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刺激與回應間,有一個縫隙。成長和自由,就在那個縫隙裡面。」---Viktor Frankl.

準備陪睡時,燁唉了兩聲:

『媽咪、好熱喔!』

大概是見我沒回應,燁更大聲了:

『媽咪,我!好!熱!!』

我溫溫地問燁:「那你可以做甚麼呢?」

『不知道!』

「燁,不管發生什麼事,你都有選擇!只要你想,你可以有100個選擇!你現在說覺得很熱,那你可以為你的熱做些什麼呢?」

燁嘟著嘴巴,不說話。

「想不到啊?我幫你想看看吧!你可以…

1、開冷氣

2、開電風扇

3、換你來想」

燁看著我:『我~~想不到』

我:「有~~再想想!」

燁依然不說話

我開始丟出創意的答案:

「3、去喝水

4、脫衣服

5、脫內褲」

燁狂笑,一種『媽咪妳很搞笑ㄟ』的那種笑聲!

我繼續:

「6、把棉被拿掉

7、把床單拿掉

8、把頭髮剪短

9、去冰敷」

這下燁嘎拉嘎拉的笑到不能自己了!

我:「10,換你想了!」

燁笑了好一會兒,終於冷靜下來,說:

『10、把枕頭套拿掉!』

『11、睡冰枕頭!』

冰枕頭那是什麼?我心裡,我們家沒有啊?!

不過,不管了

「對!有這麼多方法,那你現在決定要用哪一個方法呢?」

燁直接跳下床,往客廳走去:

『我要去喝水了! 和開冷氣!』

然後就不見人影了!

有些時候和孩子聊天,

帶一點 #夢幻的創意 是需要的。

(明明就是不切實際XD哎唷沒關係氣氛好最重要!)

-

★世上的事分三種:

上天的事、別人的事、自己的事。

上天的事,我們臣服

別人的事,我們尊重

自己的事,我們努力。

天氣很熱,是「上天的事」,也是外在刺激

孩子抱怨,對我來說,是「別人的事」

然而在「自己的事」範疇裡,我永遠可以選擇要怎麼回應

在刺激與回應間,有著我的成長和自由。

我可以

1直接幫孩子開冷氣或電風扇

2碎唸孩子一番,再命令他自己去開冷氣

3引導孩子發現他有能力為自己做些什麼,而不是只是出一張嘴。

「在刺激與回應間,有一個縫隙。成長和自由,就在那個縫隙裡面。」

我與孩子在這個縫隙裡,

就在每天的日常

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一起感到自由。

#育兒教會我的事

#高小露的育兒學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41會員
284內容數
2025/05/02
前陣子回母校,教授提汲:「現在的大學生因為 AI 的關係,對未來充滿迷茫和焦慮。」 我聽著,感受到老師們想幫忙,卻不知可以怎麼幫助這群困惑的年輕人。 回家路上,我反覆想著這件事。 腦海裡浮現出十幾年前,當時面臨即將畢業的我們,不也是一樣焦慮嗎? 那時沒有 AI,但對未來的迷惘與不確定感,一點
Thumbnail
2025/05/02
前陣子回母校,教授提汲:「現在的大學生因為 AI 的關係,對未來充滿迷茫和焦慮。」 我聽著,感受到老師們想幫忙,卻不知可以怎麼幫助這群困惑的年輕人。 回家路上,我反覆想著這件事。 腦海裡浮現出十幾年前,當時面臨即將畢業的我們,不也是一樣焦慮嗎? 那時沒有 AI,但對未來的迷惘與不確定感,一點
Thumbnail
2025/05/01
當孩子哭鬧、生氣、退縮、尖叫、崩潰 我們常常心想: 「現在要怎麼讓他停止?」 「我要怎麼讓他改正?」 當父母的心思在「處理問題」, 而不是靠近孩子的經驗 當我們想解決問題,我們的心是緊的、急的 眼裡就變得只看得見『結果』:孩子正在哭 而看不到孩子此刻的感受與需要。 然後我們會忙著處
Thumbnail
2025/05/01
當孩子哭鬧、生氣、退縮、尖叫、崩潰 我們常常心想: 「現在要怎麼讓他停止?」 「我要怎麼讓他改正?」 當父母的心思在「處理問題」, 而不是靠近孩子的經驗 當我們想解決問題,我們的心是緊的、急的 眼裡就變得只看得見『結果』:孩子正在哭 而看不到孩子此刻的感受與需要。 然後我們會忙著處
Thumbnail
2025/04/30
很多人以為,生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是個好父母。 曾經我也是這樣以為的:愛孩子,不就夠了嗎? 有時候,他們也會說:「以前我們爸媽也沒學過,不是也把我們帶大了?」 是的,帶大了。 但你仔細看,真的沒有留下傷嗎? 真的懂得好好愛自己、接納自己嗎? 還是我們從小就學會了:討好、壓抑、害怕衝突
Thumbnail
2025/04/30
很多人以為,生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是個好父母。 曾經我也是這樣以為的:愛孩子,不就夠了嗎? 有時候,他們也會說:「以前我們爸媽也沒學過,不是也把我們帶大了?」 是的,帶大了。 但你仔細看,真的沒有留下傷嗎? 真的懂得好好愛自己、接納自己嗎? 還是我們從小就學會了:討好、壓抑、害怕衝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媽咪要向孩子請假, 可以嗎 ? 當孩子把你的愛視為理所當然, 對你有不禮貌時, 我們可以如何引導呢 ? 當孩子被伴侶責罵而情緒大哭時, 我們可以如何安撫與引導呢 ? 兩位媽咪的真實故事, 希望對你們家庭,也有不同的啟發
Thumbnail
媽咪要向孩子請假, 可以嗎 ? 當孩子把你的愛視為理所當然, 對你有不禮貌時, 我們可以如何引導呢 ? 當孩子被伴侶責罵而情緒大哭時, 我們可以如何安撫與引導呢 ? 兩位媽咪的真實故事, 希望對你們家庭,也有不同的啟發
Thumbnail
藉由紀錄生活種種,做一個反覆凌遲回想的動作(誤)把事情講出來,才不會在心裡悶成了傷。 也算是心理治療的一種方式。 身而為人,都該有情緒,該有管道疏理情緒。 此篇文章為個人主觀感受紀錄,如有雷同,那就是同溫一起取暖。 生活不單單只有快樂的部分,酸甜苦辣人生百態,調整修正去蕪存菁的過程。
Thumbnail
藉由紀錄生活種種,做一個反覆凌遲回想的動作(誤)把事情講出來,才不會在心裡悶成了傷。 也算是心理治療的一種方式。 身而為人,都該有情緒,該有管道疏理情緒。 此篇文章為個人主觀感受紀錄,如有雷同,那就是同溫一起取暖。 生活不單單只有快樂的部分,酸甜苦辣人生百態,調整修正去蕪存菁的過程。
Thumbnail
我正努力著要把小積木拆開 燁直接從我手上拿走:「我來!我會!我幫妳!」 好,實際上,我有被「搶走」的感覺 覺察到心中有不快的感受 和對燁的行為有抗拒 我放下這股抗拒 原本想對燁說的 ”你應該先問我,再拿過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接納的感受 接納孩子心急 也看見心急的背後是孩子想幫忙的心意。 我從「恐
Thumbnail
我正努力著要把小積木拆開 燁直接從我手上拿走:「我來!我會!我幫妳!」 好,實際上,我有被「搶走」的感覺 覺察到心中有不快的感受 和對燁的行為有抗拒 我放下這股抗拒 原本想對燁說的 ”你應該先問我,再拿過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接納的感受 接納孩子心急 也看見心急的背後是孩子想幫忙的心意。 我從「恐
Thumbnail
#給出說理得到爭辯 #給出指責得到疏離 #給出接納得到全然的接納 承上篇,我的按鈕被碰到後, 在陪燁睡的8分鐘裡 我就在:說理、指責、沉默中循環。 8分鐘後,換陪妞睡了。 妞清楚聽見我和燁的發生 我們很有默契地 我沒多解釋、妞也沒多問。 陪睡時,我們側躺著,四目相對。 換了一個空間 我的心,也靜下來
Thumbnail
#給出說理得到爭辯 #給出指責得到疏離 #給出接納得到全然的接納 承上篇,我的按鈕被碰到後, 在陪燁睡的8分鐘裡 我就在:說理、指責、沉默中循環。 8分鐘後,換陪妞睡了。 妞清楚聽見我和燁的發生 我們很有默契地 我沒多解釋、妞也沒多問。 陪睡時,我們側躺著,四目相對。 換了一個空間 我的心,也靜下來
Thumbnail
#是你藉由溫和堅定要帶著孩子去哪裡? 晚上洗完澡後要幫孩子吹頭髮時, 叫了5、6次,沒有人來。 一個在吃點心;一個在看繪本。 媽媽說的話,反正就是,沒、聽、到。 後來我又請翎把她落在地上的屑屑清乾淨, 翎看了我一下,依然不回應我。 然後 我就爆炸了。 「我好好講你們沒有人要動作!!! 大聲一點你們又
Thumbnail
#是你藉由溫和堅定要帶著孩子去哪裡? 晚上洗完澡後要幫孩子吹頭髮時, 叫了5、6次,沒有人來。 一個在吃點心;一個在看繪本。 媽媽說的話,反正就是,沒、聽、到。 後來我又請翎把她落在地上的屑屑清乾淨, 翎看了我一下,依然不回應我。 然後 我就爆炸了。 「我好好講你們沒有人要動作!!! 大聲一點你們又
Thumbnail
「在刺激與回應間,有一個縫隙。成長和自由,就在那個縫隙裡面。」---Viktor Frankl. 準備陪睡時,燁唉了兩聲: 『媽咪、好熱喔!』 大概是見我沒回應,燁更大聲了: 『媽咪,我!好!熱!!』 我溫溫地問燁:「那你可以做甚麼呢?」 『不知道!』 燁嘟著嘴巴,不說話。 1、開冷氣 4、脫衣服
Thumbnail
「在刺激與回應間,有一個縫隙。成長和自由,就在那個縫隙裡面。」---Viktor Frankl. 準備陪睡時,燁唉了兩聲: 『媽咪、好熱喔!』 大概是見我沒回應,燁更大聲了: 『媽咪,我!好!熱!!』 我溫溫地問燁:「那你可以做甚麼呢?」 『不知道!』 燁嘟著嘴巴,不說話。 1、開冷氣 4、脫衣服
Thumbnail
晚上燁完成所有routine時,已經21:01 我:「超過9點囉,我下班了,今天沒有陪睡囉!」 燁突然崩潰狂怒! 聽見這好久不見的heavy metal哭聲 我淡淡的說:「你可以去冷靜角(小孩房)哭,如果你要在這哭,會吵到我,那我要進書房了。」 這句惹怒我了! 不過這個哭聲真的讓我敬而遠之
Thumbnail
晚上燁完成所有routine時,已經21:01 我:「超過9點囉,我下班了,今天沒有陪睡囉!」 燁突然崩潰狂怒! 聽見這好久不見的heavy metal哭聲 我淡淡的說:「你可以去冷靜角(小孩房)哭,如果你要在這哭,會吵到我,那我要進書房了。」 這句惹怒我了! 不過這個哭聲真的讓我敬而遠之
Thumbnail
為了表面的和諧, 家庭中的每個人都不敢自在地做自己… 在記錄片<做自己的大師>中 有一個案例是:媽媽為了家庭和諧,讓4個孩子中的老大(看起來成年了)掌管了家庭大局。 從他們的互動中不難拼揍出,家庭中的每個人,似乎都做了些犧牲、都在忍耐,卻都為自己的付出不被看見而感到委屈! 為了流於表面的和諧, -
Thumbnail
為了表面的和諧, 家庭中的每個人都不敢自在地做自己… 在記錄片<做自己的大師>中 有一個案例是:媽媽為了家庭和諧,讓4個孩子中的老大(看起來成年了)掌管了家庭大局。 從他們的互動中不難拼揍出,家庭中的每個人,似乎都做了些犧牲、都在忍耐,卻都為自己的付出不被看見而感到委屈! 為了流於表面的和諧, -
Thumbnail
#風花雪月的孩子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談戀愛的感覺? 對,就是那種… 『什麼都不重要了,我只想跟你在一起!』的感覺 - 昨兒兩天與孩子一打二相處了48小時 一起去爬山、折勺子、撿落葉、吃小吃 打掃家裡、開家庭會議、下跳旗、打床仗… 晚上,到了洗澡時間, 叫2次燁就主動進浴室開始動作了 呼! - -
Thumbnail
#風花雪月的孩子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談戀愛的感覺? 對,就是那種… 『什麼都不重要了,我只想跟你在一起!』的感覺 - 昨兒兩天與孩子一打二相處了48小時 一起去爬山、折勺子、撿落葉、吃小吃 打掃家裡、開家庭會議、下跳旗、打床仗… 晚上,到了洗澡時間, 叫2次燁就主動進浴室開始動作了 呼! - -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的「課題分離」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喜歡被別人干涉對吧?但為什麼我們卻下意識地會想要干涉別人呢?或許你會想說,我沒有干涉啊!只是想要幫忙他。 那如果對方不照你的意思去做的話,你會不會生氣? 如果會,那就是干涉不是幫忙。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的「課題分離」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喜歡被別人干涉對吧?但為什麼我們卻下意識地會想要干涉別人呢?或許你會想說,我沒有干涉啊!只是想要幫忙他。 那如果對方不照你的意思去做的話,你會不會生氣? 如果會,那就是干涉不是幫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