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多領域的素養 讓知識能力更貼近生活

2022/10/0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文 / 熊塾雲端生涯顧問
我是一位國際公益管理師,也是一位實驗教育工作者,因為和申請個人自學的孩子們共學共成長,成為一個關心永續發展的教育工作者,也創建自己的品牌努力著朝願景前進。一直對雜學校的蘇仰志(地瓜校長)很感佩,因為從一位關心教育的設計人,到現今成為推動教育創新的領頭羊,這樣跨領域的神奇角色,其心路歷程及如何關關難過關關過的智慧及實務經驗,讓人充滿好奇及渴望學習。
新創思維及串連合作的可能性
在連續兩天的共識營中,這個渴望稍稍被滿足了,我更清楚地瓜校長的理念,也更了解雜學校在創造什麼樣的社會影響力,在帶領甚麼樣的多元性教育,這是令人欣喜及期待的,也讓想好好玩更多元性教育的我受到鼓舞,因為有一個可以學習最新創思維及串連合作的可能。
做還有許多人不懂的事,是需要勇氣及堅定的意志,共識營裡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老師的國家發展策略、台灣地方創生核心價值及新經濟模式等等的分享,讓我的策略思考升級。林事務所林承毅服務設計師讓我更具體的了解設計思考帶來的創新驅動力。我也非常認同雜學校提出的「教育是創生最後一哩路」,因為透過教育能提升學習者的內在動機和興趣,發揮潛能學習的動力,強化系統知識的領悟,深化多領域的的素養,讓知識能力更貼近生活,逐步產生不僅深遠且高廣的影響,才能培養出與時俱進的創新人才。
而立賢基金會王馨敏執行長、The one校長學校李惠銘校長、小人小學創辦人陳子倢(扣扣)老師及Only實驗教育創辦人蕭典義老師,這幾位在不同領域的教育專家及工作者實務經歷的分享,讓我有許多的共鳴及借鏡,期待未來有機會能實地參訪,更深入的交流及取經。
不同樣態的學習模式值得仿效
多個團體的leader用多種角度及可能性看待教育,多個領域的跨度實作經驗產生的共振,讓我看到及聽到更多不同樣態的學習模式及成果,也引動我更多的發想,更聚焦我下一階段的目標,對接下來想在霧峰推動的教育課程的策略方向更明確,及會逐步落實在我在霧峰的推動規畫中。
這次的活動,我也帶著申請個人自學的小兒子參加,著重在參與社會事務多於學科類知識學習的他也回饋,印象深刻的舞龍活動讓他對在地青年的努力經營充滿感佩;共識營中前瞻性的議題、多元型態的創生教育探討、不同團體在不同領域的運作實務分享,增加他的見聞及拓展認知。
在團體交流中聽著他及其他團隊的年輕人的經驗及想法,也讓我產生更多的省思,這個世界將由他們主導,而我們老一輩的角色定位要思考清楚:如何傳道、授業、解惑,而不框架、束縛、下指導棋;如何提供平台、給予尊重,而不自我主張、強授經驗,反而是我們這些想培育及吸引創新人才的長輩要再學習及思量的,也期許如雜學校被委以大型計劃經費的單位,除了引動更多的創生能量,也能提供更具體的媒合甚至是合作機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雜學校
雜學校
Learn To Be:打造交流與串連的舞台,讓各種學習想法能夠被看見,互相碰撞、激盪,讓學習者可以在這邊想像、學習,勇敢選擇自己想學。 官方網站:https://zashare.org/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