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行為經濟學 不理性錯了嗎?》換一個參考點,淺與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作者:佐藤雅彥/菅俊一/高橋秀明
譯者:葉廷昭
出版社:大塊文化

raw-image

這是一本寓教於樂的漫畫(加上賞析),介紹許多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nomics)話題。

傳統的經濟學皆是以「經濟人」(homo economicus)為假設前提,進行論述的,但這無法說明我們日常生活中,許多不合理的行為;行為經濟學則回歸「人性」角度,來闡釋傳統經濟學無法交代清楚的經濟行為,是一門新興的經濟學理論。

漫畫行為經濟學 不理性錯了嗎?》的呈現手法是先送上一則 3 至 4 頁的情境漫畫,每一話帶出一個行為經濟學關鍵字。結尾段插入一個註釋框,有點像「小貼士」的感覺。再翻一頁是現實世界中的摘文(實例印證),或是再附上一張 ▢ 格漫畫(加深印象)⋯⋯合計 23 話,也就是這番規格重複 23 次,過程中再帶點 變奏,出奇不意的小彩蛋,還蠻喜歡這種展示方式。

可以預期,受限於這樣「短小精悍」的篇幅,每一個主題沒法兒聊得太深,特別是在看過這個領域的翹楚 丹.艾瑞利(Dan Ariely)所著的兩本作品——《誰說人是理性的》與《金錢心理學》——以後。

但這番評價,採用的並不是絕對的評價方式,而是跟某個基準來比較,進而決定其(主觀認定的)價值。這正是書裡提到的「參照依賴」(reference dependence)現象,現學現用。

至此,闔上書本,想換一個參考點。細細地重新檢視書腰、書衣、虎口⋯⋯那些書本之外的視野。既然書裡有 23 堂課,那麼策展(curate)人會如何介紹它呢?比起他「寫了什麼」內容,更關心的是:

「沒寫什麼?」(哪些課略過不提)
「為什麼那樣寫?」
「為什麼不這樣寫?」
「這樣寫不是比較有趣嗎?」

細細推敲,在「書本之外」也畫上一條線

總之,這是一本非常好讀的漫畫(咦!哪本漫畫不好讀?)。正是因為它的「淺」,讓我們更有餘裕慢下來,留心平常不曾注意的環節,思索尤「深」。

raw-image
🌱 加入中書神經系統圍爐 👇
專題 #寫作的反思 與 #爐內真心話 連載中。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 👇
FacbookTwitterLiker SocialMattersMediumvocus 】
🌱 我的教學文與邀請連結 👇
≣ 註冊 noise.cash一起成為「噪咖」體驗社交金融
≣ 註冊 Presearch |一舉三得的 search to earn 使用心得
≣ 註冊 MEXC抹茶交易所走跳,兌現 OSMO 與擼羊毛
≣ 註冊 Potato從 Potato Media 學到三件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創作者經濟 IMO
32.8K會員
787內容數
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免費訂閱電子報 https://creatoreconomyimo.substack.com/
創作者經濟 IMO的其他內容
2024/05/29
⋯⋯攸關我們生計的事,需要反覆省視。就讓《一如既往》扮演一面鏡子,一面意若思鏡,映照出想望,並指引自己下一步的行動。
Thumbnail
2024/05/29
⋯⋯攸關我們生計的事,需要反覆省視。就讓《一如既往》扮演一面鏡子,一面意若思鏡,映照出想望,並指引自己下一步的行動。
Thumbnail
2023/06/05
⋯⋯我們不是行為的主體,可以輕易地從上帝的視角鳥瞰;一旦我們涉入其中,可能又是另一回事了。
Thumbnail
2023/06/05
⋯⋯我們不是行為的主體,可以輕易地從上帝的視角鳥瞰;一旦我們涉入其中,可能又是另一回事了。
Thumbnail
2022/08/14
⋯⋯因此「去中心化」的精髓是架構、管治的去中心,這叫無大台⋯⋯最後竟可收束到「中心化」的邏輯,稱作共識。
Thumbnail
2022/08/14
⋯⋯因此「去中心化」的精髓是架構、管治的去中心,這叫無大台⋯⋯最後竟可收束到「中心化」的邏輯,稱作共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兩本小書都是日本經濟學大學教授所監修出版,不免覺得日本人對教育的重視,即使是連大人都覺得難的經濟學,都用親切的生活案例、輕鬆筆調和可愛插圖,努力傳達讓孩子也能有機會涉略。
Thumbnail
兩本小書都是日本經濟學大學教授所監修出版,不免覺得日本人對教育的重視,即使是連大人都覺得難的經濟學,都用親切的生活案例、輕鬆筆調和可愛插圖,努力傳達讓孩子也能有機會涉略。
Thumbnail
本書實際上就是在分析各種型的人格,例如喜歡吃飯的人、喜歡吃麵的人、喜歡吃甜的人......但我認為現實又不是動漫角色的人物設定,我們更立體、更多面,並且我也要自首!自己當初會租這本就是受到文案吸引,結果卻從中發現兩點說服力不足的眉角!
Thumbnail
本書實際上就是在分析各種型的人格,例如喜歡吃飯的人、喜歡吃麵的人、喜歡吃甜的人......但我認為現實又不是動漫角色的人物設定,我們更立體、更多面,並且我也要自首!自己當初會租這本就是受到文案吸引,結果卻從中發現兩點說服力不足的眉角!
Thumbnail
看完GameStop軋空大戰的紀錄片後,那時就覺得整個事件發展過程滿符合《故事經濟學》一書所提的論點,所以把這本書再翻出來,邊看邊回想紀錄片中的情節,確認我的感覺與記憶並沒有錯。 第一次看本書時其實沒有特別感觸,但經歷兩年多的疫情,對於流行病學的科普知識與病毒感染的術語有更深體會,所以重看本書時,對
Thumbnail
看完GameStop軋空大戰的紀錄片後,那時就覺得整個事件發展過程滿符合《故事經濟學》一書所提的論點,所以把這本書再翻出來,邊看邊回想紀錄片中的情節,確認我的感覺與記憶並沒有錯。 第一次看本書時其實沒有特別感觸,但經歷兩年多的疫情,對於流行病學的科普知識與病毒感染的術語有更深體會,所以重看本書時,對
Thumbnail
一本非常好讀的漫畫。正是因為它的「淺」,讓我們更有餘裕慢下來⋯⋯思索尤「深」。
Thumbnail
一本非常好讀的漫畫。正是因為它的「淺」,讓我們更有餘裕慢下來⋯⋯思索尤「深」。
Thumbnail
對我來說,雖然僅是大學階段少有的簡報經驗,可是每當答應了一次之後,就會很認真的要把每次出場的機會做好。當然,這可以很市儈的說,是名利的一環,不過我更在意的是「還有沒有下一次」。
Thumbnail
對我來說,雖然僅是大學階段少有的簡報經驗,可是每當答應了一次之後,就會很認真的要把每次出場的機會做好。當然,這可以很市儈的說,是名利的一環,不過我更在意的是「還有沒有下一次」。
Thumbnail
讀書會至今已討論了七本書,以下除了簡單的心得分享,也會附上可能會有興趣的讀者類型,以及我個人對每一冊的喜愛程度。
Thumbnail
讀書會至今已討論了七本書,以下除了簡單的心得分享,也會附上可能會有興趣的讀者類型,以及我個人對每一冊的喜愛程度。
Thumbnail
不知道為什麼在讀日本作家寫的這種「類工具書」的時候,腦中會浮現這樣的畫面:一個穿正裝、梳著整齊油亮頭髮、眼神堅毅閃閃發亮、左手推著眼鏡、右手握著旗桿的中年大叔,站在高崗上,大聲朝著幽暗的山谷呼喊「呀吼~~お元気ですか」,然後一邊揮舞著大旗。總而言之,有種一板一眼登高一呼的感覺。
Thumbnail
不知道為什麼在讀日本作家寫的這種「類工具書」的時候,腦中會浮現這樣的畫面:一個穿正裝、梳著整齊油亮頭髮、眼神堅毅閃閃發亮、左手推著眼鏡、右手握著旗桿的中年大叔,站在高崗上,大聲朝著幽暗的山谷呼喊「呀吼~~お元気ですか」,然後一邊揮舞著大旗。總而言之,有種一板一眼登高一呼的感覺。
Thumbnail
有時覺得書看太多會不會變成書獃子,工作太認真會不會變成機器人,正能量太豐沛會不會變成山達基。缺少改變的生活仍然會變,但那叫做變無聊。所以有時候需要一點出軌的刺激與不正經的幹話來調劑,譬如這本幹話滿滿的《我們幹過的蠢事》。
Thumbnail
有時覺得書看太多會不會變成書獃子,工作太認真會不會變成機器人,正能量太豐沛會不會變成山達基。缺少改變的生活仍然會變,但那叫做變無聊。所以有時候需要一點出軌的刺激與不正經的幹話來調劑,譬如這本幹話滿滿的《我們幹過的蠢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