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報邏輯:用 KJ 法建立有邏輯、有重點的簡報架構,提升溝通效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更新日期:2022.07.06  作者:翁順法 | FAHAHA

raw-image

假如現在要準備一場簡報,你會怎麼開始呢?

A. 打開PPT,想一頁、做一頁、修一頁
B. 先上網下載一份美麗的簡報模版
C. 先想清楚到底要講什麼,並規劃好架構 
D. 先把可能會用到的圖示、圖片下載好

如果你的答案不是「C」,那代表你很有可能常浪費很多時間在無效的任務上。

許多人在準備簡報時,會陷入軟體操作的陷阱。也就是在還沒想清楚到底要傳達什麼之前就打開PowerPoint,進行很多細部的設計和調整,這非常容易造成時間的浪費。

因為有可能你花大量時間製作的內容,在最後發現根本不重要,不得不刪掉。

會出現這種情況,我認為源自於多數人學生時代的寫作習慣。學生時代,因為有時間壓力,通常老師發下稿紙的瞬間,你就開始狂寫,想到什麼寫什麼。但寫到最後,可能牛頭不對馬嘴,整篇文章沒有核心思想,也沒有組織性。

這個寫作習慣也讓我們進入大學、職場後,簡報常常表現得不好。

好,那假如我們想要規劃一個有邏輯、有重點的簡報架構,到底該怎麼做呢?

這篇文章要跟你分享一個很經典的架構方式:KJ法。希望能幫助你學會如何更有邏輯的進行表達。

這篇文章有三個重點:

1. 什麼是KJ法?使用時機與好處

2. 如何透過KJ法,建立有邏輯的表達架構?

3. KJ法表達的實戰應用

準備好要讓表達更有邏輯、更吸引人了嗎?那我們開始吧!

一、什麼是KJ法?使用時機與好處

KJ法其實是來自一位日本人文學家,川喜田二郎(Kawakita Jiro),在歷經多年的野外考察後,總結的一套方法。而KJ二字,就是來自這位人文學家的名字縮寫。

簡單來說,KJ法是結合大腦風暴、分類歸納等技巧,將雜亂的想法和意見,組織成有邏輯的知識架構

只要熟悉KJ法的概念,可以將它活用在許多地方,包含團隊合作、企業會議、組織簡報、企劃活動…協助我們發揮創意、釐清問題的本質,並找出可行的行動方案。

不過這篇文章,我們將會專注在「簡報表達」上來討論。

raw-image

1. KJ法的使用時機

毫無頭緒或思緒混亂

假如你需要上台分享某個新主題,卻毫無頭緒,不知從而開始,就適合使用KJ法幫助自己理清思緒、組織內容。

團體報告整合想法

當小組中大家意見分歧、資訊眾多時,也適合透過KJ法來蒐集整理大家的想法。不過,這種情況就必須要有一個邏輯清晰的主持人。

突破框架展現創意

如果你不想按照既定的「表達框架」來簡報,想要展現創意,吸引眾人目光,這時也可以透過KJ法才尋求靈感。

另外要注意的是,KJ法不太適合用於嚴謹的學術討論。因為它主要的目的是凝結眾人共識、激發新的想法,找到可行的行動方向。

2. 使用KJ法組織表達架構的好處

使用KJ法來組織表達的架構,比起直接透過直覺建立架構,可以帶來兩個好處:提升思維廣度、強化論述深度。

提升思維廣度

KJ法可以幫助我們跳脫直覺的限制,提升思維廣度,產生意想不到的創意。當需要針對某個主題的表達內容進行發想和組織時,我們會因偏好、背景、經驗、資訊來源…等各種因素限制,導致我們侷限思維,只透過「直覺」來產出表達內容。

只透過直覺所產出的內容,一定會盲點和侷限,缺乏大局觀,敘述就缺乏說服力。

而透過KJ法先將腦中的所有點子抽出,並從分類的過程中檢視思考是否有遺漏、不全,能幫助我們跳出直覺,站在更高的地方檢視想法。

強化論述深度

KJ法的第二個好處,是能個強化論述的深度,讓表達更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舉之前這裡舉我的【邏輯表達訓練課】中,學員的練習為例。

課程有一個表達的練習題是:《年輕人應該具備什麼能力?》。某小組經過討論後,歸納出其中一個需要具備的能力,叫作:「經營人際關係」,但組長告訴我,他不知道等等上台怎麼講比較好。

於是我透過提問,引導他思考更多內容,補足論述的深度。

我問他:「為什麼年輕人應該經營人際關係呢?」
他說:「因為在家靠自己,出外得靠朋友。」

我接著問:「為什麼出外得靠朋友呢?」
他說:「因為很多事情自己的能力有限,一定需要一些社交連結,讓辦事更有效率。」

我問:「有沒有什麼具體事件能說明呢?」
他說:「他之前遇到一個法律上的困擾,上網怎麼查都看不懂,但還好有認識的朋友剛好可以解答,省去很多試錯的時間。」

在這樣一問一答之中,其實就是KJ法激發創意的過程。你會因為提出問題,激發出許多原先沒想到的創意,變成精彩、獨特、吸引人的故事,支撐你的論點。

接下來,我們談談:實際上如何透過KJ法,來建立表達架構。

raw-image

二、如何透過KJ法,建立有邏輯的表達架構?

先說,我自己認為KJ法只是概念,沒有一定要怎麼做才「標準」。最重要的是,要符合你的使用情境,能夠最有效率地幫你產出內容和行動方向。

而我們這篇文章的情境,如前面提到的,是「簡報表達」。

這一段要跟你分享的,也是我自己在簡報表達上的使用經驗。我將KJ法整合成了3+1個步驟。多出來的那個步驟,是第0步:事前準備。

0. 事前準備

表達必須以終為始。表達者必須清楚知道表達最後的終點在哪,聽眾才不會無所適從。所以在你真正開始進入第一步之前,要先思考兩件事:講給誰聽、目標為何

1. 講給誰聽

聽眾不同,表達的內容、風格、方式可能也隨之不同。所以,你要先了解你的聽眾。

誰是最關鍵的聽眾?主要聽眾對主題的理解程度如何?有強烈的動機嗎,還是被迫聽講?他們對主題的期待會是如何?

2. 目標為何

分析完聽眾後,你要明確的找出表達的目標,這樣才能根據目標有方向的準備內容。

你希望聽眾獲得哪些重要的「知識」或「技能」嗎?希望改變聽眾對於哪件事的「態度」嗎?希望簡潔傳遞什麼重要的資訊嗎?

幫大家順一下邏輯:找到「正確的聽眾」,可以幫助我們設定「正確的目標」,進而準備「正確的內容」。

再強調一次:表達必須以終為始,只有表達者清楚的知道要帶聽眾走向哪,聽眾才不會無所適從。

好,講完事前作業,我們即將真正進入KJ法的操作。

1. 自由發想

邏輯思考的本質》告訴我們:「創意質量」和「點子數量」是高度正相關的。而自由發想是為了盡可能將腦中的所有想法抽出來,不要遺漏。

只要我們有辦法想出愈多點子,就越可能刺激思考,激發預料之外的創意。

在自由發想這個步驟有三個重點提醒:時間限制、三不原則、便利貼法

時間限制

雖然我們說點子越多,創意的質量可能越高,但我們仍需要給自己時間限制的壓力,才能專注思考、提升效率,不會陷入無窮發想卻無法收斂的窘境。

如果主題不大,通常可以先發想個5到15分鐘,然後就進入下一步。

raw-image

三不原則

前面我們說過,KJ法就是為了擺脫直覺的限制,盡可能先抽出最多的點子。

因此發想的過程要保持「不議論」、「不批判」、「不解釋」的三不原則。即便有的點子你當下覺得滿爛的也沒關係,先寫下來就對了。

很多時候,高明的創意都來自普通點子之間的重新排列組合。

便利貼法

KJ法最常使用的工具是便利貼,因此也有人把它叫做便利貼法。因為便利貼取得方便、移動方便、丟棄方便。

便利貼法的使用方式,就是在每一張便利貼上寫下一關鍵字或關鍵句,不用太詳細,只要能看懂就好了。

經驗上的建議,使用便利貼發想法盡量寫下超過30張的便利貼,效果比較好。

2. 重點分類

當列出超過30張便利貼,或是時間結束後,就要開始進行分類的動作,把可以分成同一類的內容整合在一起,最後整理出2~5類大重點,用不同顏色的便利貼區分,就成為了我們的表達架構。

舉個例子:有個主題叫《如何挑選真正的朋友》

在自由發想階段你寫下這些便利貼:善良、誠實、負責、有時間概念、誠懇、幽默、有好奇心、敢冒險、見識廣、高EQ、同理心、有目標、行動力強…

這時候你可以怎麼做分類呢?請你先思考一下,然後看看我的分類方法。

如果像是上方的便利貼,我會分成兩大類:「內在特質與外在行為」。

題目:《如何挑選真正的好朋友?》

內在特質善良、誠實、負責、誠懇、幽默、有好奇心、高EQ、同理心…外在行為敢冒險、見識廣、有目標、有時間概念、行動力強…

raw-image

當然,方法還有很多種,分類沒有標準答案,只是為了提供一個更好理解的框架。比如說你也可以把這些特質分成「生活面與工作面」。

分類之後,要去思考:我們分類的重點是否有「遺漏」或「重複」。檢視是否遺漏或重複有時並不容易,需要經驗判斷,但這裡先舉個簡單的例子讓大家容易理解。

假如某天有個外星人來到地球,問你:「請問地球上有幾種人類?」
你告訴他:地球人分成三種:「男人」、「女人」和「小孩」。

請問這個答案有問題嗎?聰明的你一定會發現,「小孩」這個分類和「男人」「女人」會出現重複的問題。

這就不符合分類的原則。(延伸閱讀:MECE原則

3. 優化結構

重點分類結束後,基本上你的表達重點就成形了。這時你的任務就是去調整重點的呈現順率,讓表達更有邏輯和吸引力。優化的方向有兩個:整體架構與內容邏輯

整體結構

整體結構的部分,要記得每個重點都必須呼應表達的主題和目的,不能跳痛,讓人摸不著頭緒;再來,重點的數目不能太多,不然會讓聽眾產生心理負擔,建議以2-5個重點為原則;最後,重點與重點間必須要透過邏輯彼此串連,才會有連貫性和吸引力。

內容邏輯

整體結構搞定後,我們來談內容邏輯。內容邏輯的意思,是指每個重點之間的內容組成,可能是故事、觀點、數據等。

這個階段會根據可以表達的時間分配,增減便利貼,只留下最棒、最能打動聽眾的內容,讓表達更精彩。

最後一段,我們來看看KJ法的實戰應用案例。

raw-image

三、KJ法表達的實戰應用

我想分享的案例,是【簡報邏輯表達課】中的學員案例。

這位學員是一位健身教練,練習的題目是向應屆畢業生介紹運動醫學系將來的職涯發展,並鼓勵大家加入這個產業。

接下來,就以這個案例來示範KJ法在表達上的使用情形。

1. 自由發想

我給了學員15分鐘的時間發想。這個階段,就是根據目標,盡可能的抽出腦中的想法。

學員發想:工作自由、工作結合興趣、增肌、瘦身、持續進修維持新知、放鬆、快樂、健身動作指導、矯正訓練、防護(預防傷害)、訓練進程邏輯、運動表現、保健、休閒…(省略)

2. 重點分類

學員根據自由發想的內容,將其分成三大重點:

  • 專業具備:工作自由、興趣結合工作、持續進修維持新知……
  • 專業具備:增肌、瘦身、運動表現、保健、休閒、快樂……
  • 工作環境:工作自由、工作結合興趣、持續進修維持新知……

3. 優化結構

最後,學員調整重點呈現的順序(①工作環境 → ②專業具備 → ③專業具備),由淺而深的進行表達,讓聽眾更容易進入狀況;也適度刪減重點分類中的內容,讓內容更精簡,節奏更苗快,時間長度也能符合報告時長。

以上,就是使用KJ法於簡報表達中實際案例的簡單說明。

總結

這篇文章介紹了規劃簡報表達架構中,非常經典的方法:KJ法。

KJ法能幫助我們在思考的過程將抽象的點子具體化、混亂的想法結構化,並激發更多創意的產生。

使用KJ法來組織簡報表達架構時,可以遵循3+1個步驟:事前準備、自由發想、重點分類、優化結構

KJ法是表達中相當重要的基本功,看似不難,卻不易掌握,需要不斷練習,才能了解其中的眉角。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在表達時,克服不知如何準備的緊張,有方向的規劃內容,自信地上台呈現。

追蹤IG:查看更多簡報表達的圖卡教學
官網:了解更多資訊(關於我、服務項目、最新活動、其他專欄主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AHAHA的沙龍
58會員
79內容數
嗨,我是順法,是一名簡報培訓講師,主講 : 視覺溝通、內容策略、上台表達等簡報技巧。超過 100 場以上的授課實戰經驗。希望透過公開班、讀書會、寫作,推廣大眾簡報能力的養成。有任何培訓需求,歡迎與我聯繫。信箱:fahahatalk@gmail.com
FAHAH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26
撰寫日期:2023.10.26 作者:FAHAHA|翁順法 十月中的時候,我寫了一篇到某科大上課,看似戲謔開玩笑,實則內心失落的課程紀錄。 那天真的很慘嗎?其實還好。 因為更慘的是,這是教育部的企劃,我還必須跟這群學生相處好幾堂課。昨天是第二次上課,我做了六個小改變,簡單記錄一下,也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3/11/26
撰寫日期:2023.10.26 作者:FAHAHA|翁順法 十月中的時候,我寫了一篇到某科大上課,看似戲謔開玩笑,實則內心失落的課程紀錄。 那天真的很慘嗎?其實還好。 因為更慘的是,這是教育部的企劃,我還必須跟這群學生相處好幾堂課。昨天是第二次上課,我做了六個小改變,簡單記錄一下,也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3/11/24
撰寫日期:2023.11.25 作者:FAHAHA|翁順法 A 組設計流程的問題,其實也發生在非常多人身上。差別只在他們是畫在紙上,而多數人是直接發生在投影片中。 很多人做投影片時,一打開空白的頁面,就會急著找模板、配顏色、找插圖、玩動畫…,卻忽略掉應該要先去思考真正要溝通的核心訊息...
Thumbnail
2023/11/24
撰寫日期:2023.11.25 作者:FAHAHA|翁順法 A 組設計流程的問題,其實也發生在非常多人身上。差別只在他們是畫在紙上,而多數人是直接發生在投影片中。 很多人做投影片時,一打開空白的頁面,就會急著找模板、配顏色、找插圖、玩動畫…,卻忽略掉應該要先去思考真正要溝通的核心訊息...
Thumbnail
2023/09/21
撰寫日期:2023.08.24 作者:FAHAHA|翁順法 當我們要表達的內容項目太多時,資訊就容易變得零散,讓聽眾感覺很混亂。 這時,我們要做的事情是將想法正確分類,在聽眾腦中建立容易理解且一覽全局的框架,讓他們一目瞭然。 實際上怎麼做呢?可以掌握兩個重點... ​
Thumbnail
2023/09/21
撰寫日期:2023.08.24 作者:FAHAHA|翁順法 當我們要表達的內容項目太多時,資訊就容易變得零散,讓聽眾感覺很混亂。 這時,我們要做的事情是將想法正確分類,在聽眾腦中建立容易理解且一覽全局的框架,讓他們一目瞭然。 實際上怎麼做呢?可以掌握兩個重點...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腦力激盪法是借助眾人的集思廣益方法,適用領域相當廣闊,非常適合要大量點子以及具有創意點子的任何問題,是所有思考方式的基礎模式。這個方法最初是由廣告行業的Alex Osborn於1930年代提出的,目的是為了鼓勵團隊成員在不受批評影響的情況下自由地表達意見和創意。 腦力激盪法有很多種模式,其中一種是
Thumbnail
腦力激盪法是借助眾人的集思廣益方法,適用領域相當廣闊,非常適合要大量點子以及具有創意點子的任何問題,是所有思考方式的基礎模式。這個方法最初是由廣告行業的Alex Osborn於1930年代提出的,目的是為了鼓勵團隊成員在不受批評影響的情況下自由地表達意見和創意。 腦力激盪法有很多種模式,其中一種是
Thumbnail
這份心智圖,是將 2023 年 4 月 26 日的簡報小聚內容整理而成。當你用說故事的方式來呈現簡報時,就要對簡報內容足夠熟悉。簡報要展現邏輯,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分類。用製程的概念來思考事情,就會跳脫侷限思考,從點、線、面到達再創新。提案不要談預算,而是要給具象化的三個等級場景。
Thumbnail
這份心智圖,是將 2023 年 4 月 26 日的簡報小聚內容整理而成。當你用說故事的方式來呈現簡報時,就要對簡報內容足夠熟悉。簡報要展現邏輯,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分類。用製程的概念來思考事情,就會跳脫侷限思考,從點、線、面到達再創新。提案不要談預算,而是要給具象化的三個等級場景。
Thumbnail
表達力就是你的超能力,如何精準、吸睛表達的方法與實作。
Thumbnail
表達力就是你的超能力,如何精準、吸睛表達的方法與實作。
Thumbnail
更新時間:2021.09.14 作者:翁順法|FAHAHA 剛踏入簡報的世界時,我買了各式各樣的簡報書閱讀。 當時讀完熱血沸騰,很想立馬使用看看,但實際簡報時,又覺得很難派上用場。失望之餘,甚至還因此低價賣掉好幾本書。 後來我才發現,那些簡報知識並非「沒用」,而是自己沒搞懂使用時機...
Thumbnail
更新時間:2021.09.14 作者:翁順法|FAHAHA 剛踏入簡報的世界時,我買了各式各樣的簡報書閱讀。 當時讀完熱血沸騰,很想立馬使用看看,但實際簡報時,又覺得很難派上用場。失望之餘,甚至還因此低價賣掉好幾本書。 後來我才發現,那些簡報知識並非「沒用」,而是自己沒搞懂使用時機...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1.07.16 作者:FAHAHA|翁順法 《簡短卻強大的三分鐘簡報》是一本關於「提案簡報」的書。 什麼是提案簡報?簡單來說,就是假設你有一個好產品、好點子,想賣給別人的時候,就是在做提案簡報。 往下分享三個推薦這本書的理由,以及我認為值得商榷的觀點。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1.07.16 作者:FAHAHA|翁順法 《簡短卻強大的三分鐘簡報》是一本關於「提案簡報」的書。 什麼是提案簡報?簡單來說,就是假設你有一個好產品、好點子,想賣給別人的時候,就是在做提案簡報。 往下分享三個推薦這本書的理由,以及我認為值得商榷的觀點。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2.07.24 作者:FAHAHA|翁順法 大多數無法做好簡報的人,不太懂得如何將零散的想法,組織成有邏輯的架構。這樣不僅容易讓台下的聽眾失去耐心,報告時自己也比較容易感到緊張和混亂。 怎麼解決呢?我們需要懂的如何組織一個好架構...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2.07.24 作者:FAHAHA|翁順法 大多數無法做好簡報的人,不太懂得如何將零散的想法,組織成有邏輯的架構。這樣不僅容易讓台下的聽眾失去耐心,報告時自己也比較容易感到緊張和混亂。 怎麼解決呢?我們需要懂的如何組織一個好架構...
Thumbnail
我的簡報製作流程是:主題確認→用戶洞察→框架梳理→資訊整理→版面製作,套用成書寫/寫作版本... 之前有提過書寫/寫作是同時具備思考訓練(結構化思考過程)與觀點呈現的工具,因此,寫作可以自己進行1-5步驟,而簡報是在第5步時選用,所以兩者會重疊部分。
Thumbnail
我的簡報製作流程是:主題確認→用戶洞察→框架梳理→資訊整理→版面製作,套用成書寫/寫作版本... 之前有提過書寫/寫作是同時具備思考訓練(結構化思考過程)與觀點呈現的工具,因此,寫作可以自己進行1-5步驟,而簡報是在第5步時選用,所以兩者會重疊部分。
Thumbnail
更新日期:2022.07.06  作者:翁順法 | FAHAHA 這篇文章介紹了規劃簡報表達架構中,非常經典的方法:KJ法。 KJ法能幫助我們在思考的過程將抽象的點子具體化、混亂的想法結構化,並激發更多創意的產生。組織簡報表達架構時,可以遵循3+1個步驟:事前準備、自由發想、重點分類、優化結構...
Thumbnail
更新日期:2022.07.06  作者:翁順法 | FAHAHA 這篇文章介紹了規劃簡報表達架構中,非常經典的方法:KJ法。 KJ法能幫助我們在思考的過程將抽象的點子具體化、混亂的想法結構化,並激發更多創意的產生。組織簡報表達架構時,可以遵循3+1個步驟:事前準備、自由發想、重點分類、優化結構...
Thumbnail
世界一流菁英都在用的極簡溝通!不知道如何簡報?不知道如何說服他人嗎?那你一定要看極簡溝通!作者會教你如何用一分鐘說服左腦、感動右腦,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Thumbnail
世界一流菁英都在用的極簡溝通!不知道如何簡報?不知道如何說服他人嗎?那你一定要看極簡溝通!作者會教你如何用一分鐘說服左腦、感動右腦,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Thumbnail
內容表達的架構發展至今已經有許多可行方案,例如:空雨傘、黃金圈、三幕式、準備/發展/整合(教學用)等模式。這些模式的底層邏輯類似,因此本文提出的方案是:將這些模式整合為一套「內容表達模式圖」,讓新手可以依照表格,快速的完成簡報的內容表達架構!
Thumbnail
內容表達的架構發展至今已經有許多可行方案,例如:空雨傘、黃金圈、三幕式、準備/發展/整合(教學用)等模式。這些模式的底層邏輯類似,因此本文提出的方案是:將這些模式整合為一套「內容表達模式圖」,讓新手可以依照表格,快速的完成簡報的內容表達架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