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客家風俗的二三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台灣面積不大,但生長在這塊寶地的族群卻是不少,以勤儉持家、誠懇樸實聞名的客家人就是其中之一。

客家人原居中國北地,自五胡亂華後,經歷代戰亂,相繼南遷。一路披荊斬棘,開山造田,最後落地生根。由於不同於在地居民,所以被稱為客家,爾後就自稱客家。

來到南方的客家人,仍不失冒險精神,渡海來台墾荒者大有人在,經過歲月的洗禮,客家人將祖先努力的成果一脈相傳,造就了豐富多元的風俗民情,讓客家的文化之美源遠流長,使得現代人得以一窺它迷人的文化殿堂。


raw-image

多重角色的客家土地公──伯公

客家人純樸可愛,常有令人莞爾一笑的創意,例如對土地公就有個親切的稱呼──「伯公」,因為他們將土地公當做是親人,有如家族長輩。因此只要有客家庄就有「伯公」,為客家人帶來生活及農作上的平安。

早期開墾聚落有時三、五戶人家就會以一顆大石頭或大樹作祭拜,通常是樟樹和榕樹,稱為伯公樹。久而久之祭拜的人多了,樹前就會置放石碑或石雕神像,然後進一步出現伯公亭或伯公廟。

在桃園、新竹等地區的客家人,幾乎家家戶戶都設有土地公,每塊田園土地、庄頭巷尾都可以找到伯公的蹤跡。而早期移民台灣東部的客家人,重視的是共同護衛鄉里村舍,因此伯公的角色也就順應民意,演變成村舍的守護神。


raw-image

保平安的神仙大夫──石神

台灣東部的客家人對於石神的崇祀也相當普通,而且常跟在伯公旁邊,和石娘共祀一處。

大部分的石神都是保知小孩平安長大、身強體健的,甚至有不少父母給小孩戴的護身符,也是從附近的石神求來的,因為客家人相信,石頭的堅硬絕對保佑小孩的頭殼也像石頭一樣硬,果真如此,孩子必定能順利平安健康地長大。

也有客家人相信石爺是位專治疑難雜症的神仙,據說1950年代,某人得了絕症,經神明指示後,向石神祈求恢復健康,沒想到竟然就此不藥而癒,不久之後,此地蓋起了石神廟,遠近人家都知道石神具有神奇的醫療能力呢!

此外,還有石神石娘為人牽紅線,芎林鄉華龍村鹿寮坑就有一座石爺石娘廟,15年來已成功讓136對戀人成為佳偶了呢!


raw-image

祭祀禮俗,事死如事生

閩南人信奉的道教裏,神佛眾多,各有其背景故事,而帶領客家人走過戰亂,讓親族團結無間,靠的正是維繫全族的精神信仰,他們供奉的神有:土神、門神、.灶神、農神等,大凡歷史上有偉大功績和人格的人物,也化身成客家人愛戴的神祇,如關公、岳飛、鄭成功、韓愈等。

除了大小神仙,客家人對於祖先也十分重視,逢年過節不忘祭祖,墓祭、祠祭更是重頭大戲,家中大小事都要敬告祖先,諸如出外遠行,要跟祖先打聲招呼,新娘入門,要敬拜祖先方能入門成為一家人,就連新穀收割,也得請祖先嚐鮮,才輪得到子孫入口。

雖然敬重祖先,但客家節省物資的精神不變,一般簡單的木製祖先牌位,可於客廳懸空搭一小架,寫上「x(姓)門堂上歷代祖先之神位」貼在正中,兩旁對聯寫著「祖功垂福澤、宗德衍家聲」,橫批則是「祖德流芳」,再擺上小型香爐、燭台等。年節拜祭,晨昏奉香,數十年如一日。


raw-image

熱鬧花鼓 客家節慶搞笑劇

花鼓是一種早期的客家農藝同樂活動,以簡單的動作,將客家生活以逗趣方式演出。一個花鼓隊大約有16名成員,在遊行行進間,穿戴著清末民初的服飾,演出一齣齣短劇,類似今日的街頭行動劇。

花鼓隊陣頭角色通常以兩妻一夫伴著婢女、僕人、老太婆、老阿公為主,飾演老太婆和擊鼓的老阿公是重心,兩人的步伐節奏和鼓聲控制著整個花鼓隊的前進、退後,劇情的高低潮也全在他們身上,看似亂踩的腳步,其實有著一定的章法。

花鼓隊角色中的「夫」是個土財主,通常由最矮的成員擔綱演出,還有懷孕的大老婆和愛撒嬌的二老婆,三個人在遊行隊伍裡演出逗趣,大小老婆一股腦兒地爭風吃醋,老公夾在其間左右為難,這頭急著陪笑臉,那頭忙著打哈哈,偏又左右不是人。

難得的是,整個過程中沒有任何對白,全仗演出者豐富誇張的肢體語言來表達,比起卓別林的默劇演出,有過之而無不及,常逗得兩旁觀眾拍掌叫好、笑聲連連。


raw-image

元宵夜「偷青」,偷來一家親

在興國、寧都兩縣的古龍崗、黃陂、梅窖、興江等鄉鎮的一些客家人中,至今仍保留著一種古老而有趣的習俗———元宵夜「偷青」。

正月十五這天,月色明朗,吃罷元宵,看完龍燈,人們便三五成群提籃而出,各奔白天踏看好的菜地。活潑好動的姑娘小夥子輕手輕腳摸到菜園,悄悄打開園門,大家就竄進地裡急急地「偷」開了。

塊地都「光臨」,每種菜都「偷」點。不過都是意思一下,圖個好玩有趣,而且這種「偷」必須家家「偷」遍,不避親仇,一視同仁。

被偷的主家也不甘示弱,有時讓田裡糊了一灘稀泥,或放上幾把棘刺,讓想盡快偷菜的「賊」們跌一身泥,或被刺紮了「賊」手。

待偷完了菜,「賊」們便假裝爭相逃出菜園,有人還會打幾聲「哦呵」,或放一串鞭炮,以告知主人。

主家聽到「哦呵」或鞭炮聲,大嬸們便奪門而出,叉腰頓足,裝腔作勢大罵起來。據說,被罵得愈厲害,去掉的「晦氣」就愈多。

「偷兒」們滿載而歸,家中老人早生好了火,全家老少動手把各種蔬菜洗淨切碎,扔進鍋裡,添上些黃元米果、油豆腐一類的東西,大家圍坐一起,一邊談論著「偷青」的趣事,一邊吃著滾燙食物,舉家歡騰,這就是所謂的「吃青」。

傳說,吃了這些偷來的菜,能夠祛邪去病,人也會變得聰明大度、心地善良哩。


raw-image

喊夜去驚嚇,開齋保福祿

喊夜的主要對象是出生後至學齡前,因意外受驚、恐嚇等引起夜間睡眠焦燥不安,高燒、啼哭而發病的幼童。

一般由掌握喊夜技巧的中老年婦女,待幼童熟睡時,午夜時分用一茶懷,盛滿大米,再用一方紅帕沿懷中紮緊,右手握住,面對幼童頭上方順轉三圈,一邊轉,一邊輕聲呼喊幼童的名字、和猜測可能所遇受驚、恐嚇的經過,然後再根據幼童近幾天去過的地方,沿途喊夜。

遇橋喊橋,逢水喊水,邊走邊喊,聲音悽楚、忽高忽低、似歌如泣。直至喊夜回到住地,將盛有大米的小茶杯放入幼童的枕下壓驚、鎮邪。據說,第二天打開紅帕,大米上會出出現幼童受驚、恐嚇的痕跡,如動物的爪印等。

經過喊夜後,幼童的症狀往往減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贛南客家人的喊夜風俗才得以一代代沿襲下來。

小孩生下滿100天(有的客家人是滿40天),就要給小孩「開齋」,由族中一位具「富貴命」的長者來執行。

「開齋」時把孩子抱在懷中,將準備好的「開齋食物」每樣給小孩嘗一嘗。其實並非真的給小孩吃,只不過是把食物在小孩嘴唇上抹一抹,做做樣子而已。

長者照例要叨念老祖宗傳下來的固定的祝辭,如抹酒時念「吃杯子酒,所紀活到九十九」;抹茶時念「吃杯子茶,壽年賽過薑子牙」;餵肉末時念「吃點子肉,有福有財又有祿」;餵飯時唸「吃點子飯,日後家門掌百萬」等等,寄託著長者對後輩的良好祝願。


raw-image

「食新節」大宴賓客,年年豐收好運道

一年一度「食新節」是客家人特有的風俗。六月六,禾稼熟。由喜開第一鐮的農戶將黃燦燦的新穀分借給尚未開鐮的農戶家,然後家家戶戶笑顏逐開,打酒買肉,一家老少飽餐一頓,謂之「食新」。

地處興國邊陲山區的豐邊鄉河溪村,有個名叫「燕子窩」的小村落,這裏的「食新節」,卻與眾不同。燕子窩的「食新節」是農曆六月十五。每逢這天,村民們殺雞砍肉,打酒買魚,磨豆腐,炸米餜,所有親朋好友齊聚一堂。

相傳,唐末出了個風流秀才,名叫羅隱,有「聖旨口」之譽。羅隱秀才浪跡天涯,體察民間疾苦,那年六月十五這天,羅隱秀才來到河溪村燕子窩,受到盛情款待。臨走之時,請羅隱秀才說兩句「好話」。他隨口說了一句:「要是年年都有這樣一餐吃就好。」

第二年六月十五這天,燕子窩的村民們又邀集親朋好友會聚一餐。這一年,家家增產,戶戶增收,兩三年後,村民們淡漠了這種聚會,沒想到栽禾長稗草,種豆結空莢,養豬豬死,養鴨鴨瘟。

村民們想起了羅隱秀才的「聖旨口」,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年年少了這一餐就不好。於是,六月十五食新便成了燕子窩人一年一度企盼風調雨順、渴求五穀豐登的傳統節日,代代相承,沿襲至今。



歡迎參觀本格其他作品——

我的烏龍鳥事:烏龍事件簿/我的連載小說:《桃花債》/我的奇思異想:包山包海

日光:若你喜歡本文,記得點心心拍個手(要拍五下也行),你的鼓勵是創作者最大的動力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非寫不可,不寫會死?
184會員
420內容數
我只追隨靈感,想寫啥就寫啥。 最愛寫小說和搞笑文,其他文章通常是用來掙錢和練文筆的。 希望有生之年皆能隨心所欲、自由自在。
2024/04/29
簡單裝修的省錢8大招,供有需要的朋友參考。^^
Thumbnail
2024/04/29
簡單裝修的省錢8大招,供有需要的朋友參考。^^
Thumbnail
2024/02/25
超慢跑的速度是跑者自行找出來最合適、最舒服的速度,一般約落在時速4~6公里,是「可以微笑與他人聊天」的速度。而一般慢跑的步頻(每分鐘的步數)大約是每分鐘120~150步,超慢跑的步頻則是170~190步,兩者相比,150下接觸地面的時間比較久,步伐比較大,不僅身體容易僵硬,消耗能量也更大,容
Thumbnail
2024/02/25
超慢跑的速度是跑者自行找出來最合適、最舒服的速度,一般約落在時速4~6公里,是「可以微笑與他人聊天」的速度。而一般慢跑的步頻(每分鐘的步數)大約是每分鐘120~150步,超慢跑的步頻則是170~190步,兩者相比,150下接觸地面的時間比較久,步伐比較大,不僅身體容易僵硬,消耗能量也更大,容
Thumbnail
2024/02/23
根據運動生理學家的研究,當運動心跳達到最大心率的60%時,人體會先消耗脂肪、多餘蛋白質與醣類,若心率持續上升,超過最大心率的80%時,
Thumbnail
2024/02/23
根據運動生理學家的研究,當運動心跳達到最大心率的60%時,人體會先消耗脂肪、多餘蛋白質與醣類,若心率持續上升,超過最大心率的80%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那天到「桃園客家茶文化節」,看到一個「奉茶」的告示牌,覺得很有意思。 奉茶是臺灣人情味的象徵。 早年外地人若到鄉間,因為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對路祝不熟,如果是大熱天,很容易在路邊中暑暈倒。 鄉間的老百姓們為讓路過人們能歇息片刻,大多 會在大樹下、十字路口,或是茶亭擺上大茶壺和幾個只杯子,
Thumbnail
那天到「桃園客家茶文化節」,看到一個「奉茶」的告示牌,覺得很有意思。 奉茶是臺灣人情味的象徵。 早年外地人若到鄉間,因為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對路祝不熟,如果是大熱天,很容易在路邊中暑暈倒。 鄉間的老百姓們為讓路過人們能歇息片刻,大多 會在大樹下、十字路口,或是茶亭擺上大茶壺和幾個只杯子,
Thumbnail
網路上的文章,能夠解釋為什麼老人家說番石榴、番茄不能拿去拜拜的問題。 ~~問「地基主」是什麼神? 答:十七世紀初漢人從福建搭帆船到台灣來,開始與當地平埔番作「以物易物」的交易,在清初禁止漢人攜眷來台,渡台先民只能娶當地平埔族之女為妻。 平埔族的風俗是「女性社會」,財產傳女不傳子,所以發現漢人更會耕種
Thumbnail
網路上的文章,能夠解釋為什麼老人家說番石榴、番茄不能拿去拜拜的問題。 ~~問「地基主」是什麼神? 答:十七世紀初漢人從福建搭帆船到台灣來,開始與當地平埔番作「以物易物」的交易,在清初禁止漢人攜眷來台,渡台先民只能娶當地平埔族之女為妻。 平埔族的風俗是「女性社會」,財產傳女不傳子,所以發現漢人更會耕種
Thumbnail
農曆二月初二走進台灣的超市,會見到不少商品前寫有「土地公生日」的字牌,暗示你要買祭品拜土地公囉!有些祭品是糕點類,有些祭品是水果類,至於燒肉、雞等等香港人傳統拜祭用品前則沒有標示「土地公生日」,猜想拜土地公是用不著肉類拜祭吧!
Thumbnail
農曆二月初二走進台灣的超市,會見到不少商品前寫有「土地公生日」的字牌,暗示你要買祭品拜土地公囉!有些祭品是糕點類,有些祭品是水果類,至於燒肉、雞等等香港人傳統拜祭用品前則沒有標示「土地公生日」,猜想拜土地公是用不著肉類拜祭吧!
Thumbnail
台灣面積不大,但生長在這塊寶地的族群卻是不少,以勤儉持家、誠懇樸實聞名的客家人就是其中之一。客家人原居中國北地,自五胡亂華後,經歷代戰亂,相繼南遷。一路披荊斬棘,開山造田,最後落地生根。由於不同於在地居民,所以被稱為客家,爾後就自稱客家。
Thumbnail
台灣面積不大,但生長在這塊寶地的族群卻是不少,以勤儉持家、誠懇樸實聞名的客家人就是其中之一。客家人原居中國北地,自五胡亂華後,經歷代戰亂,相繼南遷。一路披荊斬棘,開山造田,最後落地生根。由於不同於在地居民,所以被稱為客家,爾後就自稱客家。
Thumbnail
介紹客家人、客家文化的書,作者通常著重客家先民自中原移居閩粵的遷徙經過、來台以後的開拓史,以及與其他族群發生衝突的重大事件。湯錦台這本《千年客家》讓我有耳目一新之感……
Thumbnail
介紹客家人、客家文化的書,作者通常著重客家先民自中原移居閩粵的遷徙經過、來台以後的開拓史,以及與其他族群發生衝突的重大事件。湯錦台這本《千年客家》讓我有耳目一新之感……
Thumbnail
台灣漢人的祖源問題,近來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扣掉來自中國各地的外省族群,1945年二戰結束前,就已定居在台灣的漢人,大多數人的祖先究竟是閩粵移民,還是被漢化的平埔族?目前已出現一些挑戰主流觀點的論者,本文要介紹的是其中一位論者潘智仁。(詳見內文)
Thumbnail
台灣漢人的祖源問題,近來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扣掉來自中國各地的外省族群,1945年二戰結束前,就已定居在台灣的漢人,大多數人的祖先究竟是閩粵移民,還是被漢化的平埔族?目前已出現一些挑戰主流觀點的論者,本文要介紹的是其中一位論者潘智仁。(詳見內文)
Thumbnail
36 Plan - 04 (歷史 04) 新竹人的祖先是誰呢?竹蓮寺供奉著王世傑,鄭世家廟是新竹最大家族祠堂,消失的林家潛園是否才是真正的新竹祖宗? # 新竹開墾史 # 城市進化史 # 隆恩圳 # 道卡斯
Thumbnail
36 Plan - 04 (歷史 04) 新竹人的祖先是誰呢?竹蓮寺供奉著王世傑,鄭世家廟是新竹最大家族祠堂,消失的林家潛園是否才是真正的新竹祖宗? # 新竹開墾史 # 城市進化史 # 隆恩圳 # 道卡斯
Thumbnail
剛開始知道員林也有客家人,是有一次我爸跟我說,家族裡的人要到中國的梅州去探親,因為我們祖先其實是從梅州、潮州一路到台灣來,並且居住在彰化平原,我當時一聽還真的傻了。
Thumbnail
剛開始知道員林也有客家人,是有一次我爸跟我說,家族裡的人要到中國的梅州去探親,因為我們祖先其實是從梅州、潮州一路到台灣來,並且居住在彰化平原,我當時一聽還真的傻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