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著自然組外衣的社會組學生(1)----壓力下的抉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是否在求學階段發現自己念的科系領域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又或者在發現後卻因為種種的原因而不敢放棄自己的選擇?以下我將分享我的故事,希望曾在高中、大學迷惘的你可以意識到自己並不孤單。

1.工作與夢想

每個人從小都有自己的夢幻職業,醫生、警察等等。但當我們年紀漸長,志向開始被現實佔據,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被收入以及社會大眾的價值觀取代。這其實不見得是一件壞事,畢竟我們就是靠著嚴密的社會結構才能夠讓大家都可以享有現代社會的福利和保護。但當每個人都像一個個齒輪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人們就只能被社會定義為"這個齒輪"而不是"這個人"。這就是工業革命後人們最無奈的事,我們被迫繳稅、被迫融入社會的價值觀體系,以至於從出社會後到退休,各自扮演好各自齒輪的角色。
以我的經歷來說,從小,我就對歷史和地理充滿好奇,每次只要一翻開相關的書籍感覺就像在童話故事中展開奇妙的探險旅程,而我的腦袋也像這個永不止息的社會體系一樣,瘋狂的運轉。有時我是鄭成功的部下,對抗清軍失敗後乘船來到台灣趕走荷蘭東印度公司; 有時我是大航海時期的探險家,駛入未被探索的海域和深海巨怪打鬥勃殺,穿入非洲的熱帶雨林尋找尼羅河的源頭。

2. 隨波逐流的日子

當我上了高中,原本理所當然適合念文組的我,因受到家人的勸說,決定選擇攻讀理組。而我被說服的原因是因為一方面理科的薪水和就業機會有較大的優勢,另一方面將來如果真的對自然科沒興趣,大學選科系也可以選擇社會科相關的系所。
這聽起來像個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對吧?
自認勤奮用功的我相信"勤能補拙"這個道理,每天一放學就是認真的複習當天上課的筆記、假日整天都待在房間裡寫數學題目、背英文單字,就連在學校下課的時候也坐在位子上當個拚繁星上榜的苦行僧。縱使段考排名可以維持在前十名,但我的身心靈狀態非常的糟糕,不但體態過於瘦弱社交能量也不足以讓我正常的和人互動。
撐了那麼就也是時候承認自己真的對社會科比較感興趣,大學就好好的選擇自己適合的科系對吧?
但千萬別忽略一股可怕的力量----同儕壓力。
高中三年,班上一直都有一個氣氛,就是學理工的人比文科生聰明,而那些偏食,數理科表現優異、文科完全不念的同學則被視為英雄,既有才華又有個性。也因為這樣的風氣,容易在乎別人眼光的我又再次被吹向理工科的世界,勉強選擇了一個偏理工但也有商管成分的資訊管理系。不過想當然,上了大學後,對於電腦軟硬體一竅不通的我讀得有氣無力,依舊是隨波逐流的受害者。就連最最基本的課程我都無法輕鬆應付,更別說是有難度的科目了。

3. 未醒的夢

慶幸的是,當時我一個人在外地租房子,最享受的時光便是從圖書館借許多歷史、文化、傳記、商業相關的書籍,獨自在房裡細細的品味。不管在學校過得多麼不順遂,只要回到房間讓自己的心靈重新在書本的世界中漫遊、脫離世俗的紛擾。只有自己和閱讀的愜意,我想除了旅行外再也沒有更棒的事了吧?當然,再沒好的陽光也有日落的時候。當我即將畢業時,我很清楚的知道自己不想從事寫程式以及就讀相關科系的研究所,於是這一次,我選擇不再追求獲得大眾的認可...。

4.總結

相信許多人因為各種現實的考量不得已只好屈就於目前的環境。但很幸運的,在這個網路普及的年代,機會再也不只局限於身邊所獲得的消息。下一篇,我將會介紹社會組科系的優勢以及未來的發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理想是個人的執著,而通想是一般世俗人,普遍又普通的看法! 比如在我的年代,考上大學是一個理想,如今大學畢業只是個通想。 有理想是件好事嗎?未必見得吧!看過一些人,為了理想,犧牲不少東西。如果有這麼一個天平,一邊是理想,一邊是犧牲,那犧牲比理想還重時,這個理想還有存在的價值嗎?而可悲的是,犧牲是一
當我們在念高中時,對於文理組的選擇總是讓人感到徬徨。有些人天生理解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但是有些人則不溫不火,不確定自己擅長的是否喜歡,不確定自己喜歡的是否擅長,應該說人有百百種,選擇什麼路線或者說法對自己比較有利,那就會自然去做其中的選擇。 最常見的理科diss文科的說法叫做「不就是因為念不下去
Thumbnail
你讀的學校不一定是你的第一志願,但在學校的環境裏,一定有許多機會可以讓你學習、表現、累積想要去的方向。過程中你花的時間都不會白費,它們會累積成你的經驗、知識,變成你的氣質、你的養份。
職業規劃與生活抉擇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職業規劃直接關係到個人的事業發展和生活品質。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經濟的變化,人們更加重視自己的職業選擇和生涯發展,以確保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力和穩定性。 以下是產生職業規劃與生活抉擇問題的一些原因 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 現代社會的競爭壓力巨大,人們需要在
Thumbnail
經營頻道這麼久,最常遇到小貓們問: 我到底要怎麼找到我的目標 要畢業了,對於未來還一片茫然怎麼辦? 畢業季就在轉角倒數了!比起其他youtuber爭相恭喜學生族群失業,我更想告訴你們,畢業之後,該怎麼找到自己人生的下一站。
Thumbnail
人。 過去,迷茫、無動力;現在,體認自我、尋找方向;未來,勇敢追尋自我的一段有關走出迷夢迎向希望的過程。 我們或曾因種種因素,找不到方向、感到自我與此世界的不同步感,甚至害怕與懷疑自己。不過,其實改變並沒有那麼困難,一旦決心,就已經踏上了這條路。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很想做一件事,卻因為各種原因躊躇不前呢? 大學三年級時,我漸漸意識到自己就讀的科系不符合我的職志,那時的我其實很混亂也很焦慮,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準備出國念書、考研究所、考公務人員等,於是我也跟著同儕搭上這班「符合社會期待的列車」畢業後馬上念研究所。 研究所念了一年後,我休學了。
Thumbnail
記得高中考完學測後,我只填了三個志願,分別是台清交的材料系。因為高中在科研社接觸過,加上身邊親戚各種吹捧,那時候還覺得這就是最佳選項了。 但是進到台大材料唸了兩年書後,我發現其實我對這個科系真的沒有興趣,於是開始了我轉換跑道的旅程。
Thumbnail
除了研究所考試失利,為什麼我選擇加入新創? 我所觀察到業界(新創)和學界(考古)工作的差異是什麼? 如何透過兩點評估,了解自己適合待在學界或是進入業界工作呢?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理想是個人的執著,而通想是一般世俗人,普遍又普通的看法! 比如在我的年代,考上大學是一個理想,如今大學畢業只是個通想。 有理想是件好事嗎?未必見得吧!看過一些人,為了理想,犧牲不少東西。如果有這麼一個天平,一邊是理想,一邊是犧牲,那犧牲比理想還重時,這個理想還有存在的價值嗎?而可悲的是,犧牲是一
當我們在念高中時,對於文理組的選擇總是讓人感到徬徨。有些人天生理解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但是有些人則不溫不火,不確定自己擅長的是否喜歡,不確定自己喜歡的是否擅長,應該說人有百百種,選擇什麼路線或者說法對自己比較有利,那就會自然去做其中的選擇。 最常見的理科diss文科的說法叫做「不就是因為念不下去
Thumbnail
你讀的學校不一定是你的第一志願,但在學校的環境裏,一定有許多機會可以讓你學習、表現、累積想要去的方向。過程中你花的時間都不會白費,它們會累積成你的經驗、知識,變成你的氣質、你的養份。
職業規劃與生活抉擇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職業規劃直接關係到個人的事業發展和生活品質。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經濟的變化,人們更加重視自己的職業選擇和生涯發展,以確保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力和穩定性。 以下是產生職業規劃與生活抉擇問題的一些原因 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 現代社會的競爭壓力巨大,人們需要在
Thumbnail
經營頻道這麼久,最常遇到小貓們問: 我到底要怎麼找到我的目標 要畢業了,對於未來還一片茫然怎麼辦? 畢業季就在轉角倒數了!比起其他youtuber爭相恭喜學生族群失業,我更想告訴你們,畢業之後,該怎麼找到自己人生的下一站。
Thumbnail
人。 過去,迷茫、無動力;現在,體認自我、尋找方向;未來,勇敢追尋自我的一段有關走出迷夢迎向希望的過程。 我們或曾因種種因素,找不到方向、感到自我與此世界的不同步感,甚至害怕與懷疑自己。不過,其實改變並沒有那麼困難,一旦決心,就已經踏上了這條路。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很想做一件事,卻因為各種原因躊躇不前呢? 大學三年級時,我漸漸意識到自己就讀的科系不符合我的職志,那時的我其實很混亂也很焦慮,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準備出國念書、考研究所、考公務人員等,於是我也跟著同儕搭上這班「符合社會期待的列車」畢業後馬上念研究所。 研究所念了一年後,我休學了。
Thumbnail
記得高中考完學測後,我只填了三個志願,分別是台清交的材料系。因為高中在科研社接觸過,加上身邊親戚各種吹捧,那時候還覺得這就是最佳選項了。 但是進到台大材料唸了兩年書後,我發現其實我對這個科系真的沒有興趣,於是開始了我轉換跑道的旅程。
Thumbnail
除了研究所考試失利,為什麼我選擇加入新創? 我所觀察到業界(新創)和學界(考古)工作的差異是什麼? 如何透過兩點評估,了解自己適合待在學界或是進入業界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