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皮膚微生物群》(上):你的皮膚不好嗎?或許可以看看這本書!

2022/07/16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年四月,YouTube 上志祺七七的某一集剛好講到 poo-free 這個議題,這是一項反對使用洗髮精的環保運動,讓我起心動念想嘗試看看 poo-free!於是從四月底到現在七月,我不使用洗髮精洗頭也過了兩個月,其他石油製品的使用量、頻率也因著自己的 poo-free 運動逐漸減少,從沐浴乳、洗面乳到洗碗精,這種改變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只是我就在想 —— 如果 poo-free 真的對身體有益,那有沒有一本書能夠佐證 poo-free 的理論呢?
而今天這本書《皮膚微生物群》在書籍介紹中就寫到相關的內容,害得我急切到在六月都還沒發行時就已經預購了!這本書從晚近歷史的角度切下去講人們對於「乾淨」這個想法的變化,從人們最早使用肥皂、沐浴乳、保養品到近期的微生物菌叢,研究的範圍涵蓋歷史、生物學、公衛學、社會學、商業科學、少量科普,英文書名「Clean: The New Science of Skin」貼切而吻合本書的主旨。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跟著書中的腳步,來思考什麼叫做「乾淨」吧?
怎樣叫做乾淨?怎樣叫做夠乾淨?

乾淨的概念

天生的機制

Val Curtis 是一名「厭惡學家 disgustologist」,專門研究人們厭惡什麼,她的研究結果發現人們普遍厭惡「污穢黏膩、滲流蜂擁之物」,而且這種厭惡不受性別、國家、人種所影響。舉例來說,人們聞到嘔吐物、糞便、死水的污臭,就會覺得不舒服敬而遠之。從演化的角度上來說,這項機制讓我們免於受到感染。
類似的行為也發生在其他動物身上。研究發現螞蟻會清潔身體並丟棄病死同胞的遺體、蜜蜂會將染病的同伴搬出蜂巢外等死、鳥類如廁不會在自己的窩裡、甚至是沒有腦袋的線蟲也能夠偵測並且避開致命的細菌。《人慈》那本書裡也有提過,遠古的人類都是遊牧民族,會避免與自己的排泄物長期待在同個地方。
這些避免疾病的舉動能夠讓個體成長良好、擁有更美好強健的外貌,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喜愛,建立起親密關係以至於繁衍後代,於是乎這項「特性」就流傳了下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美麗的外表看似無用,其實也承載了演化中重要的一部份,畢竟誰不喜歡帥哥美女,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自己的另一半也是,理所當然獲得交配的機率也高,這些「美麗」的性狀便會流傳下來。

乾淨的歷史

避免疾病的行為在過去怎麼實踐呢?在歷史上大多數時期,只要有重要的儀式,都必須讓身體「潔凈」。世界上的多數地區都有類似的行為,像伊斯蘭教規定每天五次祈禱前必須洗手、印度教徒會在解便後洗手並分開左右手功能、中國人至少一週洗三次熱水澡、羅馬也有公共的浴堂設施,只有基督教例外。
從《馬太福音》中用「先洗淨杯盤的裡面、好叫外面也乾淨了。」用來表示內在純潔勝過外在儀式,不知道為何之後被過度解讀,於是當時的聖經學者 Saint Jerome 規定:「凡是受過洗禮之人,便無需再洗澡了。」(反正我是認為世界上大部分宗教的經文都被過度解讀啦!曲解成對解釋者有利、他想表達的文本,順便一提 Saint Jerome 的版本就是當時教會喜歡的那種。)於是隨著羅馬帝國的沒落、輸水道與浴場被破壞,基督教佔上風讓歐洲中世紀成為了「不洗澡的一千年」。
之所以要強調在中世紀歐洲,是因為那時黑死病爆發,大部分的人都寧願相信祈禱、唱聖歌、懺悔、信耶穌有助於解決問題,而非洗澡或者遠離屍體。當時最有效斷絕的方法就是讓得病者直接上火刑台,也因此得病跟社會性死亡差不多,讓更多得病者更想裝沒事,疾病傳染不絕。為了解釋黑死病,當時的醫師警告這是由瘴氣 miasma 所引起的:「身體被邪惡體液堵塞的人,因為體內的廢棄物質無法排出體外;太常運動、太多性行為、太常洗澡,這些生活方式不良的人也是一樣。」以現在的觀點來看只能呵呵。當時的歐洲人因為基督教的影響,就算覺得自己很臭也不願意洗澡,歐洲的貴族選擇穿上厚重的衣服掩蓋身上的惡臭、噴香水掩蓋驅上的體味,這就是當時最好的做法了。
後來有些地區因為沒辦法再埋葬屍體了,所以教宗就宣布可以把屍體丟向聖地的隆河…不是誒,把有屍毒的東西大量丟進大家會去的河邊比丟在亂葬岡還可怕,也難怪這場疾病會不斷復發持續幾百年之久。

公共衛生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人們居住得更密集,空氣更差傳染病更容易橫生。於是從1850 年代起,公共衛生的領域受到重視。在《小大人的公衛素養課》曾經提過的防治霍亂的故事正是改變公共衛生的轉捩點。原本以為是由空氣傳播的霍亂,在 John Snow 的追查下,發現病源是來自一口井,此舉讓英國政府開始大力整治供水系統,由此去探查人們的接觸史與共同習慣以追查病毒途徑也成了流行病學的基礎。
直到 1883 年 Robert Koch 在顯微鏡下確實看到了引發霍亂的微生物後,才證明當時 John Snow 的推測正確。這些病源體微小而看不見、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周遭,這套「菌源說」深植人心,也為日後所有都市規劃的衛生系統奠下基礎。
然而牽扯到階級與利益,有人就想要擴大解讀,原本的衛生觀念開始上綱,Alfred Pleoetz 的《種族衛生》強調某些人是乾淨的、某些人是帶病源的,內容看起來很自慰,成就了 1900 年代優生學的基礎。由於由權貴所提倡,自然一堆人蹭著主題,「證明」某些人種真的是比較好的。這種純粹、淨化的概念從原本的祛邪變成排外,同質性才是好的,異質性是不好的,握有權貴的階級就可以說別人是不純淨的,這也成為了猶太人被種族「清洗」的導火線。有趣的是大家可以想想看,為什麼這不是稱為猶太大屠殺而是稱為「種族清洗」的理由。
在這種人人追求「乾淨」的社會下,洗澡成為了常態,成為了翻身的基本,一個人的乾淨與否成為了眾人對其社會階級、是否有罹患傳染病的考量,大家不得不配合地玩這場「清潔遊戲」。
資本主義最會推銷的就是地位;
有一點地位還不錯,不過若能得到更高的地位就更好了。

販售乾淨

肥皂

說起早期的清潔用品,就不得不說肥皂了,幾乎世界上的每個文明都可以找到肥皂的蹤跡。肥皂是界面活性劑,由油脂與鹼液混合製成,形成脂肪酸鹽與甘油(丙三醇),其原理為長鏈分子一端親油端、一端親水端,親油端會附著皮膚上用水清不掉的油脂,再用水沖就清乾淨了,這國二的理化有教過喔~要再深入一點,就是水是極性分子、油為非極性分子,水分子間具的偶極偶極力比油水分子之間的偶極誘發偶極力來得強,所以水分子間會聚在一塊造成油水分離,然而脂肪酸鹽與油水兩者的結合力都強,所以能夠結合兩者。肥皂除了這種化學製備方法,也可以利用具有皂素的物質當作清潔用品,像是大家現在常聽到的無患子、茶葉都是具備皂素的植物。
那如此常見的東西怎麼成為人人必須使用的「商品」呢?在以前人人都能製作肥皂的時代,肥皂做不難但是花錢耗力,外面買的肥皂又幾乎都是奢侈品,大多是像現在的明信片一樣具備紀念價值才會買。原本肥皂直到十九世紀中葉都是只會用來洗衣服的強力清潔劑,直到後來有人發現大量的廢棄豬油,想把豬油變黃金,才把腦筋動到這上頭,適逢衛生革命、菌源說的興起,只要打個使用肥皂能夠對抗傳染病的口號,再加上各種廣告行銷,讓不用肥皂洗澡等於不衛生這種概念流傳,大家自然而然會接受。於是在短短的幾十年間,不愛洗澡的歐洲人變成了忌諱不洗澡的歐洲人。
後來沐浴乳與液態皂興起,是因應二戰期間豬油短缺而開發,後來則是因為新產品線以賣更多錢,當然要賣啦!商業競爭就是如此,不過原本的肥皂這麼強大,沐浴乳有什麼方法可以打敗這項競品呢?答案是「人家肥皂都放在外面不乾淨,落塵會孳生細菌。」這說法還真打動了不少人,於是年輕一代紛紛改用沐浴乳,普遍認為比較乾淨。但真的如此嗎?各位可以想想!

保養品

當「乾淨」的概念興起後,除了每天洗澡,如何讓自己保持漂亮、有吸引力、看起來「乾淨」也成了重點,間接催生出廣大的保養品與化妝業。與肥皂不同的是,保養品在行銷上結合了更多的「醫學知識」,起初只是讓醫生背書,後來發現效果還不錯,於是保養品與醫療用品的界線逐漸變得模糊。
兩者之間的差別很大,醫療藥品必須經過一連串的臨床實驗研究才得以上市;保養品不需要,只要不要宣稱自己具有特定療效即可。也就是說,醫療用品的療效既要花錢研究,也只能說明有某些特定療效,但是保養品可以把自己講得天花亂墜,同時抗老、養顏、抗皺紋、保濕,反正他說了算,而且只要再找篇論文背書就好,反正也不會有人去細看堆砌一堆看不懂的專有名詞的論文。舉個最近很紅的胜肽,這是組成蛋白質的小分子,由氨基酸組合而成,有人宣稱塗在臉上就具有養顏的功效,作者就舉了個例子來解釋這種行為——你認為把汽油潑在汽車上有用嗎?
賣家繼續透過行銷宣傳,讓人們意識到自己確實需要處理問題,但怎麼處理,「買我們的產品」,然後管它有效無效,最後丟個蜜糖毒藥理論即可 —— 廠商會說:「對你沒用不代表對別人沒用,我們有人推薦(你也不知道這是不是真人),而且我們有 SGS 合格檢驗,只是沒有經過臨床檢驗測試有效性而已。」當然使用保養品沒有絕對的對或錯,這就只是個人的選擇而已,更多的時候是給自己自信、走投無路時的救命稻草而已。或許上面的講法會讓看到的人覺得不舒服,源自於人們的認知失調——人類沒有辦法接受自己被騙的事實,這就像說你不能相信你的感官、你的過去。這邊的講法你也不用全信,就當作聽一個不同的想法即可!

微生物菌叢

2007 年慕尼黑大學的 Erika von Mutius 回顧過去十年間對歐洲各地區人口做的免疫系統的研究,幾乎都發現一件事 —— 在以農牧為主的聚落,人們罹患花粉熱和過敏的比例都比較低,推測與幼年時期接觸到的微生物多樣性有關。因為在農村長大的孩童從小就會接觸動物、土地,這些地方都存在多樣的微生物,於是免疫系統從小就被訓練知道要怎麼應對,然而在都市成長的孩童,面對的微生物有限,如果遇到不熟悉的致過敏物質便會引發過敏反應。
過去為了對抗「菌源說」中無處不在的細菌,都市裡的人們做了各種努力,讓小孩遠離微生物,長大之後卻造就了免疫系統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世界上多樣的微生物,進而造成發炎、過敏。人體身上之所以有如此多樣的微生物,或許是這些微生物對於我們的生存有什麼幫助,除了幫助免疫系統識別之外,與外界的交互作用如何?是否絕對對人體有益?目前我們還不清楚。
只是現代人的問題在於過度清潔,導致皮膚上原本可能幫助我們生存的微生物都被我們通殺殆盡,於是我們的皮膚表層便出現了生態棲位 ecological niche,也就是沒有微生物佔領之地。外頭的微生物就直接進來鳩佔鵲巢,反而因此更容易引發身體疾病。
當然這並不是說從此不要洗澡什麼之類的,那可就重蹈歐洲的覆徹了。更也不是說大自然就是好,現在全世界霧霾嚴重的地區那麼多,要是在霧霾時直接打開窗戶吸入大量病毒細菌直接呼吸道感染也是完了。重點在於,保持個人衛生依然重要,只是現只是要達到所謂的「動態平衡」,讓身周的有益的微生物處在不會被殺光,但又不致於放任他被打爆。
既然某些細菌的存在可能對身體有益,自然就也是不能錯過的賺錢機會,於是各種「益生菌」就登場了,可以幫你治療腸胃、幫你治療皮膚等等,當然過去有醫療上有移植成功的案例,但保養品上就絕對管用嗎?甚至有些益生菌其實是細菌的屍體,放到身體裡也不會作用,反正廠商只要說(他活的時候)能保健腸胃,再加上有高溫(殺菌)處理,消費者覺得對自己身體有益就行了。重點在於要有足夠的知識背景去理解該細菌怎麼運作,了解自己在用的東西,才能真的對自己有幫助。

行銷手法

最後這邊是要提點大家,書中有提到不少過去到現在常見的行銷手法,在平常看看保養品、保健食品的時候也能夠提醒自己,這些東西到底是不是話術,不然就會像我腦波弱不小心就買了。
自然純淨
從一開始無知到阻擋外界微生物到擁抱,每個世代對微生物都有自己的一套說法。然而現在有不少廠商標榜「無添加、非基改」那不就…什麼都沒有的意思不是嗎?而且沒有的東西有什麼好強調,此地無銀三百兩?為了避免大家真這麼覺得,後面再添加「自然、純淨」等等沒有實質意義的標語,反正這些字都沒有明確定義,隨我講,客人覺得好聽就會買,如同過去的我。
針對性商品
人們喜歡自己有被照顧到、有針對解決「個人需求」的商品,像是洗髮乳,會有普通的、女性專用、男性專用,通常女性專用的顏色會比較繽紛多彩、男性專用的會比較深色沈穩,但其實內容物可能差不多。重點還是在於你買的東西它的功效是什麼?有沒有確實達到你要的功效?
典範轉移
要如何讓人在生活中習慣使用自己的商品,那就必須要有個典範會做這件事情,讓你自然而然覺得做這件事是「必須做的」。書中舉例,早期代言商品的明星根本就沒用過某款洗面乳,還是幫忙代言,再加上當年影像技術沒那麼好,螢幕有點糊糊的,所以臉部看起來很光滑…(用過PS修臉過的肯定知道我在說什麼),他在廣告上說:「每天都有在用,臉部才變如此光滑!」這麼漂亮哪不跟上。又或者社會地位高的人開始「說自己有在使用肥皂」,較低社會地位的人就有可能模仿這樣的行為。
社會地位行銷、故事行銷、知識行銷
早期肥皂與許多藝術家的創作結合在一起,讓肥皂的使用多了份高貴感。又或者後期有廠商出故事書,主角遇到身體髒了該怎麼辦?那就用廠商的肥皂,該怎麼沖怎麼做都仔細跟你說,於是讀者就會漸漸接受使用產品、學習產品的使用步驟。再來知識行銷我想是現在仍舊是最風靡的吧!透過某些醫學文本「證實具有某些功效」,例如A酸、Q10、葉黃素,他們分別能減少臉部粉刺痘痘、幫助身體保持年輕、保護眼睛等等,這些「知識」會讓你覺得好像學會別人不會的東西,相信自己的專業性,從而覺得應該購買相關產品。但是怎樣的使用是有效的?多少的劑量是適合的?副作用長久會有什麼效果?很多東西廠商隱而不講,反正…就照廠商講的劑量吧!因為這些內容難查,商品的製作細節其他成分更難每個都兼顧到。
佔領媒體
從過去的主流媒體大量投放到現在自媒體各種推薦廣告,保養品從來沒有少過。甚至在過去肥皂劇之所以稱為肥皂劇就是因為有一大堆肥皂廠商冠名贊助播出,而有了這樣的名稱。在台灣早期很常利用廣告時間來賣藥,所以台語的廣告稱為「廣告藥」也是不無道理。
形象
每支商品的形象都很重要,畢竟比起冷冰冰的商品,有人味的商品還是更好,像是吉祥物、品牌調性等。例如香奈爾營造高級感、多芬營造牛奶白皙、TKLAB 用品牌小博士、有些品牌則強調自然健康,但多數的形象都是象徵某種「優越」或者「親近」。
社群
近幾年來,類別團體的影響裡在社群媒體上越發壯大,例如「使用某某產品」派。像之前台灣化妝品牌 TKLAB 就有在 FB 上建立使用者的社群,讓人分享自己使用產品的經驗,雖然好像…有點太正面太像一言堂了,但這種社群感確實能夠強化客戶對於品牌的黏著度。

小結

什麼叫做乾淨?什麼叫做夠乾淨?你現在有答案了嗎?在過去生活的好幾年,乾淨像是別人給我的定義,大概在兩三年前我掉入了保養品的漩渦中,開始購買各種保養品。雖然單價都不貴,連精華液至多也就五百,出手很不闊,但是多瓶累積下來之後還是很可觀。
從最近開始我採用動態平衡的調養方式,想試試看自己能夠做到什麼程度。當然就跟作者一樣,我好歹也是不用餐風露宿、沒有什麼囤積物、社會階級不致卑微的人,身上沒有太嚴重的臭味,所以我有理由可以擺脫掉這些東西。(作者是白人醫師兼教授,整個社會地位根本不會因為他這麼做而有差,如果是黑人可能就不一樣了)還有一點是因為我活在台灣海納百川的社會文化環境才得以嘗試!
下一篇我將深入聊聊我自己實行 poo-free 的心得與原則,再結合一小部分書中的內容,就請大家敬請期待囉!
96會員
141內容數
閱讀能夠充實我們自己的腦袋,筆記是能夠讓自己將讀過的東西融會貫通。在閱讀筆記裡,我希望與你分享我從書中看到的知識,再點綴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我都能夠從書中學習更多。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