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把依賴當親密,小心越愛越孤獨、越愛越孤立。心理學人:在穩固的愛情基礎裡,正是建構自我複雜度的好時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錯把依賴當親密,小心越愛越孤獨、越愛越孤立。心理學人:在穩固的愛情基礎裡,正是建構自我複雜度的好時機。

文章摘要:
一、當孤獨、社交孤立遇上了愛情
二、聖路易斯大學心理學家的研究
三、心理學人:在愛情的基礎上,建構自我的複雜度
錯把依賴當親密,小心越愛越孤獨、越愛越孤立

當孤獨、社會孤立遇上了愛情

孤獨
孤獨是對社交孤立的一種複雜而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孤獨通常包括對於與他人缺乏聯繫或溝通,或是將來可能會與他人失去聯繫或溝通的焦慮感。因此,即便被其他人包圍,也能感覺到孤獨。孤獨的原因多種多樣,包括社會、心理、情感和身體因素。 孤獨感在整個社會中普遍存在,即便是婚姻、人際關係、家庭、退伍軍人以及那些事業成功的人也會有。
社會孤立
社會孤立指的是人與社會之間完全或是接近完全缺乏聯繫的狀態。社交孤立與孤獨感不同,孤獨只是人的一種短暫性的缺乏連結。社交孤立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的個體上,不過不同年齡族群可能有不同的症狀。社交孤立有可能是暫時的期間性的狀態,或是終其一生不斷發生的循環,這兩種情況下的特徵皆是相似的。社交孤立的所有型態都可以包括長期的待在家中,且沒有與家人、熟人或朋友聯繫,或是在有機會與人接觸時故意避免任何與人的接觸。
當孤獨、社交孤立遇上了『愛情』
想想看,當你的戀愛伴侶,是一個孤獨又帶點社交孤立特質的對象時,會有什麼樣的故事發生呢?你要如何跟這樣的人交往?你們的愛情會有結果嗎?
一般而言,愛情關係可以區分為六個基本類別:
(1)情慾之愛——基於對方的外表而產生的情慾熱愛。
(2)遊戲之愛——愛就如遊戲,充滿樂趣,通常不重視承諾而著重征服對方。
(3)友誼之愛——緩慢發展的重情義的愛,基於雙方互相尊重與友善。
(4)現實之愛——傾向選取可以幫助自己的朋友,使雙方皆可由此得益。
(5)依附之愛——情緒化,不穩定,充滿妒忌與爭執。
(6)利他之愛——完全無私的愛,可不惜傷害自己或捨棄任何東西。
在還沒進入文章的主題之前,讀者們可以先想像一下,當你的愛人是一個既孤獨又有點社會孤立特質的對象時,你們的愛情會是上述六種愛情的哪一類型?
對於一個習慣孤單的個體而言,透過幻想與想像來建構他們的愛情故事,可能是滿足其生理慾望的途徑,所以,孤單與社會孤立者,可能很快的陷入情慾的愛情。至於,愛情關係能不能持久,那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了。
遊戲之愛,孤獨者可能玩不起;友誼之愛與現實之愛,社交孤立者最缺乏的可能就是人際友誼的能力了;利他之愛,孤獨者長期以來可能都以自我為中心,要發展出利他的人際或愛情關係,可能有點小難。
好吧,那只剩下【依附之愛】了。
在一項針對大學生的研究中,人際孤獨與愛情依賴之間存在著正相關(Mahon,1982),換言之,人際孤單的個體,往往試圖在愛情裡尋求更依賴的關係。然而,依賴性高的個體經常難以建立和維持愛情的親密關係,長久下來,失落的愛情可能使他們更容易孤獨(Overholser,1996)。

聖路易斯大學心理學家的研究

為了檢驗孤獨、社會孤立以及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與愛情依賴的關係,聖路易斯大學學者Michelle等人特別做了一項研究。這個研究的參與者來自美國中西部私立大學的104名學生,他們必須處於浪漫關係中3個月或更長時間。其中,大約85%的樣本是女性( n = 88)而大約15%的樣品是男性(n = 16)。參與者的年齡範圍介於18到44歲之間。
這項研究採取縱向設計進行,其中包括兩個階段,時間1(在學期開始時)和時間2(在學期結束前)。在時間1與時間2,參與者分別完成了孤獨,社交孤立,浪漫依賴和簡短的人口統計的調查問卷,研究的結果顯示:
(一)在時間1與時間2中,社會孤立與人際孤獨感兩者呈現顯著的正相關,人際孤獨感與愛情依賴性兩者呈現顯著正相關。這顯示人際孤獨、社交孤立與愛情依賴是個人長期而穩定的特質。
(二)在人際孤獨感較高的個體中,社交孤立程度較高的男性,比社交孤立程度較高的女性,出現更高的依賴性(b = 6.16,t( 104)= -2.16,p <.05)。而在人際孤獨感較低的個體中,社交孤立程度較高的女性,比社交孤立程度較高的男性,出現更高的依賴性(b = 6.16,t(104),= -2.16,p <.05)。這顯示社交孤立的男性或與性,在愛情裡傾向尋求更依賴的關係。
(三)隨著社會孤立和人際孤獨感的增加,個人傾向於對其愛情伴侶尋求更多的依賴與依附,來試圖滿足個人的社交需求與彌補個人生活中缺乏社會刺激。

心理學人的建議:在愛情的基礎上,建構自我的複雜度

歸屬感,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人際歸屬,更是維繫人類生存的一個重要關鍵。人際的需求如果無法在個人的家庭或人際關係上獲得滿足,愛情關係,對某些人而言,就是一個可以獲得需求滿足的窗口。但是,過度的依賴在經歷了愛情的熱戀期後,是否會成了綁架情人、情緒勒索的工具,甚至成了結束愛情關係的理由?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議題。一般而言,人際孤獨者和社會孤立者,可能會透過唯一的愛情管道來定義自己,過度依賴愛情伴侶的結果,往往對愛情關係產生不利影響。
心理學家Linville曾經提出「自我複雜度」的概念,當一個人的角色面向越多元,角色間的互補性就越大,心理就越健康。自我複雜度的基本前提是「自我角色定位」,某個人的角色定位越多元,那個人自我複雜度就越高。某個人的自我角色定位範圍越大,那個人的心理彈性以及心理復原能力就越強。例如,當一個自我角色(人際我)面臨極大的壓力時,另一個安全的自我角色(愛情我)就可以彌補與修復急待整救的自我角色。
各位讀者可千萬不要在愛情關係裡,誤解與濫用了自我複雜度的理念,這絕對不是要鼓勵你在現階段的愛情對象以外,尋找其他的備胎、建構另一個劈腿愛情關係。 既然愛情是我們一生中無法逃避課題,我們就得在一段愛情關係中,學習可以讓自己、對方都能夠提升生命的正向態度。如果你已經學會,不仿也鼓勵你的另一半,在愛情關係的支持下,建構自己更多的自我複雜度。
孤獨與社會孤立者可能就是缺乏多元的自我複雜度,才會在愛情的關係裡,不斷強化愛情向度上的自我,藉著在生活上更依賴伴侶,來滿足自我其他人際面向的需求。結果,越愛越孤立、越愛越孤獨。
愛情,讓孤獨者暫時遠離孤獨,讓社交孤立者,暫時有了心靈慰藉的伴侶。不妨趁著愛情的時候,提昇個人的自我複雜度,開拓愛情關係以外的人際角色。不妨趁著愛情的時候,學習新的人際技巧,增進愛情關係以外的人際交往。這可能是除了親密、承諾與激情之外,愛情可能帶給我們的額外助益了。(文:心理學人吳學治諮商心理)
以上的建議只針對一般的愛情故事,如果您在愛情的歷程裡,出現其他的重大議題,歡迎您透過心理學人的line@,與我分享這方面的議題,我會在line@裡,與您雙向的互動唷。
心理學人的line@:https://lin.ee/GSeTyt0
參考資料:
1.Michelle Hasan and Eddie M. Clark,2017,I get so lonely, baby: The effects of loneliness and social isolation on romantic dependency,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17, VOL. 157, NO. 4, 429–444。
avatar-img
14會員
16內容數
歡迎來到~心理學人 跟著心理學人,一起成為學習心理學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心理學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我傷害,其來有自?心理學人:不要為了調節負面情緒與獲得道德的救贖感,養成了長期自我傷害...文章摘要: 自我傷害,其來有自 心理學人的諮商現場   自我懲罰的心理意涵 三個構面,降低自我傷害的信念與行為  一、自我傷害,其來有自?  人類演化的目的在於保命,保住身體的命,也
文章摘要: 文章摘要: 頭痛,不是病,陣痛來襲要人命 催眠,不是藥,減緩疼痛有ㄧ套 心理學人的催眠小常識 頭痛,不是病,陣痛來襲要人命 (本文雖然陳述催眠的功效,但期待讀者在尚位熟悉催眠技巧之前,萬萬不可停用醫生所開的止痛處方藥物唷。) 催眠,不是藥,減緩疼痛有ㄧ套 心理學人的催眠小學堂
文章摘要: 1️⃣ 走出諮商室後,她與死亡的距離 2️⃣ 從自殺企圖到自殺行動,要多少的時間 3️⃣ 三個策略,降低校園自我傷害的事件 ~走出諮商室後,她與死亡的距離有多近~ 2008年一個盛夏的下午,當小美結束了這一次的諮商,看似平靜的離開校園之際,略顯疲憊的面容,呈現出近期飽受憂鬱症折磨後
2020年開始,全球開始陷入一場恐怖的疫情風暴,歷經兩年多的肆虐,幸運的大家到現在都活了下來。在這段時間裡,我們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改變與壓力,這股壓力恐怕化約為另一股為了適應疫情壓力下的壓力,這恐怕又是我們的另一股挑戰。  誰在 COVID-19 大流行的期間壓力最大?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數據 在
文章摘要: 1️⃣ 企圖自殺者的認知準備與情緒準備是兩碼事 2️⃣ 瑞典學者對於自殺者生前語言與非語言線索的研究 3️⃣ 面對企圖自殺者,我們還得學習更直觀,更敏銳的評估 「自殺的認知想法」與「接受死亡的情緒」可能是兩碼事 認知的胡同(對自殺的想法) 情緒的接受(對死亡的接受) 參考資料:
文章摘要: 1️⃣『被疼惜』與『自我疼惜』,是因應焦慮的最佳策略。 2️⃣英國學者研究定義出『被疼惜感』的身心意涵。 3️⃣在日常生活裡提高『自我疼惜』的五個具體策略。 焦慮的時刻,需要的是「被疼惜」的安撫 當得不到別人的疼惜,就該是「自我疼惜」登場的時刻了 策略一:徜徉在大自然 策略五:身心放鬆
自我傷害,其來有自?心理學人:不要為了調節負面情緒與獲得道德的救贖感,養成了長期自我傷害...文章摘要: 自我傷害,其來有自 心理學人的諮商現場   自我懲罰的心理意涵 三個構面,降低自我傷害的信念與行為  一、自我傷害,其來有自?  人類演化的目的在於保命,保住身體的命,也
文章摘要: 文章摘要: 頭痛,不是病,陣痛來襲要人命 催眠,不是藥,減緩疼痛有ㄧ套 心理學人的催眠小常識 頭痛,不是病,陣痛來襲要人命 (本文雖然陳述催眠的功效,但期待讀者在尚位熟悉催眠技巧之前,萬萬不可停用醫生所開的止痛處方藥物唷。) 催眠,不是藥,減緩疼痛有ㄧ套 心理學人的催眠小學堂
文章摘要: 1️⃣ 走出諮商室後,她與死亡的距離 2️⃣ 從自殺企圖到自殺行動,要多少的時間 3️⃣ 三個策略,降低校園自我傷害的事件 ~走出諮商室後,她與死亡的距離有多近~ 2008年一個盛夏的下午,當小美結束了這一次的諮商,看似平靜的離開校園之際,略顯疲憊的面容,呈現出近期飽受憂鬱症折磨後
2020年開始,全球開始陷入一場恐怖的疫情風暴,歷經兩年多的肆虐,幸運的大家到現在都活了下來。在這段時間裡,我們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改變與壓力,這股壓力恐怕化約為另一股為了適應疫情壓力下的壓力,這恐怕又是我們的另一股挑戰。  誰在 COVID-19 大流行的期間壓力最大?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數據 在
文章摘要: 1️⃣ 企圖自殺者的認知準備與情緒準備是兩碼事 2️⃣ 瑞典學者對於自殺者生前語言與非語言線索的研究 3️⃣ 面對企圖自殺者,我們還得學習更直觀,更敏銳的評估 「自殺的認知想法」與「接受死亡的情緒」可能是兩碼事 認知的胡同(對自殺的想法) 情緒的接受(對死亡的接受) 參考資料:
文章摘要: 1️⃣『被疼惜』與『自我疼惜』,是因應焦慮的最佳策略。 2️⃣英國學者研究定義出『被疼惜感』的身心意涵。 3️⃣在日常生活裡提高『自我疼惜』的五個具體策略。 焦慮的時刻,需要的是「被疼惜」的安撫 當得不到別人的疼惜,就該是「自我疼惜」登場的時刻了 策略一:徜徉在大自然 策略五:身心放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面對愛情的看法。探討當前國中生在戀愛中的行為模式及其對愛情的理解,反思年輕人對愛情的追求與迷思。透過周遭的觀察,分析為何許多年輕人在面對戀情時難以持久,以及社交中的價值觀影響,提出對於友情和獨處能力的重要性。希望藉此啟發更多人思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本文探討情感依賴與獨立的定義、影響及關係中的平衡方法,並提供實際建議來幫助伴侶們建立更和諧的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依戀理論中的四種依戀類型,包括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戀和恐懼型依附,並提供了對應的人際關係建議。瞭解自己的依附類型,並在需要時尋求適當支持和協助,以促進更健康關係。
依戀關係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指的是尋求親密的一種心理傾向。瞭解四大類型依戀關係的特徵及對應的情緒反應對於親密關係的修復挽回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對依賴的恐懼,以及現代社會中對獨立的追求。文中提到這種對獨立的追求其實源於人們對依賴的恐懼,這種恐懼來自於對脆弱的害怕以及過去依賴失敗的創傷。文章主張重新學習依賴的重要性,並引用精神分析理論中退行、依賴、成長的概念。
Thumbnail
從我推薦了上一本《女醫師》的性愛書籍之後,就很多人再問我說到底還有沒有推薦其他兩性的書籍,後來我關注不少床笫之間技巧的說明書,覺得真的大同小異,反倒是戀愛相關的書有不少可以討論。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浪漫和孤獨的文章,描述了愛情的甜蜜和痛苦,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和孤獨。作者詳細探討了愛情中的掙扎和成長,並呼籲讀者學會享受孤獨,先愛自己才能愛別人。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連結對健康的影響,以及作者在愛情與孤獨中的個人經歷。從大腦、激素和神經可塑性的角度來分析了正向社交和負向社交對人的影響。提出了對於社會關係的看法和對愛情的反思。
自戀症(自以為是, 無法聆聽, 無同理心)的人際關係很少是一對一的, 他們無法單純的與一個人溝通, 總是會把一對一的關係變成三角關係, 也就是說, 他們無法只是自在地談彼此的事, 總是會扯到第三者(比較, 批評, 抱怨, 倒垃圾)....你對他們的唯一用處只是附和(加入他們).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面對愛情的看法。探討當前國中生在戀愛中的行為模式及其對愛情的理解,反思年輕人對愛情的追求與迷思。透過周遭的觀察,分析為何許多年輕人在面對戀情時難以持久,以及社交中的價值觀影響,提出對於友情和獨處能力的重要性。希望藉此啟發更多人思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本文探討情感依賴與獨立的定義、影響及關係中的平衡方法,並提供實際建議來幫助伴侶們建立更和諧的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依戀理論中的四種依戀類型,包括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戀和恐懼型依附,並提供了對應的人際關係建議。瞭解自己的依附類型,並在需要時尋求適當支持和協助,以促進更健康關係。
依戀關係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指的是尋求親密的一種心理傾向。瞭解四大類型依戀關係的特徵及對應的情緒反應對於親密關係的修復挽回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對依賴的恐懼,以及現代社會中對獨立的追求。文中提到這種對獨立的追求其實源於人們對依賴的恐懼,這種恐懼來自於對脆弱的害怕以及過去依賴失敗的創傷。文章主張重新學習依賴的重要性,並引用精神分析理論中退行、依賴、成長的概念。
Thumbnail
從我推薦了上一本《女醫師》的性愛書籍之後,就很多人再問我說到底還有沒有推薦其他兩性的書籍,後來我關注不少床笫之間技巧的說明書,覺得真的大同小異,反倒是戀愛相關的書有不少可以討論。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浪漫和孤獨的文章,描述了愛情的甜蜜和痛苦,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和孤獨。作者詳細探討了愛情中的掙扎和成長,並呼籲讀者學會享受孤獨,先愛自己才能愛別人。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連結對健康的影響,以及作者在愛情與孤獨中的個人經歷。從大腦、激素和神經可塑性的角度來分析了正向社交和負向社交對人的影響。提出了對於社會關係的看法和對愛情的反思。
自戀症(自以為是, 無法聆聽, 無同理心)的人際關係很少是一對一的, 他們無法單純的與一個人溝通, 總是會把一對一的關係變成三角關係, 也就是說, 他們無法只是自在地談彼此的事, 總是會扯到第三者(比較, 批評, 抱怨, 倒垃圾)....你對他們的唯一用處只是附和(加入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