之中學會傾聽自己,善待自己,最終感受接納與愛自己的美好。

書籍資訊:

  • 書名:轉念的力量:不被念頭綁架,選擇你的人生,讓心靈自由
  • 作者: 賴佩霞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21/10/29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透過學習、理解與實踐,慢慢成為更好的靈魂,在這裡我將以一本本好書,陪伴每一個美好的靈魂。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