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我們正在找一個人,一個能用新眼光,陪伴學生一起實踐成長的人

2022/07/02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閱讀這本小謀老師的新書《你的賦權,是最好的成全》時,思緒竟不自覺的漂到2007年,還是大學生的我,選擇遠離城囂,走入偏鄉,擔任暑期原住民青少年輔導活動老師的過程。
就像每個人都曾經被一位老師、一場活動影響一生,「山輔」經驗之於我的震撼體驗,也是一段「我沒有辦法告訴你,除非你親自參與」的歷程,這段經歷徹底改變了我,沒有「山輔」,我只會是個伸手拿資源,覺得靠自己雙手得到的事物都是理所當然的,不會去聽見他人說不出口的苦,更遑論看見別人的需要的人。
山輔的體驗找到我的獨特性,在台灣,對體驗教育(experiential education)有卓越貢獻的實踐家謝智謀(小謀)老師,更是創造許多孩子獨特生命經驗的貴人。我私心認為,一年中有將近 150 天都在戶外挑戰自我、或是帶領學生服務學習,從事「體驗教育」超過 25 年的小謀老師,以他的經歷背景,若選擇走企業內訓,引導組織改造或是領導力顧問等職,肯定扶搖直上登頂國際,成為社會上稱羨的菁英與成功人士,但他堅決不要,卻選擇要陪伴更多的孩子、學生、非行少年找回內在心靈的勇氣,找到有意義的人生。
小謀老師說:「內心深度的特質比外在能力更為重要,內在的底蘊可以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有適應力的人,才能在多變挑戰中找到解決的方法,達成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目標。」
到底什麼樣的教育對一個孩子有幫助?這是教育圈永不退流行的話題,對小謀老師來說,相信孩子的獨特性,願意賦權,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只有在這個良善的循環中,孩子才不必去複製別人的經歷,長出真正自己的獨特性。
這本書《你的賦權,是最好的成全》小謀老師選取了12個青少年關鍵特質,並且以內向(傾聽內在聲音)、橫向(與人建立連結)、外向(邁向目的之路)三個角度逐一細談舉例,分享他與青少年孩子的對話過程,以及如何在孩子的生命中謙卑委身。

成為一個看見需要,回應需要的實踐者

在小謀老師的書中,有很多的詞彙一再的出現,並且從體驗教育的角度重新詮釋,像是:
陪伴:提出問題,不評價,望著他,給他時間自己想
同行:與他連結,聽懂他的困難跟意見,彼此調整
放手:不教而留時間給孩子喘息。放手是相信,更是願意承擔失敗的代價
聆聽:做孩子的朋友,你說我願意聽:「告訴我,怎麼了?」
引導:給予試錯的空間與環境,引導思考方法與方向,不給標準答案
賦權:成全孩子的需要,相信孩子的獨特性,使他長出自己的能力
肯定:創造舞台跟獨一無二的經驗,欣賞他,投注目光給他並為他感到開心
有趣的是,這些詞彙的背後,是一個親身示範的老師,小謀老師用行動體察他人的需要,並且溫柔的做出改變,這樣的老師跟領導者,不正是我們社會需要也追求的嗎?
但反觀台灣的大學教育,如果服務學習對學生來說只是個「0學分的必修課」,只是「要好早起來倒垃圾的苦差事」時,人心的驕傲就開始展現,有人會用自己的「服務優良成績」去數落別人,也有人的服務帶著「亮點」加分的目的,為人服務只希望成為履歷中的一塊,讓服務的美意全失。
在《你的賦權,是最好的成全》書中提到一個例子讓我印象深刻,第一個登上聖母峰的艾德蒙‧希拉里爵士,登頂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用自己的名聲捐款,幫助那些在峰頂上幫助登山者安全上下山的雪巴嚮導。之後,艾德蒙‧希拉里還在尼泊爾當地蓋學校、機場、醫院,帶著感激的心,將一生貢獻給尼泊爾。小謀老師認為,能夠給孩子一個「看見別人需要」的眼光,是教學中最重要的目的,但這樣的教學無法只在教室裡,還需要走出去服務,需要有一個身體力行的老師身教示範。
小謀老師自己也爬過喜馬拉雅山(第208頁),他觀察一位攻頂過20次很有經驗的雪巴嚮導,每天早上都端著咖啡跟早餐敲門問候,看看他們的身體狀況並給予指導提醒,身上全無傲氣,願意謙卑的彎下腰,服侍像他這個「三腳貓的初登者」(這是他書中的詞,但我猜小謀老師不是),小謀老師下了一個結論:
「我觀察他很久,發現他真的不覺得自己特別厲害,在坦蕩接受他人讚美的同時,也沒有要和其他人比較的打算。」
謙卑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這種自然的樣貌,無需被豎立成一種值得表揚的特質。謙卑,是豪不在意的接納自己的有限,不因自卑限制自己,也不因優勢沾沾自喜,一切行為不是為了博取眼球跟讚美,只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展現,這種知道自己有什麼、沒什麼的謙卑,才能服侍人。這段描述在《你的賦權,是最好的成全》中寫的很美,真心建議大家可以買書來看。

想培養孩子成為領袖,先給他一個可實踐的願景

不經歷風雨,長不成大樹,在《你的賦權,是最好的成全》書中也有談到領導力的章節(第180頁),在學校,其實有很多可以培養領導力的機會,但是,把孩子選為班長,並不會自動的讓他變成領導者,領袖養成需要老師陪伴、引導、回饋,並且帶著願景使命才能帶出改變。問題是,學校大多數的老師也不會教領導,被選出來當班長只是成為老師的助手,幫忙收作業、管制序、核章或說老師好,怎麼辦?小謀老師說:
「如果我們總是用對待孩子的眼光孩看學生,那麼他就永遠只是個孩子,用看待領袖的眼光去看他們,他們才有機會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
這段話真的給我很大的提醒,小謀老師描述,在他帶孩子們登山過夜時,也會注意到同行的老師或爸媽,有些會時不時提醒孩子多喝水、穿衣服、注意安全,這樣的父母親,是真心希望孩子成為領導者嗎?小謀老師的做法是,創造一個「當日領隊」(Leader of Day)的機制,選當領隊的人要負責帶路,要照看隊友,甚至也會有「收回領導權」的時刻。也曾發生過當日領隊帶錯路,小謀老師一路跟著走,忍了3個多小時不說,直到孩子自己發現,並且全部人一起陪他經歷的學習,最後帶領孩子們回饋給領導者這個過程,同時觀察發生事情後領導者的回應給予具體回饋,小謀老師說:
「要忍住不直接講答案或介入指導,對老師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但讓孩子能真的學會,是比上完課程任務,更重要的事。」
你的賦權,是最好的成全》書中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募款,每次環島或出國時需要資金,小謀老師不幫孩子們募款,40幾萬對26位大學生來說,仍是個很高的目標,但卻能從中學習如何安排行程、控管預算、打募款電話表達自己的需求。小謀老師說:「不要害怕被拒絕和經歷失敗,戶外冒險教育最有趣的地方,就是永遠都有新的事情可以去嘗試。」他會在過程中帶孩子寫新聞稿、幫獨居老人蓋房子跟修理家具、聯絡當地社工等,在網路發達的時代,網路佔據我們生活的大部分,有越來越多的人躲在螢幕前逃避與人的真實接觸,但小謀老師認為:
體驗教育的實踐能力,在網路時代更顯重要,體驗的過程中不只是為了完成某一件事,更是幫助孩子從人際溝通、問題解決跟挫折容忍能力上都能有所學習。

為更有價值的事,做出勇敢的實踐與改變

冒險教育跟體驗實踐,聽起來都很勇敢,也很可以跳脫就有的框架,但小謀老師卻是遵循著一個核心原則:「過度的安全讓靈性死亡,過度的不安全讓生命死亡。」冒險一定有風險,為了不讓勇敢變成魯莽,學會評估風險跟了解自己的能力也是重要的。而當孩子可以將勇敢變成一種習慣,他們生命的彈性一被拉開,學習的深度與廣度也會跟著增加,孩子們將不會像過去一樣害怕眼前的困難,能在生命中找出更多的空間自在揮灑。
在聖經中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2:13)
當我已立志要長成參天的大樹,而非溫室中的花朵,將生命的根,向所追求的意義紮的更深,那麼,這些被欺騙的事、被攻擊的事、被錯待的事,就只會是成長路上必經的風雨,因為我們可以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生命,並且在實踐中長大成熟。小謀老師陪伴青少年,就像是山輔體驗之於我,曾在一次山輔培訓中,看到黑板上寫下這樣的立志:
「我們正在找一個人,一個愛別人比自己多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的人,公平、正直、親和,喜歡接觸人的人,多做一點,勤奮甘心做事的人,自省能力高的人,學習容量大的人,積極有創意的人,讓人多所成長的人,讓人樂意與你同工的人,肯真心道歉的人,對人常存感恩的人,有勇氣修正自己重新出發的人。」
這樣的立志過了15年,仍然是我在教學上的核心目標,我也因此更能體會,小謀老師不為自己的名利,而是希望透過體驗教育改變青少年的初心,因為他相信,啟迪人心比提供知識更有影響力,他更相信,沒有行動的知識是死的,不要讓孩子什麼都知道,卻什麼都做不到,要給孩子們更多試錯的機會。或許一件事情能做一年是激情,做三年能不倒,五年就能穩住,十年就能產生影響力,小謀老師這25年來所創造出的影響力,已經確實改變了許許多多的孩子。
這是一本易讀、好懂,且編排精巧的好書,分享小謀老師是如何用全新的眼光,與孩子同行,而他也正在找一個人,願意相信他的理念,一起同行的人。如果你也認同這本由親子天下出版的《你的賦權,是最好的成全》,我想你也正帶上一個新的眼光,跨上全新的生命旅程,成為小謀老師下一個正在找的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羅斯福每天早餐前都會看一本書。卡特進了白宮後開始學速讀,兩次訓練後,閱讀速度提升了四倍。鈴木治雄勸商務人士多看一些古典名著,正因為處於這物質豐富的享樂時代,才更應該深入地探討人類活著的價值。關於生命,很多答案無法親身經歷,但閱讀,可以累積力量,甚至改變你我的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